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工信部:截至今年11月,已舉辦近700場中小企業撮合對接會

發布時間:2024-11-22 13:53:26 中國新聞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2日舉(ju) 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hui)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負責人何海林在會(hui) 上表示,截至今年11月,以線上線下方式累計在海內(nei) 外舉(ju) 辦了近700場中小企業(ye) 撮合對接會(hui) ,幫助9萬(wan) 餘(yu) 家中外中小企業(ye) 拓展市場。

何海林介紹,投資、消費、出口是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今年以來,我國工業(ye) 領域對外貿易發展速度較快,為(wei) 穩定工業(ye) 增長作出了突出貢獻,為(wei) 國際市場提供了優(you) 質供給,也為(wei) 深化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國際合作提供了廣闊空間。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強化政策協同,深化國際合作,努力為(wei) 構築安全穩定、暢通高效、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體(ti) 係貢獻中國的力量。

第一,積極引導推動企業(ye) 融入國際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鼓勵跨國企業(ye) 特別是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等高新技術企業(ye) 在華設立研發中心、中試平台、生產(chan) 基地,共同推動產(chan) 業(ye) 的創新合作,推動國內(nei) 企業(ye) 提升國際化經營水平,深度融入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引導企業(ye) 通過海外投資設廠、技術授權等方式因地製宜加強與(yu) 海外企業(ye) 的合作。同時,搭建多種平台,引導中外廣大中小企業(ye) 在共享中國發展機遇的同時,積極融入全球大市場。比如,2004年創辦的中國國際中小企業(ye) 博覽會(hui) 至今已經舉(ju) 辦了19屆,參展企業(ye) 超過5.6萬(wan) 家,達成合同意向金額超過1萬(wan) 億(yi) 元。

第二,多措並舉(ju) 提高中國製造品牌的美譽度。發揮工業(ye) 設計對質量提升的牽引作用,提高機電產(chan) 品及其零部件、元器件可靠性水平,支持中介組織加強行業(ye) 自律,引導製造業(ye) 企業(ye) 有序競爭(zheng) ,提升工業(ye) 品的產(chan) 品質量。支持企業(ye) 完善全球物流和服務體(ti) 係,提高服務全球消費者的能力,深入實施消費品“三品”行動,打造消費品名品方陣;加大品牌保護力度,維護中國製造品牌的形象。2024年,中國共有72家企業(ye) 進入世界品牌500強的榜單,其中製造業(ye) 企業(ye) 有25家。

第三,大力發展數字貿易、綠色貿易。研究出台製造業(ye) 數字化轉型行動方案和推動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ye) 化行動方案,建設一批智能工廠和智慧供應鏈,大力發展智能物流裝備,推動在數據流動、商品溯源、電子簽名等領域構建與(yu) 國際接軌的跨境電子商務規則,拓展數字貿易的新空間。同時,深入落實工業(ye) 領域和重點行業(ye) 碳達峰實施方案,加快節能降碳技術研發應用,推動重點用能設備能效提升;對接國際碳足跡核算和碳交易的規則,引導新能源產(chan) 品滿足國外能源轉型市場的需求,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chan) 業(ye) 和綠色貿易。

第四,努力提升企業(ye) “出海”服務水平。指導中介組織充分發揮在市場分析、行業(ye) 自律等方麵的作用,提供有關(guan) 國家政策法規、綠色認證、財會(hui) 合規等一攬子服務。聚焦部分中小企業(ye) “出海”麵臨(lin) 的能力不足,渠道信息不暢、風險防範能力較弱等問題,組織服務機構與(yu) 有“出海”意向的中小企業(ye) 精準對接,提供專(zhuan) 業(ye) 化服務。同時聯合金融機構開展中小企業(ye) “跨境撮合”服務,為(wei) 中小企業(ye) 搭建平台、對接供需。截至今年11月,以線上線下方式累計在海內(nei) 外舉(ju) 辦了近700場中小企業(ye) 撮合對接會(hui) ,幫助9萬(wan) 餘(yu) 家中外中小企業(ye) 拓展市場。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