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地方物流 > 正文

【福建】打造更富韌性港航物流供應鏈 增強港口核心競爭力、聚合支撐力、輻射帶動力

發布時間:2023-02-20 09:28:59 中國交通新聞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2月14日,在福建福州港閩江口內(nei) 港區青州作業(ye) 區碼頭,“武夷2號”輪滿載著21標箱貨物駛往南平港,標誌著閩江幹流延平至馬尾集裝箱班輪航線開始每周一班的常態化運營。“山海聯運”再提速,將助力“黃金水道”發揮黃金效益,推進閩江航運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萬(wan) 物競發向春來。今年,福建省圍繞加快建設世界一流港口,以“開年即開跑,開跑即衝(chong) 刺”的良好狀態,持續提升港口作業(ye) 和集疏運效率,穩定出口航線運力供給,優(you) 化港航服務,全力打造更富有韌性的港航物流供應鏈。

沿海港區箱源互通

1月4日,隨著一聲汽笛長鳴,滿載貨物的集裝箱船“智城”輪緩緩駛離廈門港海天碼頭,標誌著廈門港今年首條外貿新航線菲律賓航線成功首航。

打通“大動脈”,暢通物流鏈。一直以來,福建沿海港口不斷拓展航線網絡,提高港口周轉效率,提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截至今年1月份,廈門港已開通集裝箱班輪航線174條,其中外貿航線134條,有力保障福建外貿進出口和國際物流供應鏈穩定。

加速“微循環”,服務擴內(nei) 需。1月19日,福州港正式開通“江陰—莆田—泉州”環省支線,目前省內(nei) 支線已全麵覆蓋沿海六座城市和平潭綜合實驗區,海上物流順暢通達,進一步發揮各港區功能互補、箱源互通的優(you) 勢。

以港口為(wei) 節點,福建無縫銜接21世紀海上絲(si) 綢之路和絲(si) 綢之路經濟帶,不斷發揮區位疊加優(you) 勢。作為(wei) 全國首個(ge) “一帶一路”國際航運物流服務品牌,“絲(si) 路海運”聯盟成員已達300家,命名航線增至94條,中歐(中亞(ya) )班列覆蓋廈門港、福州港、泉州港三大集裝箱港口,“絲(si) 路海運”航線對接中歐(中亞(ya) )班列,陸海內(nei) 外聯動、東(dong) 西雙向互濟的運輸大通道已經形成。

多種形式服務新能源產(chan) 品出口

2月4日,在廈門港東(dong) 渡港區現代碼頭,總價(jia) 值約1.1億(yi) 元的150輛金龍客車裝上利比裏亞(ya) 籍散貨船“繆斯”號,運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塞浦路斯。本次出口的車輛包括35輛鋰電池電動車,這是福建省首次使用散貨船載運鋰電池新能源汽車出口。

隨著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快速發展,海運出口需求大幅增加,遠洋滾裝船艙位租金水漲船高成為(wei) 新能源車企的痛點。為(wei) 有效滿足出口企業(ye) 需求,服務新能源等產(chan) 業(ye) 發展,福建省港口積極探索以集裝箱、散貨船等多種形式出口新能源汽車等產(chan) 品。

以廈門港為(wei) 例,該港口不僅(jin) 量身定製“出口直裝”快速通道保障鋰電池等冷危產(chan) 品快速出口,還在海天、嵩嶼、國際貨櫃碼頭新建了冷危貨物集裝箱堆場,成為(wei) 鋰電池等冷危貨物出口的安全“中轉站”。

碼頭加速智能化自動化改造

2月2日,在湄洲灣港羅嶼作業(ye) 區10號泊位,不到14小時的時間裏,“紅寶石2”輪5.5萬(wan) 噸鐵礦石完成裝船作業(ye) ,每小時裝卸量達4000噸,創造了碼頭開港以來裝船效率新紀錄。2022年年底,羅嶼碼頭裝船機智能化係統投入運行,幹散貨裝船作業(ye) 實現遠程操作,為(wei) 快速裝船奠定了基礎。

在福州港江陰港區,身著亮黃色“外衣”的5G智能巡檢機器人成為(wei) 碼頭上“最靚的仔”。該機器人可以按照設置的時間、路線、巡檢內(nei) 容進行自主巡檢,港區工作人員在集控中心即可實時掌握巡檢和告警信息,及時處置異常情況。

智能化已經成為(wei) 衡量港口競爭(zheng) 力的一個(ge) 重要指標,也是賦能福建港口發展的科技密碼。此前,福建已建成廈門港遠海5G全場景應用智慧碼頭、海潤碼頭全智能化碼頭,有效提升港口作業(ye) 效率。目前,福州港江陰港區、湄洲灣港羅嶼碼頭、廈門港國際貨櫃碼頭、泉州港太平洋碼頭等也相繼邁開智能化、自動化改造的步伐,將為(wei) 世界一流港口建設注入更多科技動能。

福建省港航事業(ye) 發展中心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全省港口生產(chan) 將著力實施國際一流強港工程,全麵增強港口核心競爭(zheng) 力、聚合支撐力、輻射帶動力,全力打造暢通穩定的國際物流供應鏈,更好服務福建海洋經濟強省建設和高水平對外開放。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