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西部陸海新通道運行量質齊升 運量6年增長223倍

發布時間:2023-07-28 10:02:20 經濟日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從(cong) 西部陸海新通道運輸協調委員會(hui) 獲悉,截至7月20日,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今年已運輸貨物46.7萬(wan) 標箱,同比增幅為(wei) 11%。

自2017年試運行以來,西部陸海新通道從(cong) 無到有、從(cong) 倡議到共建,由最初渝桂兩(liang) 地合作拓展至國內(nei) “13+2”省區市共建的新格局,成為(wei) 加強我國與(yu) 沿線國家經貿合作、維護全球供應鏈穩定的綜合性國際大通道,為(wei) 促進西部地區經濟社會(hui) 發展、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暢通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提供了有力支撐。

設施聯通更通暢

我國西南地區地勢複雜,經濟發展水平不高,交通較為(wei) 落後。為(wei) 加快西部地區運輸通道建設,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西部陸海新通道應運而生。

2017年4月28日,首趟“渝桂新”南向通道試運行班列從(cong) 廣西欽州港站開出,駛向重慶團結村站,這是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的前身。2018年11月,中新兩(liang) 國正式簽署《關(guan) 於(yu) 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建設合作的諒解備忘錄》,將“南向通道”正式更名為(wei) “陸海新通道”。2019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ti) 規劃》,標誌著西部陸海新通道上升為(wei) 國家戰略。2021年,《“十四五”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高質量建設實施方案》公布。2022年,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加快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

作為(wei) 西南地區重要的交通通道,西部陸海新通道有著獨特的優(you) 勢和作用。

從(cong) 地理位置看,西部陸海新通道位於(yu) 我國西部地區腹地,北接絲(si) 綢之路經濟帶,南連21世紀海上絲(si) 綢之路,協同銜接長江經濟帶,是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的關(guan) 鍵樞紐。

從(cong) 運輸效能看,相較傳(chuan) 統運輸方式,“水鐵聯運”不僅(jin) 能有效縮短運輸時間,還能充分利用現有水路線路,最大程度節省運輸開支。

因此,各地和鐵路部門紛紛加大對西部陸海新通道的投入力度,設施聯通更加通暢。

6月12日,陸海新通道重慶無水港一期項目通過竣工驗收,標誌著該項目工程主體(ti) 建設已全部完成,距離正式投用又近了一步。該項目搭建了陸海新通道運營中心、國際海運箱共享調撥中心、進出口冷鏈集散分撥中心及進出口普貨集散分撥中心,建成後將成為(wei) 提升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國家互聯互通水平的無水港建設先行示範項目,提升綜合服務能力。

7月19日上午,在畢節車站敘畢場(普速)建設現場,工人們(men) 正在作業(ye) 車上安裝接觸網定位裝置。“目前,敘畢鐵路(貴州段)站前工程基本結束,站後工程完成了80%左右,預計8月底完成全部工程推進。”貴陽建設指揮部工程五部副部長艾天昕介紹,敘畢鐵路開通後,將打通西南地區至北部灣出海口的便捷貨運通道。

經過6年多努力,西部陸海新通道基礎設施逐漸完備,一條條通道建設加快,一個(ge) 個(ge) 港口拔地而起,一座座場站串聯成網,逐步實現連點成線、織線成網,鐵海聯運班列開行呈現量質齊升的態勢,成為(wei) 縱貫我國西南地區的黃金物流大通道。

運量6年增長223倍

7月23日16時許,伴隨著陣陣汽笛聲,一列滿載化肥的西部陸海新通道海鐵聯運班列從(cong) 位於(yu) 雲(yun) 南昆明市西郊的讀書(shu) 鋪站緩緩駛出,一路向東(dong) 南駛往廣西,將於(yu) 約30個(ge) 小時後抵達廣西防城港。

“為(wei) 做好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服務,我們(men) 認真研究班列開行方案,采取優(you) 先提報計劃、優(you) 先配箱、優(you) 先裝車、優(you) 先掛運的‘四優(you) 先’措施,為(wei) 客戶提供更加優(you) 質的服務體(ti) 驗。”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昆明車務段讀書(shu) 鋪站站長王紹輝說。截至目前,雲(yun) 南鐵路部門累計開行西部陸海新通道海鐵聯運集裝箱班列433列,發運集裝箱4.3萬(wan) 標箱、124萬(wan) 多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主導成立西部陸海新通道運輸協調委員會(hui) ,優(you) 化鐵海聯運班列運輸組織,協調港口和海關(guan) 提高通關(guan) 報檢效率,積極爭(zheng) 取政府減稅降費優(you) 惠政策,努力打造時間最短、服務最好、價(jia) 格最低的新通道,西部陸海新通道運營更加成熟穩定。

隨著西部陸海新通道規模的提升,給運營帶來了一定的壓力。“車站貨場大,進出站車輛也比較多,導致出箱速度跟不上。”重慶小南埡站擴能改造後不久,貨主在車站組織的座談會(hui) 上提出了這樣的問題。

曾任小南埡站貨運主任、現任重慶車務段貨裝科助理工程師的吳春豔麵對麵與(yu) 貨主代表溝通,廣泛了解企業(ye) 需求,將收集的問題分組歸類。吳春豔牽頭組織強化硬件和軟件設備,研發使用了集裝箱箱調係統,並舉(ju) 辦客戶培訓會(hui) ,解決(jue) 了找箱難、等待時間長、手續繁瑣等係列問題,優(you) 化了業(ye) 務辦理流程,獲得了客戶好評。

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依托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南向通道——南昆鐵路,加強與(yu) 廣西北部灣海港溝通協調,優(you) 化“門到港”“門到門”流程與(yu) 環節,深化鐵路、集裝箱碼頭、船公司之間的互動合作,實現了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集裝箱班列常態化開行。探索培育“中老鐵路+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等鐵路國際聯運新模式,充分發揮昆明王家營西集裝箱中心站的物流集散和樞紐聯通作用,拓寬進出口貨物品類,做大跨境貨物運輸市場,輻射南亞(ya) 及東(dong) 南亞(ya) 國家,促進區域貿易合作。

6年多來,在各方努力下,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集裝箱運量實現強勁增長。2017年到2022年,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發送集裝箱貨物分別為(wei) 3382標箱、5.34萬(wan) 標箱、9.4萬(wan) 標箱、31.3萬(wan) 標箱、63.2萬(wan) 標箱、75.6萬(wan) 標箱,6年增長了223倍。

產(chan) 業(ye) 帶動作用明顯增強

近日,重慶萬(wan) 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han) 的食品級PET切片從(cong) 涪陵西站通過鐵海聯運直達印度尼西亞(ya) 泗水港,全程用時10天左右。

“產(chan) 品由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經欽州港銷往東(dong) 南亞(ya) 以及歐洲、非洲國家,大幅降低了物流成本,縮短了國際訂單響應周期,提升了企業(ye) 在海外市場的競爭(zheng) 力。”重慶萬(wan) 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物流經理林政介紹。

隨著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加快推進,鐵海聯運班列開行規模穩步擴大,物流成本顯著降低,輻射帶動效應明顯,為(wei) 我國西南地區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對外開放裝上了強勁引擎。

截至今年5月,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累計發送202萬(wan) 標箱,線路通達我國18個(ge) 省區市,聯通10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的300多個(ge) 港口,中老鐵路開通運營一年多來累計發送跨境貨物近428萬(wan) 噸,中越跨境班列班車穩步拓展,北部灣國際門戶港、洋浦區域國際集裝箱樞紐港作用不斷加強。

從(cong) 國內(nei) 來看,西部陸海新通道破解了西部地區物流難題,推動了區域協同發展。陝西、新疆的煤炭經陸海新通道運至重慶等地,保障了當地能源安全;青海的純堿經陸海新通道運至廣西支持玻璃產(chan) 業(ye) ;廣西的玻璃又經陸海新通道運至川渝支持汽車產(chan) 業(ye) 。

從(cong) 國際來看,西部陸海新通道維護了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促進陸海內(nei) 外聯動。如今,從(cong) 柬埔寨大米到泰國香水椰、山竹,以及越南百香果、榴蓮,越來越多的東(dong) 盟國家農(nong) 產(chan) 品通過陸海新通道進入中國市場,成為(wei) 我國消費者餐桌上的“常客”。同樣,我國的新能源、新材料、機電產(chan) 品等采用通關(guan) 一體(ti) 化模式,向海關(guan) 完成出口申報後,就可通過鐵路和海運無縫銜接運往國外。

展望未來,《“十四五”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高質量建設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實現東(dong) 中西三條通路持續強化,通道、港口和物流樞紐運營更加高效,對沿線經濟和產(chan) 業(ye) 發展帶動作用明顯增強的總體(ti) 目標。西部陸海新通道將進一步幫助西部地區融入國際市場,推動“一帶一路”建設,成為(wei)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