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7-01 10:29:45 錦程物流網

耗時10年的巴拿馬運河擴建工程6月26日正式通航,市場解讀其將徹底改寫(xie) 全球航運市場格局。
“世界散貨運輸沒有固定航線,巴拿馬運河擴建對散貨運輸最直接的影響是,海岬型幹散貨船舶、阿芙拉甚至蘇伊士油輪等更大的幹散貨、液散貨船型得以通過。這意味著,徹底打通了全球集裝箱海運市場。”6月29日,上海海事大學交通運輸學院副教授陳繼紅表示,此前,因為(wei) 船型的限製,全球集裝箱海運航線分割為(wei) 東(dong) 西向的三大主幹航線,巴拿馬運河航線打通後,通航能力快速提升,全球的航運格局可能徹底改寫(xie) 。
中國是巴拿馬運河上最大的商用船用戶。一位券商航運研究員表示,其通航後,不僅(jin) 更大運力的船舶可以通過,並縮短了中國到美東(dong) 的航程,從(cong) 而降低運輸費率。
但目前與(yu) 巴拿馬運河配套的其他港口條件有限,1.2萬(wan) TEU左右船型的真正經濟效應短期內(nei) 還無法發揮。陳繼紅認為(wei) ,“在美國東(dong) 海岸,各碼頭的水深還不夠容納如此大型的船舶,此外,由於(yu) 各區域市場的貿易水平不同、船舶裝載率不一,能否真正發揮大船的經濟價(jia) 值,構建環球更大航線還有待驗證”。
耗時10年擴建
巴拿馬運河位於(yu) 中美洲,橫穿巴拿馬地峽,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1920年後成為(wei) 國際通航水道。
當時的通航,曾改寫(xie) 過國際航運市場格局。陳繼紅解釋,巴拿馬運河通航後,需要繞道南美洲合恩角的大型散貨海船,改道巴拿馬運河,可縮短航程約1.5萬(wan) 公裏;由北美洲一側(ce) 海岸至另一側(ce) 的南美洲港口,也可節省航程達6500公裏左右。而在歐洲與(yu) 東(dong) 亞(ya) 或澳大利亞(ya) 之間的船隻,也可借助巴拿馬運河減少航程3700公裏左右。
集裝箱海運方麵,“此前,船舶通過運河一般需要8-10小時,且隻能通過3000-5000TEU標準集裝箱的集裝箱船。”陳繼紅說,在這種局麵下,超過5000TEU的集裝箱船無法自由出入巴拿馬運河,全球航運市場中,這類大型集裝箱船隻被隔斷。
具體(ti) 來說,按集裝箱船型格局劃分,全球東(dong) 西幹線主要分為(wei) 亞(ya) 歐線、太平洋線和大西洋線。
其中,亞(ya) 歐線聚集了全球最大的船型,該航線市場70%左右的船舶超過1萬(wan) TEU。
太平洋航線中行駛的主要為(wei) 4000-7000TEU船型,近兩(liang) 年,太平洋至美西航線的船舶中,超過7500TEU的船型也達到40%左右。
在大西洋航線上,超過5000TEU的船型占比30%左右,4000-5000TEU的船型為(wei) 主流船型,占據了該海運市場一半以上。
也就是說,此前因巴拿馬運河的通航條件較弱,能通過船型較小,全球航線中,超過1萬(wan) TEU的大船可通航的航線被“割裂”。
根據公布的資料,擴建後的巴拿馬運河最大允許通過長366米,寬48.8米,吃水15米的大型船舶,使其名義(yi) 裝箱量可達1.2萬(wan) TEU級左右,若艙蓋以上集裝箱采取“城堡式堆放”布置方式,最大裝箱量可突破1.3萬(wan) TEU。
“最大運貨量也將從(cong) 以往的6.5萬(wan) 噸增長至18萬(wan) 噸。”陳繼紅說,這意味著,萬(wan) 箱級集裝箱船將可以融入到全球航線中。
中國也將受益
目前,中國是巴拿馬運河最大的商用船舶用戶,但受其通航能力的限製,通過巴拿馬運河的海運貿易發展並不快。陳繼紅提供的數據顯示,此前,中國通過巴拿馬運河出口的貿易量在中國海運總貿易量的占比3%左右,出口海運貿易量占比不足2%。
對巴拿馬運河依賴性強的國家主要在其周邊,如厄瓜多爾、秘魯和智利等,數據顯示,三者通過巴拿馬運河的貿易進口量達到30-45%,出口量達到15%-25%。
擴建後,這一格局可能會(hui) 被打破。
其中,最大的突破為(wei) 亞(ya) 洲-美國東(dong) 海岸(簡稱美東(dong) 航線)全水路航線。陳繼紅表示,此前,一般從(cong) 中國運送到美洲東(dong) 海岸的貿易產(chan) 品,大都通過海運運送到美洲西海岸後,再通過陸運方式運至美洲東(dong) 海岸。
“此外,還有一種方式,即從(cong) 亞(ya) 洲經印度洋和蘇伊士運河,最後跨大西洋運至美國東(dong) 海岸,”上述研究員也表示,但這條線路的裏程長,承載集裝箱比重較小。從(cong) 運輸成本上來說並不劃算,而水運是當前世界上最便宜的大體(ti) 量貨物運輸方式。如果巴拿馬運河的通航條件能讓運力更強的大船通過,包括中國在內(nei) 的亞(ya) 洲,發送到美東(dong) 的貨物可以直接通過水運運輸到美國東(dong) 海岸,如果通過巴拿馬運河的船從(cong) 以往的5000TEU提升至設計中的1.2萬(wan) TEU,貨物運輸成本或能降低一半左右。
配套條件尚無法完全匹配
但這種設想短期內(nei) 依然受到限製。陳繼紅解釋,巴拿馬運河擴建後,萬(wan) 箱級或更大的船型吃水更深,一般需要達到15米左右及以上,而美東(dong) 大多數沿海港口的吃水還達不到這樣的條件,港口裝卸設施也達不到更大型集裝箱船舶作業(ye) 要求。近幾年,美東(dong) 各港口雖也投入大量資金用於(yu) 開挖航道,以迎接巴拿馬運河擴建後帶來的新船型,但仍然主要為(wei) 能容納6000-8000TEU的原巴拿馬集裝箱船型。此外,通過巴拿馬運河到達美東(dong) 還需要通過巴約納大橋,盡管大橋提升計劃實施,萬(wan) 箱級以上集裝箱船舶通航依然是巨大挑戰。
因此,巴拿馬運河開通後,通航船舶實際上將為(wei) 8000TEU船型服務,更大船舶仍然無法真正用於(yu) 海運市場,上述券商人士也指出,也就是說,巴拿馬運河擴建後,對通航船舶船型的升級作用不算很大。要達到市場預計的萬(wan) 箱級以上集裝箱船舶通航的局麵,仍然需要美東(dong) 和其他區域的港口條件具備後才可以發揮。
不僅(jin) 如此,在航運業(ye) 當前仍然比較低迷的情況下,貨物的轉載率也將決(jue) 定這一全球航運格局變化的程度。
上述研究員表示,萬(wan) 箱級船舶的運行成本比其他船型的成本更高,因此,隻有當貨物的轉載量達到一定比例後,才能真正發揮其經濟價(jia) 值,但在當前的航運市場上,航運業(ye) 的低迷態勢仍未改變,且運力過剩的局麵也沒有改善,預計短期內(nei) ,全球航運格局尚無法被巴拿馬運河擴建通航而改寫(xie) 。
除航運業(ye) 外,造船業(ye) 則是可能“享受”巴拿馬運河擴建利好的另一領域,超過5000TEU船型的需求量可能會(hui) 增加。
“但仍然比較難實現。”陳繼紅表示,目前,全球集裝箱船中,船齡小於(yu) 10年的新船占比高達60%以上,船齡少於(yu) 15年的集裝箱船占比則高達85%左右,“一般一條船可能在20年左右才會(hui) 考慮到棄船再造,全球船舶業(ye) 的更新周期尚未到來。”
更讓市場擔憂的是,當前的造船業(ye) 仍然處於(yu) 產(chan) 能過剩階段。陳繼紅也坦言,2008年以後,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全球船舶業(ye) 也開始陷入低穀,這時,國內(nei) 諸多財團和銀行體(ti) 係紛紛湧入造船業(ye) “抄底”。
“他們(men) 認為(wei) 船舶是很好的固定資產(chan) ,且具有極高的投資價(jia) 值,”陳繼紅說,在這波熱錢進入後,國內(nei) 造船業(ye) 的低穀期被推後,出現了很大的泡沫,不少造船企業(ye) 的訂單量雖然短期上漲,但船舶需求端並未改變,最終,自2015年開始,國內(nei) 部分造船企業(ye) 開始陸續破產(chan) 。
“當前,造船業(ye) 的‘泡沫’還未完全破滅,後續,可能還有一批造船企業(ye) 被洗盤出局。”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 比亞迪叉車:以綠色科技賦能傳統紙媒轉型
- 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召開2025年第一次全體會議 凝聚合力切實保障貨車司機合法權益
- 三部門多措並舉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
- 稅惠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
- 10個城市啟動第二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試點
- 【四川】多式聯運數智平台建圈強鏈育產業
-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江西】交投吉安西中心創新“綠通先行後驗”模式 民生通道再提速 鮮活農產品不再等待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 發揮高鐵航空優勢構建快速輸送係統
- 【浙江】“司機之家”提質擴麵
- 2024年民營企業在我國外貿領域創造“三個首次”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