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運價指數下降難解外貿企業“箱愁” 部分貨物因目的港滯留費高遭棄貨

發布時間:2021-11-18 09:36:33 證券日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近期,航運價(jia) 格相關(guan) 指標“高歌猛進”的步伐似乎有所放緩,波羅的海幹散貨指數(BDI)持續回落、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jia) 指數小幅回落。不過,《證券日報》記者在采訪中注意到,“箱愁”仍是很多外貿企業(ye) 的心病,甚至還有部分出口貨物抵達目的港後,因港口滯留費用高等問題遭棄貨。

接受記者采訪的專(zhuan) 家表示,當前海外對中國出口商品的需求仍然旺盛,未來我國出口集裝箱運價(jia) 中樞或仍然偏高。

集裝箱運價(jia) 仍處高位

記者查詢相關(guan) 數據顯示,截至11月16日波羅的海幹散貨指數(BDI)為(wei) 2591點,跌至近五個(ge) 月低位,相較於(yu) 10月7日的高點已回落51.14%。

中信證券FICC首席分析師明明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近期波羅的海幹散貨指數快隨回落,主要原因是受鐵礦石需求回落帶動。具體(ti) 觀察該指數細分項,降幅最為(wei) 顯著的是好望角型運費指數(BCI),10月7日至今跌超60%。該船型主要運輸鐵礦石、煤炭等大宗商品,由於(yu) 全球鐵礦石需求出現明顯回落,帶動相關(guan) 船型需求下滑,進而使得運價(jia) 下跌。

另據上海航運交易所最新數據,11月12日,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jia) 綜合指數為(wei) 3232.37點,比上期下跌1.6%。

中美航線海運價(jia) 格在近一個(ge) 月內(nei) 也出現較大幅度變化。據FBX數據顯示,10月22日,中國/東(dong) 亞(ya) 至北美西海岸海運價(jia) 格為(wei) 16884美元/FEU(40英尺集裝箱),持續上漲至11月5日達到近一個(ge) 月高點18730美元/FEU,此後開始直線下滑,截至11月12日已跌至14885美元/FEU;此外,中國/東(dong) 亞(ya) 至北美東(dong) 海岸的海運價(jia) 格也從(cong) 10月22日的20291美元/FEU跌至11月12日的16671美元/FEU。

某海運公司相關(guan) 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近期美國運價(jia) 稍有回落,但是倉(cang) 位緊張。”

不過,運價(jia) 指數的變化傳(chuan) 導至外貿企業(ye) 身上,影響似乎並不明顯。“目前,公司支付的海運費與(yu) 以往相比下降不明顯。”北京達凱樂(le) 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海飛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經營石油鑽井設備,由於(yu) 海運費仍處於(yu) 高位,公司部分外貿訂單流失。

GLA全球物流聯盟網創始人孫文芳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歐美線和中東(dong) 線的貨代訂單都在減少,東(dong) 南亞(ya) 線略有回升。從(cong) 全球市場來看,貨代公司的接單量普遍回落。

此外,孫文芳向記者透露,當前還時而出現出口貨物抵達目的港後無人提貨的情況,“一些目的港存在貨物滯留,貨物到達後,因額外產(chan) 生的碼頭費、倉(cang) 儲(chu) 費、滯箱費等滯留費用過高,部分國外客戶會(hui) 選擇棄貨。”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所長白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波羅的海幹散貨指數更多是指散貨郵輪,而外貿企業(ye) 更多感知的是集裝箱運價(jia) 指數。當前集裝箱“一箱難求”現象仍然存在,甚至有一些地方已投入相對廉價(jia) 的一次性集裝箱。

在明明看來,我國出口集裝箱運價(jia) 指數雖然小幅回落,但絕對水平仍處高位,未出現大幅回落。現階段全球供應鏈堵塞依舊嚴(yan) 重,無論是美國還是歐洲的主要港口,都存在工作效率低下、勞動力緊缺的問題。當前海外對中國出口商品的需求仍然旺盛,因此未來我國出口集裝箱運價(jia) 中樞或仍然偏高,這也對外貿企業(ye) 防風險和成本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出口有望維持高景氣

當前,我國外貿複蘇態勢良好。海關(guan) 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ge) 月,我國出口17.49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22.5%,比2019年同期增長25%。其中,10月份出口增長20.3%,比上月加快了0.4個(ge) 百分點。

明明表示,10月份我國出口再超預期,外需仍舊強勁,重點出口產(chan) 品延續良好表現,機電產(chan) 品維持高增,服裝及衣著附件、汽車增速漲幅明顯。此外,漲價(jia) 效應一定程度上也為(wei) 出口數據形成支撐。

各大港口最新數據顯示,前10個(ge) 月,河北港口吞吐量突破10億(yi) 噸;廈門港集裝箱吞吐量達1000.15萬(wan) 標箱,同比增長6.4%;山東(dong) 省沿海港口集裝箱吞吐量累計完成2885.0萬(wan) 標準箱,同比增長10.3%;泉州港貨物吞吐量完成7050.79萬(wan) 噸,同比增長26.96%;湖州市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1.08億(yi) 噸,同比增長12.6%;武漢港集裝箱吞吐量完成206.06萬(wan) 標箱,首次突破200萬(wan) 標箱;寧波舟山港完成貨物吞吐量10.28億(yi) 噸,同比增長4%。

明明預計,今年年底甚至明年上半年,出口仍有望繼續維持高景氣,一方麵,前期訂單較為(wei) 旺盛,歐美企業(ye) 仍有部分需求,對我國中間品、資本品和消費品出口繼續形成支撐。另一方麵,中國與(yu) 東(dong) 盟在產(chan) 業(ye) 鏈上既有上下遊關(guan) 係,也有平行替代關(guan) 係,預計東(dong) 南亞(ya) 的經濟修複先是對我國中間品出口有所支撐,待其產(chan) 能修複後才對我國出口產(chan) 生替代影響。

同時,明明表示,盡管我國集裝箱海運價(jia) 格仍處高位,但已出現鬆動。後續隨著利潤的釋放和海運價(jia) 格的企穩,可以緩解外貿企業(ye) 此前“有單不敢接”的壓力。因此,外貿企業(ye) 應該抓住當下利潤釋放、外需旺盛的窗口期,進一步擴大接單規模,合理安排好訂單完成時間,以延續外貿的高景氣度。

在白明看來,接下來應從(cong) 五方麵著手對外貿複蘇形成進一步支撐:一是鞏固好疫情防控成果,為(wei) 良好的生產(chan) 生活秩序打下堅實基礎;二是不要輕易“撤銷”對外貿出口企業(ye) 的政策扶持;三是夯實外貿發展的產(chan) 業(ye) 基礎,加快產(chan) 業(ye) 升級,擴大研發、增強競爭(zheng) 力;四是優(you) 化自貿試驗區、國家級新區等營商環境;五是積極拓展“一帶一路”市場。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