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4-18 11:13:30 人民日報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車險保障水平不斷提升,但依然存在車險價(jia) 格較高、部分車型投保難等問題。行業(ye) 之間加強數據共享,提升車險精準定價(jia) 能力,不斷拓展產(chan) 品服務功能,有助於(yu) 提升新能源車險經營水平,推動車險行業(ye) 持續穩健發展,進一步釋放我國新能源汽車消費潛力。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憑借綠色低碳、智能舒適等優(you) 勢,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歡迎。一季度,新能源汽車國內(nei) 銷量達178.3萬(wan) 輛,同比增長33.3%。與(yu) 新能源汽車普及推廣相適應,我國新能源汽車保障不斷完善。2021年,中國保險行業(ye) 協會(hui) 發布新能源汽車商業(ye) 保險專(zhuan) 屬條款(試行),引導保險行業(ye) 將“三電”係統納入新能源車險保障範圍、保障自用充電樁損失等,為(wei) 新能源汽車消費者提供了更加有效、有針對性的保險保障。
不少消費者表示,新能源車險保障水平提升,更好滿足了車主需求。也有消費者稱,新能源車險雖不斷完善,卻仍有煩心事——保費價(jia) 格較高、漲價(jia) 等增加了車輛使用成本。新能源車險供需矛盾原因何在?如何推動新能源車險精準定價(jia) 、降低風險成本,提升性價(jia) 比?記者進行了采訪。
保費相對比較高
成本壓力也較大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隨著車險綜合改革政策紅利釋放,“降價(jia) 、增保、提質”成為(wei) 很多消費者的感受。不過,“今年新能源車險保費交了8000多元,同等價(jia) 位的燃油車保費大概是6000元”“主險保費漲了兩(liang) 成,新能源汽車第三者責任保險保費也漲了不少”等,仍是一些消費者的煩心事。
“從(cong) 總體(ti) 看,同等價(jia) 位新能源汽車的車險保費往往高於(yu) 燃油車。根據車型和車主曆史出險情況、保險公司相關(guan) 業(ye) 務經營情況及當地市場整體(ti) 賠付率等,新能源車險保費也存在一定差異,部分車主可能遇到保費上漲較多的情況。”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保險與(yu) 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說。
新能源車險保費不便宜,保險機構相關(guan) 業(ye) 務也承擔較大經營壓力。人保財險總裁於(yu) 澤說,新能源車險特別是商業(ye) 險部分的綜合成本率高。浙商保險總精算師高雲(yun) 說,據同業(ye) 交流,受去年汽車出行明顯增加、自然災害多發等因素影響,車險賠付有所增加,2023年車險市場新增保單綜合成本率較高,其中新能源車險業(ye) 務成本壓力更大,今年部分保險公司采取更加審慎的定價(jia) 和承保策略。
這種供需矛盾原因何在?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較高的出險率和賠付率是新能源車險價(jia) 格較高的主要原因。
“新能源汽車往往使用原廠配件和高度集成模塊。電池、電機和電控係統以及傳(chuan) 感器等零配件價(jia) 值高,一旦損壞,維修成本可能較高;一些新能源車型一體(ti) 化設計程度高,即便是局部受損,也可能麵臨(lin) 整車維修。”北京車與(yu) 車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張磊說,對保險公司而言,新能源汽車高昂的維修費用導致車險業(ye) 務成本更高。
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新能源汽車具有加速快、行駛安靜等特點,即便是熟練的燃油車駕駛員,也往往需要一定適應期;同時,新能源汽車駕駛群體(ti) 相對年輕,急加速、急刹車等較多,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事故風險。此外,新能源汽車用於(yu) 網約車營運的比例較高,但不少車主按家用車投保車險,在駕車時長和裏程大大增加的情況下,會(hui) 造成更高的出險率。
“新能源汽車的車型和技術更新迭代快,對保險公司來說,相關(guan) 車險業(ye) 務數據積累不足,一些小眾(zhong) 車型數據則更為(wei) 欠缺,為(wei) 覆蓋風險,隻能上調保費甚至拒保。”王向楠說。
推動風險降低
優(you) 化定價(jia) 機製
如何推動新能源車險優(you) 化定價(jia) ,在穩健經營的同時為(wei) 消費者提供性價(jia) 比更高的產(chan) 品?專(zhuan) 家建議,可通過加強數字技術應用與(yu) 各方數據共享,降低事故發生率,同時提升新能源車險精準定價(jia) 能力。
“保險機構發展數字金融、優(you) 化定價(jia) 模型十分必要,應進一步加強金融科技應用,更好獲取和分析車輛使用數據、駕駛行為(wei) 數據、車輛狀態等信息,以實現精準風險評估和精算定價(jia) 。”張磊說,“此外,還應打通數字壁壘,在確保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的前提下,推動保險公司與(yu) 車企、電池企業(ye) 、售後維修企業(ye) 等實現數據互聯互通,為(wei) 核保理賠等提供便利,優(you) 化消費者體(ti) 驗。”
王向楠說,相關(guan) 部門可推動建立標準化框架,製定相對統一的數據格式和通信協議標準,促進不同品牌和型號新能源汽車產(chan) 生的數據更加具有互操作性,更好實現駕駛數據商用共享。
“在數據安全可控的前提下,相關(guan) 部門及保險行業(ye) 等可合力推動交通違法數據在保險定價(jia) 中的應用,為(wei) 駕駛行為(wei) 良好、事故發生率低的車主提供更優(you) 車險價(jia) 格,這也有利於(yu) 引導公眾(zhong) 自覺遵守交通規則、更加注重安全駕駛。”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重慶監管局有關(guan) 負責人說。
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推廣智能駕駛輔助技術,提升智能係統識別道路安全風險及車主不當行為(wei) 的能力,能夠引導車主安全駕駛,減少交通事故,進而降低出險率。此外,可通過降低維修成本、壓降渠道費用等方式,進一步降低新能源車險經營成本,實現讓利消費者與(yu) 承保機構可持續經營之間的平衡。
“對汽車產(chan) 業(ye) 鏈而言,應持續加強研發創新,不斷提升新能源汽車穩定性;同時,可進一步推廣標準化、通用化零部件,加大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企業(ye) 培育力度,推動傳(chuan) 統零部件企業(ye) 加快數智化轉型升級,提高新能源汽車社會(hui) 化維修服務能力。這有利於(yu) 降低車險業(ye) 務成本、為(wei) 消費者讓利,更有利於(yu) 降低車主綜合用車成本、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說。
優(you) 化渠道助力降低成本。“新能源車企經銷模式與(yu) 傳(chuan) 統車企不同,通過構建全流程數字化服務平台,用戶訂車、交付、金融服務等全部實現數字化。車險作為(wei) 其中重要一環,自然嵌入車企數字化係統中,為(wei) 用戶提供方便快捷的投保、續保、理賠服務。”張磊說,未來,新能源車險銷售場景有望嵌入車機屏幕,便於(yu) 車主自行完成首次投保、後期續保等,有利於(yu) 進一步降低渠道成本。
增強服務功能
挖掘市場潛力
去年國慶假期,重慶新能源車主王康寧駕車出遊,途中遇到剮蹭,大燈損壞,需要送修。“本以為(wei) 自駕遊‘泡湯’了,沒想到此前購買(mai) 的車險新能源車主服務包派上了用場。我不僅(jin) 享受到全流程送修車服務,還收到車企送來的同類型代步車。”王康寧說。
王康寧的經曆,是新能源車險增強服務功能的縮影。近年來,新能源車企愈加重視售後服務和消費者用車體(ti) 驗,保險機構則依托豐(feng) 富的網點、專(zhuan) 業(ye) 的風險管理與(yu) 保障能力等優(you) 勢,與(yu) 車企加強合作,推出汽車保養(yang) 、漆麵維修及臨(lin) 時代步車等附加服務。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提振新能源汽車、電子產(chan) 品等大宗消費。專(zhuan) 家認為(wei) ,作為(wei) 汽車後市場重要方麵,新能源車險及相關(guan) 市場前景較好。近年來,比亞(ya) 迪、理想、蔚來等車企紛紛進入車險行業(ye) ,探索成立保險中介機構或收購財產(chan) 保險公司牌照。未來,保險行業(ye) 、新能源車企等深化合作,加大產(chan) 品創新力度,將進一步拓展新能源車險相關(guan) 產(chan) 品服務功能、挖掘市場潛力。
“車企與(yu) 保險業(ye) 深化合作有望進一步推動產(chan) 品服務創新。例如,基於(yu) 新能源汽車搭載的車聯網和智能駕駛輔助技術,經過車主授權,保險公司能夠利用這些數據設計更加個(ge) 性化的產(chan) 品,精準滿足不同群體(ti) 的差異化需求。”張磊說。
“保險公司要更深入地了解客戶實際需求,不斷優(you) 化產(chan) 品定價(jia) 機製,加快新能源車險產(chan) 品和服務升級,充分運用市場機製解決(jue) 新能源車投保痛點,推動行業(ye) 高質量發展。”高雲(yun) 說。
王向楠說,更全麵高效地承保新能源汽車風險、滿足車主需求,在增強消費者獲得感和滿意度的同時,也有利於(yu) 為(wei) 保險行業(ye) 打開更廣闊的市場空間。同時,高質量金融服務還將助力進一步挖掘我國新能源汽車消費潛力。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