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2-04 17:05:04 中國郵政快遞報

“收到60斤的大包裹,臘肉、臘魚一大堆,冰箱都已塞不下。”“收到了媽媽寄的餃子,每種餡約200個(ge) 。”“家裏寄了羊肉、牛肉幹、醬牛肉。”……年關(guan) 將至,適逢小年,快遞包裹內(nei) 是不一樣的年味,亦是滿滿的牽掛。
為(wei) 有效遏製疫情規模蔓延,各地采取措施,倡議就地過年,減少人員流動。郵政快遞業(ye) 迅速調整應對“新春節”的模式,宣布由往年的“全年無休”切換到“春節不打烊”,我們(men) 從(cong) 快遞大數據中分析預測,預計在年初行業(ye) 就將迎來第一個(ge) 小高峰,部分企業(ye) 的繁忙程度不亞(ya) 於(yu) “雙11”。
值得警惕的是,麵對新形勢,行業(ye) 的安全運行在疫情防控和人員保障雙重承壓,因此需要注意防範化解潛在風險。下麵我們(men) 通過快遞大數據來揭示今年年貨節運行新勢態——
新形勢呼喚新模式
往年臘月初八後的10天正是電商企業(ye) 全力備戰的網上年貨銷售的時候, 快遞業(ye) 務量也會(hui) 呈現小額增幅然後逐漸回落,但今年呈現出完全不同於(yu) 往年的運行特點,各電商平台紛紛響應號召將年貨節的時間周期從(cong) 5天拉長至30天。
1月20日開始持續到2月18日(正月初七),是2021年全國網上年貨節活動舉(ju) 行的時間段。活動以“居家嗨購 網上過年”為(wei) 主題,活動將持續30天。相較於(yu) 去年,今年的年貨節“前半段”快遞業(ye) 務整體(ti) 呈現趨於(yu) 平緩、穩中有升的基本態勢。
從(cong) 1月20日(臘月初八)年貨節正式開始,到2月3日(臘月二十二),全國快遞量同比增長28.94%。2月4日(北方小年)前兩(liang) 天的2月2日(臘月二十一),同比增長開始抬頭,由20%上下的增幅提高到33%以上,小年前一天的2月3日甚至同比增長達到57%,預計後幾天同比增幅將會(hui) 保持高位運行。同時與(yu) 2020年年貨節後快遞量急速下降有所不同,2021年年貨節截至目前仍保持波動性變動態勢。
2020年及2021年農(nong) 曆“臘八”前後快遞量趨勢圖
從(cong) 目前行業(ye) 運行的行業(ye) 數據中抽絲(si) 剝繭,對大數據進行研究,我們(men) 發現,年貨節前期快遞業(ye) 相比往年已出現了“削峰填穀”的新運行特征,整體(ti) 呈現趨於(yu) 平緩、穩中有升的基本態勢。隨著互聯網服務的進一步下沉、直播帶貨的普及和人們(men) 消費觀念的進一步升級,預計2021年春節前後快遞業(ye) 整體(ti) 運行或許將呈現“超長待機,均衡釋放”的新特點。人員減少流動、網上拜年、快遞帶貨等新生活方式將為(wei) 快遞行業(ye) 的2021 年開局帶來新機遇,但與(yu) 此同時,用工成本的壓力也將帶來幸福的煩惱。
從(cong) 區域分析角度來看,1月20日至2月3日, 中部地區快遞量同比增長41.6%,占全國總快遞量的16.7%;西部地區增長29.7%, 占比總快遞量的8.2%;東(dong) 部地區增長25.8%,占總快遞量的75.1%。河北、黑龍江等省份累計快遞量分別同比下降13.1%和8.4%。青海、天津、山西、雲(yun) 南、江西、河南、寧夏、廣西仍保持高增長態勢,增幅在45%以上,互聯網市場下沉效應進一步顯現。
業(ye) 務量前五十位的城市中,福建漳州快遞量增幅翻番,同比增幅達104%,在短期內(nei) 超過省內(nei) 的廈門、福州等地。分析認為(wei) 這或與(yu) 其主打吃貨經濟、農(nong) 特產(chan) 品、水仙花等時令品類有關(guan) 。南昌、揭陽、汕頭、潮州、東(dong) 莞、天津、宿遷、昆明、泉州、蕪湖、商丘、臨(lin) 沂也保持高位增長趨勢,同比增長50%~85%。石家莊、邢台、廊坊受疫情影響的城市,同比分別負增長62.2%、29.1%、17.8%。另外無錫、湖州、嘉興(xing) 、中山與(yu) 去年相比出現小幅下降情況,或與(yu) 周圍快遞產(chan) 業(ye) 集聚相關(guan) 。
業(ye) 務量前五十位城市年貨節前期同比增幅情況
石家莊、邢台、哈爾濱、綏化、長春、鬆原、通化等受疫情影響的城市,快遞業(ye) 務量恢複情況呈現不同狀態。通過對數據進行分析我們(men) 發現,相較於(yu) 去年12月底,河北石家莊、邢台兩(liang) 市快遞量在1月6日左右出現斷崖式下降,14日左右逐步恢複。目前石家莊市業(ye) 務量恢複約三成左右,邢台業(ye) 務量恢複約四成左右,長春、哈爾濱基本恢複80%,綏化市恢複一成左右。投遞方麵,長春、哈爾濱、鬆原恢複情況基本和業(ye) 務情況保持一致,通化、邢台、石家莊、綏化受疫情管控因素及人員不足等因素影響,投遞量恢複情況弱於(yu) 業(ye) 務量恢複情況。
部分城市近期快遞量、投遞量恢複比例
部分城市近期快遞業(ye) 務量、投遞量變化趨勢
快遞承載新年味
“後疫情時代”,快遞業(ye) 在經曆短暫的陣痛期後迅速恢複。可以看到,無論是在冷鏈運輸、航空貨運, 還是在內(nei) 部機製管理上,行業(ye) 迅速調整,積極克服短時人手不足、交通阻塞等方麵影響,服務社會(hui) 經濟的能力不斷增強。從(cong) 企業(ye) 方麵來說,頭部企業(ye) 在內(nei) 部管理機製、相關(guan) 科研投入、基礎設施投入等方麵不斷完善、優(you) 化,功能性進一步增強,已逐步成為(wei) 重要的社會(hui) 組織保障係統和服務網絡,承擔著越來越多的社會(hui) 責任。
疫情散點暴發,針對快遞包裝消毒已成為(wei) 快遞企業(ye) 運輸過程中的常規操作,但隨著各種操作升級,全網的運輸時效性也受到了一定影響。透過快遞大數據分析可知,隨著2020年初疫情發展加上年底用工等多重因素影響,快遞妥投率受到一定影響。2020年12月底以來,快遞妥投率整體(ti) 呈下浮趨勢。
在吃貨經濟、禮品經濟下,春節網上采購、網上送禮成為(wei) 2021年春節的主流方式。除河北、黑龍江之外,其他省市快件投遞量同比增幅基本均在40%以上。其中東(dong) 部、中部、西部投遞量增幅分別為(wei) 33%、35%、42%,西部增幅最大。食品、服裝、日用品或成為(wei) 采購主流, 跨省流動人員減少,取而代之的是特殊的快遞年味,或許今年春節聚會(hui) 的機會(hui) 少了,但在快遞的助力下年味及關(guan) 心不降溫。
東(dong) 部、中部、西部年貨節前期投遞量同比增長情況
此前,春節快遞市場僅(jin) 有少量自營快遞企業(ye) 保持正常收發。在今年特殊的形勢下,大部分快遞企業(ye) 加入到春節服務市場中來,而春節期間正常運行首先就要解決(jue) 人力問題。往年隻需留下少量人員值守,而今年的“不打烊”所帶來的業(ye) 務量增量是否可以承擔假期3倍的用工成本和疊加費用?這無疑也在考驗企業(ye) 運行和管理模式的調整及優(you) 化。運行成本提高,春節期間快遞服務費適當提價(jia) ,或是快遞服務質量的進一步保障。
結合往年數據,臘月二十四前後快遞量、投遞量出現轉折點,呈急劇下降的情況,在除夕、大年初一迎來最低點。今年受多種因素影響轉折點或將延後,春節前後最低點預計仍出現在除夕及大年初一,但整體(ti) 仍呈均衡趨勢,收寄時效將略受影響或將低於(yu) 當前水平。
鼠年春節前後快遞業(ye) 務量、投遞量變化趨勢
2021年春節前後更多電商平台延長春節期間的服務時段,給了消費者更多選擇。更多的快遞企業(ye) 加入新年的年貨蛋糕爭(zheng) 奪戰中,傳(chuan) 統“春節不打烊”的快遞企業(ye) 優(you) 勢不再明顯,更多頭部企業(ye) 將加入春節期間服務的競爭(zheng) 等,這將改變傳(chuan) 統的春節快遞服務模式。
(作者單位:國家郵政局郵政業(ye) 安全中心 快遞大數據開發應用工程實驗室)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