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11-05 09:00:00 科技信息部

由华体会登录界面調查、發布的2023年10月份中國大宗商品指數(CBMI)為(wei) 102.8%,較上月回落0.8個(ge) 百分點,指數在連續兩(liang) 個(ge) 月上升後出現回落。各分項指數中,供應指數、庫存指數雙雙上升,供應指數連續三個(ge) 月上升,且本月升幅加大,銷售指數則自一年來的高位回落。從(cong) 本月指數的變化情況來看,曆來9、10月份都是傳(chuan) 統消費旺季,而今年在“金九”強勢出現後,“銀十”跟隨的步伐有所放緩,顯示當前國內(nei) 經濟仍處於(yu) 恢複進程,在存量需求釋放後新增需求不足,市場需求並未如預期般繼續恢複。但從(cong) 指數變化來看,反映當前市場需求是擴張態勢回落,這主要是前幾個(ge) 月持續回升帶來的高基數效應,國內(nei) 需求在各項穩投資促消費政策的貫徹落實下仍有穩定的基礎。不過,隨著商品價(jia) 格整體(ti) 下挫,生產(chan) 企業(ye) 利潤收縮,但產(chan) 品產(chan) 量未見減少,市場供應增速仍在加快,供需兩(liang) 端顯露失衡的狀況,所以本月市場庫存量時隔四個(ge) 月後開始出現上升態勢。本月指數回落,既有基數偏高和季節性因素的影響,但也表明當前國內(nei) 大宗商品市場,特別是需求回升動能仍顯不足。進入11月份,行業(ye) 基本麵難有實質性的改善,雖然基建投資持續發力,但房地產(chan) 行業(ye) 仍然沒有走出頹勢,隨著氣溫下降,北方地區施工將會(hui) 減少,後期需求將會(hui) 繼續收縮,供需矛盾將會(hui) 進一步加劇,預計11月份,國內(nei) 大宗商品市場運行壓力將明顯加大,整體(ti) 商品價(jia) 格重心仍將下移。不過,如果商品價(jia) 格整體(ti) 繼續走弱,生產(chan) 企業(ye) 利潤將會(hui) 進一步被削弱,屆時將會(hui) 對商品生產(chan) 產(chan) 生一定的影響。另外,四季度在市場內(nei) 生動力穩定釋放以及穩經濟政策進一步發力的情況下,國內(nei) 經濟回穩向好運行仍具備基礎。在宏觀政策利多的護航以及商品供應預期下降的背景下,我們(men) 認為(wei) 大宗商品市場底部支撐較為(wei) 強烈,價(jia) 格整體(ti) 回落的空間有限,而煤炭、成品油及和石油相關(guan) 的部分產(chan) 品,受其特殊基本麵的情況影響,價(jia) 格有望延續漲勢或出現反彈的情況。
一、供應增速繼續加快
2023年10月份,大宗商品供應指數繼續上升,當月較上月上升0.5個(ge) 百分點,至103.9%,指數三連升至近四個(ge) 月以來的最高。從(cong) 目前商品供應端的情況來看,利潤、需求和預期是企業(ye) 生產(chan) 的主要推手,導致各商品供應狀況略有不同。從(cong) 8月份開始,隨著傳(chuan) 統消費旺季的來臨(lin) ,加之國內(nei) 經濟和製造業(ye) 的複蘇,市場需求持續回暖,商品生產(chan) 企業(ye) 對後市預期良好,生產(chan) 熱情高漲,與(yu) 此同時,物流行業(ye) 整體(ti) 平穩運行,也令生產(chan) 企業(ye) 原材料的供應得到有效保障,給生產(chan) 企業(ye) 生產(chan) 提供支撐,商品產(chan) 量開始回升,本月大部分商品產(chan) 量繼續回升,特別是生產(chan) 企業(ye) 對後市預期良好,生產(chan) 熱情高漲,整體(ti) 商品供應增速持續加快。各主要商品中,鐵礦石、煤炭、有色金屬和汽車供應量繼續增加,且增速加快,鋼鐵和化工供應量雖有增加,但受企業(ye) 生產(chan) 利潤收縮的影響,增速有所減緩,本月成品油受主營及地方煉廠開工率整體(ti) 走低的影響,市場供應量自2022年6月份以來,首次出現下降的格局。
1、利潤收縮,鋼廠生產(chan) 熱情下降,鋼鐵供應增加減緩
2023年10月份,鋼鐵供應量較上月增加1.8%,增速較上月減緩1.4個(ge) 百分點,連續兩(liang) 個(ge) 月呈現增速下降的格局,顯示鋼廠生產(chan) 熱情下降,鋼鐵供應增加減緩。從(cong) 供應端的情況來看,鋼廠生產(chan) 繼續收縮,一是由於(yu) 市場需求不足對企業(ye) 生產(chan) 意願有所抑製;二是停限產(chan) 相關(guan) 政策直接影響鋼廠開工,如雲(yun) 南鋼企控虧(kui) 減產(chan) 措施、多地出台的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方案以及在政策的加碼下鋼廠停產(chan) 檢修等;三是前期大量鋼企出現虧(kui) 損,倒逼鋼企進行主動減產(chan) ,當前高爐開工率82.49%,鋼企盈利率僅(jin) 16.45%。多重因素疊加影響,鋼廠生產(chan) 持續偏弱。10月份,鋼鐵行業(ye) PMI生產(chan) 指數為(wei) 43.4%,較上月下降1.6個(ge) 百分點,連續3個(ge) 月環比下降。據中鋼協統計,10月上旬重點統計鋼鐵企業(ye) 日產(chan) 粗鋼208.30萬(wan) 噸,環比增長0.81%,日產(chan) 生鐵192.50萬(wan) 噸,環比增長1.84%,日產(chan) 鋼材203.04萬(wan) 噸,環比下降8.37%。到中旬時,全國重點企業(ye) 日產(chan) 粗鋼203.91萬(wan) 噸,環比下降2.11%;日產(chan) 生鐵189.29萬(wan) 噸,環比下降1.67%;日產(chan) 鋼材202.22萬(wan) 噸,環比下降0.40%。結合來看,10月內(nei) 鋼鐵生產(chan) 持續下行。進入11月份,鋼廠生產(chan) 將麵臨(lin) 多個(ge) 因素的壓力。一是隨著冬季來臨(lin) ,采暖季限產(chan) 將製約鋼企生產(chan) ;二是當前鐵礦石和焦炭價(jia) 格較高,導致煉鋼成本居高不下,鋼廠利潤空間持續受到壓縮;三是需求端雖有釋放預期,但是相比正常水平仍有差距;四是高庫存的壓力也對生產(chan) 造成一定影響。在多個(ge) 因素的影響疊加作用下,生產(chan) 端或將繼續下降。
2、到港量增加,鐵礦石供應增速加快
2023年10月份,鐵礦石供應量較上月增加4.7%,增速較上月加快3.0個(ge) 百分點,顯示10月份鐵礦石供應端整體(ti) 表現相對強勢。從(cong) 供應端的情況來看,10月份全球進口鐵礦石發運量小幅回落,但發運水平仍處於(yu) 年內(nei) 平均水平,而到港量方麵環比上月小幅增加,月內(nei) 日均到港量達到了年內(nei) 高位,整體(ti) 來看進口礦供應端節奏依舊偏強。由於(yu) 9月底台風因素擾動,影響部分船舶靠港導致10月初到港貨量降至相對低位,隨著天氣影響消除,10月份到港逐步恢複,預計10月份中國45港鐵礦石到港量為(wei) 10823萬(wan) 噸,月環比增加617萬(wan) 噸,同比去年同期增加146萬(wan) 噸;日均到港349.1萬(wan) 噸,月環比增加8.9萬(wan) 噸。1-10月份,我國45港鐵礦石預計到港總量9.96億(yi) 噸,同比增加3112萬(wan) 噸,增幅3.2%。從(cong) 發運量的情況來看,10月份全球鐵礦石發運總量環比小幅增加,月初發運量經曆季末衝(chong) 量有所下降,中下旬平穩攀升,整體(ti) 呈現先降後升的趨勢,預計10月份全球鐵礦石發運量為(wei) 13519萬(wan) 噸,月環比增加95萬(wan) 噸,同比去年同期增加505萬(wan) 噸,處於(yu) 今年月度中等位置;日均發運436.1萬(wan) 噸,月環比減少11萬(wan) 噸。1-10月份,全球鐵礦石發運量累計達到12.88億(yi) 噸,年同比增加3530萬(wan) 噸,增幅為(wei) 2.8%。進入11月份,根據往年季節性趨勢,11月份發運環比有所下降,但目前四大礦山發運進度、新增產(chan) 能及年度發運目標來看,澳巴發運尚未有大幅衝(chong) 量跡象,且目前巴西降雨天氣對鐵礦發運影響較去年有所減弱,預計11月份全球鐵礦石發運量環比或將小幅下降,降幅較去年有所收窄。根據前期發運量推算,11月份到港總量較10月份有所下降。整體(ti) 來看,預計鐵礦石到港量環比或將出現小幅下降,綜合海漂庫存及到港比例來看,巴西未來一個(ge) 月平均到港量有所回升,澳洲及非主流出現小幅回落,11月份到港量預計表現為(wei) 環比下降,市場供應增加有望減緩,但整體(ti) 供應量仍將保持在高位。
3、產(chan) 能持續釋放,煤炭供應大幅增加
2023年10月份,煤炭供應量較上月增加7.1%,增速較上月加快2.3個(ge) 百分點,煤炭供應量連續九個(ge) 月增加,增速連續兩(liang) 個(ge) 月操持較快的節奏,顯示2023年我國繼續推進煤炭保供穩價(jia) 工作,全國原煤產(chan) 量不斷增長,煤炭供應方麵明顯增加。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9月,生產(chan) 原煤3.9億(yi) 噸,同比增長0.4%,增速比8月份放緩1.6個(ge) 百分點,日均產(chan) 量1310萬(wan) 噸。1-9月份,生產(chan) 原煤34.4億(yi) 噸,同比增長3.0%。據Mysteel煤礦開工數據顯示,截止10月27日,全國426家煤礦開工率為(wei) 95.1%,周環比增2.9%,月末,主產(chan) 地少部分完成生產(chan) 任務的煤礦主動停產(chan) ,但因停產(chan) 時間較短,影響較小。前期因安全檢查停產(chan) 的煤礦陸續恢複正常生產(chan) ,開工率略有上升。為(wei) 保障西南西北用煤用煤,新疆區域開工率提升較為(wei) 明顯,近期下遊主要保持剛需采購,觀望情緒濃厚,部分煤礦降價(jia) 後銷售稍有好轉,但庫存壓力仍然較大。10月份以來主產(chan) 區仍保持高節奏生產(chan) ,全國原煤產(chan) 量呈增長態勢,各大煤企長協煤發運穩定,貨源持續高效供應,預計11月份煤炭供應仍將保持高位格局。
4、主營及地方煉廠開工率整體(ti) 走低,成品油資源供應收縮
2023年10月份,成品油供應量較上月減少3.1%,自2022年6月份以來首次出現下降格局,顯示隨著主營及地方煉廠開工率整體(ti) 走低,成品油資源供應明顯收縮。數據顯示,截至10月26日,全國煉廠開工率74.99%,環比下滑0.95%。由於(yu) 煉油利潤持續壓縮,煉廠開始降負以減少汽柴油供應,除此之外,國內(nei) 市場供過於(yu) 求的局麵尚未緩解,且第四批原油進口配額遠不及市場預期,多家地煉基本消耗完畢;以上均是令開工率高位回落的重要原因。進入11月份,檢修煉廠複工較少,湛江石化、青島石化以及廣州石化部分裝置全月繼續檢修,四川石化月底複工對加工量提升有限,此外,需求轉弱以及出口不暢,正常運行的煉廠存在降量預期,或令11月主營煉廠整體(ti) 開工率走低。地方煉廠方麵,雖然四季度山東(dong) 地煉常規檢修較少,但煉油利潤欠佳以及原料端不確定性對開工率仍有較大抑製,預計11月山東(dong) 地煉開工率將有所回落。整體(ti) 來看,11月份國內(nei) 煉廠負荷整體(ti) 下降,國內(nei) 成品油產(chan) 量供應將收縮。
二、銷售增速開始減緩
2023年10月份,大宗商品銷售指數結束之前的兩(liang) 連升,出現回調,當月較上月回落2.6個(ge) 百分點,至102.8%,顯示國內(nei) 大宗商品市場在“金九”表現良好之後,“銀十”有所走弱,本月市場銷售增速出現減緩。這主要是:首先,雖然國內(nei) 經濟仍在溫和複蘇,但房地產(chan) 行業(ye) 的拉動作用在減弱,需求未能呈現爆發性增長,基建項目推進也有所放緩,特別是房地產(chan) 消費市場陷入冰點,市場信心略顯不足;其次,市場價(jia) 格高位下行,也抑製了投機需求的釋放,終端需求企業(ye) 也以消耗庫存為(wei) 主,備貨需求不高;最後,隨著三季度以來,市場銷售量持續增加,基數較高,本月增速減緩也屬正常回歸。各主要商品中,除煤炭銷售量有所減少外,其餘(yu) 品種仍呈現增加態勢,但除鋼鐵外,其他品種銷售增速均有所放緩。
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1-9月份,全國房地產(chan) 開發投資87269億(yi) 元,同比下降9.1%。1-9月份,房地產(chan) 開發企業(ye) 房屋施工麵積815688萬(wan) 平方米,同比下降7.1%。1-9月份,房屋新開工麵積72123萬(wan) 平方米,下降23.4%。1-9月份,房屋竣工麵積48705萬(wan) 平方米,增長19.8%。1-9月份,房地產(chan) 開發企業(ye) 到位資金98067億(yi) 元,同比下降13.5%。
進入11月份,在各地拚經濟的背景下,需求還是有一定的韌性,盡管局部區域需求季節性回落,但部分地區是難得的施工季節,在貨幣政策持續發力,財政政策也開始發力的背景下,部分領域的需求還是會(hui) 有進一步改善,一方麵,隨著北方氣溫逐漸降低以及臨(lin) 近年末,工地將麵臨(lin) 趕工期的壓力,或在一定程度上拉動大宗商品市場需求釋放;另一方麵,前期推出的穩經濟促增長政策繼續發力,房地產(chan) 調整政策利好繼續兌(dui) 現,加上新增的1萬(wan) 億(yi) 特別國債(zhai) 將為(wei) 基建注入較強動力,拉動大宗商品需求釋放,因此後市大宗商品需求將有一定的釋放空間。但是隨著氣溫進一步下降,室外施工逐漸停滯,也會(hui) 使得大宗商品需求趨於(yu) 下滑。加上在國債(zhai) 政策出台後金融市場流動性雖將持續保持寬鬆,但如何有效將資金向下傳(chuan) 導並形成實物工作量依然是急需解決(jue) 的難題,綜合來看後市大宗商品需求上升幅度或有限。
1、旺季消費提振,鋼鐵銷售增速加快
2023年10月份,鋼鐵銷售指數三連升至近五個(ge) 月以來的最高,當月銷售量較上月增加6.3%,增速較上月加快2.2個(ge) 百分點,顯示鋼市需求仍在改善。從(cong) 需求端的情況來看,主要用鋼方需求存在一定的分化,一是房地產(chan) 行業(ye) 方麵,近期國內(nei) 房地產(chan) 市場經過多次風險事件之後,政策麵已經趨於(yu) 相對寬鬆,多地密集出台了一係列房地產(chan) 調整政策,雖然對市場情緒有所提振,但從(cong) 10月各地房地產(chan) 市場銷售情況來看,調整政策效果尚不明顯,購房者心態不佳,下遊需求的疲軟態勢難改,因此能夠給大宗商品市場帶來的提振微乎其微。二是基建方麵,北方地區在氣溫趨於(yu) 下降的情況下開始有一定的搶工期行為(wei) ,加上項目資金情況到位有所改善,對鋼材需求有一定支撐。在各用鋼方的共同作用下,10月上半月整體(ti) 需求釋放有限,後半月市場需求緩慢釋放。根據監測的滬市終端線螺采購數據來看,10月份上海終端采購小幅增長21.9%,成交稍有起色,但仍處於(yu) 偏低水平。另據鋼小二平台采樣數據顯示,10月份螺紋鋼月度表觀消費量環比小幅增加。預計11月份,北方降溫逐步影響施工,廣大南方仍處施工旺季,各地基建項目加快實施,加大保障房建設和供給。鋼材市場需求短期內(nei) 或有一定的釋放空間,但上升幅度有限。
2、鋼廠生產(chan) 熱情下降,鐵礦石需求增速減緩
2023年10月份,鐵礦石銷售指數跌至近五個(ge) 月來的最低,當月銷售量較上月增加2.9%,增速較上月減緩4.0個(ge) 百分點,顯示因利潤下降,市場檢修高爐數量增多,對鐵礦需求形成一定的壓製,多數鋼廠在港口上提貨的積極性有了明顯的下降。從(cong) 需求端的情況來看,10月份鋼廠高爐檢修數量明顯增加,其中受虧(kui) 損原因導致被迫檢修的高爐數量比例較上月有所提升,同時全國鋼廠盈利率截止到月底創下年內(nei) 新低。鋼廠庫存方麵自雙節補庫後繼續采取低庫存的經營模式,總庫存月內(nei) 維持在低位水平徘徊。截止10月31日,Mysteel統計247家鋼廠預計10月鐵水產(chan) 量總量環比增加108萬(wan) 噸至7558萬(wan) 噸,日均鐵水產(chan) 量環比下降4.5萬(wan) 噸/天至243.8萬(wan) 噸/天,降幅1.8%。具體(ti) 到區域來看,本月產(chan) 量減量主要在華北地區,增量主要集中在華東(dong) 和華南地區。10月國內(nei) 鋼廠檢修高爐數量顯著增加,拋開常規檢修因素外,因虧(kui) 損造成的主動檢修數量比重較9月有所提升。此外247全國鋼廠盈利率延續下降趨勢,截止到10月27日鋼廠盈利率為(wei) 16.45%,達到了今年的最低水平,同比去年下降了11.26個(ge) 百分點。由於(yu) 當前原材料成本價(jia) 格仍舊高位不下,利潤虧(kui) 損短期內(nei) 難以改善,鋼廠生產(chan) 承壓的力度預計會(hui) 繼續加大。從(cong) 市場行為(wei) 方麵來看,鋼廠在曆經雙節補庫後疏港按預期正常回落,同時部分鋼廠高爐檢修增多致使10月份疏港量有明顯的下滑,10月日均疏港環比9月下降近18萬(wan) 噸。伴隨疏港的下降,鋼廠月內(nei) 主要以消耗自身的庫存為(wei) 主,對比9月末鋼廠總庫存環比下降800多萬(wan) 噸。此外10月有部分鋼廠在采購方向上做了調整,由此前港口現貨市場轉向了遠期現貨市場。主要是由於(yu) 當前的港口庫存偏低,導致其現貨價(jia) 格堅挺,而美金市場上現貨價(jia) 格的性價(jia) 比相對有了優(you) 勢。展望11月份,鋼廠虧(kui) 損局麵或難以改善,月內(nei) 檢修高爐的數量可能會(hui) 顯著增加,鐵水產(chan) 量下降空間預計較大,鐵礦石銷售量或將明顯下降。
3、終端采購需求有限,煤炭銷售整體(ti) 減少
2023年10月份,煤炭銷售量較上月減少0.2%,時隔四個(ge) 月後再現下降格局,顯示終端采購需求下降,特別是沿海電廠采購需求有限,煤炭銷售量開始減少。從(cong) 市場需求的情況來看,十一小長假過後,下遊電力企業(ye) 雖有部分節後補庫需求釋放,但在各地陸續入秋後負荷將持續走低預期下,采購需求量有限,加之由於(yu) 成本提升,貿易商投標價(jia) 水漲船高,進一步降低下遊電廠接貨意願。進入下旬後,受內(nei) 貿市場煤價(jia) 連續下跌,市場交投氛圍冷談,及下遊招標采購頻繁流標,外貿煤價(jia) 亦開始進入下行通道。沿海電廠招標活動開始增加,但實際拿貨量相對有限,雖進口煤價(jia) 格有明顯下浮,但終端用戶庫存高位及日耗走低,采購釋放量較為(wei) 有限。據Mysteel統計,截止10月27日全國252家電廠樣本區域存煤總計4625.2萬(wan) 噸,環比增124.0萬(wan) 噸,日耗192.5萬(wan) 噸,環比降3.5萬(wan) 噸,可用天數24.0天,環比增1.1天。淡季之下,終端整體(ti) 煤耗偏低,部分電廠仍處於(yu) 機組檢修當中,負荷還未拉起;北方部分地區現已進入供暖季,采暖需求釋放,電廠近期拉運意願尚可,但前期整體(ti) 庫存水平偏高,疊加長協煤持續供應,電廠市場采購依然偏弱。隨著天氣繼續轉冷,現有庫存持續消耗後,電廠采購量將有較大幅度提升。
4、雙節假期過後,成品油需求有所轉淡,市場銷售增速減緩
2023年10月份,成品油銷售量較上月增加1.6%,增速較上月減緩5.0個(ge) 百分點。從(cong) 市場需求的情況來看,雙節假期過後,汽油市場隨著氣溫逐漸轉冷,空調用油減少,居民駕車出行半徑縮窄,終端消費回歸日常通勤,需求減弱。柴油市場剛需回暖,戶外工程以及秋收等終端用油提量,但前期油價(jia) 高位,限製成交,後期受看空氣氛指引,下遊需求整體(ti) 跟進有限。進入11月份,成品油需求將會(hui) 繼續轉淡,且出口降量,成品油基本麵保持寬鬆:11月份,暫無節假日利好,汽油市場在缺乏節假日等有利因素刺激的情況下,表現可能會(hui) 持續疲軟,且氣溫轉涼後車用空調使用減少,汽油消費將有所下滑。柴油方麵,金九銀十旺季已過,且經濟增速緩慢,北方地區氣溫或將迎來驟降,戶外基建工程及運輸行業(ye) 需求量逐步下滑,柴油市場資源消耗量減少,柴油消費存降量預期。但雙十一購物節有望帶動物流用油增加,將對柴油需求形成一定支撐。另外,因配額不足,11月出口將大幅降量。整體(ti) 來看,成品油供應將有一定收窄,但成品油消費轉淡,出口明顯回落,基本麵仍將處於(yu) 寬鬆狀態。
三、商品庫存止降回升
2023年10月份,大宗商品庫存指數止降回升至101.0%,較上月回升1.4個(ge) 百分點,升至近八個(ge) 月以來的最高點,整體(ti) 商品庫存量在連續四個(ge) 月減少的情況下,本月出現增加,顯示由於(yu) 供應端增速持續加快,但終端需求有所減弱,市場供需出現失衡的局麵,商品庫存開始積壓,庫存壓力有所顯現。從(cong) 各主要商品庫存情況來看,鋼鐵和鐵礦石庫存量繼續減少,其餘(yu) 品種庫存量繼續增加,且增速加快。
1、供應增速減緩、銷售增速加快,鋼鐵庫存降幅加大
2023年10月份,鋼鐵庫存量較上月減少2.5%,降幅較上月擴大1.9個(ge) 百分點,連續兩(liang) 個(ge) 月下降。據西本新幹線監測庫存數據顯示,截至10月26日,全國主要樣本城市螺紋鋼累計庫存430.7萬(wan) 噸,月環比下降51.37萬(wan) 噸,較去年同期增加9.39萬(wan) 噸;線材累計庫存62.5萬(wan) 噸,月環比下降7.66萬(wan) 噸,較去年同期下降30.83萬(wan) 噸;五大鋼材品種累計庫存1030.03萬(wan) 噸,月環比下降54.21萬(wan) 噸,較去年同期增加17.41萬(wan) 噸。從(cong) 鋼廠庫存來看,據中鋼協數據顯示,2023年10月中旬,重點統計鋼鐵企業(ye) 鋼材庫存量 1651.32萬(wan) 噸,比上一旬增加15.21萬(wan) 噸,增長0.93%:比上月同旬增加 75.64萬(wan) 噸,增長 4.80%;比去年底增加 343.88 萬(wan) 噸,增長26.30%;比去年同旬減少120.52 萬(wan) 噸,下降 6.80%,比前年同旬增加 366.67萬(wan) 噸,增長28.54%。進入11月份,鋼市將會(hui) 呈現供需雙降的格局,預計需求降幅將會(hui) 大於(yu) 供應降幅,綜合分析,11月份庫存量大概率呈現增幅。
2、供應增速加快,鐵礦石庫存量降幅收窄
2023年10月份,鐵礦石庫存量繼續下降,但受到港量增加的影響,降幅較上月有所收窄,本月鐵礦石庫存量較上月減少0.9%,連續八個(ge) 月呈現下降態勢,但本月降幅較上月收窄1.8個(ge) 百分點。10月份,國內(nei) 45港鐵礦石庫存結束了9月中旬至10月中旬的連續去庫趨勢,出現小幅累庫。截止10月27日,45港鐵礦石庫存總量11137.16萬(wan) 噸,較上月底降低248.26萬(wan) 噸,比今年年初庫存低2873.12萬(wan) 噸,比去年同期庫存低1775.6萬(wan) 噸。本月45港鐵礦石庫存變化節奏表現為(wei) 先去庫再轉為(wei) 累庫,上旬受台風影響,供應端小幅下降且需求處於(yu) 高位,庫存下降顯著,到了中下旬到港恢複疊加鐵水明顯下滑,45港庫存逐步進入累庫通道,但整體(ti) 累庫效果不及預期。短期來看,供應端,鐵礦石到港量環比或將出現小幅下降,綜合海漂庫存及到港比例來看,巴西未來一個(ge) 月平均到港量有所回升,澳洲及非主流出現小幅回落,11月份到港量預計表現為(wei) 環比下降,同比有所增加;需求端,鐵水產(chan) 量仍有下降空間,原因是鋼廠虧(kui) 損情況沒有好轉,鋼廠檢修高爐數量增多,疊加北方多個(ge) 區域啟動重汙染天氣二級響應,預計鐵水產(chan) 量承壓下行。在供需雙降的影響下,11月港口庫存變化趨勢可能並不顯著,或將維持當前低位局麵。
3、供強需弱,煤炭庫存繼續累積
2023年10月份,煤炭庫存量繼續增加,當月較上月增加4.4%,增速較上月加快1.9個(ge) 百分點,顯示供強需弱的背景下,煤炭庫存持續累積,庫存壓力進一步加大。據Mysteel動力煤港口庫存顯示,截至2023年10月27日,Mysteel統計55個(ge) 港口樣本動力煤庫存6577.10萬(wan) 噸,環比增加209.7萬(wan) 噸; 其中東(dong) 北區域港口庫存293.60萬(wan) 噸,環比增加31.2萬(wan) 噸,環渤海區域港口庫存2769.20萬(wan) 噸,環比增加166.5萬(wan) 噸,華東(dong) 區域港口庫存1062.00萬(wan) 噸,環比增加32.8萬(wan) 噸,江內(nei) 區域港口庫存952.30萬(wan) 噸,環比增加4.2萬(wan) 噸,華南區域港口庫存1500.00萬(wan) 噸,環比減少25萬(wan) 噸。整體(ti) 來看,由於(yu) 市場交投氛圍冷清,詢貨以壓價(jia) 為(wei) 主,實際出貨不暢,庫存難有釋放。目前暫無利好政策支撐,煤價(jia) 、庫存、需求等現狀短期內(nei) 難有改觀,情緒麵不斷走弱,影響市場煤價(jia) 一路下滑,全國各港庫存均有累庫現象。進入11月份,隨著北方冷空氣頻繁來襲,全部氣溫降逐步下降,進入冬季,北方供暖降全麵開始,電廠日耗將整體(ti) 提升,電廠庫存消耗或加速,采購節奏加快,預計煤炭庫存壓力將會(hui) 有所緩解。
4、供需失衡,汽車庫存量升至近八個(ge) 月以來的最高
2023年10月份,汽車庫存指數升至近八個(ge) 月以來的最高,當月庫存量較上月增加4.2%,增速較上月加快1.8個(ge) 百分點,顯示隨著供應持續增加,而市場需求增速放緩,汽車庫存壓力進一步加大。從(cong) 市場的情況來看,10月上半月,延續“中秋+國慶”雙節的旺銷局麵,十一期間多地車展及促銷活動,進店客流顯著增加,經銷商的訂單及成交量快速增長。金九銀十接近尾聲,廠家和經銷商不敢有絲(si) 毫鬆勁,紛紛提前啟動 “雙十一活動”。有23.6%的經銷商表示“雙11”購車活動將前置到10月中下旬啟動,部分市場需求會(hui) 延後至11月釋放,加上節後車市平淡,下半月銷量表現一般。進入第四季度,車企及經銷商保持衝(chong) 刺狀態,促銷力度不減,購車需求將持續釋放。綜上,10月汽車市場將延續9月的增長態勢,預計乘用車終端零售量為(wei) 195萬(wan) 左右。目前,經銷商經營狀況恢複不及預期。部分廠家為(wei) 年底衝(chong) 量,對經銷商任務量要求增加;為(wei) 了達成全年任務目標拿到年終返利,經銷商降價(jia) 促銷,新車價(jia) 格不斷下探,盈利壓力持續。多數經銷商開始全力備戰年度目標。據調查顯示,有47.2%的經銷商任務完成度在六到八成,基本符合正常銷售節奏,不過也有19.1%的經銷商表示才完成全年任務的一半左右,距離全年任務目標差距較大。有些品牌渠道網絡過密,盡管廠家銷量有增長,但經銷商的銷量普遍是不增反降。中國汽車流通協會(hui) 發布的最新一期“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調查”VIA(Vehicle Inventory Alert Index)顯示,2023年10月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wei) 58.6%,同比下降0.4個(ge) 百分點,環比上升0.8個(ge) 百分點,庫存預警指數位於(yu) 榮枯線之上,汽車流通行業(ye) 處在不景氣區間。進入11月份,廠家和經銷商進入全年目標衝(chong) 刺階段,市場需求將好於(yu) 10月。“雙11”購車活動、廣州國際車展啟動、新車上市等因素有利於(yu) 提振年末的汽車銷量,同時地方購車補貼、車企促銷活動仍在延續,也將推動第四季度需求持續增長。預計11月份,由於(yu) 供應端持續居高不下,汽車庫存量將會(hui) 繼續增加,但增速將會(hui) 有所放緩。
綜合來看,10月份,國內(nei) 大宗商品市場旺季成色不足,供需再度顯現失衡格局,供應壓力加大,需求未能持續增加,商品庫存累積,市場運行壓力加大。進入11月份以後,隨著天氣轉冷,需求端將會(hui) 更加低迷,預計市場將會(hui) 進一步向下調整。不過,四季度在市場內(nei) 生動力穩定釋放以及穩經濟政策進一步發力的情況下,國內(nei) 經濟回穩向好運行仍具備基礎。在宏觀政策利多的護航以及商品供應預期下降的背景下,我們(men) 認為(wei) 大宗商品市場底部支撐較為(wei) 強烈,價(jia) 格整體(ti) 回落的空間有限,
1、國內(nei) 經濟仍然具備回穩向好運行的基礎
华体会登录界面、國家統計局服務業(ye) 調查中心發布的2023年10月份中國製造業(ye) 采購經理指數(PMI)為(wei) 49.5%,較上月下降0.7個(ge) 百分點。從(cong) 分項指數變化來看,製造業(ye) 市場需求受季節性影響有所波動,但企業(ye) 生產(chan) 活動仍持穩運行,裝備和消費品製造業(ye) 生產(chan) 保持增長,原材料價(jia) 格增速也高位放緩,企業(ye) 對後市預期保持樂(le) 觀。四季度,在市場內(nei) 生動力穩定釋放以及穩經濟政策進一步發力的情況下,經濟回穩向好運行具備基礎。
10月份,受季節性因素影響,國內(nei) 外市場需求均有波動。國內(nei) 需求方麵,一是在十一長假過後,前期較快增長的消費品需求季節性放緩,增速從(cong) 高位正常回落,消費品製造業(ye) 新訂單指數為(wei) 51.8%,較上月下降0.9個(ge) 百分點;二是進入10月後,化工產(chan) 品市場需求逐步從(cong) 旺季向淡季過渡,同時石油消費也偏緊運行,帶動整個(ge) 基礎原材料行業(ye) 市場需求有所收縮,基礎原材料行業(ye) 新訂單指數為(wei) 46.4%,較上月下降2.8個(ge) 百分點。但需求結構中也有積極因素,裝備製造業(ye) 新訂單指數為(wei) 52.2%,較上月上升0.7個(ge) 百分點,其中金屬製品、鐵路船舶航空航天運輸設備、電氣機械器材等細分行業(ye) 市場需求均有上升。國外需求方麵,10月新出口訂單指數為(wei) 46.8%,較上月下降1個(ge) 百分點。從(cong) 曆史數據來看,多數年份內(nei) 10月新出口訂單指數較9月份有所下降,表明新出口訂單指數下降也存在季節性影響。分行業(ye) 來看,四大行業(ye) 的新出口訂單指數較上月均有下降,其中消費品製造業(ye) 新出口訂單指數為(wei) 49.2%,較上月下降1個(ge) 百分點,顯示10月消費品出口有所下滑。其他三大行業(ye) 新出口訂單指數都是在50%以下繼續下降,意味著其出口繼續加快收緊。整體(ti) 來看,10月份,我國製造業(ye) 市場需求在經曆了連續2個(ge) 月的上升後再次下滑,製造業(ye) 新訂單指數為(wei) 49.5%,較上月下降1個(ge) 百分點。企業(ye) 調查顯示,10月反映市場需求不足的企業(ye) 比重為(wei) 59.9%,較上月上升1.2個(ge) 百分點。但是當前的需求波動主要是受季節性影響,隨著冬季的到來,消費品製造業(ye) 和石油行業(ye) 將迎來消費旺季,製造業(ye) 市場需求或將較快改善。
10月份,盡管經濟運行短期有所波動,但是經濟平穩向好的基本麵沒有變化,企業(ye) 對後市預期也保持樂(le) 觀。一方麵,四季度經濟具有穩定恢複的內(nei) 在韌性,裝備製造業(ye) 供需兩(liang) 端有望保持較快增速,日常消費品、電子產(chan) 品和汽車等都將迎來旺季;另一方麵,10月份內(nei) 各項擴內(nei) 需穩外貿穩樓市政策均有所加碼,對提振企業(ye) 信心有較好作用。10月生產(chan) 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wei) 55.6%,較上月上升0.1個(ge) 百分點,連續4個(ge) 月運行在55%以上。預計四季度內(nei) ,經濟內(nei) 生動力將穩步釋放,同時隨著前期推出的穩經濟促增長政策繼續發力,接續推出的新政策如增發一萬(wan) 億(yi) 特別國債(zhai) 等逐步形成實物工作量,將為(wei) 經濟回升注入更強動力,宏觀經濟回穩向好運行具備基礎。
2、萬(wan) 億(yi) 國債(zhai) 發行略超市場預期
2023年10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批準國務院增發國債(zhai) 和2023年中央預算調整方案的決(jue) 議草案,中央財政將在今年四季度增發2023年國債(zhai) 10000億(yi) 元作為(wei) 特別國債(zhai) 管理。全國財政赤字將由38800億(yi) 元增加到48800億(yi) 元,預計赤字率由3%提高到3.8%左右。該筆資金將重點用於(yu) 八大方麵:災後恢複重建、重點防洪治理工程、自然災害應急能力提升工程、其他重點防洪工程、灌區建設改造和重點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城市排水防澇能力提升行動、重點自然災害綜合防治體(ti) 係建設工程、東(dong) 北地區和京津冀受災地區等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今年以來受製於(yu) 房地產(chan) 市場低迷等原因,土地出讓收入繼續大幅下行,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持續負增長,製約了財政支出的力度。本次特別國債(zhai) 的發行突破了財政赤字率3%的限製,對於(yu) 穩定經濟增長預期具有較為(wei) 明確的信號意義(yi) ,但其效果不宜過度誇大。當前我國財政支出乘數大致在0.5-0.7之間,0.8%的財政赤字擴張大致能拉動經濟增速0.5個(ge) 百分點左右。總體(ti) 上看,特別國債(zhai) 的發行有助於(yu) 擴大總需求,推動經濟持續向好,同時有利於(yu) 優(you) 化債(zhai) 務結構,助推一攬子化債(zhai) 方案落地,降低地方債(zhai) 務風險,因此對提振國內(nei) 市場信心具有積極影響。
不過,此次增發的國債(zhai) 全部通過轉移支付方式安排給地方,今年擬安排使用5000億(yi) 元,結轉明年使用5000億(yi) 元。主要是用於(yu) 災後重建、重點防洪治理工程等8大方麵,都是與(yu) 基建相關(guan) ,從(cong) 而是有利於(yu) 拉動基建投資可持續增長,有利於(yu) 對基建商品形成實質性利好。這有利於(yu) 增強大宗商品市場的信心,這種向好的認知情緒帶來的價(jia) 格反彈態勢應該還能持續一些時間。一般來說,特別國債(zhai) 有7個(ge) 發行步驟,通常在項目開始審批後1個(ge) 月內(nei) 完成申報並發行落地,也就是說11月大宗商品市場應該不受特別國債(zhai) 的影響。
3、市場需求短期內(nei) 或有一定的釋放空間,但上升幅度有限
在各地拚經濟的背景下,需求還是有一定的韌性,盡管局部區域需求季節性回落,但部分地區是難得的施工季節,在貨幣政策持續發力,財政政策也開始發力的背景下,部分領域的需求還是會(hui) 有進一步改善,一方麵,隨著北方氣溫逐漸降低以及臨(lin) 近年末,工地將麵臨(lin) 趕工期的壓力,或在一定程度上拉動大宗商品市場需求釋放;另一方麵,前期推出的穩經濟促增長政策繼續發力,房地產(chan) 調整政策利好繼續兌(dui) 現,加上新增的1萬(wan) 億(yi) 特別國債(zhai) 將為(wei) 基建注入較強動力,拉動大宗商品需求釋放,因此後市大宗商品需求將有一定的釋放空間。但是隨著氣溫進一步下降,室外施工逐漸停滯,也會(hui) 使得大宗商品需求趨於(yu) 下滑。加上在國債(zhai) 政策出台後金融市場流動性雖將持續保持寬鬆,但如何有效將資金向下傳(chuan) 導並形成實物工作量依然是急需解決(jue) 的難題,綜合來看後市大宗商品需求上升幅度或有限。
執筆人: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 李大為(wei)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 《肉與肉製品冷鏈物流作業規範》等三項物流行業標準通過審查
- 华体会登录界面第六黨支部與中國黃金黨建工作黨支部、生產運營黨支部開展聯學共建交流會
- 何黎明:數智賦能 綠動未來 以技術創新引領物流業高質量發展
- 任豪祥在2025(第十屆)物流技術大會上的致辭
- 九州通醫藥集團副總經理張青鬆到訪华体会登录界面
- [新聞直播間]《中國物流技術發展報告2024》發布 我國物流技術自動化 數字化水平持續提升
- 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比率有所回落
- 低空物流技術應用論壇在湖州召開
- 2024年我國社會物流成本節約超4000億元
- 中國物流標準大講堂第30期:《物流園區服務規範及評價指標》國家標準宣貫
- 崔忠付:乘風而上,抓住低空物流發展的時代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