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產(chan) 業(ye) 數字化 > 正文

方案來了!中國數字人才培育行動啟航

發布時間:2024-04-18 11:12:25 新華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數字化浪潮加速演進,人口大國將如何擁抱機遇?

17日,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部等九部門發布《加快數字人才培育支撐數字經濟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6年)》,旨在發揮數字人才支撐數字經濟的基礎性作用,為(wei) 高質量發展賦能蓄力。

中國正成為(wei) 全球數字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AI數字人24小時直播帶貨,遠程大數據尋醫問診,數字博物館引人入勝……數字化技術已越來越深入我們(men) 的生活。

截至2022年末,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已達到50.2萬(wan) 億(yi) 元,占GDP比重41.5%。層出不窮的新技術、新模式、新業(ye) 態背後,關(guan) 鍵靠人才支撐。

此次方案明確提出,用3年左右時間,紮實開展數字人才育、引、留、用等專(zhuan) 項行動,提升數字人才自主創新能力,激發數字人才創新創業(ye) 活力。

如何增加數字人才有效供給、形成集聚效應?

方案部署了數字技術工程師培育項目、數字技能提升行動等六個(ge) 重點項目。這些項目將從(cong) 產(chan) 業(ye) 、企業(ye) 、高校等層麵入手,規劃未來數字人才的“成長地圖”和培育體(ti) 係,持續優(you) 化人才要素結構和發展環境,夯實數字經濟“加速跑”的人才“底座”。

近年來,數字人才不足、人才素質與(yu) 產(chan) 業(ye) 相關(guan) 崗位需求不匹配、關(guan) 鍵核心領域創新能力不夠等問題日益凸顯。一方麵是每年高校畢業(ye) 生超千萬(wan) ,不少年輕人麵臨(lin) 就業(ye) 壓力。另一方麵是企業(ye) 數字化發展產(chan) 生大量新崗位,卻難以招到合適人才。

要讓機器人“聽得懂”“幹得對”,離不開機器人工程技術人員;自動化生產(chan) 線布局建設,必須靠智能製造工程技術人員;把龐大廠礦變成“虛擬工廠”,需要數字孿生工程師……

據測算,我國數字化人才缺口在2500萬(wan) 至3000萬(wan) 左右,而且還在不斷擴大。特別是人工智能、智能製造、半導體(ti) 、大數據等相關(guan) 領域人才需求量激增。

獵聘大數據顯示,今年新春開工首周,AIGC領域人才需求激增,新發布職位數量同比增長612.5%。在不少招聘平台,圖像算法工程師和架構師薪資排名領先,數字人才成為(wei) 職場“香餑餑”。

也正因為(wei) 如此,方案將數字技術工程師培育放在六個(ge) 重點項目首位,提出重點圍繞大數據、人工智能、智能製造、集成電路、數據安全等數字領域新職業(ye) ,製定頒布國家職業(ye) 標準,構建科學規範培訓體(ti) 係,開辟數字人才自主培養(yang) 新賽道。按照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部計劃,每年將培養(yang) 培訓數字技術技能人員8萬(wan) 人左右。

培養(yang) 數字人才,教育是基礎,也是重頭。

方案提出,將加強高等院校數字領域相關(guan) 學科專(zhuan) 業(ye) 建設,加大交叉學科人才培養(yang) 力度,並充分發揮職業(ye) 院校作用,推進職業(ye) 教育專(zhuan) 業(ye) 升級和數字化改造。

事實上,機器人工程、智能製造工程、無人駕駛航空器係統工程、材料智能技術、智能視覺工程等一批新專(zhuan) 業(ye) 已經成為(wei) 高校的新選擇,不僅(jin) 得到學生的青睞,更在就業(ye) 市場上得到廣泛認可。

新一代數字技術日新月異。方興(xing) 未艾的數字經濟,已經成為(wei) 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從(cong) 強化數字經濟的頂層設計,到成立國家數據局提高數字經濟治理水平,再到強化數字人才培育與(yu) 支撐……不遠的將來,數字人才將競相湧現,數字經濟將更具活力。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