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西部陸海新通道助力中國—東盟合作

發布時間:2022-02-14 09:16:40 人民日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西部陸海新通道助力中國—東(dong) 盟合作

“在維護供應鏈穩定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中國西部地區腹地,一條北接絲(si) 綢之路經濟帶,南連21世紀海上絲(si) 綢之路,協同銜接長江經濟帶的交通大動脈——西部陸海新通道,正湧動著強勁的活力。借助這條通道,東(dong) 盟國家的水果、大米、生鮮等能迅速擺上中國超市貨架,中國西部地區生產(chan) 的汽車、零配件等產(chan) 品也能第一時間進入東(dong) 南亞(ya) 市場。通達八方,貨暢其流。西部陸海新通道不僅(jin) 僅(jin) 是物流通道,更是推動中國—東(dong) 盟貿易往來的經濟走廊。

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加速

“有了西部陸海新通道,貨輪從(cong) 文萊的港口出發,經停新加坡,再從(cong) 新加坡一路到廣西欽州港。在這裏換乘鐵路去往雲(yun) 南、四川、重慶就很方便了。”經營一家貿易公司的文萊商人鄭作亮把文萊的蝦片、咖啡等產(chan) 品引進中國市場,同時把中國的沃柑等產(chan) 品推向東(dong) 盟市場,“走這條通道,物流費用很優(you) 惠,耗時也短,成本大大降低。”

以重慶為(wei) 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以廣西、貴州、甘肅、青海等西部省份為(wei) 關(guan) 鍵節點,利用鐵路、海運、公路等運輸方式,向南經廣西通達東(dong) 南亞(ya) 以及世界各地——這,就是西部陸海新通道。

這條通道的建設拉近了中國西部與(yu) 東(dong) 盟的地理距離,也拉近了雙方的貿易距離,它是物流的通道、貿易的通道,也是發展的通道。

2017年4月,廣西成功開行欽州港—重慶測試班列;9月,重慶開通至欽州港的鐵海聯運常態化班列。雙向班列的成功開行,拉動了南向通道高速發展的引擎。

2018年11月,南向通道正式更名為(wei) “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從(cong) 每周一班到每周三班,再到“天天班”,鐵海聯運班列頻次不斷加密,成為(wei) 西部地區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2019年8月,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印發《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ti) 規劃》,統籌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西部12省區市、海南省、廣東(dong) 省湛江市全麵融入合作共建格局。

2021年9月,《“十四五”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高質量建設實施方案》發布,明確到2025年,基本建成經濟、高效、便捷、綠色、安全的西部陸海新通道。西部陸海新通道從(cong) 此有了“施工圖”。

從(cong) 無到有,從(cong) 倡議到實體(ti) ,西部陸海新通道見證了中國—東(dong) 盟互聯互通不斷加速。截至2021年12月初,鐵海聯運班列已通達東(dong) 盟8個(ge) 國家的42個(ge) 港口。僅(jin) 2020年,中越跨境班列就同比增長23.2%。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問題研究院副教授李明江表示,中國西部地區和東(dong) 盟的貿易往來過去主要依賴中國東(dong) 部的港口進行,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建設既縮短了貿易距離,也降低了貿易成本,有助於(yu) 加強中國西部地區與(yu) 東(dong) 南亞(ya) 國家的貿易、投資和物流聯係。

中國西部加快走向開放前沿

“從(cong) 中國重慶到印度尼西亞(ya) 雅加達,通過傳(chuan) 統江海聯運模式需要30多天,而西部陸海新通道將物流時間控製在20天以內(nei) ,這不僅(jin) 提高了運輸效率,也為(wei) 企業(ye) 降低了物流成本。”重慶小康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興(xing) 燕說。

2019年11月,東(dong) 盟冷鏈(重慶)分撥中心在江津綜合保稅區成立。位於(yu) 保稅區的重慶洪九果品股份有限公司銷售總監陳向感歎:“搭上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冷鏈‘順風車’,成本低了近三成,從(cong) 東(dong) 南亞(ya) 采購的水果越來越新鮮。”

有了這條大通道,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ye) 前往東(dong) 盟投資興(xing) 業(ye) 。位於(yu) 重慶璧山區的大江動力設備製造有限公司2021年重新布局物流模式,主攻東(dong) 南亞(ya) 市場,現在每月出口價(jia) 值400餘(yu) 萬(wan) 美元的機械產(chan) 品;重慶小康工業(ye) 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印尼投資設廠;宗申產(chan) 業(ye) 集團有限公司赴泰國布局國際供應鏈……

據重慶市政府口岸和物流辦公室主任巴川江介紹,截至2021年10月底,重慶經西部陸海新通道麵向東(dong) 盟共運輸82848標箱,占整個(ge) 通道運輸總量的32.8%,占外貿箱量的69%;運輸總貨值256.4億(yi) 元人民幣,占通道運輸總貨值的58.4%,占總外貿貨值的80.4%。在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帶動下,重慶與(yu) 東(dong) 盟的貿易增速明顯,東(dong) 盟目前穩居重慶第一大外貿合作夥(huo) 伴地位。

數據顯示,重慶、四川、雲(yun) 南、廣西等西部四大主要外貿聚集地,對東(dong) 盟的貿易額從(cong) 2017年的4433億(yi) 元人民幣提升至2020年的6260億(yi) 元人民幣,年均複合增長率達12%。2021年前8個(ge) 月,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地區對東(dong) 盟進出口812.2億(yi) 美元,同比增長28.7%,拉動中國對東(dong) 盟進出口增長4.4個(ge) 百分點。數據增長的背後,是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帶動形成的巨大市場。

近年來,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的新機製、新舉(ju) 措不斷出台落地。設立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綜合協調通道的規劃發展和區域合作;成立陸海新通道運營有限公司,統一品牌、統一規則、統一運作;開展鐵海聯運“一單製”試點,建立“一次委托”“一次保險”“一單到底”“一次結算”的全程服務模式;上線中國首個(ge) 跨境金融區塊鏈西部陸海新通道融資結算應用場景,運行一年為(wei) 物流企業(ye) 融資支付超過10億(yi) 美元……一項項創新措施,正在進一步助力中國西部加速走向開放前沿。

中國東(dong) 盟經貿合作日益增強

新加坡太平船務有限公司(簡稱太平船務)是東(dong) 南亞(ya) 地區最大的航運公司之一。2018年底,太平船務開辟了兩(liang) 條從(cong) 廣西欽州到東(dong) 南亞(ya) 國家的航線,此後不斷升級優(you) 化,目前穩定經營著“欽州—新加坡—泰國—柬埔寨—欽州”以及“欽州—新加坡—越南—欽州”航線。西部陸海新通道對中國—東(dong) 盟貿易的集聚態勢在這兩(liang) 條航線上得以顯現。

“每年的水果收獲季,東(dong) 南亞(ya) 的榴蓮、椰青、芒果、香蕉等水果都會(hui) 搭乘太平船務的船舶運抵欽州,再分發到中國各地。”太平船務執行主席張鬆聲說:“生鮮貨品對運輸速度要求非常高,在沒有直達航線之前,運輸效率無法保障。”

“同時,中國西南地區生產(chan) 的工業(ye) 原料、化肥、礦產(chan) 品等也沿著這條通道來到東(dong) 南亞(ya) 以及其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其中不乏汽配、太陽能板等高附加值產(chan) 品,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張鬆聲透露,近年來,太平船務在廣西的貨運量迅速增長。

“四通八達的多式聯運體(ti) 係正在加速形成。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期間,西部陸海新通道在維護供應鏈穩定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張鬆聲看來,西部陸海新通道連接的不僅(jin) 是運輸網絡,還有東(dong) 盟—中國經貿合作,以及雙方的人文交流。

越來越多的東(dong) 南亞(ya) 企業(ye) 通過西部陸海新通道看到了中國—東(dong) 盟合作的新機遇。隨著中老鐵路全線開通運營,鄭作亮計劃把老撾的產(chan) 品也帶到中國。同時,他還在研究借助西部陸海新通道,讓更多東(dong) 盟的產(chan) 品搭乘中歐班列直達歐洲。“路打通了,意味著有更多的商機。”他說。

2021年5月,印度尼西亞(ya) 、越南、老撾等國家,與(yu) 中國西部地區12省區市、海南省、廣東(dong) 省湛江市聯合發布“陸海新通道國際合作(重慶)倡議”,將在多個(ge) 方麵促進國際合作,進一步突出陸海新通道的互聯互通效應。

李明江認為(wei) ,東(dong) 南亞(ya) 國家產(chan) 業(ye) 鏈與(yu) 中國聯係緊密,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有助於(yu) 雙方加強產(chan) 業(ye) 鏈分工合作。2022年1月1日,《區域全麵經濟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RCEP)正式生效,西部陸海新通道將發揮更大作用。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