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16 11:50:00 人民日報海外版

商務部等部門推出12項措施,提升加工貿易發展水平——
打造中國加工貿易“2.0”
“兩(liang) 頭在外”“借雞生蛋”的加工貿易,曾占據中國外貿“半壁江山”,如今仍是聯結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的重要貿易方式。近日,商務部等10部門印發《關(guan) 於(yu) 提升加工貿易發展水平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cong) 六個(ge) 方麵提出12項政策措施,為(wei) 打造中國加工貿易“2.0”版本繪製了藍圖。
改革開放40餘(yu) 年來,加工貿易在中國開放型經濟格局中扮演了什麽(me) 角色?規模和比重齊降的背景下,加工貿易如何創新突圍,贏得新優(you) 勢?記者進行了采訪。
加工貿易已衍生出多種形態
什麽(me) 是加工貿易?與(yu) 一般貿易相比,“兩(liang) 頭在外”是加工貿易最突出的特征,即“原料從(cong) 外進,產(chan) 品在外銷”,具體(ti) 包括來料加工、進料加工等形式。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傳(chuan) 統加工貿易通常居於(yu) 國際價(jia) 值鏈“微笑曲線”的底端位置,勞動密集、附加值較低、可替代性強是其主要特點。
作為(wei) 中國開放型經濟和對外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改革開放以來,加工貿易曾在促進對外開放、推動產(chan) 業(ye) 升級、保障就業(ye) 等諸多方麵發揮重要作用。海關(guan) 總署數據顯示,1981年至2023年,中國加工貿易進出口年平均增長率近20%,累計增長近500倍。
40多年間,中國加工貿易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企業(ye) 通過加工貿易參與(yu) 全球分工,從(cong) “借雞生蛋”到逐漸“自主孵化”,業(ye) 務模式逐步從(cong) OEM(代工)向ODM(代設計)以及OBM(品牌營銷)轉變。
以加工貿易較為(wei) 發達的廣東(dong) 省為(wei) 例。如今,廣東(dong) 省加工貿易企業(ye) ODM和OBM的比重已上升至約2/3。其中,在作為(wei) 加工貿易重要基地的東(dong) 莞市,約三成加工貿易企業(ye) 設立了研發機構,500多家申請成為(wei) 高新技術企業(ye) ,超2000家加工貿易企業(ye) 建立起自主品牌,累計擁有品牌數超過1.3萬(wan) 個(ge) ,ODM、OBM產(chan) 品出口比重從(cong) 2009年的40.8%提升至75.3%。
“加工貿易從(cong) 整體(ti) 上帶動了我國加工製造業(ye) 水平的提升,增強了創新能力,促進了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海關(guan) 總署有關(guan) 負責人說。
與(yu) 此同時,隨著國內(nei) 外環境發生深刻變化,中國外貿格局中傳(chuan) 統加工貿易的規模和占比也在下降。
海關(guan) 總署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加工貿易“兩(liang) 頭在外”發展模式已經與(yu) 構建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不相適應,外貿占比也從(cong) 最高時的超過“半壁江山”,下降到五分之一左右。2023年前三季度,全國加工貿易進出口總值5.57萬(wan) 億(yi) 元,占全國外貿進出口總值的18.1%。
盡管如此,提升加工貿易發展水平仍具有現實意義(yi) 。商務部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規模、比重的下降,並不意味著加工貿易的作用減小了。“加工貿易目前仍是拉動中西部、東(dong) 北地區外貿增長的主要動力,對穩外貿穩外資、穩住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也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該負責人說。
業(ye) 內(nei) 人士分析,如今中國加工貿易已衍生出多種形態,如對跨境物流要求較高的貨物加工貿易、對人力資源要求較高的服務加工貿易、對網絡開放和智能化要求較高的數字加工貿易等。《意見》圍繞強化交通物流與(yu) 用能保障、滿足多層次用人需求、支持拓展國內(nei) 市場等方麵分別提出針對性措施,推動加工貿易產(chan) 品由低附加值產(chan) 品向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產(chan) 品轉型升級,有助於(yu) 推動加工貿易更好服務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
向“微笑曲線”兩(liang) 端拓展
麵對新形勢,中國加工貿易向何處去?需求端和供給端“雙向擠壓”之下,積極開拓國內(nei) 市場成為(wei) 不少外貿企業(ye) 的選擇。
東(dong) 莞石龍京瓷有限公司主要生產(chan) 車載鏡頭、液晶顯示模塊等高科技產(chan) 品。近年受原材料成本高企、國際市場波動等因素影響,公司出口訂單減少,過去主要依賴出口的發展模式遭遇瓶頸。“根據形勢變化,公司探索出口轉內(nei) 銷渠道,再加上海關(guan) 加工貿易貨物集中內(nei) 銷等利好政策支持,抓住了國內(nei) 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商機,內(nei) 銷業(ye) 務比重大幅提高。”該公司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公司已連續參加十三屆中國加工貿易產(chan) 品博覽會(hui) ,加工貿易內(nei) 銷貨值實現快速增長。
加工貿易“轉內(nei) 銷”,挑戰不小。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卓賢分析,與(yu) 從(cong) 事一般貿易的企業(ye) 相比,加工貿易企業(ye) “轉內(nei) 銷”更困難。“無論來料加工還是進料加工,加工貿易企業(ye) ‘兩(liang) 頭在外’,品牌是國際品牌,需求在國際市場,銷售渠道也受製於(yu) 國際分銷網絡。訂單化生產(chan) 使其缺少自有品牌、專(zhuan) 利,國內(nei) 市場渠道不暢,不適應國內(nei) 消費者需求,轉向國內(nei) 市場自然舉(ju) 步維艱。”卓賢說。
長遠看,加工貿易“突圍”還須擺脫產(chan) 業(ye) 鏈“低端”的固有印象。通過發展保稅維修等新興(xing) 業(ye) 態,中國加工貿易正向“微笑曲線”兩(liang) 端拓展,向國際產(chan) 業(ye) 鏈、價(jia) 值鏈中的更有利位置攀升。
將飛機發動機短艙、船舶用柴油發動機等產(chan) 品納入綜合保稅區維修產(chan) 品目錄;允許綜合保稅區內(nei) 企業(ye) 開展本集團國內(nei) 銷售的自產(chan) 產(chan) 品保稅維修業(ye) 務,維修後返回國內(nei) ,不受維修產(chan) 品目錄限製;允許國內(nei) 待維修貨物進入綜合保稅區維修,直接出口至境外……為(wei) 促進綜合保稅區和自貿試驗區的保稅維修業(ye) 務發展,《意見》釋放眾(zhong) 多積極信號。
在綜合保稅區和自貿試驗區之外,商務部等部門也明確,將加快支持一批醫療器械、電子信息等自產(chan) 出口產(chan) 品“兩(liang) 頭在外”保稅維修試點項目。同時,在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成效明顯的江蘇省蘇州市、廣東(dong) 省東(dong) 莞市、天津市濱海新區進行“兩(liang) 頭在外”保稅維修試點,支持企業(ye) 開展相關(guan) 業(ye) 務。
開展更多高附加值產(chan) 品加工貿易、推動加工製造產(chan) 品結構優(you) 化、提升產(chan) 業(ye) 集群的不可替代性……新業(ye) 態、新技術加速孵化,中國加工貿易有望實現蝶變。
海關(guan) 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加工貿易出口產(chan) 品技術含量不斷提高,高新技術產(chan) 品占比已超過六成。其中,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醫療儀(yi) 器、高端裝備、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儀(yi) 器儀(yi) 表等6類高端產(chan) 業(ye) 的加工貿易進出口增幅、增速均明顯加快,占加工貿易進出口總值從(cong) 2012年的8.6%提升至2022年的34.4%。在加工貿易產(chan) 業(ye) 的帶動下,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和成渝等區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集群。
引導加工貿易梯度轉移
打造中國加工貿易“2.0”,離不開政策支持。
海南自貿港的加工增值稅收政策就是其中的代表。加工增值30%貨物內(nei) 銷免關(guan) 稅、試點覆蓋海關(guan) 特殊監管區域外符合條件的重點園區內(nei) 企業(ye) 、主要適用於(yu) 原料或成品稅率較高的商品加工貿易……政策實施以來,海口海關(guan) 累計監管加工增值內(nei) 銷貨值45.2億(yi) 元,免征關(guan) 稅3.8億(yi) 元,有力促進海南自貿港加工貿易發展。
在外貿大省浙江,寧波海關(guan) 通過“關(guan) 長送政策上門”、專(zhuan) 家解讀會(hui) 、政策宣講會(hui) 等形式,助力關(guan) 區加工貿易企業(ye) 提質增效。甬矽電子(寧波)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徐林華介紹,公司主要從(cong) 事集成電路中高端芯片的封裝和測試,采取加工貿易模式開展進出口業(ye) 務。“通過優(you) 化加工貿易成品出口退換管理、‘短溢區間’改革等,海關(guan) 推出的一係列便利化措施順應了加工貿易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和紓困減負的需求,幫助我們(men) 開拓國際市場。”徐林華說。
從(cong) 全局視角看,“由東(dong) 向西”“由沿海向內(nei) 陸”引導梯度轉移是打造加工貿易“2.0”的必由之路。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工業(ye) 經濟研究所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研究室主任楊丹輝介紹,由於(yu) 加工貿易“兩(liang) 頭在外”的特點,沿海地區又具有運費優(you) 勢,傳(chuan) 統加工貿易產(chan) 業(ye) 主要集中在東(dong) 部沿海地區。但隨著沿海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提高,勞動力、土地等成本上升,作為(wei) 勞動密集型產(chan) 業(ye) 的加工貿易麵臨(lin) 著成本壓力。
楊丹輝分析,隨著各個(ge) 發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和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逐漸完善,越來越多具有高增長空間的外貿市場開始出現,“需要推動東(dong) 、中、西部因地製宜地進行產(chan) 業(ye) 梯度轉移與(yu) 承接”。
近年來,中西部地區加工貿易增速持續高於(yu) 全國平均水平。2023年前三季度,中西部地區加工貿易占全國比重從(cong) 2008年的2.8%上升到24.8%,其中河南、四川、重慶、陝西等省份依托加工貿易迅速發展為(wei) 外貿進出口重要基地。
但問題隨之產(chan) 生——加工貿易產(chan) 業(ye) 資源、市場“兩(liang) 頭在外”,對物流成本非常敏感,失去了海運優(you) 勢,如何尋找新的比較優(you) 勢?
打造新優(you) 勢,需要相應的配套能力。隨著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持續推進,中西部和東(dong) 北地區交通物流與(yu) 用能保障不斷改善,承接加工貿易產(chan) 業(ye) 轉移的能力得以加強。
在新疆阿拉山口,經阿拉山口口岸出境的中歐班列線路超110條,可達2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讓加工貿易搭上“快車”。去年投產(chan) 的阿拉山口新博油氣管道製造有限責任公司,當年就完成和烏(wu) 茲(zi) 別克斯坦客戶簽訂的1.5萬(wan) 噸焊管訂單。“阿拉山口靠近中亞(ya) 市場、具備寬軌準軌換裝設施,交付快、運費低。公司進口鋼材原料還享受關(guan) 稅優(you) 惠,降低了生產(chan) 成本。”公司副總經理周善征說。
高質量的轉移載體(ti) 也不可或缺。商務部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中國將培育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加工貿易承接轉移示範地、國家加工貿易產(chan) 業(ye) 園等載體(ti) ,並通過地方政府專(zhuan) 項債(zhai) 券支持符合條件的梯度轉移載體(ti) 項目;同時,完善加工貿易梯度轉移對接合作機製,優(you) 先支持中西部和東(dong) 北地區符合條件的地方設立保稅監管場所,引導支持加工貿易產(chan) 業(ye) 向上述地區梯度轉移。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