發布時間:2021-01-26 09:51:08 經濟參考報

5G無人礦山、5G智能交通、5G智慧醫療、5G特高壓變電站、5G無人機……當前,以5G為(wei) 代表的新技術開啟了萬(wan) 物互聯時代,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新模式正加速與(yu) 各行業(ye) 滲透融合。記者調研了解到,當前5G產(chan) 業(ye) 化還停留於(yu) “星星之火”式的點狀應用,要達到“燎原之勢”,還麵臨(lin) 終端成本高、網絡覆蓋不足、商業(ye) 模式不清晰、行業(ye) 適配度不足等諸多難題。業(ye) 內(nei) 人士建議,多措並舉(ju) 加快推進5G產(chan) 業(ye) 化應用,讓5G真正成為(wei) 數字經濟的重要支撐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
5G產(chan) 業(ye) 化應用燃起“星星之火”
2019年6月6日,工業(ye) 和信息化部正式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發放5G商用牌照,我國正式進入5G商用元年。來自工業(ye) 和信息化部的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已建設開通5G基站超過70萬(wan) 個(ge) ,累計終端連接數已超過2億(yi) ,5G網絡正加速成型。在此基礎上,5G產(chan) 業(ye) 化應用已燃起“星星之火”。
室外冷風呼嘯,位於(yu) 焦作市的河南能源焦煤集團千業(ye) 水泥公司智能調度中心內(nei) 卻溫暖如春。23歲的張任重正一邊盯著屏幕,一邊手持握杆遙控操作數公裏外的挖掘機進行裝卸作業(ye) 。“我們(men) 打造的‘5G綠色無人礦山’項目借助5G等新技術,已實現礦山破碎、挖裝、運輸、監測等環節無人化遠程操作,提高了作業(ye) 安全性和生產(chan) 效率,也改善了作業(ye) 人員的工作環境。”千業(ye) 水泥公司副總經理鄭波說。
2020年6月,鄭州市鄭東(dong) 新區自動駕駛公交1號線開通。“自動駕駛公交依靠北鬥衛星和激光SLAM實現定位,要實時傳(chuan) 輸北鬥信號,實現紅綠燈通信、盲區預警等功能,5G低時延的作用就體(ti) 現出來了。”宇通智能交通與(yu) 自動駕駛部規劃與(yu) 控製主管劉振楠說。
據介紹,河南省在鄭大一附院建成了全國第一個(ge) 5G醫療實驗網絡。在鄭大一附院河醫院區神經外科辦公室,為(wei) 新疆哈密市中心醫院的幾位患者做了遠程診療後,神經外科主任劉獻誌正通過電腦屏幕遠程指導該院鄭東(dong) 院區的一台腦部手術。
“好了,已經沒有出血點了,手術可以結束了。”劉獻誌一邊與(yu) 該院鄭東(dong) 院區執行手術的醫生對話,一邊指著電腦屏幕說,“神經外科手術要求非常高,沒有5G時手術錄像傳(chuan) 輸不流暢,清晰度也不夠。現在你看,很清晰,也看不出延遲。”
在疫情防控中,5G技術也大有可為(wei) 。2021年1月10日,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安排5G車載移動CT馳援河北,幫助河北地區快速診斷新冠肺炎。援冀的中南醫院醫學影像科主管技師葉乃力介紹,“車載+5G”移動高帶寬傳(chuan) 輸的特性,很符合疫情防控複雜條件下的臨(lin) 床診斷業(ye) 務需求,可以加快患者診療效率、降低醫務人員感染風險。
2021年1月17日,天津港傳(chuan) 統集裝箱碼頭全流程自動化升級改造項目實現全麵運營。該項目集成5G技術、物聯網、人工智能、雲(yun) 計算等多種技術,實現了無人自動化集裝箱場橋、無人駕駛電動集裝箱卡車、無人智能解鎖站和無人集裝箱岸橋規模化成組應用。
在深圳,當地已實現全市區域5G獨立組網全覆蓋,5G基站建設密度全國領先。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作為(wei) 總促進機構,聯合相關(guan) 企業(ye) 、協會(hui) 、聯盟等實體(ti) 機構,組建了“深圳市新一代信息通信產(chan) 業(ye) 集群”,培育5G、集成電路、新型顯示,以及相關(guan) 聯動產(chan) 業(ye) 的融合創新發展。
與(yu) 此同時,5G與(yu) 智能製造、旅遊、特高壓變電站、無人機、物流等行業(ye) 的融合也在持續推進。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近日印發的《工業(ye) 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提出,到2023年,我國將在10個(ge) 重點行業(ye) 打造30個(ge) 5G全連接工廠。
5G產(chan) 業(ye) 化欲成“燎原之勢”仍存難題
記者調研了解到,加速5G產(chan) 業(ye) 化應用,還麵臨(lin) 終端成本高、網絡覆蓋不足、商業(ye) 模式不清晰、行業(ye) 適配度不足等諸多難題。
——5G產(chan) 業(ye) 鏈條有待完善,部分領域差距仍較大。
中國聯通集團產(chan) 品中心總經理張雲(yun) 勇介紹,我國目前在5G技術標準和專(zhuan) 利方麵取得了較好成績,但高端數據通信芯片、高速數模轉換芯片、高端CPU/FPGA、高性能的射頻前端器件等核心器件仍較為(wei) 依賴進口,在指令集、芯片設計等技術壁壘較高的環節,與(yu) 歐美一流芯片企業(ye) 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5G模組和終端成本高,網絡覆蓋仍顯不足。
張雲(yun) 勇介紹,由於(yu) 5G使用頻率較高,預計5G站點密度至少為(wei) 4G的1.5倍,網絡投資規模約為(wei) 4G的4倍,因此5G網絡部署初期麵臨(lin) 的資金壓力較大。此外,5G時代的終端類型,除智能手機外,還有各種行業(ye) 終端,其通信核心是5G模組,在初期推廣中麵臨(lin) 規模小、成本高、利潤低、見效慢等問題,高成本製約了快速推廣。
在鄭大一附院黨(dang) 委副書(shu) 記、國家遠程醫療中心主任趙傑看來,5G在遠程醫療領域價(jia) 值巨大,但目前省內(nei) 其他醫療機構尚未完全覆蓋5G網絡,遠程會(hui) 診、遠程手術指導、遠程語音救治等功能暫時無法大規模展開。
中國聯通研究院5G無人機項目負責人王湘寧介紹,5G無人機是5G行業(ye) 應用的重要方向之一,目前基本都是利用地麵現網進行5G無人機試驗,但現網覆蓋尚不足,也非專(zhuan) 門針對空中目標鋪設,在性能質量方麵有待提升。
——5G與(yu) 垂直行業(ye) 深度融合適配不足。
中國工程院信息與(yu) 電子工程學部、中國信息與(yu) 電子工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中心近日發布的“中國電子信息工程科技發展十四大趨勢(2021)”提出,當前5G網絡正加速構建,但其推廣完善及與(yu) 各行業(ye) 的垂直整合仍存挑戰。
以醫療行業(ye) 為(wei) 例,趙傑介紹,目前,包括華為(wei) 、高通及其他廠家推出的一些5G模組和路由器,與(yu) 現有的醫療設備適配性不足,導致5G網絡在醫療應用上還不夠穩定。
5G與(yu) 電力係統的融合應用也麵臨(lin) 難題。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技術發展部專(zhuan) 責李永傑介紹,一是uRLLC、mMTC標準滯後給電力應用帶來不確定因素;二是5G的網絡特征對現有電力安全防護架構、安全設備以及網絡管理提出新挑戰,5G應用安全防護體(ti) 係和防護方案尚處於(yu) 研究階段,製約了生產(chan) 控製業(ye) 務的推廣應用;三是未來大量的電網生產(chan) 業(ye) 務將承載於(yu) 運營商5G公網,如何對電力5G業(ye) 務實現全流程管控麵臨(lin) 挑戰。
——5G商業(ye) 模式不清晰,應用生態較為(wei) 滯後。
趙傑介紹,5G在醫療應用方麵的商業(ye) 模式還不太清晰,以鄭大一附院為(wei) 例,雖然全院建立了5G網絡,但是運營商如何收費、醫療設備如何進行流量計算等還有待確定。
有地方政府負責人坦言,現有的5G應用場景局部點狀應用多,垂直行業(ye) 應用場景少,成熟並能複製推廣的場景項目還不夠多。
專(zhuan) 家建議多措並舉(ju) 加快推進5G產(chan) 業(ye) 化應用
相關(guan) 專(zhuan) 家建議,應多措並舉(ju) ,加速推進和優(you) 化5G產(chan) 業(ye) 化運用,讓“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勢”,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加速5G基礎設施建設和行業(ye) 適配研究。
張雲(yun) 勇建議,加大5G網絡共建共享力度,避免網絡基礎設施重複建設,緩解建設資金壓力;在5G商用初期,可通過專(zhuan) 項補貼引導5G模組生產(chan) 企業(ye) 規模化發展,激發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積極性,最終實現降成本目的。同時,建議有關(guan) 部門積極引導5G垂直產(chan) 業(ye) 合作模式。
中國移動設計院河南分院院長趙占軍(jun) 建議,一方麵加快公共機構向5G基站建設無償(chang) 開放,推進通信基站與(yu) 社會(hui) 杆塔資源雙向開放共享,降低5G網絡建設成本;另一方麵,通過對5G基站進行電價(jia) 補貼、支持信息基礎設施進行智能電表改造、簡化申請用電報裝流程等,降低用電成本。
李永傑建議,在電力行業(ye) ,麵向發、輸、變、配、用各環節開展5G應用需求調研,共同開展適配性研究與(yu) 業(ye) 務適配性測試。
二是推動試點工程,支持先行先試。
趙占軍(jun) 建議,認定一批產(chan) 業(ye) 帶動作用明顯的5G新技術、新產(chan) 品、新業(ye) 態、新模式示範項目,圍繞工業(ye) 互聯網、智慧城市、地鐵、高鐵等重大工程建設,集中開展重大工程5G示範應用,可給予一定獎勵,發揮先行先試引領作用。
三是加大研發創新投入,打通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
華為(wei) 無線產(chan) 業(ye) 發展部副部長武亮平認為(wei) ,加快5G商用步伐,同步推進芯片、終端、網絡設備等整個(ge) 5G生態發展,需盡快補齊產(chan) 業(ye) 鏈短板,建議加大上遊企業(ye) 在研發創新上的投入,形成良性循環。
趙占軍(jun) 建議,加大力度培育科技骨幹企業(ye) ,建設一批具有頂級硬件條件、充分發揮研發與(yu) 應用能力的“5G+雲(yun) +AI”產(chan) 業(ye) 基地,以需求為(wei) 導向支持企業(ye) 進行數字化轉型。
四是加強5G人才生態建設,提高勞動者數字技能。
專(zhuan) 家建議,加快培養(yang) 涉及信息專(zhuan) 業(ye) 、通信專(zhuan) 業(ye) 和工業(ye) 互聯網的複合型5G人才。加快推進5G人才生態建設,打造一批功能突出、資源共享的區域性數字技能公共實訓基地,支持數字經濟大型骨幹企業(ye) 與(yu) 科研院所共建人才培養(yang) 基地,更好更快補齊5G方麵人才短板。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 比亞迪叉車:以綠色科技賦能傳統紙媒轉型
- 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召開2025年第一次全體會議 凝聚合力切實保障貨車司機合法權益
- 三部門多措並舉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
- 稅惠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
- 10個城市啟動第二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試點
- 【四川】多式聯運數智平台建圈強鏈育產業
-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江西】交投吉安西中心創新“綠通先行後驗”模式 民生通道再提速 鮮活農產品不再等待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 發揮高鐵航空優勢構建快速輸送係統
- 【浙江】“司機之家”提質擴麵
- 2024年民營企業在我國外貿領域創造“三個首次”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