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論文薈萃 > 正文

綠色供應鏈發展下的港口海事服務轉型機遇分析

發布時間:2022-10-14 10:33:28 《中國物流與(yu) 采購》雜誌

綠色供應鏈發展下的港口海事服務轉型機遇分析

/張棟(舟山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園區管理委員會(hui) 浙江舟山 316000)

 

近日,深圳綠色航運基金成立,旨在投資船舶和航運服務業(ye) ,促進航運產(chan) 業(ye) 綠色高質量發展。港口航運等海事服務產(chan) 業(ye) ,作為(wei) 全球供應鏈配置的重要環節,在節能低碳、綠色環保上持續發力。國際海事組織提出“限硫令”後,馬士基等航運巨頭已加快布局甲醇燃料等清潔能源船型。上海、江蘇等地港口推出綠色港口創建戰略,製定發展規劃,應用節能減排技術,推動港口航運高效運轉。隨著國際貿易深入,港口及相關(guan) 海事服務產(chan) 業(ye) 所承擔的環境壓力加劇,各種環境問題已無法適應綠色發展理念的要求。在綠色供應鏈管理推廣和演變的視角下,港口管理者和海事供應鏈參與(yu) 者麵臨(lin) 嚴(yan) 峻挑戰的同時,也正處在綠色轉型發展的關(guan) 鍵時期。

 

1.綠色供應鏈管理與(yu) 綠色海事服務

對綠色供應鏈管理的定義(yi) 存在不同學說,但總體(ti) 上都圍繞內(nei) 部環境管理、綠色采購、綠色生產(chan) 管理、逆向物流等方麵進行研究,主要是指在供應鏈管理的基礎上,將環境因素和綠色實踐結合起來,實現環保和效益的有機結合,提高供應鏈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和高效靈活的反應水平。作為(wei) 海事供應鏈的重要節點,港口的綠色實踐受到越來越多的關(guan) 注。

以往的學說主要把綠色航運實踐和港口運營分別進行研究,但是在供應鏈的基礎上,航運行為(wei) 必須與(yu) 港口密切協調,對供應鏈上的貨物、資金和信息流進行係統性的綠色實踐。Lam提出海事供應鏈的概念,是指與(yu) 航運服務相關(guan) 的一係列相關(guan) 活動,涉及規劃、協調和控製從(cong) 始發地到目的地的貨物,並將貨物的價(jia) 值提升到更高的水平。Carter和Rogers將海事供應鏈的“綠色”定義(yi) 為(wei) 同時實現社會(hui) 、環境和經濟績效。

從(cong) 綠色航運實踐(GSPs)角度,Lai等學者研究了航運業(ye) 的環境意識和采取的環境措施,並提出了評估綠色航運實踐的概念框架,提出了GSPs由6個(ge) 維度組成,即公司政策和程序(CPP)、運輸文件(SD)、運輸設備(SE)、運輸合作(SC)、運輸材料(SM)和運輸設計與(yu) 合規(SDC),這項研究全麵總結了航運公司可以采取的所有主要做法。Yang等學者提出集裝箱航運公司需要從(cong) 良好的內(nei) 部綠色實踐,向與(yu) 供應商、合作夥(huo) 伴和客戶的有效外部綠色合作邁進。Cogliolo指出空氣汙染和水汙染被視為(wei) 來自船舶的兩(liang) 種主要汙染,為(wei) 減少汙染,船舶、發動機和機械的“綠色”設計是最重要的解決(jue) 手段。

從(cong) 綠色港口實踐(GPPs)角度,Gupta等學者最早研究了各種港口活動產(chan) 生的環境影響及其來源,介紹了港口運營對環境產(chan) 生的兩(liang) 個(ge) 主要影響:水環境和空氣質量。Park和Yeo使用模糊集和因子分析技術評估了韓國主要港口的綠色度,並指出了與(yu) 港口綠色度相關(guan) 的15個(ge) 問題,包括替代燃料的使用、減少汙染的激勵措施、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海水處理行業(ye) 的技術發展,港口區域內(nei) 的資源回收等。Lirn等人全麵評估了主要的綠色港口績效指標,“空氣汙染管理”被認為(wei) 是影響這些港口綠色績效的最重要維度。

基於(yu) 上述的文獻回顧和研究,本文結合綠色航運和綠色港口實踐的重點影響因素,提出和分析影響綠色海事供應鏈績效的5個(ge) 維度、45個(ge) 指標,尋找當前背景下港口海事服務的發展機遇。

 

2.綠色海事供應鏈績效影響因素

本文提出的5大維度具體(ti) 指:可持續政策支持、優(you) 化程序、集成供應鏈工作流、使用“綠色”要求設計船舶設備、使用可持續材料和燃料。

2.1可持續政策支持

是指為(wei) 實現公司的綠色可持續經營而采取的策略,對公司運營起到至關(guan) 重要的指導作用,主要包含8個(ge) 具體(ti) 指標:⑴高級管理層支持,⑵中層管理人員,⑶跨部門支持,⑷支持環境保護的公司政策,⑸支持GSPs的企業(ye) 環境報告,⑹避免空氣汙染政策,⑺燃油泄漏應急計劃,⑻汙水處理計劃。

2.2優(you) 化程序

聚焦於(yu) 采用先進技術和優(you) 化操作,提高貨物處理、貨運單據管理、環境控製方麵的效率和有效性。例如,在壓載水汙染物控製方麵,隨著國際海事組織《壓載水公約》生效,未來船舶將安裝壓載水處理係統。主要包含14個(ge) 具體(ti) 指標:⑴以電子方式處理裝運指示,⑵電子發票,⑶電子支付通知,⑷電子提單,⑸提供環保處理貨運單據的指南,⑹登陸後降低船速,⑺噪音控製,⑻固體(ti) 廢物傾(qing) 倒管理,⑼在貨物裝卸和港口維護期間避免汙染物,⑽壓載水汙染物控製,⑾貨物溢出控製和預防,⑿濕地和海洋棲息地保護,⒀生態保護與(yu) 環境保護與(yu) 培訓,⒁港口入口泥沙與(yu) 海岸侵蝕控製。

2.3集成供應鏈工作流

是管理者在設計供應鏈時要充分考慮市場上其他供應鏈的參與(yu) 者。例如,許多大型航運公司(如APL、K-Line、馬士基、NKY和東(dong) 方海外)和大型托運人(如宜家、美泰、耐克、家得寶和惠普)都是清潔貨物工作組(CCWG)的成員,這使他們(men) 能夠合作實現有效的綠色供應鏈。主要包含4個(ge) 具體(ti) 指標:⑴托運人參與(yu) 貨物裝卸的生態設計,⑵ 托運人參與(yu) 運輸的生態設計,⑶ 托運人參與(yu) 提高環境績效的生態設計,⑷ 托運人參與(yu) 綠色交付的生態設計。

2.4使用“綠色”要求設計船舶設備

是與(yu) 造船廠和研究機構合作,在技術和工程開發方麵加強綠色運營的主要措施。例如,船舶寬度的改變可以提高燃油消耗效率。主要包含12個(ge) 具體(ti) 指標:⑴運輸包裝的生態設計,⑵運輸紙箱的生態設計,⑶運輸托盤的生態設計,⑷ 集裝箱的生態設計,⑸與(yu) 設備供應商合作,⑹按照環境標準改進運輸設備的設計,⑺符合節能要求,⑻符合設備重複使用要求,⑼ 廢物循環使用,⑽廢物修複,⑾減少環境負麵影響,⑿使用電力設備。

2.5使用可持續材料和原料

側(ce) 重於(yu) 在貨物包裝和港口處理中使用可回收和綠色的材料,在船舶運輸中使用低硫低碳燃料。主要包含7個(ge) 具體(ti) 指標:⑴減少包裝材料,⑵改進包裝材料的設計,⑶改進包裝程序的設計,⑷回收舊包裝材料,⑸銷售二手包裝,⑹鼓勵使用低硫燃料,⑺在港口裝卸中使用可回收資源並減少能源消耗。

 

3.綠色因素視角下的海事服務發展現狀

推進海事服務的綠色生態建設,對全球綠色供應鏈的發展具有意義(yi) ,其中港口在海事服務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越來越多的管理者和研究者認識到港口的生態建設並非獨立行為(wei) ,而應在加強內(nei) 部綠色建設的基礎上,深化與(yu) 供應鏈上下遊之間的外部合作,航運企業(ye) 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參與(yu) 者。通過綠色因素的概括研究,海事服務的生態發展已經滲透到供應鏈的各個(ge) 領域,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全麵的、多元化的、係統的視角。從(cong) 五大維度來分析綠色海事服務的發展現狀和問題可以更全麵地預測行業(ye) 發展趨勢和機遇。

  3.1綠色港口建設不斷推進

從(cong) 政策支持維度看,建設綠色港口力度不斷加大,“十二五”期間,交通運輸部開展了綠色港口主題試點示範工作,先後確立了連雲(yun) 港等4批11個(ge) 綠色港口,並發布了《綠色港口等級評價(jia) 標準》。各地也相應出台指導文件,從(cong) 政策和技術層麵對港口進行改造優(you) 化。例如,上海港集團在綠色港口建設中走在前列,從(cong) 港口建設規劃到港口運營,製定節能減排舉(ju) 措,加快環境管理體(ti) 製、綠色港口發展規劃、綠色運輸、節能減排技術的應用和自動化化碼頭等幾大方麵的建設。上海港的綠色港口建設初見成效,水水中轉比重超50%;岸電技術得到全麵推廣,促使靠港船舶的汙染物排放量減少95%以上;港口作業(ye) 車輛采用雙掛車拖運模式,推廣港區集卡“油改氣”,減少港區作業(ye) 車輛的空氣汙染。寧波舟山港在運輸結構調整和龍門吊“油改電”方麵取得突出成績,減少煤炭、礦石等散貨作業(ye) 對城市帶來的環境汙染,“油改電”項目使其在降低港區作業(ye) 能耗的同時節約經濟成本。廈門港頒《廈門港務集團創建綠色港口實施方案》,提出了提升綠色發展理念、優(you) 化港口布局和集疏運體(ti) 係、改進生產(chan) 工藝和組織、清潔能源和新技術應用等目標。

從(cong) 供應鏈集成角度來看,以綠色港口為(wei) 節點,加快配套綠色集疏運物流體(ti) 係建設,發展以港口為(wei) 核心的港鐵聯運、江海聯運等多式聯運,優(you) 化水水中轉線路,提高綠色運輸比例。例如,舟山港成為(wei) 國家江海聯運服務中心後,打造舟山船型,推動海進江航運體(ti) 係建設,提高中轉效率,降低不必要的裝卸及港口操作,提高綠色中轉水平。上海港鼓勵客戶采用水水轉運方式,降低公路運輸對城市的汙染和運輸成本,有效實現物流的經濟性和環保性相統一。

3.2航運公司綠色投入持續加碼

在政策支持方麵,航運公司不斷調整公司運營策略,以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為(wei) 長期目標,並加快供應鏈上的橫向與(yu) 縱向合作。例如,近日,中遠海運集團和上海港集團共同簽署集裝箱船舶靠港使用碼頭岸基供電服務協議書(shu) ,共同推動綠色港口建設。航運公司通過組建聯盟,加強與(yu) 港口碼頭、駁船公司、物流服務公司等的合作,解決(jue) 逆向物流的成本和時間問題,提高運輸網絡的整體(ti) 利用率。

在程序優(you) 化方麵,目前,由MSC、馬士基、達飛等9家船公司組成的數字化集裝箱航運聯盟,與(yu) 波羅的海國際航運工會(hui) 、國際貨代協會(hui) 聯合會(hui) 、國際商會(hui) 和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hui) 共同成立未來國際貿易聯盟(FIT),旨在采用統一的數字提單標準,實現電子提單的廣泛應用,有利於(yu) 提高集運業(ye) 的效率、可靠性和可持續性。

在船舶綠色設計要求和綠色燃料推廣等方麵,在國際海事組織“限硫令”的大背景下,大部分船公司選擇使用低硫油、安裝脫硫塔或者建造LNG等清潔替代能源的船型,以符合環保要求。根據標普普氏能源資訊預測,LNG將在未來十年內(nei) 主導航運業(ye) 的綠色轉型,預計到2030年LNG船型可能超過4000艘,同時為(wei) 實現遠期的脫碳目標,更多船公司轉戰研發甲醇、氨等替代能源,更多地將“環保法規”戰略納入公司發展考量,據悉,現有船舶中約21%的船舶安裝了節能技術。

3.3新加坡全麵推進“下一代港口”建設

2015年,新加坡海事和港口管理局提出“2030年下一代港口”(NGP)的願景,描繪了新加坡港的未來圖景,旨在利用新一代技術來提高港口的效率和土地利用率,並保障港口作業(ye) 安全性,該規劃主要包括關(guan) 注清潔能源的使用、港口水域生態保護和港城協調發展等可能存在的問題,努力打造一個(ge) 可持續發展的未來港口。

新加坡提出綠色海事倡議(MSGI),幫助減輕港口、船舶及相關(guan) 活動對環境造成的汙染,主要包括綠色船舶、綠色港口、綠色能源科技和綠色意識四個(ge) 項目,基本涵蓋了綠色海事供應鏈的各維度,例如,在MSGI的支持下,裕廊港基於(yu) 太陽能建造的智能電網、新加坡LNG加注設施的建設、電動港作船、船舶漏油檢測與(yu) 監控係統等各類綠色科技的持續發展。

 

  4.港口海事服務的綠色轉型機遇 

以港口為(wei) 核心的海事服務產(chan) 業(ye) 主要涉及航運業(ye) 、物流服務業(ye) 、船舶修造業(ye) 等行業(ye) ,從(cong) 綠色供應鏈的影響因素出發,根據我國綠色港口的總體(ti) 發展方向及國際船公司的綠色航運發展趨勢,我國港口海事服務可以在以下幾個(ge) 方向尋求機遇。

4.1加快智慧海事服務建設

包括智慧港口、智慧船舶、數據互聯等體(ti) 係化建設。其中,智慧港口建設是智慧海事服務建設的中心,是將信息技術與(yu) 智能技術與(yu) 港口的業(ye) 務深度融合,並拓展到港口供應鏈上下遊,提升港口信息服務與(yu) 協同創新能力。高效的船舶服務,能夠縮短船舶在港時限,降低航運公司成本,促進與(yu) 航運公司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從(cong) 而形成高效環保的航線網絡。應對越來越多的清潔能源、智能化自動化船型,為(wei) 其做好配套服務的硬件設施準備也成為(wei) 海事服務的發展重點。很大程度上,港口的數據化水平決(jue) 定了海事服務的整體(ti) 水平。

4.2注重港城協調發展

從(cong) 全球範圍內(nei) 看,船舶的大型化對港口城市的產(chan) 業(ye) 發展具有明顯的正向作用,建造深水碼頭,保護岸線資源成為(wei) 競爭(zheng) 國際樞紐港的重要資源,因此城市土地規劃時應重點考慮港口發展趨勢,保護深水岸線資源。對港口物流發展來說,應加強集疏運體(ti) 係特別是水鐵聯運、水水聯運的建設,提髙港口的通過效率,改善港口的運行環境,減少港口物流對城市的環境汙染。

4.3製定激勵性政策

在國家層麵延續相關(guan) 補貼專(zhuan) 項政策,並覆蓋綠色海事供應鏈服務各環節,包括港口升級中的LNG車輛更新、岸電建設和使用等,航運公司綠色技術的推廣,清潔能源船型的打造,可循環材料的研發,清潔能源供給的體(ti) 係化建設等。以舟山港船加油業(ye) 務為(wei) 例,鼓勵出台專(zhuan) 用加油船建造標準,緊抓低硫油市場機遇,提前布局低硫油產(chan) 能,給予國家政策支撐,集多方之力打造東(dong) 北亞(ya) 保稅油供應中心。

4.4建立綠色海事監管體(ti) 係

建立綠色海事行為(wei) 相關(guan) 的法律法規體(ti) 係,對不使用岸電和不按時安裝岸電設施的處罰要有法可依,對海事供應鏈的參與(yu) 者進行全麵的監管。製定綠色港口的評審標準,從(cong) 政策執行、汙染程度、信息自動化等角度對全國主要港口進行排名,嚴(yan) 格落實綠色環保要求。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