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產(chan) 業(ye) 數字化 > 正文

電動化數字化夾擊下 汽車後市場“大考”將至

發布時間:2023-11-13 10:03:27 中國青年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以維修、保養(yang) 為(wei) 主的後市場產(chan) 業(ye) 是汽車價(jia) 值鏈的終端,也是重要的民生服務業(ye) 。近年來,隨著消費市場逐漸複蘇和中國汽車產(chan) 業(ye) 的不斷升級,這一產(chan) 業(ye) 也迎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

近日,商務部等九部門聯合發布《關(guan) 於(yu) 推動汽車後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再次明確了汽車後市場發展的總體(ti) 目標和主要任務。《指導意見》提出,要準確把握汽車市場發展規律,充分認識汽車後市場發展的積極重要意義(yi) 。

為(wei) 了促進汽車後市場規模穩步增長,更好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汽車消費需求,《指導意見》提出七方麵政策措施:優(you) 化汽車配件流通環境、促進汽車維修服務提質升級、構建多層次汽車賽事格局、加快傳(chuan) 統經典車產(chan) 業(ye) 發展、支持自駕車旅居車等營地建設、豐(feng) 富汽車文化體(ti) 驗、優(you) 化汽車消費金融服務。

其中,針對汽車後市場中維修、保養(yang) 環節,《指導意見》提出,為(wei) 了促進汽車維修服務提質升級,要加快新能源汽車維修技術標準體(ti) 係建設,加強售後維修培訓,發展汽車綠色維修,提升汽車維修數字化服務能力,從(cong) 而更好支撐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和保護車主權益。

新能源車售後在全價(jia) 值鏈占比不足1%

公安部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9月底,全國汽車保有量已達3.3億(yi) 輛,其中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1821萬(wan) 輛。有預測稱,2023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有望突破850萬(wan) 輛,市場滲透率可達36%。

很顯然,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比的提升,在其售後服務、維修、保養(yang) 等環節,汽車後市場迎來了與(yu) 以往截然不同的機遇與(yu) 挑戰。

中國汽車維修行業(ye) 協會(hui) 會(hui) 長張延華認為(wei) ,與(yu) 燃油車相比,新能源汽車的車身結構和技術都發生了根本性改變,這對汽車維修、保養(yang) 市場產(chan) 生了深刻變化和廣泛影響。與(yu) 此同時,新能源汽車比燃油車的智能化、數字化程度更高,頭部的品牌較集中,因此後市場的供應鏈體(ti) 係就更為(wei) 複雜。

他告訴記者,與(yu) 燃油車時代相比,新能源汽車的維修、保養(yang) 市場出現了五大新特點,“維保業(ye) 務內(nei) 容、技術工藝、技能要求、企業(ye) 經營理念和行業(ye) 盈利結構,都發生了巨大變化”。

“總體(ti) 來看,新能源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的集成度更高,維保作業(ye) 項目將減少,維保的頻次也會(hui) 降低。同時,傳(chuan) 統維修技能已不適應發展的需要。”張延華介紹說,由於(yu) 新能源汽車三電係統代替了傳(chuan) 統汽車的發動機、變速箱,使得以換油為(wei) 基礎的傳(chuan) 統維保業(ye) 務大幅萎縮,以三電檢查、電壓均衡為(wei) 基礎的三電係統維保漸成主流。

“這些變化意味著,現有維修人員的知識結構和能力水平也不能很好地滿足電動車維修要求,主要是電子、通信方麵的專(zhuan) 業(ye) 能力不足,操作使用技能和維修技術能力不足,安全風險的評估與(yu) 防護能力不足。”他分析稱,隨著智能網聯功能的不斷增強,電動車故障診斷作業(ye) 對大數據和雲(yun) 平台更加依賴,車企授權技術壁壘的影響加大。

同時,維修場所的設施、工具裝備也需要升級改造。特別是在帶電條件下,對作業(ye) 環境的安全性要求會(hui) 更高,鈑噴、救援等傳(chuan) 統作業(ye) 也需要升級工藝。

中國消費品質量安全促進會(hui) 副理事長、原國家質檢總局執法督查司司長嚴(yan) 馮(feng) 敏則直言,新能源汽車的售後服務業(ye) 嚴(yan) 重滯後於(yu) 整車製造業(ye) 。

“與(yu) 燃油車相比,新能源汽車售後服務的市場很不成熟,出現整車強、售後弱的問題,這個(ge) 問題當前十分突出。”嚴(yan) 馮(feng) 敏對比了一組數據:售後服務在汽車產(chan) 業(ye) 全生命周期中的比重,發達國家的成熟市場普遍占到33%-45%;我國的這一占比僅(jin) 有12%左右,新能源汽車則不足1%。

“後市場發展一旦滯後,將嚴(yan) 重製約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的可持續發展。”他分析說,一方麵,新能源車售後服務的市場供給明顯不足;另一方麵,售後服務企業(ye) 的技術能力和人員素質參差不齊,適應不了新能源汽車維修、保養(yang) 的新需求。

“新能源汽車維修和保養(yang) 的重點成了電池、電機、電控,同時還涉及電子信息、通信等多個(ge) 專(zhuan) 業(ye) 領域,對後市場服務商的專(zhuan) 業(ye) 知識、專(zhuan) 業(ye) 技術、專(zhuan) 業(ye) 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嚴(yan) 馮(feng) 敏提醒說,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迅速增長和車齡的延長,消費者汽車維修、保養(yang) 需求的增長,與(yu) 售後服務總體(ti) 規模和能力不足的矛盾很可能日益凸顯。

將挑戰的壓力轉變為(wei) 轉型的動力

“新能源汽車發展既對汽車維修業(ye) 提出新挑戰,也為(wei) 維修企業(ye) 轉型發展提供了新機遇。”張延華表示,要引導維修企業(ye) 主動適應市場變化,抓住數字化、電子化帶來的新機遇,補短板、強弱項,不斷提高服務能力和市場競爭(zheng) 力。

在他看來,隨著智能網聯技術發展和數字經濟的影響,新能源汽車售後服務更加關(guan) 注全價(jia) 值鏈數字化管理,重視用戶和車輛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這意味著,前、後市場的融合度會(hui) 更高,邊界也會(hui) 更模糊。

在此前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hui) 論壇上,途虎養(yang) 車總裁胡曉東(dong) 表示,當前新能源車市場車型多,零部件數量非常龐大,各企業(ye) 製訂的售後服務規範之間存在非常大的差異,使得售後市場更加複雜。因此,發展新能源車售後市場,特別需要上下遊協同、融合共建。

今年4月,“新能源與(yu) 智能汽車後市場聯合創新平台”落地儀(yi) 式在北京舉(ju) 辦。作為(wei) 我國新能源汽車後市場首個(ge) 行業(ye) 平台,該平台由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hui) 和中汽研發起,寧德時代和途虎養(yang) 車等產(chan) 業(ye) 鏈龍頭企業(ye) 共同參與(yu) 。

不少業(ye) 內(nei) 人士都意識到,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大幅度攀升,相應的維保需求需要一個(ge) 體(ti) 量足夠龐大的體(ti) 係來支撐。有分析認為(wei) ,獨立第三方售後企業(ye) 門店布局覆蓋各大城市以及下沉市場,可為(wei) 新能源汽車提供更廣泛的售後服務網絡。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年底,途虎養(yang) 車在全國布局4653家工場店的線下服務網絡,倉(cang) 儲(chu) 和配送布局覆蓋全國主要城市。途虎養(yang) 車的下沉門店已覆蓋全國近40%縣市,數量超過1300家。

“途虎養(yang) 車希望與(yu) 上下遊協同合作,融合共建新能源汽車售後生態圈,助力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胡曉東(dong) 強調說,發展新能源汽車後市場離不開產(chan) 業(ye) 鏈協同聯動。目前,途虎養(yang) 車已與(yu) 上下遊企業(ye) 展開協同聯動,開始提供多項新能源車售後服務,包括與(yu) 車輛相關(guan) 的輪胎、美容、改裝、保養(yang) 等項目,與(yu) 三電係統相關(guan) 的動力電池檢測、動力電池和新能源充電樁專(zhuan) 修等項目。

據了解,在主機廠方麵,途虎養(yang) 車主動加快融入主機廠體(ti) 係,與(yu) 零跑、極狐等多家車企達成戰略合作,在越來越多工場店實現“油電兼修”。在動力電池方麵,途虎養(yang) 車與(yu) 億(yi) 緯鋰能、蜂巢等多家動力電池企業(ye) 簽署了長期合作協議,已在全國300多座城市提供動力電池檢測及專(zhuan) 修服務。在充電樁方麵,途虎養(yang) 車與(yu) 特來電等頭部充電樁運營商達成戰略合作,推出了充電樁維保解決(jue) 方案。

張延華認為(wei) ,相關(guan) 企業(ye) 應該看到,新能源汽車固然減少了傳(chuan) 統換油類維保的盈利空間,但其一體(ti) 化鋁製車身技術、對輪胎性能的高要求也會(hui) 提供新機遇。

“例如,為(wei) 了提升續航裏程,新能源汽車往往對低滾阻輪胎要求很高,這就會(hui) 給輪胎業(ye) 務帶來新的盈利增長空間。”他舉(ju) 例說,考慮到新能源汽車用戶普遍較為(wei) 年輕,車身貼膜等洗美類業(ye) 務的消費需求也會(hui) 增加。

數字化推動透明化,讓消費者維保時“少踩雷”

事實上,汽車產(chan) 業(ye) 的電動化、智能化還為(wei) 解決(jue) 後市場頑疾提出了新思路。

張延華告訴記者,過去汽車後市場零部件供應鏈體(ti) 係的鏈條十分漫長。一個(ge) 零部件從(cong) 工廠生產(chan) 出來後,要經過多級的批發商和服務商層層傳(chuan) 遞,最後才能到維修廠裝在車上。這種漫長的鏈條會(hui) 產(chan) 生許多堵點,進而影響汽車維修、保養(yang) 的服務品質,引發汽車維修價(jia) 格不透明、傷(shang) 害消費者權益等問題。

“整個(ge) 汽車產(chan) 業(ye) 應該生態化、數字化,主機廠、零部件和後市場應該是三位一體(ti) ,隻有相關(guan) 企業(ye) 與(yu) 行業(ye) 管理機構共建服務生態,才能把汽車後市場的數字化基礎設施完善起來。”張延華表示,數字化將為(wei) 汽車維修業(ye) 轉型升級帶來許多新契機。

記者了解到,無論是汽車維修配件數字化管理,還是汽車維修診斷數字化改造,抑或是形成“線上預約+線下維修”的服務模式,數字化工具都能大幅提升企業(ye) 經營效率,同時實現維修的標準化、透明化以及可追溯,更好地保障消費者權益。

張延華認為(wei) ,近年來,以途虎養(yang) 車、易車網等為(wei) 代表的平台型企業(ye) 正以此為(wei) 契機,切入數字化鏈條之中,打造全生命周期服務矩陣,並贏得了市場認可。

以途虎養(yang) 車為(wei) 例,其汽車零配件數據庫涵蓋了286個(ge) 品牌,超過6.6萬(wan) 款車型,匹配準確度高達99.99%。同時,途虎養(yang) 車還打造了國內(nei) 規模最大的汽車服務門店及技師管理係統——“藍虎係統”。截至今年3月底,該係統已連接超過9.8萬(wan) 名汽車維修技師。

有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分析認為(wei) ,正是得益於(yu) 強大的門店體(ti) 係、供應鏈體(ti) 係,途虎養(yang) 車才能持續提升服務透明度,推動行業(ye) 標準化、規範化的發展,最終有效地提升了企業(ye) 經營效率和市場口碑。

張延華說:“實踐證明,數字化能有效幫助維修企業(ye) 加強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後端供應鏈整合能力,提升決(jue) 策、營銷和運營能力,形成以客戶為(wei) 中心的服務運營體(ti) 係,最終幫助企業(ye) 降本增效提質,保持市場競爭(zheng) 優(you) 勢。”

他表示,汽車維修業(ye) 的數字化轉型是大勢所趨,也是維修企業(ye) 可持續發展的不二選擇。“不能進行數字化升級或者難以融入數字化生態體(ti) 係的維修企業(ye) ,將被快速淘汰出局。”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公布的《指導意見》提出,為(wei) 了優(you) 化汽車配件流通環境,要製訂實施汽車後市場配件流通標準,鼓勵發展連鎖經營等配件流通模式,推動汽車配件流通規範、透明、高效發展。

“近年來,5G、大數據、區塊鏈和工業(ye) 互聯網、雲(yun) 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汽車維修領域的廣泛應用,有力推動了汽車維修配件流通和維修經營模式的創新融合。”張延華分析說,當前,數字化升級已成為(wei) 經濟複蘇新引擎,而電動化轉型也成為(wei) 汽車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新賽道,這二者均是推動汽車維修行業(ye) 現代化發展的關(guan) 鍵因素。

嚴(yan) 馮(feng) 敏認為(wei) ,要圍繞提升服務質量和產(chan) 業(ye) 價(jia) 值來開拓數字化服務的領域,盡快實現維修保養(yang) 、故障監控及預警、救援保障、查詢谘詢、關(guan) 懷提醒等環節的全麵數字化。

“汽車後市場的健康發展,對持續擴大汽車消費至關(guan) 重要,尤其是在新能源車市場。”嚴(yan) 馮(feng) 敏向記者強調說,推動適應後市場發展特點的數字化治理,可以憑數據說話,讓上下遊企業(ye) 更容易達成共識,同時也讓企業(ye) 的經營決(jue) 策更科學。更重要的是,數字化能夠確保汽車後市場的公開透明,有利於(yu) 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

畢竟,隻有為(wei) 消費者提供更安全、更智能、更透明的維修和保養(yang) 服務,才能讓他們(men) 在購買(mai) 汽車時免除後顧之憂,放心地釋放出更多消費活力。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