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7-16 09:40:15 人民日報

政府采購,是指各級國家機關(guan) 、事業(ye) 單位和團體(ti) 組織,使用財政性資金采購依法製定的集中采購目錄以內(nei) 的或者采購限額標準以上的貨物、工程和服務的行為(wei) 。
政府采購一頭連著政府,一頭連著市場,是財政運行乃至國家治理中的一項重要製度安排。據財政部統計,2022年全國政府采購規模為(wei) 34993.1億(yi) 元,占全國財政支出和GDP的比重分別為(wei) 9.4%和2.9%。
政府過緊日子,要確保政府采購“隻買(mai) 對的、不買(mai) 貴的”。與(yu) 此同時,作為(wei) 財政資金的重要支出方式,政府采購對支持中小企業(ye) 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促進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麵綠色轉型,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等,發揮著重要作用。
一筆政府采購訂單,如何兼得政府的“緊日子”和百姓、市場的“好日子”?近年來,各地財政部門進行了有益探索。
發揮規模優(you) 勢,批量采購物美價(jia) 廉
炎炎夏日,公共場所配備AED(自動體(ti) 外除顫器),對有心髒基礎疾病的人來說,多了一層安全保障。今年,浙江省舟山市的居民發現,從(cong) 醫院、車站到學校、社區圖書(shu) 館,很多地方都配置了AED。一尺見方的設備箱紅白相間,附近還放了大大的提醒標識,方便居民在緊急情況下發現並操作使用。
330套AED由舟山市衛生健康委牽頭,統計醫院、疾控、社區、教育等機構單位的需求情況後統一購得,在全市公共場所統籌配置,采購價(jia) 比市場價(jia) 降低約40%,節約近200萬(wan) 元。
“今年以來,舟山市加快打造與(yu) 基本公共服務領域相適應的政府采購新模式,對具備實施條件的公共服務領域采購項目,由市級主管部門牽頭,通過統采分簽、統采統簽、框架協議采購等方式,在全市開展批量集中采購。”舟山市財政局采購監管處處長郟宣耀告訴記者,批量集中采購發揮了規模采購優(you) 勢,提高采購效率,節約了采購資金。更為(wei) 重要的是,做到了全市範圍內(nei) 采購需求標準統一,落實了公共服務一體(ti) 化的政策導向和目標,使群眾(zhong) 享受到了平等均衡的公共服務。
截至今年6月底,舟山市在涉及養(yang) 老、醫療、教育、文化、環境等公共服務領域實施市級統一批量集中采購19項,采購金額6817.62萬(wan) 元。“目前,我們(men) 正幫助舟山市研究相關(guan) 工作指引,進一步明確了批量集中采購的基本概念、組織形式、采購流程以及相關(guan) 采購主體(ti) 責任。下一步,我們(men) 將總結經驗,爭(zheng) 取在全省複製推廣,助力浙江共同富裕示範區建設加快腳步。”浙江省財政廳相關(guan) 負責人說。
近年來,財政部出台文件,要求在政府采購中實施批量集中采購和框架協議采購。“將台式計算機、便攜式計算機、打印機、複印機、空調等產(chan) 品匯集起來實行批量集中采購,發揮規模優(you) 勢,采購價(jia) 格明顯降低。”財政部國庫司有關(guan) 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台式計算機批量集中采購的價(jia) 格,整體(ti) 上比市場價(jia) 格低30%左右。同時,財政部要求各部門對通用的工程造價(jia) 谘詢服務、工程監理服務等實行框架協議采購,規範小額零星采購行為(wei) ,明確最高限價(jia) ,允許采購單位在這個(ge) 限價(jia) 內(nei) ,通過二次競價(jia) 進一步降低采購價(jia) 格。
發揮政府采購的規模優(you) 勢節約開支,各地創新推出不少“金點子”——
2021年10月,北京市試點推動實施“綜合行政執法製式服裝和標誌帶量集中項目采購”,涉及市區兩(liang) 級市場監管、生態環境保護、交通、文化市場綜合執法等100多家執法單位,約1.5萬(wan) 名執法人員三年的製式服裝和標誌,最終由來自6省市10家供應商成功中標。相比總預算金額,節約財政資金1000餘(yu) 萬(wan) 元,資金節約率16.05%。三年來,項目履約情況良好,達到了節約財政資金過緊日子的目標,實現“物美價(jia) 廉”政府采購示範效應。
為(wei) 發揮批量集中采購規模效益,山東(dong) 省青島市匯集全市需求標準較為(wei) 統一的通用類貨物和服務采購需求,開展批量集中采購,2023年以來,全市批量集中采購計算機1319萬(wan) 元,資金節約率達46%;采購空調680萬(wan) 元,資金節約率達29%。
建章立製、數字賦能,“陽光采購”公開透明
走進重慶市九龍坡區財政局,大屏上滾動著實時采購數據。“這是區級采購數據駕駛艙,對采購進行全過程信息公開和數據分析。”九龍坡區財政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將政府采購節約率、項目執行進度、政策落實情況、資源建設情況等信息實時刷新、滾動顯示,能為(wei) 政府采購監管、決(jue) 策、績效評價(jia) 做好數據支撐。對於(yu) 超期異常項目還可在線智能催辦,提高采購效率。
為(wei) 了提高政府采購績效,重慶市財政局在法定基礎上,優(you) 化信息公開機製,新增公開評審得分和履約結果信息,提升采購活動全過程透明度,吸引更多的供應商參與(yu) ,增加采購活動競爭(zheng) 性以進一步降低采購成本。
2023年,重慶市參與(yu) 全市政府采購活動供應商數量較上年增長17%,采購預算與(yu) 采購結果之間差額達82.54億(yi) 元,節約率達12%。
從(cong) 建章立製到動態監管,中央和地方多措並舉(ju) ,讓政府采購更“陽光”。
完善立法——
財政部積極推動政府采購法修改,在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中增設“政府采購需求管理”專(zhuan) 章,確立以需求為(wei) 引領的政府采購全鏈條管理體(ti) 係,建立了采購需求與(yu) 采購方式、競爭(zheng) 範圍、評審方法、合同管理的對應關(guan) 係,切實提高需求和評審的科學性,更好地實現績效目標,更好地落實過緊日子要求。
嚴(yan) 格預算——
無預算不采購。財政部依托預算管理一體(ti) 化係統,將政府采購活動全麵融入項目入庫、部門預算編製和預算執行環節,建立起部門預算控製政府采購、采購合同輔助控製資金支付的控製體(ti) 係。目前,各地財政部門實行政府采購項目預算、立項、采購執行、簽訂合同、支付等閉環管理,從(cong) 源頭上杜絕違規采購。
規範標準——
為(wei) 推進政府采購標準化建設,不久前,安徽省財政廳發布了公開招標、競爭(zheng) 性談判、競爭(zheng) 性磋商、詢價(jia) 、單一來源等11個(ge) 不同采購方式下貨物、工程、服務的政府采購文件示範文本。這些文本簡化、統一了投標文件格式,減少投標文件中需要簽章的要求,可大大提高采購效率。
數字賦能——
浙江省打造交易、監管、服務一體(ti) 化的“政采雲(yun) ”全省統一大平台,建立了商品價(jia) 格攔防係統和定期監測機製,今年已累計阻止超250萬(wan) 件價(jia) 格超限商品上架,監測並下架違規、價(jia) 格超限商品4萬(wan) 餘(yu) 件。
福建省首創政府采購遠程異地評審模式,實現全省評審場地、專(zhuan) 家資源等跨區域共享,有利於(yu) 專(zhuan) 家獨立評審,防範出現“人情標”。截至今年4月底,福建全省已建成22個(ge) 遠程異地評審場地,完成遠程異地評審項目478個(ge) ,累計成交總金額91.04億(yi) 元。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石英華認為(wei) ,政府采購全流程電子化極大提升了采購過程中的信息傳(chuan) 輸速度,使財政資金和貨物、工程、服務的匹配過程更加高效,在提出更高監管要求的同時,也為(wei) 更好釋放政府采購政策效應提供了更牢固的基礎和更廣闊的平台。
扶“農(nong) ”助“小”向“綠”,落實財政政策要求
政府采購主打一個(ge) “摳門”,甚至到了錙銖必較的程度。但是將采購支出重點向脫貧地區和中小企業(ye) 傾(qing) 斜時,該花的錢一點都不含糊。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用“大訂單”支持脫貧地區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
北京市密雲(yun) 區檢察院辦公室副主任魏景玉告訴記者,目前,本單位食堂政府采購食材,30%來自脫貧縣,主要從(cong) “832平台”進行采購,“平台運行規範,質量檢查、退貨機製等都很嚴(yan) 格;貨品豐(feng) 富,價(jia) 比三家,價(jia) 格也很實惠。”
“832平台”是在財政部、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等部門指導下,由中國供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建設和運營的脫貧地區農(nong) 副產(chan) 品網絡銷售平台,2020年1月1日正式上線運行,目前入駐供應商2.85萬(wan) 家,在售商品26.42萬(wan) 款,注冊(ce) 采購單位67.2萬(wan) 個(ge) 。
截至今年6月30日,“832平台”今年已完成成交額31.96億(yi) 元,購買(mai) 方包括黨(dang) 政機關(guan) 、事業(ye) 單位、國企央企、金融機構等。
“按照中央決(jue) 策部署,北京市組織動員全市4500餘(yu) 家預算單位專(zhuan) 門麵向全國832個(ge) 脫貧地區農(nong) 副產(chan) 品實施采購。2023年度,全市麵向脫貧地區采購整體(ti) 預留金額達6.12億(yi) 元,實際采購額達到7.38億(yi) 元,占全部采購金額比例36.68%。”北京市財政局政府采購管理處副處長袁林說。
政府采購作為(wei) 連接政府與(yu) 市場的紐帶,為(wei) 中小企業(ye) 紓困解憂發揮重要作用。
2019年至今,《關(guan) 於(yu) 促進政府采購公平競爭(zheng) 優(you) 化營商環境的通知》《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大政府采購支持中小企業(ye) 力度的通知》等文件陸續發布,通過提高預留政府采購份額、加大評審優(you) 惠力度等方式,不斷健全政府采購對中小企業(ye) 的政策支持體(ti) 係。2022年,全國政府采購授予中小企業(ye) 合同總金額,占全國政府采購規模的七成以上。
四川省對於(yu) 適合支付預付款的采購項目,要求預算單位應明確合同預付款比例,原則上不低於(yu) 合同金額的40%、不高於(yu) 合同金額70%,符合合同約定付款條件的應依法依規及時完成資金支付,不得拖欠或延遲付款;山東(dong) 省積極推廣政府采購合同融資,豐(feng) 富“惠企貸”產(chan) 品體(ti) 係,今年以來共發放政府采購合同融資貸款50億(yi) 元……政府采購在多個(ge) 方麵強化對中小企業(ye) 的支持。
綠色已成為(wei) 政府采購的“底色”。
財政部、住房城鄉(xiang) 建設部等部門明確提出,在政府采購中全麵推廣綠色建築和綠色建材。2024年預算報告要求“建立健全綠色低碳產(chan) 品政府采購需求標準體(ti) 係,加大強製采購、優(you) 先采購綠色低碳產(chan) 品力度”。
华体会登录界面發布的《中國公共采購發展報告(2023)》顯示,目前,國家鼓勵各級公共資源交易平台開設專(zhuan) 欄、開辟綠色通道,暢通廢舊產(chan) 品設備資產(chan) 交易;綠色采購平台不斷搭建,綠色采購目錄清單不斷完善。
近日,河南省印發相關(guan) 文件,要求到2025年,政府采購綠色產(chan) 品比例要達到30%以上。
政府采購對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推動作用日益顯現。
2023年10月,滬蘇浙皖三省一市共同簽訂《長三角區域政府采購一體(ti) 化發展五年行動計劃》。“目前,安徽省正在研究建立長三角區域政府采購供應商統一注冊(ce) 標準,擬定長三角區域政府采購供應商信息登記管理辦法,搭建統一身份認證中心和公共資源交易領域數字證書(shu) (CA)互認開放平台。”安徽省財政廳政府采購處副處長李元元說。
“政府采購助推建立全國統一大市場的製度規則,加快實現市場準入製度、市場公平競爭(zheng) 製度、商品和服務評定標準、信用製度、產(chan) 權保護製度在全國範圍內(nei) 的統一,有助於(yu) 培育、發展和壯大全國統一大市場。”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政府績效研究中心研究員王澤彩說。
王澤彩認為(wei) ,未來,要加快完善政府采購集約式、整體(ti) 性、一體(ti) 化製度體(ti) 係建設,強化關(guan) 鍵節點“買(mai) 什麽(me) ”“怎麽(me) 買(mai) ”“買(mai) 得值”的管理約束。一是在探索持續加大綠色、低碳、節能產(chan) 品采購規模的同時,不斷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拉動弱勢產(chan) 業(ye) 、行業(ye) 、領域經濟實現供需“雙側(ce) ”恢複性增長。二是探索數字賦能政府采購,導入數字化大模型,廣泛運用人工智能技術,擴大“不見麵審批”範圍,努力實現政府“少花錢”、經營主體(ti) “有錢賺”的降本增效“雙贏”目標。三是探索開展政府采購政策與(yu) 宏觀政策一致性評估,使政府采購政策成為(wei) 培育新質生產(chan) 力不可或缺的要素,更好融合“看不見的手”與(yu) “看得見的手”雙重效能,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人民日報 記者 曲哲涵 常碧羅)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