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5-10 12:28:57 中國水運網

“近期印度遭遇了14年來最嚴(yan) 重的颶風的襲擊,這對我們(men) 是一個(ge) 重要的警醒:可持續發展離不開良好的生態環境。希望大家能夠攜手努力,讓我們(men) 的城市港口變得更有‘韌性’,參與(yu) 到可持續發展中,幫助港口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在2019年世界港口大會(hui) 的開幕式上,國際港口協會(hui) 主席聖地亞(ya) 哥·加西亞(ya) ·米拉強調了港口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如今,“可持續發展”這一理念,在中國的港航業(ye) 已經得到實踐。近年來,中國港航業(ye) 積極推動港口郵輪清潔化改造,加強港口船舶汙染防治,加快全自動化碼頭的建設與(yu) 改造,完善港口智能感知係統,創新港口物流運作的模式。馬士基集團副總裁、馬士基碼頭公司亞(ya) 太地區CEO施敏夫表示,中國港口在全球範圍內(nei) 已經成為(wei) 標杆。
讓港口發展更具“韌性”
縱觀人類海上貿易一千年,港口的興(xing) 衰成敗與(yu) 時代發展息息相關(guan) 。“當今港口對外麵臨(lin) 著國際航運業(ye) 發展新趨勢和國際貿易新情況,對內(nei) 麵臨(lin) 著技術變革創新與(yu) 城市發展動態協調等新問題,必須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廣州市港務局副局長徐紅雨說道,廣州港正在圍繞可持續發展,開展新一輪的謀篇布局。廣州港緊扣時代脈搏,堅持開放合作,打造互利共贏發展新格局;讓港口根據城市發展趨勢做好頂層設計、合理布局,打造智慧港口、綠色港口;以重點建設項目為(wei) 驅動,加快港口基礎設施建設,大幅提升港口綜合生產(chan) 能力,不斷強化門戶樞紐功能;對標自由貿易港,優(you) 化港口營商環境,助力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節節攀升。
“我們(men) 不得不承認中國港口行業(ye) 正引領著世界港口的發展。”施敏夫介紹,中國港口在全球貨物吞吐量及集裝箱吞吐量前十中占據七席。就泊位操作效率而言,廣州南沙港效率比洛杉磯港高出39%。如果洛杉磯碼頭的操作效率和南沙碼頭相同,班輪公司每條航線每年可以節約燃油成本300多萬(wan) 美金。另外,中國港口極具成本效益。如果將班輪公司碼頭操作費作為(wei) 衡量使用港口成本指標的話,中國碼頭操作費低於(yu) 國際標準。
如今,中國已成為(wei) 名副其實的港口大國。港口規模連續多年穩居世界第一,形成了五大沿海港口群,建成了一批專(zhuan) 業(ye) 化、規模化、現代化港區,以港口為(wei) 樞紐的海運服務網絡通達全球,對城市經濟社會(hui) 發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輻射和帶動作用顯著增強。
同時,國際港口也在可持續發展上蓄力,“在外人看來,阿蘇港是私人港,主要任務是創收,但是事實上阿蘇港的主要目標是實現可持續性港口的發展,在將巴西和世界連接起來的過程中,我們(men) 首先就是融入可持續性發展的戰略,因為(wei) 這對於(yu) 我們(men) 來說是實現目標的一個(ge) 重要方麵。”阿蘇港首席商務總監泰莎·梅傑介紹道。
釜山港灣公社市場部主管李應赫表示,雖然可持續發展是一個(ge) 非常大、非常空泛的詞匯,但這個(ge) 詞匯的意義(yi) 能在很多方麵提供幫助。在這個(ge) 詞匯的指引下,釜山港和當地居民及政府之間達成協議,製成了多方協調增長的運營機製,成果顯著,得到了當地居民的支持和認可。
新技術推動港口智能化
5月8日下午,來自廣州市港務局、廣州港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廣州市分公司、廣東(dong) 省新一代通信與(yu) 網絡創新研究院、華為(wei) 技術有限公司五方代表,在世界港口大會(hui) 上,隆重簽署了大灣區5G港口創新中心戰略合作協議。
本次戰略合作五方將以建立大灣區5G港口創新中心為(wei) 抓手,重點突破5G在港口陸地和海域等特殊場景的覆蓋技術,實現港口遇險報警、輔助航行、智能理貨等業(ye) 務運用,將大灣區打造成為(wei) 全國5G智慧港務的區域性標杆。
當今,第四次工業(ye) 革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地改變著科技的發展和未來,改變著人類本身。在此背景下,變革與(yu) 創新已成為(wei) 世界各個(ge) 港口的必然之舉(ju) ,港口業(ye) 從(cong) 機械時代轉向人工智能時代成為(wei) 全球各大港口的共識。碼頭智能化解決(jue) 方案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業(ye) 內(nei) 人的關(guan) 注和思考。
記者在本屆世界港口大會(hui) 的現場看到,阿裏巴巴、華為(wei) 等科技巨頭,紛紛派出了強大陣容為(wei) 港口的科技進步貢獻智慧。尤其在華為(wei) 公司展區,渤海軟件、智慧港口物流信息鏈、道口異物檢測、智能傳(chuan) 送帶等多個(ge) 港口智能化建設新產(chan) 品吸引了大量與(yu) 會(hui) 嘉賓。
華為(wei) 技術有限公司港口行業(ye) 首席專(zhuan) 家李克武表示,在華為(wei) 的理解中,數字化轉型不隻是簡單的技術應用,數字化轉型本質上是新一代信息技術驅動下的一場港口生產(chan) 作業(ye) 、管理模式和商業(ye) 模式一次深度變革和重構。數字化轉型本質上是業(ye) 務轉型。數字化轉型是港口實現改革的重要抓手,是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途徑。
“上海振華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也正朝著智慧港口的方向努力。”上海振華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張健表示,兩(liang) 年前,振華在業(ye) 內(nei) 推出了針對自動化碼頭業(ye) 務的一站式解決(jue) 方案,從(cong) 項目前期的規劃仿真,到執行中的設備製造、係統總集,再到投入生產(chan) 後的運營維護,一個(ge) 又一個(ge) 高效、綠色的智能化碼頭依次誕生。
據介紹,2017年12月10日,全球單體(ti) 最大的洋山四期自動化碼頭正式開港運營,通過上海港和振華的不斷努力,截至去年9月底,洋山四期碼頭已形成16台橋吊、88台軌道吊、80台自動導引車的生產(chan) 規模。晝夜集裝箱吞吐量已破萬(wan) 箱、達到14451箱。2018年吞吐量超過200萬(wan) 標準箱,2019年計劃完成250萬(wan) —280萬(wan) 標準箱,已基本形成400萬(wan) 標箱/年的吞吐能力。後期將繼續擴大規模,最終有26台岸橋、約120台軌道吊和超過130輛AGV投入使用,吞吐量將達到630萬(wan) 標箱/年。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wan) 樹梨花開。”張健表示,碼頭自動化、智能化的潮流如滾滾江水,勢不可擋。
綠色港口發展如火如荼
近幾年,物聯網、人工智能、邊緣計算、區塊鏈、5G通訊等技術迅猛發展,引領著新一輪產(chan) 業(ye) 變革。同時,節能環保、綠色發展理念也已成為(wei) 全球經濟發展的共識,在新形式新背景下,綠色可持續發展一次又一次被人們(men) 提上日程。2018年環境報告指出,空氣質量、能源消耗、噪音和社區之間的關(guan) 係已逐步成為(wei) 港口城市居民日益關(guan) 心的問題,為(wei) 了發展城市與(yu) 港口良好的友鄰關(guan) 係,社會(hui) 對港口的要求越來越高。
“秦皇島港是全球最繁忙港口之一,為(wei) 了防治汙染,秦皇島港內(nei) 設有許多防風網,長達5038米,高23米,是亞(ya) 洲最長的一個(ge) 防風網。”亞(ya) 太港口服務組織APSN秘書(shu) 處主任於(yu) 秀娟表示,從(cong) 2016年到2018年一共有23個(ge) 港口獲得APEC綠色港口的獎項,其中包括中國寧波舟山港、上海港、香港港等港口。
廣州市港務局副局長徐紅雨介紹,“在綠色港口方麵,廣州港是粵港澳大灣區處理危險貨物種類最為(wei) 齊全的港口,我們(men) 還積極推廣清潔能源、綠色環保技術的使用。目前全球主要的公司都和我們(men) 簽訂了綠色公約,全球第一艘2000噸級的純電動貨船也已在廣州下水運營。”
“綠色發展理念成為(wei) 共識。既要裝卸生產(chan) ,又要碧水藍天。早在80年代,港口行業(ye) 就提出了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的發展理念。”中國港口協會(hui) 常務副會(hui) 長陳英明表示,如今,綠色發展已成為(wei) 港口共識。綠色港口發展如火如荼。接下來,中國港口將繼續改革創新,積極推動智慧、綠色港口建設,完善集疏運體(ti) 係,推動運輸結構調整,加快港口資源整合與(yu) 區域一體(ti) 化發展,創新港口發展新模式,加快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優(you) 化服務,提高貿易便利化,創建世界一流的國際強港。
當前,交通運輸部已印發了《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京津冀)水域船舶排放控製區實施方案》,在國內(nei) 首次設立船舶排放控製區,強化控製船舶大氣汙染物排放。目前,在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水域的核心港口,船舶在停靠期間使用的船用燃油硫含量不高於(yu) 0.5%。此外,交通運輸部還出台了《船舶與(yu) 港口汙染防治專(zhuan) 項行動實施方案(2015-2020年)》,推動船舶節能減排和航運綠色發展。
“2018年年底,中國推出大氣汙染物排放新規,對汙染物排放進行了更多的限製,並涉及更廣的範圍,如增加了對氮化物的控製。”天科院環境保護領域青年首席專(zhuan) 家胡健波表示,目前我國正在研究使用一個(ge) 全新的監控科技來進行二氧化硫、硫化物的監控。2016年至2018年,我國雖然仍有船舶使用燃硫燃料,但各個(ge) 港口的含硫濃度正在減少。
國際港口協會(hui) 世界港口可持續發展計劃技術總監安東(dong) 尼斯·米卡爾表示,節能減排是人類現在及未來曆史發展上的一個(ge) 重要的議題,如何減少時間成本,降低能源和電力的消耗,提高能效,達到節能減排的目標,這無論對港口還是在全球都是要不斷思考的問題。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