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5-07 09:22:54 中國交通新聞網

近日,隨著武漢按下“重啟鍵”,《宜昌港總體(ti) 規劃(2035年)》(簡稱《規劃》)審批手續完成了最後一項流程——湖北省人民政府蓋章,正式獲得交通運輸部、湖北省人民政府聯合批複。
《規劃》獲批,為(wei) 宜昌市港口建設和管理提供了規劃依據和技術支撐,將有效指導宜昌港口資源保護和開發,也為(wei) 宜昌建設全國性綜合交通運輸樞紐和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奠定了堅實基礎,宜昌港正向現代化綜合性樞紐港口闊步前進。
定位明確 六大港區各顯所長
近年來,隨著國家加快內(nei) 河水運建設、全麵推進長江黃金水道開放開發戰略實施,宜昌港自身發展和外部環境都發生了較大變化,現有的總體(ti) 規劃成果已不能完全適應宜昌市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實際需求。
為(wei) 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視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適應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新形勢和新要求,促進宜昌港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進一步明確宜昌港的功能定位和發展方向,優(you) 化調整各港區的功能結構,完善港口水、陸域空間布局,充分體(ti) 現港口岸線的有效利用和生態保護,有效協調港口與(yu) 產(chan) 業(ye) 、工業(ye) 、城市和綜合交通之間的關(guan) 係,《規劃》修訂工作顯得十分重要和急迫。
從(cong) 2018年4月23日交通運輸部組織行業(ye) 審查,到《規劃》相繼獲得生態環境部等5部委認可並最終獲批僅(jin) 用不到一年,高效通關(guan) ,全國靠前。
據悉,相比上一輪《宜昌港總體(ti) 規劃(2005-2020)》以及兩(liang) 次調整專(zhuan) 項規劃,本次規劃的範圍未做調整,包括:宜昌市境內(nei) 的全部長江幹流岸(含百裏洲洲灘岸線)以及清江、香溪河、黃柏河、青幹河、童莊河、九畹溪。
港區劃分與(yu) 上一輪規劃相同,將宜昌港劃分為(wei) 主城港區、秭歸港區、興(xing) 山港區、宜都港區、枝江港區和長陽港區6個(ge) 港區。在維持六大港區劃分的基礎上,突出重點作業(ye) 區功能,發揮港口的規模化優(you) 勢,為(wei) 後續港口發展建設服務,充分調整作業(ye) 區功能布局,將上一輪規劃42個(ge) 作業(ye) 區優(you) 化調整為(wei) 11個(ge) 。
主城港區是宜昌港的重要港區之一,主要服務宜昌市中心城區。為(wei) 發揮港口規模效應,突出核心作業(ye) 區功能,主城港區將以集裝箱、滾裝運輸、大宗散貨、旅遊客運為(wei) 主,主要為(wei) 三峽翻壩轉運、多式聯運和宜昌市及周邊經濟發展服務。
秭歸港區將以旅遊客運、件雜、滾裝等運輸為(wei) 主,兼顧集裝箱、油品和LNG功能,主要為(wei) 三峽庫區應急及三峽翻壩轉運和當地經濟發展服務。
宜都港區主要為(wei) 宜都及周邊地區經濟發展服務,為(wei) 煤炭、非金屬礦石等大宗散貨中轉運輸服務,為(wei) 沿江工業(ye) 及物流業(ye) 發展服務。
枝江港區以大宗散貨和危險品運輸為(wei) 主,主要為(wei) 區域經濟發展和後方化工產(chan) 業(ye) 園區服務,枝江港區遠期承接主城港區轉移的部分貨運和修造船功能。
興(xing) 山港區主要服務於(yu) 腹地礦產(chan) 資源開發、旅遊客運和工業(ye) 發展,為(wei) 興(xing) 山縣及周圍地區提供運輸服務,承擔磷礦石、煤炭、水泥、化工品、旅遊客運等水上運輸。
長陽港區主要為(wei) 沿庫區周邊鄉(xiang) 鎮提供水上旅遊客運、煤炭等散貨運輸及日用百貨、農(nong) 用物資等雜件運輸服務。
生態優(you) 先 實現集約高效發展
2018年4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湖北宜昌考察調研長江生態環境修複工作時指出,要把長江生態修複放在首位,保護好中華民族的母親(qin) 河,不能搞破壞性開發。在堅持生態保護的前提下,發展適合的產(chan) 業(ye) ,實現科學發展、有序發展、高質量發展。
宜昌市認真貫徹落實關(guan) 於(yu) 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重要戰略部署,按照省委關(guan) 於(yu) 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的部署要求,強力推進長江幹線及支流岸線清理整治工作,為(wei) 做好沿江保護與(yu) 開發工作創造了有利條件。
在這樣的新形勢下, “港口總體(ti) 規劃修訂有利於(yu) 加強宜昌港岸線資源保護、實現港口集約、高效發展,對於(yu) 加快宜昌水運綠色發展,保障長江航運和生態安全,促進宜昌港高質量發展有重要意義(yi) 。”宜昌市港航建設維護中心工程科負責人何遠遠介紹。
為(wei) 此,宜昌港航全麵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視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在規劃修訂中首先貫徹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的原則和理念,以生態修複和岸線資源保護為(wei) 出發點,將加強岸線資源保護與(yu) 管理作為(wei) 規劃修訂的首要任務。在保護中求發展,在發展中重保護,統籌港口發展與(yu) 城市、社會(hui) 、環境的關(guan) 係,積極營造和諧統一的發展環境。
主城港區此次規劃結合環保要求和濱江生態建設,中心城區將以濱江生態景觀岸線功能為(wei) 主,除保留必要的旅遊客運、公共管理功能外,貨運功能將逐步轉移,港口岸線規模進一步嚴(yan) 格控製。近年來,宜昌市政府多次開展全市非法碼頭清理整頓專(zhuan) 項行動,重點對中心城區、中華鱘保護區範圍內(nei) 碼頭進行整治,取得了積極成效。
根據生態專(zhuan) 家介紹,水動力條件的變化可能導致浮遊植物、浮遊動物和底棲生物的部分棲息地喪(sang) 失,而一些魚類產(chan) 卵場、索餌場、越冬場等關(guan) 鍵棲息地的喪(sang) 失或減小,會(hui) 對受精卵孵化和胚胎發育產(chan) 生不利影響,對中華鱘幼魚等水生動物的洄遊產(chan) 生較大的驚擾。
為(wei) 避讓中華鱘自然保護區岸段,保護長江生態環境,此次規劃主城港區港口岸線大幅調減,僅(jin) 保留了《長江湖北宜昌中華鱘省級自然保護區範圍和功能區調整論證報告》中劃入實驗區碼頭岸線,相比上一輪規劃減少21.2公裏。
據了解,本次規劃對魚類產(chan) 卵場、中華鱘、江豚及環境影響均進行了合理性的規避,規劃港口岸線78.34公裏,相比上一輪規劃,港口岸線長度減少42公裏,減幅達35%,更好地將“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要求不斷引向深入,充分體(ti) 現了“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理念。
功能分區 推動港產(chan) 城一體(ti) 化
宜昌港位於(yu) 長江黃金水道中上遊的宜昌市,依托長江幹線航道,上可達重慶、瀘州等西南部地區,下可直通南京、上海等東(dong) 部沿海發達地區,是我國中部地區的重要交通樞紐,也是全國28個(ge) 內(nei) 河主要港口之一。
在國家“十三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ti) 係發展規劃“十縱十橫”綜合運輸大通道中,宜昌市位於(yu) 縱向“二連浩特至湛江運輸通道”和橫向“沿江運輸通道”的交會(hui) 處,是重要的物流中轉節點。2018年,宜昌被定位為(wei) “港口型國家物流承載城市”,在國家物流網絡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根據腹地經濟發展需求,此次《規劃》修訂,結合產(chan) 業(ye) 布局和城市發展特點,合理規劃集裝箱、商品汽車、石油及化工品、LNG、煤炭等代表性貨種的選址布局,形成功能區劃明確、布局優(you) 化合理的港口體(ti) 係,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同區域內(nei) 同類型碼頭大規模重複建設。
宜昌港將通過加快白洋港、茅坪港、三峽國際遊輪中心等重點港口建設,發展為(wei) 具備有“翻壩轉運”“工業(ye) 輸出”“西部出海”“三峽旅遊”四大功能為(wei) 核心的現代化綜合性樞紐港口,促進國家物流大通道布局建設的需要。
在功能拓展方麵,《規劃》將以加快推進長江經濟帶開放開發、長江中遊城市群建設等國家戰略為(wei) 契機,以綠色航運保障、推動港口一體(ti) 化集約化發展、構建水公鐵管三峽翻壩多式聯運體(ti) 係為(wei) 重點,進一步完善宜昌港綜合交通運輸體(ti) 係,拓展港口輻射範圍和功能。
此外,宜昌市依江建市,港口是產(chan) 業(ye) 和城市發展的重要基礎及核心優(you) 勢之一,要充分考慮港口、產(chan) 業(ye) 、城市的發展關(guan) 係,注重“港、產(chan) 、城”一體(ti) 化發展。
作為(wei) 湖北省的化工大市,近年來,針對“化工圍江”等突出問題,宜昌市政府痛下決(jue) 心,強力推進沿江134家化工企業(ye) “關(guan) 、轉、搬”,一手淘汰落後產(chan) 能和化解化工過剩產(chan) 能,防範化工汙染風險;另一手利用舊動能騰退出的新空間培育精細化工產(chan) 能,引導化工產(chan) 業(ye) 向高端發展轉型升級。
“港口總體(ti) 規劃的及時修訂,是適應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要求,加快宜昌市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推動港口、產(chan) 業(ye) 、城市和諧發展的重要手段。可以從(cong) 岸線利用、港口和後方土地功能布局、開發方式等角度,統籌好港口、產(chan) 業(ye) 和城市的關(guan) 係,從(cong) 而形成協調發展、聯動發展的良性循環。”何遠遠表示。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