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联系方式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聯合會(hui) 快訊 > 統計信息 > 正文

2023年11月份中國CBMI顯現 底部支撐強烈 後市預期向好

發布時間:2023-12-05 09:00:00 科技信息部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由华体会登录界面調查、發布的2023年11月份中國大宗商品指數(CBMI)為(wei) 101.3%,較上月下跌1.5個(ge) 百分點。各分項指數中,供應指數、銷售指數繼續下跌,庫存指數連續兩(liang) 個(ge) 月上升,並升至近九個(ge) 月以來的最高點。從(cong) 本月指數的變化情況來看,指數連續兩(liang) 個(ge) 月下跌,大宗商品市場淡季特征顯現。但從(cong) 銷售指數的變化來看,雖然有所回落,但仍然處在擴張區間,顯示國內(nei) 需求在各項穩投資促消費政策的貫徹落實下仍有穩定基礎。進入12月份,隨著氣溫快速降低,下遊施工將受到限製,特別是北方地區停工範圍還會(hui) 擴大,需求仍會(hui) 受到一定影響,市場供需矛盾將階段性有所加劇,庫存壓力也會(hui) 有所加大。但在宏觀經濟保持恢複向好,政策利多持續加持,以及供應預期下降背景下,大宗商品市場底部支撐較為(wei) 強烈,價(jia) 格整體(ti) 回落的空間有限。

一、商品供應增速減緩。

2023年11月份,大宗商品供應指數結束之前的連升,出現回調,當月較上月回落2.8個(ge) 百分點,至101.1%,為(wei) 近七個(ge) 月最低點。從(cong) 各主要商品情況來看,生產(chan) 利潤仍是左右商品生產(chan) 和供應的重要因素,與(yu) 此同時,企業(ye) 生產(chan) 雖有一定的積極性,但受製於(yu) 利潤、原料、訂單等因素影響,部分商品生產(chan) 企業(ye) 逐漸下調生產(chan) 計劃,本月商品整體(ti) 產(chan) 量有所減少,市場供應增速減緩。各主要商品中,鋼鐵供應量繼續增加,增速繼續加快,原煤、有色、化工和汽車供應量均有所增加,增速有所減緩,鐵礦石受到高爐檢修數量增多的影響,鋼廠對鐵礦石需求同步減弱,市場供應量出現下降,成品油本月受國家油價(jia) 震蕩下行的影響,成本油零售價(jia) 連續兌(dui) 現下調窗口,供應量相應下降

image001

1、鋼廠生產(chan) 意願小幅增長,鋼鐵供應增速加快

2023年11月份,鋼鐵供應量較上月增加2.4,增速較上月加快0.6個(ge) 百分點,終結連續兩(liang) 個(ge) 月呈現增速下降的格局,顯示鋼廠生產(chan) 熱情下降,鋼鐵供應增加減緩。從(cong) 供應端的情況來看,鋼材生產(chan) 小幅回升,一是11月以來市場需求有所回暖,企業(ye) 生產(chan) 意願小幅增長;二是采暖季限產(chan) 政策較為(wei) 寬鬆,對鋼材生產(chan) 沒有明顯的抑製作用。在此情況下,鋼企生產(chan) 小幅回升。生產(chan) 指數為(wei) 48%,環比上升4.6個(ge) 百分點,結束連續3個(ge) 月環比下降態勢。據中鋼協統計,11月上旬重點統計鋼鐵企業(ye) 日產(chan) 粗鋼197.06萬(wan) 噸,環比增長2.43%,日產(chan) 生鐵186.18萬(wan) 噸,環比增長2.48%,日產(chan) 鋼材195.33萬(wan) 噸,環比增長2.45%。到中旬時,重點統計企業(ye) 日產(chan) 粗鋼196.91萬(wan) 噸,環比下降0.08%;日產(chan) 生鐵185.54萬(wan) 噸,環比下降0.34%;日產(chan) 鋼材198.96萬(wan) 噸,環比增長1.86%。結合來看,11月內(nei) 鋼材生產(chan) 呈現小幅回升勢頭。進入12月份,生產(chan) 端或將再度下降,鋼廠生產(chan) 將麵臨(lin) 多方麵壓力。一是11月需求回暖以及鋼價(jia) 上漲帶動鋼廠生產(chan) 逆勢回升的情況在12月內(nei) 難以繼續維持。隨著冬季來臨(lin) ,市場需求將隨著天氣進一步變冷而下降,鋼價(jia) 也因需求下降而下滑,供給端支撐力度不足。二是采暖季到來將製約鋼廠生產(chan) 。三是當前鐵礦石價(jia) 格較高,企業(ye) 成本壓力增大,在鋼價(jia) 預期回落的情況下,企業(ye) 生產(chan) 意願難以保障。四是當前高庫存的壓力也對生產(chan) 造成一定影響。在多個(ge) 因素的影響共同作用下,生產(chan) 端或將再度下降。

2、高爐檢修數量增多,鐵礦石供應收縮

2023年11月份,鐵礦石供應量較上月減少1.3%,連續三個(ge) 月供應增加後本月轉為(wei) 收縮。從(cong) 供應端的表現來看,本月發運和到港量均雙雙回落,具體(ti) 從(cong) 日均節奏上來看發運量下降程度不及到港量。需求端方麵,鐵水日均產(chan) 量達到236.2萬(wan) 噸/天,月環比減少7.5萬(wan) 噸/天。月內(nei) 高爐表現為(wei) 集中性檢修,從(cong) 實際檢修來看主要分為(wei) 臨(lin) 近年底設備維護檢修以及此前10月虧(kui) 損擴大時的計劃檢修。11月份45港到港量環比有所下降,預計11月份中國45港鐵礦石到港量為(wei) 9731萬(wan) 噸,月環比減少643萬(wan) 噸,同比去年同期增加209萬(wan) 噸;日均到港324萬(wan) 噸,月環比減少10萬(wan) 噸。1-11月份,我國45港鐵礦石預計到港總量10.47億(yi) 噸,同比增加5500萬(wan) 噸,增幅5.5%。根據前期發運量推算,12月份到港總量較11月份有所增加。11月份全球鐵礦石發運總量環比減少,預計11月份全球鐵礦石發運量為(wei) 12646.1萬(wan) 噸,月環比減少848萬(wan) 噸萬(wan) 噸,同比去年同期增加188.7萬(wan) 噸,處於(yu) 今年月度中等位置;日均發運421.5萬(wan) 噸,月環比減少13.7萬(wan) 噸。1-11月份,全球鐵礦石發運量累計達到14.1億(yi) 噸,年同比增加3472.2萬(wan) 噸,增幅為(wei) 2.5%。根據往年季節性趨勢,12月份發運環比有所下降,從(cong) 目前四大礦山發運進度、新增產(chan) 能及年度發運目標來看,按四大礦山今年最低發運目標推算,12月四大礦發運量環比11月預計增加900萬(wan) 噸,預計12月份全球鐵礦石發運量環比或將明顯增加。

3、煤礦完成月生產(chan) 任務停產(chan) 減產(chan) ,煤炭供應增速放緩

2023年11月份,煤炭供應量較上月增加2.6%,增速較上月放緩 4.5個(ge) 百分點,煤炭供應量連續十個(ge) 月增加,增速較上月放緩,顯示當下全國煤炭保供“保衛戰”已打響,且“備戰”積極性高漲,而煤炭供應比較充足,人民群眾(zhong) 溫暖過冬有保障。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10月,中國原煤產(chan) 量為(wei) 38875.3萬(wan) 噸,同比增長3.8%;1-10月累計產(chan) 量382922.4萬(wan) 噸,同比增長3.1%據Mysteel煤礦開工數據顯示,截止12月1日,全國462家煤礦開工率為(wei) 91.3%,周環比降2%,其中內(nei) 蒙古地區樣本開工率為(wei) 84.9%,周環比下增0.8%;陝西地區樣本開工率為(wei) 87.9%,周環比下降3.5%。部分煤礦完成月生產(chan) 任務停產(chan) 、減產(chan) ,疊加安全檢查影響,市場整體(ti) 供應較前期有所收緊,煤價(jia) 弱穩運行,下遊保持剛需采買(mai) ,市場成交維持常態,需求無明顯回升。

4、煉廠降量減產(chan) ,成品油資源供應收縮

2023年11月份,成品油供應量較上月減少4.2%,繼續下降,顯示隨著主營及地方煉廠開工率整體(ti) 走低,成品油資源供應明顯收縮。數據顯示,從(cong) 10月末開始,部分煉廠因利潤問題紛紛降低開工率和汽柴油產(chan) 量,截止11月16日,山東(dong) 獨立煉廠汽油周產(chan) 量較10月中旬減少10.18萬(wan) 噸或16.31%,柴油周產(chan) 量較同期減少18.67萬(wan) 噸或16.17%,供應量的減少使得供需失衡的局麵得到一定緩解,亦增強了煉廠挺價(jia) 底氣。OPEC+部長級會(hui) 議將於(yu) 11月30日召開,目前根據CME“OPEC+觀察”的最新數據,市場預期延長減產(chan) 期限的概率達70%以上,增產(chan) 的預期概率達20%以上,而加深減產(chan) 的概率不足8%,所以預計周四的OPCE+會(hui) 議大概率為(wei) 延長減產(chan) ,而參照2023年以來曆次延長減產(chan) 對原油價(jia) 格的影響,多為(wei) 延長減產(chan) 落地後,原油價(jia) 格會(hui) 有短期1-2天的漲幅,而後期將會(hui) 回歸原來走勢,所以,這次汽油價(jia) 格的逆勢上漲,或有貿易商博弈兩(liang) 日後的原油會(hui) 議結果。

二、銷售增速繼續減緩。

2023年11月份,大宗商品銷售指數連續兩(liang) 個(ge) 月出現回調,當月較上月回落1.5個(ge) 百分點,至101.3%,顯示國內(nei) 大宗商品市場需求進入淡季,本月市場銷售量保持回升。但增速繼續減緩。這主要是:首先,基建和地產(chan) 方麵,一萬(wan) 億(yi) 特別國債(zhai) 的落地實施以及“三大工程”的穩步推進,加之國家層麵出台了係列措施推進新一輪的保交樓工作,對大宗的市場需求有所支撐;其次,10月份人民幣貸款和社會(hui) 融資規模增量均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資金狀況有所改善,市場交投較前期更為(wei) 活躍;再次,市場價(jia) 格的回落抑製了投機需求的釋放,終端需求企業(ye) 也以消耗庫存為(wei) 主,備貨需求不高;最後,進入冷冬的大宗需求淡季,銷售增速減緩符合市場規律。各主要商品中,有色金屬和汽車銷售量繼續增加,增速繼續加快,鋼鐵、成品油和化工銷售量均有所增加,但受企業(ye) 生產(chan) 利潤收縮的影響,增速有所減緩,本月原煤受港口庫存持續高位、下遊采購不及預期的影響,市場銷售量出現下降的格局,鐵礦石受到高爐檢修數量增多的影響,鋼廠對鐵礦石需求同步減弱,市場銷售量出現下降

國家統計局曾表示,四季度經濟總體(ti) 保持回升態勢,對實現全年5%的預期目標很有信心。而麵臨(lin) 當前外需存在回落風險、內(nei) 需仍需穩固的實際,經濟的穩健修複仍需逆周期調節政策的持續推進落實。近期政策端不斷傳(chuan) 遞出積極信號,隨著中央加杠杆發力穩增長,經濟的修複力度有望增強。

image002

1、鋼鐵市場需求表現回暖,鋼鐵銷售保持上升

2023年11月份,鋼鐵銷售指數較上月增加3.5%,增速較上月減緩2.8個(ge) 百分點,連續六個(ge) 月保持上升,顯示國內(nei) 鋼鐵市場需求表現有所回暖。從(cong) 需求端的情況來看,多個(ge) 因素對鋼鐵需求有所支撐,一是基建方麵,隨著一萬(wan) 億(yi) 特別國債(zhai) 的落地實施以及“三大工程”的穩步推進,基建繼續發力;二是地產(chan) 方麵,新一輪保交樓工作推進力度加強,國家層麵也出台了係列措施,尤其是金融機構在加力支持;三是重點行業(ye) 方麵,汽車、船舶等重要用鋼行業(ye) 運行態勢良好;四是資金方麵,10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6446億(yi) 元,同比多增8312億(yi) 元。10月份社會(hui) 融資規模增量1.85萬(wan) 億(yi) 元,比上年同期多9108億(yi) 元,資金狀況較前期有所改善,市場交投較前期更為(wei) 活躍。根據監測的滬市終端線螺采購數據來看,11月份上海終端采購微幅波動,成交維持相對穩定。據鋼小二平台采樣數據顯示,11月份螺紋鋼需求指數月環比增加。預計12月份,鋼材市場需求將有所收縮。首先,雖然1萬(wan) 億(yi) 特別國債(zhai) 為(wei) 鋼材需求注入較強動力,但隨著天氣進一步轉冷,鋼材需求基本麵將進一步衰減。其次,1-10月房地產(chan) 開發投資、房屋新開工麵積同比均明顯下降,10月份,房地產(chan) 開發景氣指數再創新低。目前整體(ti) 房地產(chan) 市場完工仍保持增長,說明今年保交政策得以良好執行,但待售麵積的增長以及新開工麵積的下降,表明不僅(jin) 房地產(chan) 下遊需求受阻,未來施工麵積也將受到負麵影響,因此房地產(chan) 短期內(nei) 對鋼鐵行業(ye) 的支撐依然不容樂(le) 觀。值得關(guan) 注的是,中美舊金山會(hui) 晤順利進行,外部壓力預期有所緩解,雖然短期內(nei) 受天氣等因素影響需求有所回落,但長期來看,擴大內(nei) 需,提振信心,防範風險等一係列措施的落實,加上外部環境改善,內(nei) 生動力增強,對於(yu) 未來鋼鐵需求仍有較好的基礎。

2、鋼廠生產(chan) 熱情下降,鐵礦石需求整體(ti) 減少

2023年11月份,鐵礦石銷售指數跌至年內(nei) 最低,當月銷售量較上月減少0.9%,顯示受高爐檢修增多的影響,鋼廠對鐵礦石需求表現出明顯的下降。從(cong) 需求端的情況來看,需求端方麵,11月鋼廠高爐表現為(wei) 集中性檢修,雖然鋼廠盈利情況較10月有所回暖,但由於(yu) 臨(lin) 近年底多數鋼廠出於(yu) 設備維護的緣故增加了檢修高爐座數。鋼廠庫存月內(nei) 表現出明顯的反彈,其主要增量來自於(yu) 海漂庫存的上升。截止11月28日,Mysteel預計247家鋼廠11月鐵水產(chan) 量總量環比減少470萬(wan) 噸至7085萬(wan) 噸,日均鐵水產(chan) 量環比下降7.5萬(wan) 噸/天至236.2萬(wan) 噸/天,降幅3.1%。具體(ti) 到區域來看,本月減量主要在東(dong) 北、華東(dong) 和西南地區,增量主要集中在華北和華東(dong) 地區。11月鋼廠高爐檢修數量顯著增加,從(cong) 周度節奏來看,本輪檢修集中於(yu) 月初階段,由於(yu) 此前10月大部分鋼廠嚴(yan) 重虧(kui) 損,在此影響下計劃於(yu) 11月開展檢修行動,所以在月初階段呈現出高爐集中檢修,但伴隨檢修的深入進行,鋼廠利潤開始逐漸修複,全國鋼廠盈利率相較10月有明顯的反彈,個(ge) 別高爐也開始恢複了生產(chan) 。此外由於(yu) 臨(lin) 近年底,部分鋼廠也出於(yu) 高爐設備的維護進而選擇檢修。雖然鋼廠利潤表現出回暖跡象,但考慮到當下原材料價(jia) 格表現依舊堅挺,同時成材端下遊消費需求可能會(hui) 進一步下滑,鋼廠生產(chan) 端壓力仍有繼續加大的可能性。從(cong) 市場行為(wei) 方麵來看,受需求下滑的影響,鋼廠月內(nei) 在港口上提貨的節奏明顯放緩,11月日均疏港量環比10月下降將近8.4萬(wan) 噸。鋼廠方麵繼續維持自身較低的廠內(nei) 庫存,由於(yu) 前期美金現貨相比較人民幣現貨更有性價(jia) 比,部分鋼廠選擇采夠美金貨來補充自身庫存,因此本月鋼廠庫存表現出的增量主要是來自於(yu) 鋼廠前期采夠的海漂資源。近期美金現貨相比港口現貨性價(jia) 比有所回落,鋼廠在港口上的采購量逐步回升。

3、終端采購需求有限,煤炭銷售整體(ti) 減少

2023年11月份,煤炭銷售量較上月減少1.6%,連續兩(liang) 個(ge) 月呈現下降格局,顯示終端采購需求下降,電廠觀望情緒依然,市場活躍度偏低。從(cong) 市場需求的情況來看,全國多地寒潮大降溫,氣溫下降使得用電需求出現增量,終端耗煤逐漸進入旺季水平,下遊電廠庫存繼續緩慢增加,在氣溫的影響下采購需求逐漸釋放。非電方麵,淡季之下水泥、化工等非電終端觀望情緒濃厚,市場采購積極性明顯不足,市場需求難有實質性提升。據Mysteel統計,截止12月1日全國256家電廠樣本區域存煤總計4978.9萬(wan) 噸,日耗223.2萬(wan) 噸,可用天數22.3天。隨著冬季氣溫降低,天氣提振居民端用電負荷,終端電廠日耗呈現回升態勢,庫存可用天數小幅下降,部分終端用戶的采購積極性有所上升,但在長協煤常態化供應及進口煤輔助補充下,目前電廠庫存仍保持在偏高水平,補庫壓力並不大,終端觀望情緒依然,大多暫緩采購計劃,市場活躍度偏低。隨著冷空氣進一步來襲,電廠煤耗預計會(hui) 進一步增加。

4、雙節假期過後,成品油需求有所轉淡,市場銷售增速減緩

2023年11月份,成品油銷售量較上月增加0.9%,增速較上月減緩0.7個(ge) 百分點。從(cong) 市場需求的情況來看,隨著天氣轉冷,部分居民轉換出行方式,私家車出行增多,汽油需求有一定好轉。國內(nei) 成品油市場,汽油需求預期向好帶動下,成交逐步火熱,近期汽油船單成交量激增,截至11月21日,汽油船單成交量高達50萬(wan) 噸,但柴油成交相對較少。行情客戶多觀望為(wei) 主,原油的持續下跌並未帶來柴油同等水平的價(jia) 格下滑,因此在國際原油依舊存在下行可能的情況下,中下遊對於(yu) 柴油操作仍顯謹慎。預計2023年11月中國汽柴油產(chan) 量將創2017年以來同期的新低水平,汽油或降至1359萬(wan) 噸,環比跌10.3%,同比跌3.62%,柴油或降至1859萬(wan) 噸,環比跌11.7%,同比跌11.9%。較低的產(chan) 量水平,也成為(wei) 支撐本月價(jia) 格的核心因素。

三、商品庫存保持回升。

2023年11月份,大宗商品庫存指數連續倆(lia) 月回升至101.7%,較上月回升0.7個(ge) 百分點,升至近九個(ge) 月以來的最高點,整體(ti) 商品庫存量在連續兩(liang) 個(ge) 月出現增加,顯示因需求進入傳(chuan) 統淡季,商品供應難以被快速消化,開始以庫存的形式進入倉(cang) 儲(chu) 環節,市場庫存壓力有所加大。從(cong) 各主要商品庫存情況來看,鋼鐵庫存量繼續減少,鐵礦石庫存量止跌回升,其餘(yu) 品種庫存量繼續增加,但增速較上月均有所減緩。

image003

1、供應增速加快、銷售增速減緩,鋼鐵庫存降幅收縮

2023年11月份,鋼鐵庫存量較上月減少1.1%,降幅較上月收縮1.4個(ge) 百分點,連續三個(ge) 月下降。據西本新幹線監測庫存數據顯示,截至11月30日,全國主要樣本城市螺紋鋼累計庫存363.06萬(wan) 噸,月環比下降67.64萬(wan) 噸,較去年同期增加6.85萬(wan) 噸;線材累計庫存48.69萬(wan) 噸,月環比下降13.81萬(wan) 噸,較去年同期下降17.84萬(wan) 噸;五大鋼材品種累計庫存897.11萬(wan) 噸,月環比下降132.92萬(wan) 噸,較去年同期增加35.7萬(wan) 噸。從(cong) 鋼廠庫存來看,據中鋼協數據顯示,2023年11月中旬,重點統計鋼鐵企業(ye) 鋼材庫存量 1532.99萬(wan) 噸,比上一旬增加64.03萬(wan) 噸,增長4.36%:比上月同旬增加 118.33萬(wan) 噸,下降 7.17%;比去年底增加 225.55 萬(wan) 噸,增長17.25%;比去年同旬減少197.02萬(wan) 噸,下降 11.39%,比前年同旬增加 140.27萬(wan) 噸,增長10.07%。進入12月份,隨著天氣繼續降溫,表觀需求逐步減量,螺紋鋼累庫拐點顯現,基建投資繼續加碼,市場操作有所謹慎,需求趨弱。

2、海漂庫存增多,鐵礦石庫存量止跌回升

2023年11月份,受到海漂庫存的上升的影響,鐵礦石庫存量止跌回升,本月鐵礦石庫存量較上月增加3.3%,為(wei) 今年年內(nei) 最高值。11月份,國內(nei) 45港鐵礦石庫存延續了10月中旬的累庫趨勢,月初累庫幅度較小,中旬出現小幅去庫後再度回歸累庫通道。截止11月24日,45港鐵礦石庫存總量11309.1萬(wan) 噸,較上月底高171.9萬(wan) 噸,比今年年初庫存低1821.4萬(wan) 噸,比去年同期庫存低2175.5萬(wan) 噸。本月45港鐵礦石庫存整體(ti) 表現去庫轉為(wei) 累庫趨勢,上旬受巴西火車事故及我國沿海大風天氣影響,供應端小幅下降且需求處於(yu) 高位,庫存小幅去庫,中下旬到港恢複疊加鐵水呈下行趨勢,45港庫存重回累庫通道,整體(ti) 累庫幅度較小。短期來看,供應端,12月鐵礦石發運量有季末衝(chong) 量預期,綜合海漂庫存及到港比例來看,巴西、澳洲預計到港量小幅下降後回升,非主流保持強勁勢頭,12月份到港量預計表現同、環比均增加;需求端,鐵水產(chan) 量仍呈現下行趨勢,原因是原料價(jia) 格較高,鋼廠生產(chan) 壓力仍在,部分鋼廠有年度檢修計劃,鐵水產(chan) 量仍有下降可能。在供需雙重影響下,12月港口庫存或將延續累庫的趨勢。

3、市場采購謹慎,煤炭庫存繼續增加

2023年11月份,煤炭庫存量繼續增加,當月較上月增加2.9%,增速較上月減少1.5個(ge) 百分點,顯示供強需弱的背景下,煤炭庫存持續累積,庫存壓力進一步加大。據Mysteel動力煤港口庫存顯示,截至2023年11月24日,Mysteel統計55個(ge) 港口樣本動力煤庫存6924.40,環比減50.7;其中東(dong) 北區域港口庫存347.20,環比減9.9,環渤海區域港口庫存2956.00,環比減58.7,華東(dong) 區域港口庫存1266.00,環比增6,江內(nei) 區域港口庫存973.20,環比增26.9,華南區域港口庫存1382.00,環比減15。整體(ti) 來看,基於(yu) 目前的港口和終端庫存高企、供需相對寬鬆的基本麵,市場博弈加劇,預計12月動力煤市場或將繼續穩中偏弱運行,冬季耗煤高峰時段以及非電需求釋放將使得煤價(jia) 出現階段性上漲,後期重點關(guan) 注港口市場變化及非電需求釋放情況情況。

4、經銷商消化庫存,汽車庫存量增速放緩

2023年11月份,汽車庫存指數較上月增加2.8%,增速較上月減緩1.4個(ge) 百分點,顯示隨著供應持續增加,而市場需求增速放緩,汽車庫存壓力進一步加大。從(cong) 市場的情況來看,11月車市延續穩中向好,各地政府相繼發布擴大汽車消費政策以及“雙11” 購車活動,持續推動汽車銷量增長。11月上半月受到車企及地方促消費政策暫時沒有出新等因素影響,銷量增長相對乏力。下半月廣州車展多款新車型陸續上市,帶動購車熱情增長。再加上臨(lin) 近年底,經銷商補庫及衝(chong) 刺銷量目標,加大促銷力度。北方地區秋收結束,農(nong) 村消費者購車需求增加。綜合預計11月乘用車終端零售量在205萬(wan) 左右。中國汽車流通協會(hui) 發布的最新一期“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調查”VIA(Vehicle Inventory Alert Index)顯示, 2023年11月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wei) 60.4%,同比下降4.9個(ge) 百分點,環比上升1.8個(ge) 百分點,庫存預警指數位於(yu) 榮枯線之上,汽車流通行業(ye) 處在不景氣區間。盡管汽車消費溫和複蘇,但距離經銷商的目標和預期仍有距離。臨(lin) 近年末,經銷商為(wei) 達成全年任務目標拿到年終返利,繼續以價(jia) 換量消化庫存。2月是年末衝(chong) 刺階段,車市有望持續走強。車企及經銷商全力衝(chong) 刺銷售目標,加大促銷力度、加快銷售節奏,以促進銷量提升。多數經銷商預計12月市場需求及銷量與(yu) 11月相比有所上升。

綜合來看,11月份,國內(nei) 大宗商品市場需求增速放緩,大宗市場觀望情緒增多,商品供應增速放緩,且商品庫存進一步累積,市場運行壓力加大。進入12月份以後,隨著氣溫快速降低,下遊施工將受到限製,特別是北方地區停工範圍還會(hui) 擴大,需求放緩的速度將會(hui) 加快,市場供需矛盾及庫存壓力繼續存在。不過,在市場內(nei) 生動力穩定釋放以及穩經濟政策進一步發力的情況下,國內(nei) 經濟回穩向好運行仍具備基礎。

1、市場需求季節性波動,企業(ye) 後市預期樂(le) 觀

华体会登录界面、國家統計局服務業(ye) 調查中心發布的2023年11月份中國製造業(ye) 采購經理指數(PMI)為(wei) 49.4%,較上月微幅下降0.1個(ge) 百分點,主要分項指數較上月的變化也都比較小,基本上處於(yu) 環比持平狀態,結合來看,11月經濟運行總體(ti) 平穩。分行業(ye) 分析,新動能較快回升,是支撐製造業(ye) 運行保持平穩的主要因素,裝備製造業(ye) PMI和高技術製造業(ye) PMI分別為(wei) 51.6%和51.2%,較上月上升0.9個(ge) 和2個(ge) 百分點。基礎原材料行業(ye) 加快收縮,消費品製造業(ye) 增速有所回調,基礎原材料行業(ye) PMI和消費品製造業(ye) PMI均較上月有所下降。11月份,製造業(ye) 市場需求整體(ti) 在上月基礎上保持相對穩定,新訂單指數為(wei) 49.4%,較上月微幅下降0.1個(ge) 百分點。外需整體(ti) 進一步收縮,新出口訂單指數為(wei) 46.3%,較上月下降0.5個(ge) 百分點,連續2個(ge) 月下降。但企業(ye) 對市場需求不足的感受有小幅上升跡象,企業(ye) 調查顯示,反映市場需求不足的企業(ye) 比重為(wei) 60.6%,較上月上升0.7個(ge) 百分點,在連續3個(ge) 月運行在60%以下後再次回到60%以上。

分行業(ye) 來看,四大行業(ye) 的市場需求有所分化,其中基礎原材料行業(ye) 市場需求加快收縮對市場需求整體(ti) 有所拖累,但新動能市場需求上升有效支撐需求整體(ti) 保持相對穩定。基礎原材料行業(ye) 新訂單指數和新出口訂單指數分別為(wei) 45.7%和42.5%,較上月下降0.7個(ge) 和3.3個(ge) 百分點,均連續2個(ge) 月下降,顯示基礎原材料市場需求加快收縮,其中外需收縮尤為(wei) 突出。裝備製造業(ye) 新訂單指數和新出口訂單指數分別為(wei) 53.3%和48.7%,較上月上升1.1個(ge) 和2.1個(ge) 百分點;高技術製造業(ye) 新訂單指數為(wei) 51.8%,較上月上升2.1個(ge) 百分點,新出口訂單指數也穩定在48%左右的水平,結合來看,新動能市場需求短期內(nei) 較快釋放。消費品製造業(ye) 市場需求在電商促銷季過後增速有所回調,消費品製造業(ye) 新訂單指數為(wei) 50.1%,較上月下降1.7個(ge) 百分點,顯示消費品市場需求與(yu) 上月基本持平。

整體(ti) 而言,11月份製造業(ye) 增速雖略有放緩,但需求整體(ti) 相對穩定,生產(chan) 保持擴張狀態,新動能較快回升反映出經濟結構處於(yu) 優(you) 化進程。當前各項擴需求、促增長以及支持實體(ti) 經濟、壯大民營經濟等政策繼續發力,著力夯實經濟回穩向上運行基礎,強化經濟高質量發展動力。企業(ye) 對後市也持續保持較好預期,生產(chan) 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wei) 55.8%,較上月上升0.2個(ge) 百分點,連續5個(ge) 月保持在55%以上的較好水平。

2、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著力抓好煤炭、天然氣生產(chan) 供應,積極擴大資源進口

在11月9日召開的今冬明春保暖保供工作電視電話會(hui) 議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指出,保暖保供工作是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經過有關(guan) 方麵共同努力,我國能源供應能力穩步增強,資源儲(chu) 備更加充實,民生用能保障力度加大,為(wei) 保暖保供打下了較好基礎。要進一步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dang) 中央和國務院決(jue) 策部署上來,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紮紮實實做好今冬明春保暖保供工作。

會(hui) 議上,丁薛祥強調,要著力抓好煤炭、天然氣生產(chan) 供應,支持企業(ye) 增產(chan) 增供,積極擴大資源進口,穩住能源保供基本盤。充分發揮儲(chu) 備資源調節作用,進一步做好儲(chu) 煤基地存煤工作,盯住存煤偏低電廠抓緊提高存煤量,紮實做好天然氣儲(chu) 備工作。嚴(yan) 格抓好能源中長期合同簽約履約,確保供應穩定、價(jia) 格平穩。優(you) 先保障居民生活用能,完善應對極寒天氣和突發事件影響工作方案,加強“煤改氣”“煤改電”用戶能源供應保障,做好受災地區群眾(zhong) 的保暖保供工作。深入細致開展安全生產(chan) 工作,加強隱患排查治理和設施巡檢維護,防範遏製重特大安全生產(chan) 事故。各地區、有關(guan) 部門單位和企業(ye) 要切實擔起責任,密切協調配合,確保能源安全穩定供應和人民群眾(zhong) 溫暖過冬。。

3、關(guan) 注12月國內(nei) 外宏觀政策麵提振

就短期而言,11月底國內(nei) 外宏觀消息麵較為(wei) 平靜,大宗市場表現振蕩偏弱。12月隨著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和美聯儲(chu) 議息會(hui) 議的召開,在國內(nei) 穩增長預期升溫和海外緊縮預期緩解的共振作用下,大宗市場有望在12月中後期得到一定提振。

但長期看來,世界經濟正在發生深刻的周期性和結構性變化,增長周期從(cong) 2024年開始進入下行周期,金融周期從(cong) 寬鬆進入緊縮周期,目前市場強化了對美聯儲(chu) 結束加息的預期,並認為(wei) 美聯儲(chu) 或在2024年三季度降息。這兩(liang) 個(ge) 周期疊加決(jue) 定了2024年的基本大局,世界經濟或會(hui) 繼續在中低的位置並行。在這樣的背景和形勢下,中國經濟很難獨善其身,2024年國內(nei) 大宗商品市場走勢,在弱需求掣肘下,沒有太大的上升動力,下滑衝(chong) 擊也在減少,“宏觀市”和“政策市”的推升效果或相對明顯。

 

執筆人:中國物流信息中心  陳林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