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7-05 09:00:00 科技信息部

由华体会登录界面調查、發布的2021年6月份中國大宗商品指數(CBMI)為(wei) 99.7%,較上月回落0.5個(ge) 百分點,指數連續兩(liang) 個(ge) 月下跌,行業(ye) 景氣度明顯下降。各分項指數中,供應指數繼續上升,且增速加快,銷售指數繼續下挫,且跌至近十六個(ge) 月內(nei) 的最低,庫存指數止跌反彈。從(cong) 本月指數的變化情況來看,6月份,國內(nei) 大宗商品市場淡季特征顯現,特別是受天氣等因素影響市場終端需求轉弱,前期市場剛剛建立的供需相對均衡的局麵再度被打破,導致商品庫存壓力進一步加大。進入7月份,長江中下遊地區將陸續出梅,但高溫酷暑天氣影響施工,需求端暫難放量,加之出口難度增加和當前國內(nei) 貨幣流動性同比明顯收縮,預計需求端的壓力將會(hui) 進一步加大,市場仍存在明顯的下行壓力。近期大宗商品價(jia) 格漲勢有所收斂,各品種出現振蕩分化,究其原因在於(yu) 受製於(yu) 國際宏觀政策調整預期、國內(nei) 大宗商品調控強化及產(chan) 業(ye) 季節性淡季的多重壓製,短期價(jia) 格麵臨(lin) 前高壓力,然而中長期結構性支撐依然較強。特別是在全球經濟複蘇、國內(nei) 政策利好提振等背景下,預計國內(nei) 大宗商品市場供需產(chan) 業(ye) 結構向好不改,短期僅(jin) 僅(jin) 隻是調整。
一、商品供應持續增加
2021年6月份,大宗商品供應指數仍處上漲通道,為(wei) 101.0%,較上月上升0.4個(ge) 百分點,顯示國內(nei) 大宗商品整體(ti) 供應量仍在增長。從(cong) 各主要商品來看,鐵礦石供應量受產(chan) 量和到貨量增加的影響,繼續增加,且增速加快;成品油供應量止跌回升;鋼鐵和化工供應量繼續增加,但增速較上月所有減緩;煤炭和汽車供應量繼續下降;有色金屬供應量時隔十五個(ge) 月後,再度出現總量下降的格局。
1、鋼廠生產(chan) 積極性整體(ti) 高漲,鋼市供應壓力較大
2021年6月份,鋼鐵供應量較上月增加1.9%,連續三個(ge) 月呈現增長態勢,鋼市供應壓力持續加大。從(cong) 鋼廠生產(chan) 情況來看,6月份國內(nei) 鋼廠生產(chan) 積極性高漲,重點企業(ye) 粗鋼日均產(chan) 量再度上升。6月伊始,鋼鐵行業(ye) 存在嚴(yan) 格限產(chan) 政策預期,關(guan) 於(yu) 限產(chan) 的炒作因素上升,給市場帶來一定波動。月內(nei) 隨著鐵礦石等大宗商品保供穩價(jia) 工作持續推進,鋼材產(chan) 量壓減預期也有所鬆動,實際考核周期縮短,且以平控思路為(wei) 主,鋼廠生產(chan) 保持上升。進入下旬後,隨著鋼價(jia) 回調,鋼廠主動限產(chan) 情況增多,供給壓力出現減輕。整體(ti) 來看,6月份鋼鐵生產(chan) 延續上升勢頭。鋼鐵行業(ye) PMI生產(chan) 指數為(wei) 50.7%,較上月下降0.7個(ge) 百分點,但仍保持在擴張區間。據中鋼協統計顯示,6月上旬重點統計鋼鐵企業(ye) 日產(chan) 粗鋼233.53萬(wan) 噸,生鐵202.24萬(wan) 噸。中旬日產(chan) 粗鋼239.54萬(wan) 噸,生鐵206.61萬(wan) 噸,與(yu) 上月同期基本持平。到下旬時,部分地區開始停限產(chan) ,加上下遊需求不佳,許多鋼廠借機進行高爐檢修。預計6月份鋼鐵產(chan) 量較上月略有下降,但降幅要明顯小於(yu) 需求端降幅。進入7月份以後,在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鋼鐵行業(ye) 控產(chan) 能、減產(chan) 量等工作將繼續全麵展開,預計鋼廠減產(chan) 、檢修等現象增多,進而緩解市場供給壓力。我們(men) 預計7月份國內(nei) 鋼鐵供給壓力或有減輕。
2、到港量較為(wei) 穩定,鐵礦石供應相對寬鬆
2021年6月份,鐵礦石供應量較上月增加2.4%,連續六個(ge) 月呈現增加態勢,顯示國內(nei) 鐵礦石供應較為(wei) 寬鬆。海關(guan) 總署數據顯示,今年1-5月鐵礦石進口量合計47197.1萬(wan) 噸,同比去年同期增加2647.55萬(wan) 噸;其中5月份鐵礦石進口量為(wei) 8979萬(wan) 噸,環比下降8.9%,同比增長3.18%,近12個(ge) 月內(nei) 新低水平。 一方麵,5月份進口礦價(jia) 格曆經大漲大落,貿易商以及鋼廠多對進口礦交易偏謹慎。另外,5月初假期影響,多地海關(guan) 正常放假,進口商品通關(guan) 效率降低。 考慮到6月份鐵礦石價(jia) 格企穩後,貿易商和鋼廠方麵對於(yu) 鐵礦采購節奏有望小幅提升。並且6月份海外礦山發貨增量預期,均有利於(yu) 鐵礦進口量增加。另據澳、巴出港貨量數據顯示,澳洲方向近兩(liang) 周出港量環比上升9.4%至1860萬(wan) 噸/周,巴西方向近六周出港量環比上升11.8%至681萬(wan) 噸/周左右,加上進口礦國內(nei) 港口庫存在連續下降4期後近期有望開啟增庫走勢,供應端對於(yu) 鐵礦價(jia) 格上行存在一定壓力。6月份隨著澳洲礦山財年衝(chong) 量以及巴西季節性影響減弱,鐵礦供給增量預期進一步走強。
3、礦區生產(chan) 受限疊加進口減少,煤炭供應持續緊張
2021年6月份,煤炭供應量較上月減少1.5%,連續四個(ge) 月呈現下降格局,煤炭供應偏緊的狀況持續。從(cong) 國內(nei) 生產(chan) 情況來看,第一,當前內(nei) 蒙古、陝西等主產(chan) 區煤炭供應繼續受限,疊加安全事故頻發,部分區域煤礦集中停產(chan) 整頓也導致煤炭供應受到一定影響。首先,主產(chan) 區鄂爾多斯繼續按核定產(chan) 能發放煤管票,陝西也繼續嚴(yan) 控煤礦超產(chan) ,導致煤炭供應繼續受限。統計局數據顯示,5月份內(nei) 蒙古和陝西分別完成原煤產(chan) 量7989萬(wan) 噸和5816萬(wan) 噸,前者同比下降6.4%,後者同比小幅增長3%,受此影響,5月份全國完成原煤產(chan) 量32629萬(wan) 噸,同比增長0.6%。進入6月份,鄂爾多斯煤管票繼續嚴(yan) 控,煤礦產(chan) 量繼續被限製在核定範圍之內(nei) ,6月份,鄂爾多斯地方煤礦公路煤日銷量105.6萬(wan) 噸,較5月份日均銷量減少4萬(wan) 噸,較去年6月份日均銷量減少13萬(wan) 噸。其次,6月上旬,河南、黑龍江接連發生兩(liang) 起煤與(yu) 瓦斯突出事故,同時河南鄭煤集團整合礦還出現兩(liang) 起事故瞞報,影響惡劣,隨即這些地方煤礦開始大範圍停產(chan) 整頓,再加上7.1鄰近,安全監管嚴(yan) 格,其他區域部分安全保障程度低的煤礦也被要求停產(chan) 整頓,比如山西柳林和安澤各發生一起輕微煤礦事故,兩(liang) 地煤礦立即全部停產(chan) 整頓,而這兩(liang) 地恰恰是最優(you) 質的主焦煤產(chan) 區。最終導致煤炭供應持續受限。第二,煤炭進口量持續偏低。海關(guan) 數據顯示,5月份我國實現煤炭進口2104萬(wan) 噸,同比減少102萬(wan) 噸;今年前5個(ge) 月煤炭進口量同比持續下降,累計同比減少3755萬(wan) 噸;即便考慮去年底有集中通關(guan) 的因素,從(cong) 去年11月算起,連續7個(ge) 月煤炭進口總量累計同比也減少了1027萬(wan) 噸。分煤種看,今年前5個(ge) 月動力煤和煉焦煤進口量同比分別減少2384萬(wan) 噸和1371萬(wan) 噸;去年11月至今年5月,動力煤進口量同比小增402萬(wan) 噸,煉焦煤進口量同比減少1429萬(wan) 噸。從(cong) 5-6月份海運進口煤數據發運和到港情況來看,即便6月份煤炭進口量同比恢複增長,增量也會(hui) 相當有限。這主要是因為(wei) ,一方麵國際市場煤炭需求整體(ti) 也比較好,作為(wei) 主要煤炭出口國和我國主要煤炭進口來源國之一的印尼國內(nei) 煤炭需求也不錯,可供出口的煤炭增量不多;另一方麵,種種原因導致澳洲煤炭出口我國受阻,而澳洲出口煤種以優(you) 質動力煤和優(you) 質焦煤為(wei) 主,國際市場其他國家的出口煤炭短期難以彌補澳煤留下的缺口,這導致我國進口優(you) 質動力煤和優(you) 質焦煤資源減少,導致國內(nei) 供需偏緊。與(yu) 此同時,因為(wei) 蒙古新冠疫情愈演愈烈,中蒙口岸再度關(guan) 閉,6月全月甘其毛都口岸累計進煤隻有850車,基本可以忽略了,蒙古也是我國主要焦煤進口來源國之一,蒙煤進口驟減進一步導致國內(nei) 煉焦煤供需緊張。
4、煉廠檢修陸續結束,成品油供應開始回升
2021年6月份,成品油供應量較上月增加2.3%,時隔三個(ge) 月後再現增長格局。從(cong) 煉廠情況來看,5月份,燕山石化、九江石化、撫順石化等煉廠結束檢修,共計4410萬(wan) 噸裝置複工。而上海石化仍處於(yu) 檢修期,共計600萬(wan) 噸裝置關(guan) 停,滄州石化於(yu) 中上旬進入全廠檢修,共計350萬(wan) 噸裝置關(guan) 停。進入6月,上海石化、滄州石化等煉廠將結束檢修,約2450萬(wan) 噸裝置將複工。吉林石化、茂名石化等煉廠將相繼進入檢修期,共計約2000萬(wan) 噸裝置關(guan) 停。隨著大部分產(chan) 能結束檢修,國內(nei) 原油加工量開始回升,汽、柴油產(chan) 量也開始回升,成品油供應量隨之增加。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5月份國內(nei) 原油加工量6050.1萬(wan) 噸,同比上漲7%,環比增加4.5%。當月汽、柴油產(chan) 量分別為(wei) 1271.6萬(wan) 噸和1272.4萬(wan) 噸,環比分別增長7.7%和1.6%。
二、市場需求明顯減弱
2021年6月份,大宗商品銷售指數為(wei) 98.5%。銷售量在連續三個(ge) 月呈現增長態勢以後,本月出現回落,說明本月市場需求減弱,特別是隨著商品價(jia) 格出現震蕩回調,市場恐慌情緒加重,終端企業(ye) 采購越發趨於(yu) 謹慎,市場訂貨積極性明顯降低,成交明顯減弱,商品生產(chan) 供應企業(ye) 訂單組織壓力加大。各主要商品中,煤炭和成品油銷售量繼續增加,有色金屬和化工銷售量均時隔十五個(ge) 月後再現下降格局,鋼鐵、鐵礦石和汽車銷售量則繼續下挫。
6月份市場需求不及預期,尤其是下旬。從(cong) 公布的6月份PMI數據來看,6月份PMI為(wei) 50.9%,較上月小幅下降0.1個(ge) 百分點,總需求回暖仍較為(wei) 緩慢。建築業(ye) 新訂單指數環比回落2.6個(ge) 百分點,建築業(ye) 業(ye) 務活動預期指數環比回落2.5個(ge) 百分點,從(cong) 業(ye) 人員指數也環比回落2.7個(ge) 百分點。需求減弱主要有幾個(ge) 方麵的原因,1、上半年穩增長壓力比較小的窗口期,國家適度收緊了流動性,主要表現在專(zhuan) 項債(zhai) 發行,截止5月,僅(jin) 完成年度任務的16%,遠低於(yu) 2019年的40%、2020年的57%,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基建項目的資金,進而影響了需求;2、投機交易需求大幅度萎縮,或幾乎處於(yu) 消失狀態;3、供銷直供比例增加,減少了市場流通量;4、季節性消費回落;5、紀念建黨(dang) 100周年活動影響了部分企業(ye) 的開工和施工需求。進入7月份,市場需求預計延續偏弱格局,一是7月份,高溫多雨天氣對工地用鋼需求的抑製作用繼續存在;二是房地產(chan) 行業(ye) 中的後期開發企業(ye) 土地購置麵積及成交價(jia) 款明顯回落,給房地產(chan) 市場中長期市場帶來一定壓力。在高周轉格局下,未來房地產(chan) 行業(ye) 對大宗商品市場的支撐效應的持續性不被市場所看好。
1、淡季來襲,鋼市需求快速收縮
2021年6月份,鋼鐵銷售指數兩(liang) 連降至2020年3月份以來的最低,當月銷售量較上月減少4.1%,降幅較上月擴大1.9個(ge) 百分點。從(cong) 市場情況來看,本月鋼市銷售量繼續下降,主要有如下幾個(ge) 方麵,一是6月份是鋼材市場的傳(chuan) 統需求淡季,市場需求有放緩壓力;二是月內(nei) 國內(nei) 局部地區疫情反彈,對區域內(nei) 鋼材市場需求有一定影響;三是前期鋼材價(jia) 格持續較高,對終端市場的抑製作用有所持續。6月份,鋼鐵行業(ye) PMI新訂單指數為(wei) 34.8%,較上月下降4.6個(ge) 百分點,比去年同期下降11.6個(ge) 百分點,顯示鋼材市場需求在上月收緊的基礎上繼續較快收縮,行業(ye) 支撐作用有所減弱。另據上海卓鋼鏈了解,鋼材終端需求也明顯下降,從(cong) 監測的滬市終端線螺采購數據來看,6月份終端日均采購量環比下降13%。進入7月月份以後,隨著高溫多雨天氣的進一步增加,預計需求偏弱的狀況暫難改變。
2、鋼廠生產(chan) 波動,鐵礦石需求維持偏弱格局
2021年6月份,鐵礦石銷售量較上月減少0.8%,連續兩(liang) 個(ge) 月呈現下降態勢,顯示市場需求整體(ti) 偏弱。從(cong) 市場需求情況來看,6月中上旬國內(nei) 鋼廠生產(chan) 積極性高漲,重點企業(ye) 粗鋼日均產(chan) 量再度上升,鐵礦石采購需求良好。不過,進入下旬後,隨著鋼價(jia) 回調,鋼廠主動限產(chan) 情況增多,鐵礦石需求開始明顯減弱。6月份高爐開工率平均為(wei) 61.7%,較5月下降0.5個(ge) 百分點。6月份,鋼鐵行業(ye) PMI采購量指數為(wei) 41.6%,較上月下跌0.4個(ge) 百分點,該指數連續四個(ge) 月下跌,且連續三個(ge) 月處於(yu) 50%以下的收縮區間,顯示鋼廠對原料的采購量持續減少。7月份,在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鋼鐵行業(ye) 控產(chan) 能、減產(chan) 量等工作將繼續全麵展開,預計鋼廠減產(chan) 、檢修等現象增多,鐵礦石銷售量將會(hui) 進一步下降。
3、煤炭終端需求狀況良好
2021年6月份,煤炭需求量較上月增加2.3%,連續四個(ge) 月呈現增加格局,是監測的諸多品種中,需求端狀況最良好的品種之一。從(cong) 市場需求狀況來看,6月份,動力煤和煉焦煤需求均比較好。需求較好體(ti) 現在作為(wei) 動力煤和煉焦煤主要下遊的火電發電量和焦炭產(chan) 量均繼續保持增長勢頭。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5月份,規模以上火電發電量完成4507億(yi) 千瓦時,同比增長5.6%,焦炭產(chan) 量完成3915萬(wan) 噸,同比增長0.3%;1-5月份,火電發電量累計完成23417億(yi) 千瓦時,同比增長16%,兩(liang) 年平均增長7.1%,焦炭產(chan) 量累計完成19818萬(wan) 噸,同比增長5.9%,兩(liang) 年平均增長1.5%。除了火電和焦炭外,水泥,鋼材等主要耗煤產(chan) 品產(chan) 量也還不錯,1-5月,水泥和生鐵產(chan) 量分別同比增長19.2%和5.4%,兩(liang) 年平均分別增長5.2%和6.4%。進入7月份,預計動力煤、煉焦煤需求整體(ti) 都會(hui) 比較好。對於(yu) 動力煤來說,7月份將進入迎峰度夏用電高峰,雖然水電出力也在回升,但是,從(cong) 曆史季節性規律來看,水電增量難以彌補高峰用電需求增量,而且目前工業(ye) 用電需求也還不錯,隨著進入夏季用電高峰,火電發電量及發電耗煤量大概率會(hui) 進一步回升。對於(yu) 煉焦煤來說,截至到6月底,焦化廠噸焦利潤少則還有400左右,多則甚至還有600-700,焦企生產(chan) 積極性問題不大。而且,隨著新建焦爐陸續投產(chan) ,焦炭產(chan) 量及煉焦煤需求還有望進一步增長,另外,目前焦化廠煉焦煤庫存整體(ti) 均不算高,焦化廠對原料煤還有一定補庫需求。
4、價(jia) 格擾動市場,有色金屬需求回落
2021年6月份,有色金屬銷售量較上月減少2.4%,時隔十五個(ge) 月後再度出現減少態勢,顯示市場需求明顯萎縮。本月銷售量下滑我們(men) 認為(wei) 主要是:首先是近期有色金屬價(jia) 格大幅波動,市場采購需求開始觀望,訂單出現下降;其次是之前需求持續強勁,統計基數較高也導致本月指數水平明顯下降;最後是部分終端需求遇冷,導致有色金屬銷售量下降。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5月份,全國商品房銷售麵積66383萬(wan) 平方米,同比增長36.3%;其中,5月商品房銷售麵積同比增長9.2%,增速已由兩(liang) 位數回落至個(ge) 位數,部分城市商品房銷售有所降溫,其中住宅銷售麵積同比增長11.2%。1-5月全國房企土地購置麵積同比下降7.5%,5月單月同比下降31.6%。1-5月份,房地產(chan) 開發企業(ye) 土地購置麵積4396萬(wan) 平方米,同比下降7.5%,1-4月為(wei) 同比增長4.8%。從(cong) 市場情況來看,在調控層層加碼以及房貸利率上升的情況下,部分城市成交已有所降溫。此外,近期家電和汽車市場也不斷遇冷,空調、電冰箱、汽車等產(chan) 量不斷下降,導致有色金屬需求減少。
三、商品庫存止降回升
2021年6月份,大宗商品庫存指數止降回升至100.3%,較上月回升1.9個(ge) 百分點,顯示由於(yu) 供應端整體(ti) 回升,但終端需求明顯轉弱,商品庫存再度積壓,庫存壓力開始加大。從(cong) 各主要商品庫存情況來看,鋼鐵、有色金屬和化工庫存量止跌回升,汽車庫存繼續增長,鐵礦石庫存繼續下降,煤炭和成品油庫存量雖繼續減少,但降幅有所收窄。
1、供強需弱,鋼市庫存開始增加
2021年6月份,鋼市庫存量較上月增加1.2%,時隔三個(ge) 月後再現增長態勢。6月份,國內(nei) 終端需求表現低迷,各地成交量環比5月大幅下降。同時,限產(chan) 執行力度不及預期,供給壓力不降反增。在供強需弱影響下,自本月中旬開始,國內(nei) 建材市場重新進入累庫周期。據西本新幹線監測庫存數據顯示,截至6月25日,國內(nei) 主要鋼材品種庫存總量為(wei) 1468.71萬(wan) 噸,較5月末上升31.1萬(wan) 噸,增幅2.2%,較去年同期增加23.36萬(wan) 噸,增幅1.6%。其中螺紋、線材、熱軋、冷軋、中板庫存分別為(wei) 780.23萬(wan) 噸、164.14萬(wan) 噸、276.34萬(wan) 噸、120.64萬(wan) 噸和127.36萬(wan) 噸。本月國內(nei) 五大鋼材品種,除線材庫存下降、冷軋庫存變化不大外,其他品種庫存皆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螺紋鋼、熱卷增幅較為(wei) 明顯。進入7月份,終端需求暫難放大,而供給端不確定因素較多,產(chan) 量會(hui) 有波動,根據曆史情況,預計庫存還會(hui) 有所增加。
2、供需結構相對良好,鐵礦石仍在去庫存
2021年6月份,鐵礦石庫存量繼續下降,當月較上月減少1.6%,連續兩(liang) 個(ge) 月呈現減少態勢,顯示當前國內(nei) 鐵礦石市場供需情況較為(wei) 均衡,商品處於(yu) 去庫存化階段。截止到6月25日,國內(nei) 35個(ge) 港口庫存總計11426萬(wan) 噸,環比上周小幅下降11萬(wan) 噸,同比增加1360萬(wan) 噸。本期日均疏港量環比繼續下降4.2萬(wan) 噸至271.3萬(wan) 噸。近日,進口礦到港貨量環比下降,而部分鋼廠近期在利潤下滑和環保限產(chan) 的雙重壓力下,對於(yu) 進口礦采購節奏放緩。尤其唐山地區到港下降明顯,雖近期當地限產(chan) 政策要求嚴(yan) 格,但當地主要兩(liang) 港庫存環比下降約3.18%。考慮到建黨(dang) 100周年影響,短期內(nei) 限產(chan) 預期難以釋放,後期港口庫存有望開啟增勢可能。
3、供需偏緊,導致煤炭庫存持續下降
2021年6月份,煤炭庫存量較上月減少1.9%,連續四個(ge) 月呈現下降格局,顯示由於(yu) 供需偏緊,煤炭去庫存化持續進行。從(cong) 主要環節煤炭庫存來看,進入6月份,沿海電廠電煤日耗可用天數多繼續維持在12天左右,與(yu) 5月份相比,並沒有明顯增加;截至6月23日,包括環渤海、華東(dong) 、華南以及江內(nei) 主要港口在內(nei) 的全國72港動力煤庫存總量約5250萬(wan) 噸,較5月下旬高點減少450萬(wan) 噸左右,較去年同期偏低1100萬(wan) 噸左右。從(cong) 主要環節煉焦煤庫存來看,截至6月24日,樣本煤礦、焦化廠、港口煉焦煤庫存合計2792萬(wan) 噸,較5月底減少100萬(wan) 噸,較去年同期偏低約300萬(wan) 噸。無論是動力煤還是煉焦煤,各環節庫存總體(ti) 下降,反映出供需整體(ti) 均處於(yu) 偏緊狀態,當市場情緒偏好時,很容易導致價(jia) 格出現上漲。
4、汽車市場進入淡季,庫存量繼續攀升
2021年6月份,汽車庫存量較上月增加2.4%,增速較上月加快1.6個(ge) 百分點,車市庫存量連續四個(ge) 月呈現增加格局。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hui) 發布的最新一期“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調查”顯示,2021年6月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wei) 56.1%,同比下滑0.7個(ge) 百分點,環比上漲3.2個(ge) 百分點,庫存預警指數位於(yu) 榮枯線之上。從(cong) 市場情況來看,6月份,車市進入淡季,芯片短缺對汽車產(chan) 能和批發量有直接影響,不少廠家放緩生產(chan) 節奏,提前進入高溫休假,並放寬對經銷商提車量的考核,經銷商絕對庫存水平進一步下降,為(wei) 了衝(chong) 擊半年度目標,6月經銷商也適度被動補庫。另外,經銷商熱銷車型緊缺,交付時間無法確定,導致消費者購車延後或取消訂單。7月份,將迎來暑假,在校學生及家庭出遊增加,經銷商客流及成交量受到影響。此外,芯片短缺持續,對終端市場產(chan) 生一定影響,供給結構矛盾和市場需求不足,導致銷量進一步下降,經銷商保價(jia) 力度持續加強。不過,山東(dong) 、重慶、河南等地開展汽車下鄉(xiang) 巡展活動,上海、海南等地出台促汽車消費政策,各地方舉(ju) 辦小型車展,這些舉(ju) 措對積累7月消費動能將起到一定作用。預計7月份銷量環比6月份下降5%左右。如果下半年芯片短缺問題緩解,廠家加快生產(chan) 節奏,批發量目標提升,預計經銷商下半年庫存水平將明顯上升。
從(cong) 以上情況來看,6月份,國內(nei) 大宗商品市場淡季特征顯現,導致市場下行壓力加大,特別是受天氣等因素影響終端需求高位回落,市場供需有所失衡,庫存開始積聚。進入7月份,長江中下遊地區將陸續出梅,但多地又會(hui) 迎來高溫酷暑天氣,下遊需求短期內(nei) 難以迅速恢複,加之商品出口難度也在增加,預計需求端的壓力將會(hui) 進一步加大。同時據央行數據,當前國內(nei) 貨幣流動性同比明顯收縮,對大宗商品價(jia) 格支撐有所減弱。從(cong) 行業(ye) 企業(ye) 了解情況來看,今年隨著價(jia) 格的提升,整體(ti) 資金環境略顯偏緊,這對需求的恢複,顯然有一定的抑製作用。而在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鋼鐵、有色金屬等行業(ye) 控產(chan) 能、減產(chan) 量等工作將繼續全麵展開,預計鋼廠減產(chan) 、檢修等現象增多,進而緩解市場供給壓力,但後期如果減產(chan) 幅度達不到預期,市場供需失衡的矛盾也會(hui) 進一步加深。近期大宗商品價(jia) 格漲勢有所收斂,各品種出現振蕩分化,究其原因在於(yu) 受製於(yu) 國際宏觀政策調整預期、國內(nei) 大宗商品調控強化及產(chan) 業(ye) 季節性淡季的多重壓製,短期價(jia) 格麵臨(lin) 前高壓力,然而中長期結構性支撐依然較強。特別是在全球經濟複蘇、國內(nei) 政策利好提振等背景下,預計國內(nei) 大宗商品市場供需產(chan) 業(ye) 結構向好不改,短期僅(jin) 僅(jin) 隻是調整。
1、國內(nei) 政策利好提振市場信心
5、6月份,一些宏觀經濟指標不及預期,充分體(ti) 現了4月底政治局會(hui) 議提到的我國經濟當前還仍存在不均衡、不牢固的基礎。尤其是6月份,一是出口受疫情防控趨嚴(yan) 而部分受阻;二是消費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疫情反複的影響;三是部分企業(ye) 的經營狀況受到原材料價(jia) 格上漲而惡化;四是地產(chan) 的部分指標,如銷售(6月至24日30城當月房地產(chan) 銷售由正轉負0.1%)、建安投資等增速有所放緩,這就為(wei) 下半年的宏觀政策轉向提供了基調,密切關(guan) 注7月政治局會(hui) 議內(nei) 容。
6月25日,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hui) 議明確指出,一是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把握好政策時效,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hui) 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yi) 經濟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觀杠杆率基本穩定,維護經濟大局總體(ti) 平穩,增強經濟發展韌性。6月24、25、28日央行連續三個(ge) 工作日以利率招標(中標利率2.2%)的方式操作300元逆回購,釋放了流動性。隨著還有3萬(wan) 億(yi) 的專(zhuan) 項債(zhai) 的加速發行,信貸增速有望觸底回升,有利於(yu) 緩解基建等資金偏緊的狀況;二是要進一步發揮好再貸款、再貼現和直達實體(ti) 經濟貨幣政策工具等措施的牽引帶動作用,落實好普惠小微企業(ye) 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延期工作。5月央行通過再貸款再貼現的方式向市場投放了4800億(yi) 資金;三是要調整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確定方式,繼續釋放貸款市場報價(jia) 利率改革潛力,推動實際貸款利率進一步降低。6月21日,央行發布了市場利率定價(jia) 自律機製變化規則,將原有存款基準利率一定倍數形成的存款利率自律上限,改為(wei) 在存款基準利率基礎上加上一定基點確定;四是要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實體(ti) 經濟的體(ti) 製機製,引導金融機構增加製造業(ye) 中長期貸款,努力做到金融對民營企業(ye) 的支持與(yu) 民營企業(ye) 對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貢獻相適應。這些政策措施,既有利於(yu) 激發需求,也有利於(yu) 引導投資發力。
2、全球新冠防疫壓力仍然巨大,但經濟複蘇前景良好
自新冠疫情以來,全球治理體(ti) 係的一場“極端壓力測試”,其引發的區域經濟衝(chong) 擊深刻影響了大國關(guan) 係與(yu) 各國實體(ti) 經濟發展,前期大宗商品強勢背後反映的是以我國為(wei) 代表的全球實體(ti) 經濟引擎存在較強支撐,同時各國主要經濟政策刺激提供寬鬆的流動性環境,也促使機構一致看好大宗商品的未來。站在2021年年中節點,伴隨我國、歐盟及英美等主要經濟體(ti) 疫苗接種率的提升,全球疫情形勢整體(ti) 趨穩為(wei) 下半年全球實體(ti) 經濟複蘇帶來較強動力,這引發美聯儲(chu) 為(wei) 首的全球主要央行將提前收緊貨幣政策預期。然而下半年新冠防疫壓力仍巨大,部分地區疫情失控或引發病毒不斷變異升級導致全球性連鎖反應。
展望下半年,考慮到全球新冠防疫仍是一場“團隊競速長跑”,而全球各國防疫與(yu) 複蘇的步調不一致,使得全球實體(ti) 經濟複蘇及前景趨勢並不穩定,這也將減緩歐美收緊政策刺激的步伐。從(cong) 全球經濟結構性增長來看,下半年海外經濟複蘇的主要推動力仍依賴主要經濟體(ti) 強有力的政策支持,特別是金融市場最為(wei) 關(guan) 注的寬鬆貨幣政策短期難轉向,而積極的財政政策發力刺激仍不斷加大。從(cong) 宏觀大環境來看,據美聯儲(chu) 數據,目前美國政府債(zhai) 務/GDP的比率已經超過120%,如果拜登政府提出的一攬子財政積極計劃順利實施,則美國政府隨著支出的大規模增加,會(hui) 使美聯儲(chu) 即使有心提前收緊政策,也不得不在實體(ti) 經濟不穩的當下繼續購買(mai) 政府債(zhai) 務,或者購買(mai) 資產(chan) 降低利率,兩(liang) 者都將使社會(hui) 貨幣量的投放增加。據美國商務部估計,美國2021—2025年的平均利率將在1.6%左右波動,這將為(wei) 實際經濟複蘇及大宗商品資產(chan) 價(jia) 格上漲提供整體(ti) 寬鬆的宏觀大環境。
3、海外產(chan) 出逐漸恢複,外部需求規模或將出現縮減
隨著海外製造業(ye) 產(chan) 出恢複,美國地產(chan) 降溫和基建投資規模不斷縮減,這意味著我國外貿訂單將逐步減少,大宗商品的外部需求高峰或已經過去。
美國房地產(chan) 庫存在反彈,成房和新房銷售在回落,這意味著美國地產(chan) 在降溫,從(cong) 而降低了美國家電等後地產(chan) 產(chan) 品的補庫可能性。5月,美國新屋銷售季調之後為(wei) 年化76.9萬(wan) 戶,低於(yu) 市場預期的86.5萬(wan) 戶,創下2020年5月以來的最低值;新屋銷售數量環比出現了5.9%的下跌,差於(yu) 市場預期的0.2%增長。在新屋銷售整體(ti) 下降的同時,新屋庫存量則出現了上升。根據統計,當前新屋庫存為(wei) 5.1個(ge) 月的供應量,較4月的4.6個(ge) 月供應量有所上升。
市場一度期待的美國基建計劃規模不斷縮減,這意味著美國未來十年基建帶來的大宗商品消費增量是非常有限的。美東(dong) 時間6月24日,拜登宣布,在與(yu) 共和黨(dang) 和民主黨(dang) 的一些參議員會(hui) 晤後,白宮同兩(liang) 黨(dang) 參議員就改善美國路橋和寬帶的重大基礎設施方案達成協議,但是規模壓縮至8年1.2萬(wan) 億(yi) 美元,在3月末公布的初步計劃是2.3萬(wan) 億(yi) 美元。
執筆人:中國物流信息中心 李大為(wei)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