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深化中歐經貿合作 推動全球經濟複蘇

發布時間:2022-01-14 09:20:06 人民日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在中歐雙方共同努力下,2021年中歐經貿合作逆勢強勁增長,全年貿易額有望增長30%,突破8000億(yi) 美元。中歐地理標誌協定正式生效,中歐班列持續跑出“加速度”,歐盟在華企業(ye) 利潤和營業(ye) 額再創新高……中歐互為(wei) 發展機遇,雙方深化合作將進一步推動全球經濟複蘇。

貿易通道彰顯韌性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的數據顯示,2021年中歐班列開行1.5萬(wan) 列、發送146萬(wan) 標箱,分別同比增長22%和29%。疫情衝(chong) 擊下,中歐班列持續穩定安全運行,打造出富有韌性的供應鏈通道和抗擊疫情的“生命通道”。

歐洲物流運輸領域學者卡特裏娜·紮季其撰文表示,疫情影響傳(chuan) 統航運和海運,鐵路運輸在應對物流危機和確保供應鏈穩定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

歐亞(ya) 鐵路物流股份公司由俄羅斯鐵路公司、哈薩克斯坦國家鐵路公司和白俄羅斯鐵路公司三方持股,主要在俄哈白境內(nei) 為(wei) 中歐班列提供過境運輸服務。公司總裁阿列克謝·格羅姆介紹,近年來公司鐵路貨運量迅猛增長,已提前完成為(wei) 2024年預設的業(ye) 務量發展目標。2021年前10個(ge) 月,公司中歐班列貨運業(ye) 務量同比增長30.8%。“新的貨運需求、客戶逐漸積累的信任以及交通走廊的不斷完善,讓我們(men) 對歐亞(ya) 大陸鐵路運輸前景十分樂(le) 觀。”

開行10多年來,中歐班列已通達歐洲23個(ge) 國家的180座城市,運輸貨品達5萬(wan) 餘(yu) 種。其高效運行推動了沿線節點城市及地區的經濟發展,助力歐洲港口基礎設施和作業(ye) 能力升級,形成了多個(ge) 外貿新門戶。

比利時列日物流多式聯運貨運場站負責人布拉斯涅表示,2018年底首發以來,往返中國至列日的中歐班列增加到每周7班。中歐班列的運行不僅(jin) 增加了當地就業(ye) ,也使列日成為(wei) 西歐地區最重要的物流樞紐之一。隨著未來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中國至列日中歐班列的運力還有望提升3倍以上。

“中歐班列令歐中之間的貿易聯係更加緊密。”歐洲媒體(ti) 普遍認為(wei) ,在中國巨大消費市場帶動下,中歐班列班次增多並不斷延伸,促進了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

投資意願持續上升

歐盟中國商會(hui) 與(yu) 羅蘭(lan) 貝格企業(ye) 管理谘詢公司去年10月聯合發布的年度報告顯示,雖然受到疫情影響,在歐洲的中國企業(ye) 上一年業(ye) 績卻逆勢增長。據統計,92%的受訪中企認為(wei) 中歐經貿合作的基本麵不會(hui) 改變,52%的受訪企業(ye) 願意維持在歐盟的持續經營,44%的企業(ye) 希望擴大在歐盟投資。

中國歐盟商會(hui) 主席伍德克表示,疫情背景下,歐洲企業(ye) 在華業(ye) 務總體(ti) 向好,中國歐盟商會(hui) 會(hui) 員企業(ye) 的營業(ye) 額和利潤持續增長。近年來,中國對歐洲企業(ye) 在多個(ge) 領域的市場準入開放力度更大,歐洲企業(ye) 在華市場獲得更多發展機會(hui) 。中國市場已成為(wei) 許多歐洲跨國企業(ye) 全球業(ye) 務的重要支柱,會(hui) 員企業(ye) 對中國市場總體(ti) 持樂(le) 觀態度。

歐盟中國商會(hui) 會(hui) 長徐海峰表示,中歐經貿關(guan) 係持續發展的根本趨勢沒有改變。歐盟作為(wei) 中國企業(ye) 海外投資目的地的重要性持續上升,中國企業(ye) 持續投資歐盟市場的意願強勁。

“中國經濟麵對疫情,表現出了強大的韌性和活力,讓我們(men) 對中國市場更加充滿信心。”瑞士ABB集團相關(guan) 負責人趙永占介紹,中國持續擴大開放、優(you) 化營商環境,促進了外資企業(ye) 在華投資合作。公司在華設立了27家企業(ye) ,擁有從(cong) 研發、製造、銷售到工程服務等的完整產(chan) 業(ye) 鏈,產(chan) 品麵向中國市場,還出口到全球6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泰雷茲(zi) 公司相關(guan) 負責人貝傑鴻表示,中國不斷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持續優(you) 化外商投資環境,增強了中國作為(wei) 投資目的國的吸引力。

比利時比中經貿委員會(hui) 主席德威特表示,在華業(ye) 務是很多歐洲企業(ye) 全球競爭(zheng) 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歐中加強經貿合作將促進全球經濟盡快複蘇。

綠色合作拓展機遇

專(zhuan) 家認為(wei) ,中歐未來應進一步挖掘在應對氣候變化、循環經濟、環境技術、綠色金融等領域的合作潛力,為(wei) 雙邊深化經貿往來不斷拓展新平台。

當前,中歐綠色合作方興(xing) 未艾。從(cong) 電動大巴到新能源轎車再到動力電池,中國新能源交通產(chan) 業(ye) 積極助力歐洲城市綠色出行。比亞(ya) 迪歐洲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何一鵬表示,比亞(ya) 迪已為(wei) 歐洲20多個(ge) 國家的100多個(ge) 城市帶來綠色環保解決(jue) 方案。“中歐綠色合作前景廣闊,未來將繼續與(yu) 當地夥(huo) 伴加強合作,共同推動新能源交通產(chan) 業(ye) 快速發展。”

2021年6月,泰雷茲(zi) 在華合資公司上海電氣泰雷茲(zi) 與(yu) 同濟大學簽署協議,共建智慧軌道交通聯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貝傑鴻表示,中國正在推動落實“雙碳”目標,歐中進一步加強綠色低碳領域合作具有重要意義(yi) ,公司將在航空、軌道交通以及數字身份與(yu) 安全等領域提供更多綠色環保方案。

徐海峰認為(wei) ,中歐雙方對綠色經濟發展都有巨大需求,合作空間廣闊。中歐企業(ye) 深化相關(guan) 領域合作,共同研發替代技術並推動技術成果轉化,有助於(yu) 推動綠色產(chan) 業(ye) 轉型與(yu) 大規模應用。

伍德克表示,中國正在促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同時建立並完善高效可行的碳排放交易機製,將為(wei) 在華歐洲企業(ye) 帶來重要機會(hui) 。中國歐盟商會(hui) 將積極推動歐中對話交流和經貿往來,在清潔能源、技術創新等方麵加強與(yu) 中方合作。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