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2-06 11:03:27 新華社

新年伊始,中國造船企業(ye) 斬獲新訂單。意大利GRIMALDI EUROMED公司從(cong) 中國船舶集團旗下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簡稱“外高橋造船”)訂造5艘9000車汽車運輸船。大型汽車運輸船成為(wei) 中國造船業(ye) 進軍(jun) 高端船品市場的又一標誌,這也是中國造船業(ye) 高質量發展的一個(ge) 縮影。
剛剛過去的2022年,中國造船業(ye) 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和手持訂單量以載重噸計分別占全球總量的47.3%、55.2%和49.0%,這一成績彰顯了中國製造國際領先的規模與(yu) 實力。而數據背後的科技創新、智能綠色和產(chan) 業(ye) 帶動更能顯示我國造船業(ye) 提質升級的“新航跡”。
高端產(chan) 品密集湧現
2022年,全球大型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市場呈現前所未有的“井噴”態勢,中國造船業(ye) 主動作為(wei) 、搶抓機遇,LNG船訂造、交付取得突破,成為(wei) 2022年中國造船業(ye) 高質量發展的新亮點。
據中國船舶集團統計,2022年中國船舶集團累計簽約大型LNG運輸船訂單達49艘,合同金額超過100億(yi) 美元,訂單總量占全球市場份額從(cong) 2021年的不足7%躍升至2022年的近30%,創曆史新高。
全球首艘LNG雙燃料動力30萬(wan) 噸級超大型原油船、全球首艘20.9萬(wan) 噸紐卡斯爾型LNG雙燃料動力散貨船……隨著一艘艘高端LNG船建造成功,我國造船企業(ye) 已經成為(wei) 全球新能源運輸的重要參與(yu) 者。中國船舶工業(ye) 行業(ye) 協會(hui) 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形成了以滬東(dong) 中華、大船重工、江南造船、招商海門和江蘇揚子江船業(ye) 為(wei) 主的多個(ge) 大型LNG船建造企業(ye) 集群。
滬東(dong) 中華總工程師宋煒說:“我國LNG船實現了奮起直追、迭代創新的長足發展,不斷縮短與(yu) 國際同行的差距,在全球LNG船訂單爆發式增長中,穩紮穩打搶抓機遇。”
與(yu) 大型LNG船一樣被譽為(wei) 造船業(ye) “皇冠上的明珠”的大型郵輪建造也取得重大進展。2022年8月8日,第二艘國產(chan) 大型郵輪開工建造,標誌著中國造船業(ye) “雙輪同造”,向大型郵輪批量化、係列化建造邁出重要一步。
“首艘國產(chan) 大型郵輪已先後攻克重量控製技術、振動噪聲控製技術、安全返港係統設計技術等難關(guan) ,全麵進入內(nei) 裝和係統完工調試的‘攻堅期’。”外高橋造船副總經理、大型郵輪項目總建造師周琦說。
中國船舶工業(ye) 行業(ye) 協會(hui) 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船企批量承接各類船舶訂單,造船三大指標國際市場份額繼續保持全球第一。12種船型新接訂單位居全球首位,集裝箱船、散貨船、原油船、化學品船、海洋工程輔助船等船型全球市場份額均超過50%。
“在全球新造船市場大幅回落的背景下,我國船企克服極端天氣等一係列困難,繼續鞏固在優(you) 勢船型的領先地位,並向高質量發展目標持續邁進。”中國船舶工業(ye) 行業(ye) 協會(hui) 秘書(shu) 長李彥慶說。
2022年,我國船企持續加大研發力度,在高技術船舶研發和建造方麵持續取得新突破。全球箱量最大的2.4萬(wan) 標箱超大型集裝箱船實現批量交船,全球首艘10萬(wan) 噸級智慧漁業(ye) 大型養(yang) 殖工船、全球首艘第四代自升式風電安裝船等一係列高端船舶產(chan) 品及新型海洋工程裝備成功交付。
帶動產(chan) 業(ye) “聯動”
1月27日,遠海汽車船公司的“中遠騰飛”輪滿載3968輛中國造新車從(cong) 上海南港碼頭緩緩駛離,目的港為(wei) 土耳其代林傑港和意大利利沃諾港。這是遠海汽車船公司2023年開辟的第一條定製化專(zhuan) 班航線。
大型汽車運輸船的快速投放市場助力我國汽車出口,也為(wei) 航運物流企業(ye) 拓展汽車運輸市場份額賦能。2022年,遠海汽車船公司新造21艘LNG雙燃料大型汽車船,使其成為(wei) 汽車專(zhuan) 業(ye) 運輸領域生力軍(jun) 。
除了服務外貿進出口和航運物流業(ye) ,造船業(ye) 以產(chan) 業(ye) 鏈長、創新帶動力強的優(you) 勢,也在推動著上下遊產(chan) 業(ye) 聯動和供應鏈管理能力的整體(ti) 提升。
“船舶工業(ye) 高度國際化、產(chan) 業(ye) 鏈長、技術密集、輻射麵廣,當前正處於(yu) 轉型升級的關(guan) 鍵階段。”李彥慶說。以國產(chan) 大型郵輪為(wei) 例,其突破性意義(yi) 在於(yu) ,2500萬(wan) 個(ge) 零部件的龐然大物帶動起材料、零部件、設備係統的研發與(yu) 建造,吸納了大量企業(ye) 分工與(yu) 合作,發揮好國產(chan) 大型郵輪產(chan) 業(ye) 鏈“鏈長”作用,有力帶動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的聯動發展。
“通過與(yu) 全球101個(ge) 供應方建立戰略合作關(guan) 係,實現了在設計、原材料製作、現場施工、調試交付的全流程合作。外高橋造船跨行業(ye) 、跨地區吸納了超過500家全球供應商推進郵輪設計建造。”周琦說,外高橋造船還成立了大型郵輪創新中心,促進上下遊產(chan) 業(ye) 鏈建設,已有40餘(yu) 家優(you) 勢企業(ye) 入駐。
與(yu) 此同時,我國船舶行業(ye) 加緊科研攻關(guan) ,船用高端鋼材研發製造能力大幅提升,大型集裝箱船用止裂板全部實現國產(chan) 替代,化學品船用雙相不鏽鋼國產(chan) 化率由不足50%提高至90%以上,國產(chan) 高錳鋼罐項目順利開工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性得到明顯提升。
駛向“綠色智能藍海”
智能化、綠色化是全球造船行業(ye) 發展的方向,新能源動力應用、信息技術賦能等是全球造船業(ye) 共同麵對的新課題。中國船舶工業(ye) 將堅持創新驅動,積極參與(yu) 新一輪科技革命,努力成為(wei) 全球船舶行業(ye) 發展的推動者和引領者。
中國船舶集團旗下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瞄準國際行業(ye) 新能源動力研究前沿,設計的大型汽車運輸船不僅(jin) 運量大,節能減排特性更是十分突出,其配備中壓岸電係統可在碼頭裝卸貨期間實現“零碳排放”,後續還可通過改裝直接使用氨燃料。
2022年,我國船企圍繞智能、綠色持續加大研發力度,取得一係列突破,為(wei) 國際航運市場提供“中國方案”。
南通中遠海運川崎的船塢內(nei) ,全球箱量最大的2.4萬(wan) 標箱超大型集裝箱船“NE336”正在緊張建造。這是由南通中遠海運川崎自主研發設計建造的2.4萬(wan) 標箱超大型集裝箱船,目前在手訂單近10艘。在此基礎上,其成功開發的“碳中和”綠色新能源船型——甲醇雙燃料動力集裝箱船一經推出,備受市場關(guan) 注,有力提升了中國造船工業(ye) 在中高端船型方麵市場競爭(zheng) 力。
在建造管理環節,快速提高船舶建造工藝水平和管理能力,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必不可少。比如,外高橋造船打造薄板生產(chan) 智能車間,以MES係統為(wei) 核心,搭配工業(ye) 互聯網技術,實現產(chan) 線智能化管控,提升分段建造效率和精度管理水平,有力保證了船體(ti) 建造的精準高效。
除加大綠色智能船品研究外,中國造船業(ye) 正在大力推進船舶建造的整體(ti) 數字化轉型,以骨幹企業(ye) 建設和技術改造為(wei) 依托,結合重點產(chan) 品研製需求,加快研製麵向船舶工業(ye) 的智能製造技術裝備,推動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升級,支撐產(chan) 品建造質量和生產(chan) 效率提高。
每日 推薦
- 比亞迪叉車:以綠色科技賦能傳統紙媒轉型
- 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召開2025年第一次全體會議 凝聚合力切實保障貨車司機合法權益
- 三部門多措並舉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
- 稅惠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
- 10個城市啟動第二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試點
- 【四川】多式聯運數智平台建圈強鏈育產業
-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江西】交投吉安西中心創新“綠通先行後驗”模式 民生通道再提速 鮮活農產品不再等待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 發揮高鐵航空優勢構建快速輸送係統
- 【浙江】“司機之家”提質擴麵
- 2024年民營企業在我國外貿領域創造“三個首次”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