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地方物流 > 正文

三核引領、三群聯動、三鏈協同 青島補鏈強鏈激活國際樞紐新動能

發布時間:2025-08-08 10:56:06 中國交通新聞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塔吊林立的碼頭晝夜不息,跨境班列的汽笛劃破長空,國際貨機的引擎響徹雲(yun) 霄……行走在山東(dong) 青島的陸海空鐵樞紐節點,處處能感受到這座城市向“國際航運中心”全速邁進的澎湃脈動。

2024年,青島港口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分別增長4.2%和7.3%;膠東(dong) 國際機場貨郵吞吐量達27.9萬(wan) 噸,其中國際貨郵12萬(wan) 噸;中歐班列年開行量首次突破千列大關(guan) ,累計開行超4000列;新開行中吉烏(wu) 、中俄TIR線路後,青島國際公路運輸(TIR)持證人達14家,數量全國第一……

一年中,青島以補鏈強鏈為(wei) 抓手,推動綜合貨運樞紐實現功能、模式、網絡的係統性躍升。在交通運輸部、財政部日前聯合組織開展的2024年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績效評價(jia) 中,青島獲得A檔評定,全額斬獲2025年度中央財政獎補資金3.3億(yi) 元。

“青島製造”更快抵達全球市場

“貨物從(cong) 青島港卸船後,通過海鐵聯運直達鄭州,比原來節省了12個(ge) 小時!”這是青島“三核引領、三群聯動、三鏈協同”體(ti) 係協同發力後,企業(ye) 感受到的最直觀變化。

聚焦陸港、空港、海港三大核心樞紐,青島精準布局30餘(yu) 個(ge) 重點項目,全方位補強運輸“短板”。2024年,11個(ge) 項目順利開工,年度完成投資21.2億(yi) 元,中歐班列集結、海鐵/跨境班列銜接及航空貨運轉運能力顯著提升。

打破單一樞紐“各自為(wei) 戰”的格局,青島深化陸港、空港、海港集群協作,創新推出“前港後站”“船鐵直轉”“空海聯運”等高效模式。2024年,海鐵聯運線路激增至83條,集裝箱鐵水聯運量突破250萬(wan) 標箱,連續十年位居全國第一;六大交通物流樞紐經濟區加速崛起,總產(chan) 值達5374億(yi) 元,形成“樞紐帶動產(chan) 業(ye) 、產(chan) 業(ye) 反哺樞紐”的良性循環。

沿著黃河流域、上合組織國家、RCEP地區三條關(guan) 鍵鏈路,青島正編織一張覆蓋更廣、效率更高的運輸網。2024年,青島新增9個(ge) 國內(nei) 外合作城市,中歐班列線路擴展至22條,外貿集裝箱航線達202條,國際航空貨運航線、國際道路運輸線路各8條,讓“青島製造”“山東(dong) 特產(chan) ”更快抵達全球市場。

依托補鏈強鏈的強大牽引力,青島海陸空鐵“四港聯動”的綜合交通網絡韌性持續增強,國際樞紐地位日益穩固。

“青鏈通”智管資金用在“刀刃上”

“不用跑部門、不用遞材料,項目進度和資金撥付情況在‘青鏈通’上一目了然,這效率真是太高了!”青島在財政資金管理上的創新突破,讓一家物流企業(ye) 負責人格外感慨。

為(wei) 管好用好中央獎補資金,青島打造了全生命周期的智慧管理模式。《青島市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獎補資金管理實施細則》《獎補資金監管協議》(範本)等係列文件出台,明確資金專(zhuan) 戶管理、專(zhuan) 賬核算要求,實現動態跟蹤與(yu) 穿透監管,讓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

全國首個(ge) “青鏈通”全生命周期服務係統的上線,改變了傳(chuan) 統資金管理模式。該係統整合項目入庫、進度提報、資金管理、績效反饋全流程,借助銀證安全、票據核驗、AI與(yu) 大數據分析技術,實現獎補資金申請、下達、使用的“全透明”。

為(wei) 確保項目質量與(yu) 資金效益,青島引入第三方審計機構對重點項目實施全過程穿透審計,組織行業(ye) 專(zhuan) 家開展現場核查與(yu) 功能性評審。從(cong) 資金流向到項目實際成效,每一個(ge) 環節都經過嚴(yan) 格把關(guan) ,且所有審計、評審費用由財政承擔。

站在新起點,青島正以更大的魄力推動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工作再攀高峰。一座立足山東(dong) 、服務全國、鏈接全球的國際航運中心,正以開放創新的姿態,奏響中國沿海城市的發展強音。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