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產(chan) 業(ye) 數字化 > 正文

推動數據高效流通 構築數字經濟新優勢

發布時間:2023-08-08 17:15:28 央視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據央視網消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發揮數據的基礎資源作用和創新引擎作用,加快形成以創新為(wei) 主要引領和支撐的數字經濟。今年上半年,我國加快構建數據基礎製度,不斷釋放數據要素潛能,助力數字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我國數據資源體(ti) 係建設蓬勃發展。在上海,以張江科學城為(wei) 載體(ti) 正在打造數據要素產(chan) 業(ye) 集群。在福建,大數據交易所去年成立以來帶動總產(chan) 值已超過42億(yi) 元。在陝西,已有20多個(ge) 省級部門啟動應用政府數據共享平台,探索數據合作新模式。

數據資源是數字中國建設的核心要素。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對數據資源發展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促進數據高效流通使用、賦能實體(ti) 經濟,統籌推進數據產(chan) 權、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加快構建數據基礎製度體(ti) 係。

2022年底,國家出台“數據二十條”,從(cong) 數據產(chan) 權、流通交易等四方麵加快構建數據基礎製度體(ti) 係;今年年初,《數字中國建設整體(ti) 布局規劃》發布,強調暢通數據資源大循環;組建國家數據局,統籌推進數字中國、數字經濟、數字社會(hui) 規劃和建設等。隨著頂層設計的持續完善,我國數據要素大市場落地加快布局。

截至目前,全國已成立48家數據交易機構,數據資產(chan) 評估、登記結算等市場運營體(ti) 係加快建設,數據采集、存儲(chu) 、應用等領域專(zhuan) 業(ye) 化企業(ye) 快速發展,數據要素產(chan) 業(ye) 體(ti) 係初步形成。在深圳數據交易所,成立以來已推出了1500多個(ge) 數據產(chan) 品。

當前,我國數據要素產(chan) 業(ye) 生態逐步健全,已發布33項大數據領域國家標準,數據要素流通標準體(ti) 係逐步建立。廣東(dong) 、天津等多地探索建立“首席數據官”機製,加快培育數據管理人才。建設成立12個(ge) 大數據領域國家新型工業(ye) 化產(chan) 業(ye) 示範基地,產(chan) 業(ye) 集聚效益持續激發。

隨著各地加快探索數據流通新模式、創新場景應用,數據要素價(jia) 值的持續釋放正成為(wei)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2022年,我國大數據產(chan) 業(ye) 規模達1.57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18%;數據產(chan) 量達8.1ZB,同比增長22.7%,占全球數據總產(chan) 量10.5%。數據資源供給能力和流通應用創新不斷提升,數據要素正成為(wei) 勞動力、土地、資本、技術之外最先進、最活躍的新生產(chan) 要素。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