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產(chan) 業(ye) 數字化 > 正文

北京支持校企聯合培養複合型數字人才

發布時間:2024-07-17 14:04:48 人民網——人民日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近日,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局等9部門共同發布《北京市加快數字人才培育支撐數字經濟發展實施方案(2024—2026年)》。方案涵蓋培養(yang) 重點隊伍、打造培育平台、完善發展機製、加強組織保障4個(ge) 板塊16項舉(ju) 措,計劃用3年左右時間,為(wei) 北京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杆城市提供人才保障。

人才隊伍培養(yang) 方麵,北京將著力培養(yang) 數字戰略科學家、數字領軍(jun) 人才、數字技術人才和技能人才等4類數字領域人才隊伍。為(wei) 此,北京將通過引進海外高層次數字人才、支持留學回國數字人才創新創業(ye) 、組織海外高層次數字人才回國服務,發現和培養(yang) 戰略科學家,並形成人才梯隊;將通過培訓、研修等方式,提升首席數據官和企業(ye) 管理人員數字能力素質;將實施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和數字技術工程師培育項目,大力培育數字技術人才隊伍;將持續開展職業(ye) 院校、技工院校專(zhuan) 業(ye) 設置工作,完善動態優(you) 化調整機製,支持技工院校開展數字技能社會(hui) 培訓。

培育平台打造方麵,北京將積極發揮在京國家實驗室、國家科研機構、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科技領軍(jun) 企業(ye) 的作用。深化產(chan) 學研融合培養(yang) 體(ti) 係建設,在高等院校數字領域學科打造“一流專(zhuan) 業(ye) ”“一流課程”,支持高校、科研院所與(yu) 企業(ye) 聯合培養(yang) 複合型數字人才;完善數字技術人才基地建設,進一步發揮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數字卓越工程師實踐基地、產(chan) 教融合實訓基地作用,積極開展繼續教育和學術技術交流活動。

同時,加強數字領域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工作站建設,加大青年人才培養(yang) 力度;強化數字技能人才培養(yang) 載體(ti) 建設,圍繞戰略性數字經濟新業(ye) 態、新職業(ye) 、新崗位,重點培育一批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和技能大師工作室,開展高技能人才培訓和帶徒傳(chuan) 技、技術攻關(guan) 等活動;支持數字經濟創新創業(ye) 載體(ti) 建設,深化人力資源服務產(chan) 業(ye) 園和留學人員創業(ye) 園建設,同時加大創業(ye) 培訓力度,促進數字人才在人工智能、信息技術、智能製造、電子商務等數字經濟領域創新創業(ye) 。

完善發展機製方麵,北京將重點對人才引進機製、評價(jia) 機製、激勵機製、流動機製進行改進。引進方麵,探索舉(ju) 辦北京市數字工程師創新創業(ye) 大賽等賽事,快速集聚一批有突出技術創新能力、善於(yu) 解決(jue) 複雜工程問題的工程師。評價(jia) 方麵,升級國際職業(ye) 資格認可目錄,持續發布數字職業(ye) ,動態調整數字職稱專(zhuan) 業(ye) 設置,支持數字型企業(ye) 自主開展職業(ye) 技能等級認定,對優(you) 秀技能人才可直接認定或破格晉升職業(ye) 技能等級。

推動落實“新八級工”職業(ye) 技能等級製度,開展特級技師、首席技師評聘。激勵方麵,持續發布數字經濟從(cong) 業(ye) 人員相關(guan) 崗位工資價(jia) 位信息,引導企業(ye) 建立健全企業(ye) 薪酬分配製度,事業(ye) 單位可實行年薪製、協議工資、項目工資等分配形式。人才流動方麵,支持開展高層次數字人才出國(境)培訓交流,鼓勵數字人才在京津冀三地流動,支持各區製定出台精準有效的數字人才支持政策,引導人才在重點企業(ye) 、高校和科研院所等機構間有序流動。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