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加快形成綠色低碳運輸方式

發布時間:2022-01-14 09:21:10 人民日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交通運輸排放約占我國碳排放總量的10%。國務院印發的《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提出,加快形成綠色低碳運輸方式。近年來,交通運輸行業(ye) 持續推進綠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優(you) 化調整交通運輸結構,節能減排取得了積極成效。

交通運輸排放約占我國碳排放總量的10%。國務院印發的《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提出,加快形成綠色低碳運輸方式。

改善綠色交通基礎條件、優(you) 化交通運輸結構、推廣應用新能源和清潔能源運輸裝備、倡導綠色出行……近年來,交通運輸行業(ye) 節能減排取得積極成效,為(wei) 降低碳排放強度作出了有力貢獻。

綠色交通基礎條件越來越好

G65包茂高速桂林至陽朔段宛若一條長龍,串起沿途南國美景。“2020年初,桂陽段路麵大修工程完工,不僅(jin) 路麵舊貌換新顏,修建過程也十分綠色。”招商公路桂林公司工程技術部副經理王偉(wei) 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與(yu) 傳(chuan) 統重鋪方案相比,此次路麵大修節約11萬(wan) 噸瀝青混合料,節約能耗0.63萬(wan) 噸標準煤,減少1.3萬(wan) 噸二氧化碳排放。

交通運輸部公路局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過去幾年,各地積極開展廢舊瀝青路麵循環利用關(guan) 鍵技術及多元化高效利用技術研究。“十三五”末,全國國省幹線公路廢舊路麵材料回收率達到98%、循環利用率達到80%以上。在交通運輸部的大力引導下,不少地方在公路工程建設中,從(cong) 線位選擇、取棄土方案、排水防護、橋隧結構選型、互通布設、服務設施設置等方麵綜合考慮,集約節約利用資源。

不隻是公路建設,近年來我國在綠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方麵取得了不少積極進展——

推廣新能源和清潔能源運輸裝備。近年來,城市公交、出租車和貨運配送成為(wei) 我國新能源汽車應用的重要領域,使用量超過120萬(wan) 輛,城市公交車中新能源車輛占比超過66%,水運行業(ye) 應用液化天然氣(LNG)也在積極推進,內(nei) 河船舶LNG加注站達到20個(ge) 。

推進綠色航道建設。在長江等內(nei) 河航道整治工程中廣泛應用生態護岸、生態護灘、人工魚礁等新材料、新技術、新結構、新工藝,形成了以荊江生態航道和長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建設工程等為(wei) 代表的一批綠色航道工程。

推動靠港船舶使用岸電。截至2020年底,全國港口和水上服務區具備岸電供應能力泊位約7500個(ge) ,其中長江經濟帶共建成岸電泊位4700餘(yu) 個(ge) 。長江遊輪、大型客運碼頭以及京杭運河水上服務區基本實現岸電全覆蓋、全使用。

推廣電子不停車收費(ETC)應用。截至2020年底,全國累計建成ETC專(zhuan) 用車道32465條,發展ETC用戶2.25億(yi) 。經初步測算,2020年,累計節約車輛燃油約18.71萬(wan) 噸,減少碳氫化合物排放約1482.16噸。

交通運輸結構不斷優(you) 化調整

“以前,港口碼頭經常有大貨車排成長龍。近幾年,我們(men) 持續推進大宗商品‘公轉鐵’‘散改集’,不僅(jin) 讓港口集疏運更加井然有序,也大幅減少了汽車尾氣排放。”天津港股份有限公司業(ye) 務部副總經理張文俊說。

近年來,我國港口“公轉鐵”“公轉水”成效明顯。到2020年底,環渤海、長三角地區等17個(ge) 沿海主要港口的煤炭集港已全部改由鐵路和水路運輸;沿海主要港口礦石疏港采用鐵路、水運和皮帶機的比例達到61.3%,比2017年提高近20個(ge) 百分點。

港口“公轉鐵”“公轉水”,是我國近年來運輸結構調整的一個(ge) 縮影。2018年,我國啟動了《推進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深入實施鐵路運能提升、水運係統升級等六大行動,以推進大宗貨物運輸“公轉鐵”“公轉水”為(wei) 主攻方向,不斷完善綜合運輸網絡,減少公路運輸量,增加鐵路運輸量。

鐵路貨運量占比不斷提高。2020年,全國鐵路貨運量為(wei) 45.52億(yi) 噸,在全社會(hui) 貨運量中占比由2017年的7.7%提高至9.7%,鐵路承擔的大宗貨物運輸量顯著提高。

水路貨運量快速增長。水運具有運能大、單位運輸成本低、能耗小、汙染少的比較優(you) 勢。近年來,我國加快完善內(nei) 河水運網絡,水路承擔的大宗貨物運輸量持續提高。2020年,水路貨運量達76.16億(yi) 噸,超額完成“三年行動計劃”提出的目標。

多式聯運穩步發展。鐵水聯運、公鐵聯運、空鐵聯運、江海聯運等運輸組織模式創新發展,2020年,全國港口完成集裝箱鐵水聯運量687.2萬(wan) 標箱,同比增長29.6%。

貨運更清潔,客運也更綠色。目前,全國公交運營線路長度達148萬(wan) 公裏,公交專(zhuan) 用道超過1.6萬(wan) 公裏,服務保障能力明顯提升。北京、上海等6個(ge) 城市軌道交通客運量占公共交通的比例超過50%。

推廣低碳運輸裝備,引導綠色出行

“交通運輸部將以降碳為(wei) 抓手,盡快製定交通運輸綠色低碳轉型有關(guan) 文件,形成綠色低碳運輸方式。”交通運輸部綜合規劃司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工作將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麵:

——推廣低碳高效運輸裝備。加快城市公交、出租、物流配送、郵政快遞車輛電動化進程,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大氣汙染防治重點區域的公共領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車輛中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於(yu) 80%。加快沿海和內(nei) 河船舶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應用。推進新建船舶應用電力、混合動力和清潔能源。

——建設綠色交通基礎設施。推進以低碳排放為(wei) 特征的綠色公路、綠色航道、綠色港口建設,大力推廣應用節能型建築養(yang) 護裝備、材料及施工工藝工法,積極擴大綠色照明技術、用能設備能效提升技術,以及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應用。推廣應用綠色低碳公路養(yang) 護技術及材料。

——優(you) 化交通運輸結構。加快專(zhuan) 業(ye) 化、規模化內(nei) 河港口和航道建設,加快形成江海直達、江海聯運有機銜接的江海運輸物流體(ti) 係。全麵加快推進集疏港鐵路項目建設進度,加快推進沿海及內(nei) 河港口大宗貨物主要采用鐵路、水路、封閉式皮帶廊道、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汽車等綠色運輸方式。積極推進多式聯運“一單製”,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多式聯運龍頭企業(ye) 。

——引導綠色低碳出行。開展綠色出行創建行動,深入實施公交優(you) 先發展戰略,構建以城市軌道交通為(wei) 骨幹、常規公交為(wei) 主體(ti) 的城市公共交通係統。因地製宜構建快速公交、微循環等城市公交服務係統,有序發展共享交通,加強城市步行和自行車等慢行交通係統建設,鼓勵公眾(zhong) 綠色出行。

——強化能力建設和國際合作。完善綠色交通標準體(ti) 係,持續發布交通運輸行業(ye) 重點節能低碳技術推廣目錄。深度參與(yu) 交通領域全球溫室氣體(ti) 減排,加強綠色交通國際交流與(yu) 合作。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