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規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政策法規 > 地方及其他 > 正文

山東省2023年數字經濟“全麵提升”行動方案

發布時間:2023-05-23 16:34:23

為(wei) 貫徹國務院《“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落實山東(dong) 省《“十四五”數字強省建設規劃》《關(guan) 於(yu) 深化改革創新促進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措施》等文件要求,按照數字強省建設“一年全麵起勢、兩(liang) 年重點突破、五年跨越發展”戰略目標,決(jue) 定將2023年確定為(wei) 我省數字經濟發展“全麵提升”年,結合我省實際製定本行動方案。

一、全麵塑強數字產(chan) 業(ye) 化發展優(you) 勢,加速提升產(chan) 業(ye) 集聚能級

1.加快電子信息製造業(ye) 提質升級。實施智能傳(chuan) 感器應用推廣行動,擴大碳化矽材料產(chan) 能規模,做大做強第三代半導體(ti) 產(chan) 業(ye) ,集中資源支持濟南比亞(ya) 迪半導體(ti) 、德州有研大矽片等重大項目建設,推進智能傳(chuan) 感器在消費電子、工業(ye) 控製等領域的應用及融合。實施電子整機供給能力提升行動,加快國產(chan) 芯片等關(guan) 鍵器件的適配驗證和替代應用,鼓勵海爾、海信、浪潮、歌爾等整機龍頭企業(ye) ,加大基於(yu) 國產(chan) 芯片整機產(chan) 品的研發力度,提高產(chan) 業(ye) 鏈自主可控能力,加快推動整機企業(ye) 對國產(chan) 芯片的替代應用。實施產(chan) 業(ye) 集群培育行動,製定全省工業(ye) 和信息化領域未來產(chan) 業(ye) 發展行動計劃,出台推動元宇宙發展的指導意見,支持濟南“中國算穀”、青島超高清視頻產(chan) 業(ye) 高地、濰坊元宇宙產(chan) 業(ye) 園建設,超前規劃和布局量子科技、空天信息、虛擬現實、磁懸浮等未來產(chan) 業(ye) 集群。2023年底,電子信息製造業(ye) 收入規模力爭(zheng) 增長10%。(省工業(ye) 和信息化廳牽頭負責)

2.提升軟件和信息服務業(ye) 發展質效。推動“兩(liang) 名城帶多名園、百名企育千名品”規模能級躍升,支持濟南、青島軟件名城做強特色做大優(you) 勢,產(chan) 業(ye) 規模保持國內(nei) 城市前十,引導有條件的地市爭(zheng) 創國家信息消費示範城市;強化園區高端化綜合發展和專(zhuan) 業(ye) 化特色培育,培強5家左右集聚程度高、創新能力突出的省級軟件名園;加強省級軟件工程技術中心認定評估、運行評價(jia) 等管理工作,指導發布省級軟件綜合競爭(zheng) 力百強;在基礎軟件、工業(ye) 軟件、應用軟件等關(guan) 鍵領域培育推廣100個(ge) 左右技術領先的魯版軟件名品。實施大數據產(chan) 業(ye) “繁星”“龍騰”“沃土”“雨露”“煥新”“匠心”六大工程,加快推進大數據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2023年底,全省軟件業(ye) 務收入同比增長達到10%以上,大數據產(chan) 業(ye) 力爭(zheng) 突破2000億(yi) 元。(省工業(ye) 和信息化廳牽頭負責)

3.高質量建設工業(ye) 互聯網示範區。實施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培優(you) 工程,支持4家國家級“雙跨”平台做大做強,新打造50個(ge) 以上省級平台、10個(ge) 左右國家級特色專(zhuan) 業(ye) 型平台,構建具有山東(dong) 特色的“省級平台-國家級特色專(zhuan) 業(ye) 型平台-國家級‘雙跨’平台”梯次成長模式。深入開展“工賦山東(dong) ”專(zhuan) 項行動,健全完善市場化推進體(ti) 係,建好用好國家級平台應用創新推廣中心、創新合作中心等重大載體(ti) ,布局一批工業(ye) 互聯網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培育一批“平台+新技術+新模式+新場景”解決(jue) 方案,推動需求企業(ye) 與(yu) 服務商精準高效對接,新打造100個(ge) 左右“工賦山東(dong) ”典型場景。2023年底,互聯網行業(ye) 業(ye) 務收入力爭(zheng) 增長30%。(省工業(ye) 和信息化廳、省通信管理局按分工負責)

4.打造信息通信服務業(ye) 發展新高地。分級分類分場景精準提升5G網絡廣、深、厚能力,進一步加強三新(新擴城區、新建高速、新建住宅)及農(nong) 村區域的廣覆蓋、城市小區樓宇的深度覆蓋以及流量熱點地區超忙小區的厚覆蓋。加大電信普遍服務等政策資金支持力度,優(you) 先推動有條件的重點行政村開展低頻5G網絡建設,進一步支持發展通信感知一體(ti) 化、通信與(yu) 人工智能融合、通信網絡內(nei) 生安全、星地一體(ti) 融合組網等下一代信息通信網絡技術。2023年底,電信業(ye) 務總量增幅力爭(zheng) 超過25%,電信業(ye) 務收入增幅超過8%。(省通信管理局、省工業(ye) 和信息化廳按分工負責)

二、全麵推動產(chan) 業(ye) 數字化轉型升級,加速提升數實融合水平

5.加速製造業(ye) 數字化轉型。高標準實施製造業(ye) 數字化轉型行動,指導成立製造業(ye) 數字化轉型促進會(hui) ,新培育20家以上智能製造標杆企業(ye) ,建設100家以上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智能製造場景)。深入推進中小企業(ye) 數字化賦能行動,高標準編製《中小企業(ye) 數字化轉型試點實施方案》,積極爭(zheng) 取中央財政支持中小企業(ye) 數字化轉型試點,推動10家左右行業(ye) 平台、100家左右企業(ye) 納入國家試點範圍。完善省中小企業(ye) 公共服務平台功能,持續開展“萬(wan) 名數字專(zhuan) 員”進企業(ye) 活動。加快體(ti) 係協同應用,鼓勵試點單位麵向產(chan) 業(ye) 集群建設垂直行業(ye) 服務平台,共建聯合創新中心,加快產(chan) 業(ye) 數字化協同規模應用,建設100個(ge) 左右工業(ye) 大數據應用場景,通過工業(ye) 大數據中心體(ti) 係賦能1000家以上企業(ye) 數字化轉型。建設一批國字號產(chan) 業(ye) 鏈“數字經濟總部”項目,新培育20家左右“有產(chan) 業(ye) 、有市場、有平台、有總部”特色數字經濟園區。(省工業(ye) 和信息化廳牽頭負責)

6.加快發展特色高效數字農(nong) 業(ye) 。推進農(nong) 業(ye) 全鏈條數字化轉型,新創建認證100個(ge) 智慧農(nong) 業(ye) 基地、35個(ge) 智慧畜牧業(ye) 應用基地、16個(ge) 智能牧場。大力推廣應用新型智能農(nong) 機裝備,引導傳(chuan) 統農(nong) 業(ye) 機械智能化改造提升。實施農(nong) 村電商提點增麵行動,提升電子商務進農(nong) 村綜合示範項目建設水平,加快推動“數商興(xing) 農(nong) ”,深入開展“五抓一促”(抓公共服務、抓物流整合、抓龍頭企業(ye) 、抓特色產(chan) 品、抓人才培訓,促農(nong) 產(chan) 品上行),持續提升全省農(nong) 村電商發展水平。(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省商務廳、省工業(ye) 和信息化廳按分工負責)

7.加力推進現代服務業(ye) 集聚區建設。實施服務業(ye) 數字化轉型提速工程,認定一批省級現代服務業(ye) 集聚區,深化現代服務業(ye) 與(yu) 先進製造業(ye) 融合,開展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百企升級引領工程,培育10個(ge) 左右國家服務型製造示範企業(ye) 及項目,推廣共享製造、柔性製造等新模式。深化濟南、青島、威海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建設國家數字、文化等特色服務出口基地。深化電商“三個(ge) 十”計劃,分別打造10家有影響力的電商供應鏈基地、電商直播基地、電商產(chan) 業(ye) 帶,開展“產(chan) 業(ye) 集群+跨境電商”培育行動。優(you) 化提升“山東(dong) 主播帶山東(dong) 貨”品牌和省際直播電商合作質效。(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ye) 和信息化廳、省商務廳按分工負責)

三、全麵激活數據要素潛能,加速提升要素市場化配置效能

8.實施“存儲(chu) 算力”提升行動。加快推動一體(ti) 化工業(ye) 大數據中心體(ti) 係建設,加強數據分級分類管理,製定符合體(ti) 係發展的工業(ye) 數據分類目錄、數據模型、元數據管理和數據字典等基礎共性標準,探索數據中心體(ti) 係硬件資源智能調度,加快培育“1+3+N+X”一體(ti) 化行業(ye) 雲(yun) 中心、區域雲(yun) 中心,構築大數據中心山東(dong) 工業(ye) 雲(yun) 體(ti) 係,按照“原始數據不出域、數據可用不可見”原則,構建山東(dong) 工業(ye) 數據資產(chan) 地圖,工業(ye) 數據匯聚量向“EB級”邁進。(省工業(ye) 和信息化廳、省通信管理局按分工負責)

9.深入開展數字賦能專(zhuan) 項行動。深層級開展數據采集、傳(chuan) 輸、存算、管理及應用。推動企業(ye) 數據全麵采集,力爭(zheng) 推動不少於(yu) 1000家規上工業(ye) 企業(ye) 實施數據賦能專(zhuan) 項行動,新增數字化改造設備不少於(yu) 10萬(wan) 台套。提升企業(ye) 數據傳(chuan) 輸能力,支持企業(ye) 采用5G、F5G、Wifi6等新型網絡技術,提升生產(chan) 經營等環節網絡化水平,建設可管、可控、可溯的可信工業(ye) 網絡。提高企業(ye) 數據管理水平,加強企業(ye) 數據管理係統(EDM)推廣應用,推動200家左右企業(ye) 達到DCMM2級及以上標準。深化企業(ye) 數據融合應用,支持企業(ye) 構建協同研發體(ti) 係,實現基於(yu) 用戶數據分析的產(chan) 品創新,打造數據驅動的製造業(ye) 新模式新業(ye) 態,培育一批技術先進、質量可靠、模式創新、競爭(zheng) 力強的“數據賦能”優(you) 秀產(chan) 品(方案),打造一批省級數字經濟“晨星工廠”標杆企業(ye) ,建設15家左右產(chan) 業(ye) 規模和經濟效益突出、數據資源體(ti) 係完善、數據價(jia) 值釋放程度高的特色行業(ye) “產(chan) 業(ye) 大腦”。(省工業(ye) 和信息化廳牽頭負責)

10.探索數據要素市場化機製。建立黃河流域數據要素流通體(ti) 製機製,積極爭(zheng) 取上合組織大數據合作中心落戶山東(dong) 。探索公共數據授權運營機製,開展數據(產(chan) 品)登記。培育數據經紀人,建立一批數據要素市場中介服務機構。做強省數據要素創新創業(ye) 共同體(ti) ,集聚數字化創新資源,推動數據采集、數據治理、數據應用、數據中介服務等全產(chan) 業(ye) 鏈協同發展。開展數據應用效能綜合評價(jia) ,推動典型案例“一地創新、多地複用”。(省大數據局、省工業(ye) 和信息化廳、青島市人民政府按分工負責)

四、全麵建強數字新基建,加速提升數字經濟發展基礎保障

11.優(you) 化提升信息網絡基礎設施水平。開展新一代網絡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推進工業(ye) 園區、重點企業(ye) 5G網絡全覆蓋,提升沿黃9市5G網絡質量,累計開通5G基站20萬(wan) 個(ge) ,支持有條件的企業(ye) 參與(yu) 全國6G技術研發。加強標識解析體(ti) 係建設,新建成二級節點5個(ge) 以上,儲(chu) 備擬建節點10個(ge) 左右。推動完善“確定性網絡”建設布局,加強城域網、園區網、企業(ye) 網接入能力建設,確保累計突破1萬(wan) 公裏。深入推進千兆光網普及工程,加快發展第五代超高速光纖網絡,建成10G PON及以上端口數超過100萬(wan) 個(ge) ,力爭(zheng) 全省16市均達到千兆城市標準,推動青島國際通信業(ye) 務出入口局落地。開展數據中心“提質增量”行動,實施省級新型數據中心創建工程,PaaS層以上雲(yun) 服務占比提升至25%以上,創建80個(ge) 以上省級新型數據中心,全省數據中心在用標準機架數達到35萬(wan) 個(ge) ,推動全省數據中心規模化、集約化、綠色化發展。提升窄帶物聯網及5G寬帶物聯網覆蓋水平,全省注冊(ce) 物聯網終端力爭(zheng) 突破2億(yi) 個(ge) 。(省工業(ye) 和信息化廳、省通信管理局、省大數據局按分工負責)

12.深入推動傳(chuan) 統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加快智慧高速、智慧港航、智慧機場、智慧高鐵建設,建成濟青中線智慧高速、青島港前灣港區自動化碼頭三期,完成渤海灣港通用幹散貨碼頭全流程自動化、小清河數字化航道、濟南和煙台機場ITC信息樓等重點項目建設。推動90萬(wan) 噸及以上煤礦智能化改造,啟動中俄東(dong) 線(山東(dong) 段)、山東(dong) 天然氣環網南幹線等新建管道智能化建設,實現35千伏及以上公用變電站光纖100%覆蓋,配電線路自動化配置率達到95%。加快建設天空地一體(ti) 化智能感知體(ti) 係,重點推進小型水庫雨水工情自動測報和水庫安全運行及防洪調度項目建設。(省交通運輸廳、省能源局、省水利廳按分工負責)

五、全麵打造數字技術創新新引擎,加速提升創新策源能力

13.開展關(guan) 鍵核心技術研發攻關(guan) 。采用“揭榜製”組織實施100項左右重大科技創新工程項目,聚焦人工智能、電子信息、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開展關(guan) 鍵核心技術研發攻關(guan) 。圍繞重點產(chan) 業(ye) 和未來產(chan) 業(ye) 領域打造新型研發機構群,新備案省級新型研發機構30家左右。實施重點領域研發計劃,集中力量開展基礎通用技術、前沿顛覆技術和非對稱技術的研究創新。在大數據、雲(yun) 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領域開展基礎理論、核心算法及關(guan) 鍵共性技術研究。加快布局6G、太赫茲(zi) 、8K、量子信息、類腦計算、神經芯片、DNA存儲(chu) 等前沿技術。加強集成電路製造設備、材料和工藝、基礎軟件、工業(ye) 軟件等重點領域研發突破與(yu) 迭代應用。支持在數字化技術領域開展高價(jia) 值專(zhuan) 利培育布局。持續支持雲(yun) 計算裝備產(chan) 業(ye) 創新中心建設,推動雲(yun) 數據庫應用等多項技術實現突破。(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ye) 和信息化廳、省科技廳按分工負責)

14.強化優(you) 質創新主體(ti) 培育。實施企業(ye) 技術創新項目計劃,鼓勵數字經濟領域企業(ye) 牽頭在重點領域和產(chan) 業(ye) 鏈關(guan) 鍵環節開展技術攻關(guan) ,爭(zheng) 創技術創新項目。聚焦電子測量儀(yi) 器等重點領域,積極支持骨幹單位聯合上下遊優(you) 勢科研力量,加快爭(zheng) 創國家級創新平台。大力培育國家和省級技術創新示範企業(ye) ,充分發揮企業(ye) 創新主體(ti) 作用,健全企業(ye) 主導產(chan) 業(ye) 技術研發創新機製,加強政策、資金、人才等保障,新培育一批省“一企一技術”研發中心、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ye) 、省技術創新示範企業(ye) 。實施科技型企業(ye) 梯次培育工程,加大數字經濟領域科技型中小企業(ye) 和高新技術企業(ye) 培育力度。(省科技廳、省工業(ye) 和信息化廳按分工負責)

15.加快搭建數字經濟創新平台體(ti) 係。實施創新平台賦能行動,聚焦先進計算、高端軟件、虛擬現實、智能製造等重點方向,加快“5351”數字經濟創新平台體(ti) 係建設,力爭(zheng) 培育創新實驗室15個(ge) 、創新中心60個(ge) 、創新服務機構10個(ge) 、創新人才基地20個(ge) 。依托省內(nei) 具有較強研究能力的機構,建設一批引領型、創新型的數據開放創新應用實驗室,構建創新創業(ye) 共同體(ti) 生態體(ti) 係。瞄準產(chan) 業(ye) 前沿領域和短板弱項,積極爭(zheng) 取國家集成電路、製造業(ye) 轉型升級、工業(ye) 母機等政府投資基金的支持。高標準建設國家高端智能化家用電器創新中心、國家虛擬現實創新中心(青島)。(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工業(ye) 和信息化廳、省大數據局按分工負責)

六、全麵築牢數字安全屏障,加速提升數據安全防護能力

16.深化數據安全管理體(ti) 係。完善數據分類分級、監測預警、應急處置、檢測評估、監督檢查等管理機製,出台《山東(dong) 省工業(ye) 和信息化領域數據安全管理實施細則》。麵向重點企業(ye) 推進開展重要數據識別、督導檢查、安全防護等工作,有效落實數據安全主體(ti) 責任。開展新型智慧城市、數字園區網絡安全試點,組織開展第二批山東(dong) 省網絡和數據安全重點企業(ye) (機構)入庫工作,開展一體(ti) 化安全運營中心和網絡安全保險試點,推進網絡安全技術措施與(yu) 數字經濟領域工程項目一體(ti) 規劃、一體(ti) 建設、一體(ti) 使用。加強數據安全法律政策宣貫,強化典型案例推廣,提升數據安全防護水平。持續推動網絡安全立法,研究製定《山東(dong) 省網絡安全條例》。加強安全防護能力建設,建成“責任明晰、安全可控、能力完備、協同高效”的網絡安全體(ti) 係。(省工業(ye) 和信息化廳、省委網信辦按分工負責)

17.增強數據安全產(chan) 業(ye) 供給能力。製定山東(dong) 省數據安全產(chan) 業(ye) 發展行動方案,遴選一批數據安全優(you) 秀產(chan) 品、服務和解決(jue) 方案,打造一批數據安全標杆示範單位,加強推廣應用,豐(feng) 富我省數據安全資源池。通過聯合培養(yang) 、共建實驗室、創建實習(xi) 實訓基地、數據安全競賽等形式,加快培養(yang) 複合型、專(zhuan) 業(ye) 型數據安全人才。舉(ju) 辦數據安全宣貫活動,進一步提升數據安全治理水平,促進數據安全產(chan) 業(ye) 發展。2023年底,數據安全行業(ye) 收入力爭(zheng) 突破200億(yi) 元。(省工業(ye) 和信息化廳牽頭負責)

18.強化數據安全保障能力。依托山東(dong) 省工業(ye) 大數據安全實驗室,開展數據安全政策谘詢、風險評估、產(chan) 業(ye) 協同等公共服務能力建設。建立全省政務領域網絡安全態勢感知體(ti) 係,提升全省一體(ti) 化安全監測能力。常態化推進網絡安全攻防實戰演練,不斷提升安全防護水平和應急處置能力。建立健全個(ge) 人信息保護統籌協調機製,深入開展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ge) 人信息專(zhuan) 項治理、汽車數據安全專(zhuan) 項治理,組織實施重點行業(ye) 領域數據安全和個(ge) 人信息保護專(zhuan) 項檢查。做好數據出境安全評估工作,開展跨境數據專(zhuan) 線監督檢查,保障數據依法有序自由流動。(省委網信辦、省工業(ye) 和信息化廳、省大數據局按分工負責)

七、全麵強化數字化變革引領,加速提升數字經濟治理水平

19.加大統籌協調推進力度。完善涵蓋更多部門的數字經濟發展聯席會(hui) 議機製,推動各市理順數字經濟管理體(ti) 製機製,加強跨層級、跨地域、跨係統、跨部門、跨業(ye) 務分工協作。發揮“1+7”數字經濟高端專(zhuan) 家智庫專(zhuan) 家的專(zhuan) 業(ye) 、專(zhuan) 長,進一步完善組織機構,健全製度,凝聚專(zhuan) 家智慧,建立省數字經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hui) ,紮實做好基於(yu) 工業(ye) 大數據的工業(ye) 經濟運行智能監測與(yu) 分析研究部省合作課題研究。強化數字經濟運行統計監測,完善數字經濟發展考核指標,完善數字經濟核心產(chan) 業(ye) 增加值測算方法,常態化開展數字經濟核心產(chan) 業(ye) 增加值核算。2023年底,數字經濟總量突破4萬(wan) 億(yi) 元,核心產(chan) 業(ye) 占GDP比重達到8.5%。(省工業(ye) 和信息化廳牽頭負責)

20.優(you) 化多維數字治理機製。構建數字經濟多元、開放、公平的市場環境,優(you) 化政務服務和業(ye) 務協同,推動形成技術支撐有力、安全保障有效、體(ti) 製機製健全、治理效能領先的數字化治理體(ti) 係。深入推進“互聯網+監管”,推動涉企信息統一歸集,實現風險動態評估和分類監管。統籌推進“一網統攬”綜合慧治平台及各市“城市大腦”建設,加快構建省市一體(ti) 、高效協同的經濟社會(hui) 運行態勢感知體(ti) 係和可視化指揮調度體(ti) 係。(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ye) 和信息化廳、省大數據局按分工負責)

21.強化數字經濟發展要素保障。全力保障數字經濟項目用地需求,落實“土地要素跟著項目走”的管理機製,支持各市將數字經濟發展領域項目納入省市重大項目清單。支持培育數字經濟人才,深化企業(ye) 總數據師(CDO)製度,遴選一批數字經濟“領軍(jun) 人物”“智慧工匠”和“引航專(zhuan) 家”。深化金融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引導更多金融資源流向數字技術創新和數字經濟發展,發揮數字經濟股權投資資金作用,健全完善資金管理製度,加強績效管理。發揮產(chan) 業(ye) 基金在投資價(jia) 值發現、企業(ye) 培育賦能方麵的優(you) 勢,為(wei) 數字經濟領域創新型技術企業(ye) 提供資金、資本、資源賦能。(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ye) 和信息化廳按分工負責)

22.營造數字經濟良好發展氛圍。持續開展數字經濟“百城牽手萬(wan) 項”,建立年度全省數字經濟重點項目庫,以項目牽引推動建設“全場景”數字經濟園區和產(chan) 業(ye) 集聚區。推進國家級全民數字素養(yang) 與(yu) 技能培訓基地建設,編製數字經濟通識讀本,繼續實施萬(wan) 名黨(dang) 政幹部和萬(wan) 名企業(ye) 家數字化培訓工程、“萬(wan) 名數字專(zhuan) 員”進企業(ye) 活動。全力辦好中國企業(ye) 數據管理大會(hui) 、促進數實融合“全國行”、第15屆濟南國際信博會(hui) 暨數字經濟高峰論壇等活動,深入開展數字強省宣傳(chuan) 月、全民數字素養(yang) 與(yu) 技能提升月,不斷擴大我省數字經濟影響力、美譽度。(省工業(ye) 和信息化廳、省委網信辦、省大數據局按分工負責)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