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1-10 10:56:54 新華網

金融是經濟發展的血脈。2023年是全麵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做好經濟工作意義(yi) 重大。2023年金融舉(ju) 措如何推動經濟運行整體(ti) 好轉?怎樣助力高質量發展?如何應對金融領域的風險挑戰?中國人民銀行黨(dang) 委書(shu) 記、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hui) 主席郭樹清日前接受了新華社記者采訪。
貨幣政策精準有力 加大對小微企業(ye) 等領域支持力度
問: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把實施擴大內(nei) 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強調“推動經濟運行整體(ti) 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金融部門將如何貫徹落實?
答:貨幣政策和金融管理的基本職責就是維護總供給和總需求的正常平衡。穩健的貨幣政策精準有力,就需要聚焦在擴大有效需求和深化供給側(ce) 改革上。
將當期總收入最大可能地轉化為(wei) 消費和投資,是經濟快速恢複和高質量發展的關(guan) 鍵,金融服務大有可為(wei) 。第一,金融政策要積極配合財政政策和社會(hui) 政策,多渠道增加中低收入和受疫情影響較大群體(ti) 的收入,提高消費能力。第二,以滿足新市民需求為(wei) 重點,開發更多適銷對路的金融產(chan) 品,鼓勵住房、汽車等大宗商品消費。第三,圍繞教育、文化、體(ti) 育、娛樂(le) 等重點領域,加強對服務消費的綜合金融支持。第四,繼續做好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投融資保障,同時集成更多金融資源,支持城市更新、鄉(xiang) 村振興(xing) 。第五,創新運用多種融資工具,推動完善社會(hui) 領域投融資機製,加快社會(hui) 領域補短板。第六,以新興(xing) 經濟體(ti) 和發展中國家為(wei) 重點,持續優(you) 化結算、融資、保險等進出口貿易金融服務,鞏固拓展外貿競爭(zheng) 新優(you) 勢。
綜合來看,我國勞動力素質優(you) 良,資金流量充裕,科技和管理的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經濟潛在增長率較高。隨著疫情防控措施優(you) 化,我國經濟增長有望較快恢複到正常軌道上來。
問: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強調,切實落實“兩(liang) 個(ge) 毫不動搖”。金融部門下一步將如何持續發力支持民營經濟?
答:我國企業(ye) 絕大多數是民營企業(ye) ,而民營企業(ye) 絕大多數又是小微企業(ye) 。近些年來,我國成功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普惠金融發展道路。截至去年末,普惠型小微企業(ye) 貸款餘(yu) 額超過23萬(wan) 億(yi) 元,近五年年均增速約25%,遠高於(yu) 其他國家,貸款利率也在持續下降。2016年至2020年,小微企業(ye) 貸款平均不良率低於(yu) 3%,明顯好於(yu) 經合組織國家4.81%的水平。同時,大中型民營企業(ye) 在獲取信貸和股市、債(zhai) 市融資方麵逐漸改善。2022年我國企業(ye) 公開發行上市(IPO)全球第一,籌資額占50%。
下一步,金融機構將進一步樹立“一視同仁”理念,公平公正對待各類所有製企業(ye) 。
——貨幣政策加大向民營企業(ye) 的傾(qing) 斜力度,保持信貸總量有效增長,推動降低綜合融資成本。
——在進一步做好製造業(ye) 民營小微企業(ye) 金融服務基礎上,加大對服務行業(ye) 民營企業(ye) 、個(ge) 體(ti) 工商戶的信貸和保險保障力度。
——豐(feng) 富民營企業(ye) 融資渠道,支持其通過發行股票債(zhai) 券獲取更多金融資源。
——促進互聯網平台企業(ye) 健康發展。14家平台企業(ye) 金融業(ye) 務專(zhuan) 項整改已經基本完成,少數遺留問題也正在抓緊解決(jue) 。後續將實行常態化監管,鼓勵平台企業(ye) 合規經營,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ye) 、國際競爭(zheng) 中大顯身手。
金融風險整體(ti) 可控 穩定發展基礎不變
問: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強調,有效防範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當前要采取哪些重點措施來應對金融領域的風險挑戰?
答:當前,我國金融業(ye) 運行平穩,風險整體(ti) 可控。但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下,金融風險仍處於(yu) 易發多發期。我國具有獨特的製度優(you) 勢,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麵最為(wei) 堅實,金融穩定發展的基礎不會(hui) 改變。下一步,將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努力促進房地產(chan) 與(yu) 金融正常循環。落實“金融十六條”措施,以保交樓為(wei) 切入點,以改善優(you) 質頭部房企資產(chan) 負債(zhai) 表為(wei) 重點,促進房地產(chan) 業(ye) 平穩健康發展,逐步推動房地產(chan) 業(ye) 向新發展模式過渡。
——積極穩妥推進中小金融機構風險處置。有效化解中小金融機構風險。因地製宜深化農(nong) 信社改革,穩步實施村鎮銀行改革重組。充分發揮存款保險等行業(ye) 保障基金和金融穩定保障基金專(zhuan) 業(ye) 處置功能。強化對股東(dong) 和實際控製人穿透監管。
——前瞻應對不良資產(chan) 反彈風險。近年來,我們(men) 持續加大不良資產(chan) 處置力度,連續幾年均超過三萬(wan) 億(yi) 元。下一步,仍要嚴(yan) 控不良新增,充分計提撥備,加大處置力度。
——積極配合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zhai) 務風險。督促金融機構增強風險管理能力。有序開展地方政府債(zhai) 務置換,推動優(you) 化債(zhai) 務期限結構,降低利率負擔。
——依法將各類金融活動全部納入監管。既要管“有照違章”,也要管“無證駕駛”。嚴(yan) 禁資管產(chan) 品承諾固定回報或預期收益率。嚴(yan) 格規範地方金融機構跨區域存貸款業(ye) 務。
問:當前,全球通脹仍處高位,如何看待我國物價(jia) 水平?
答:相比於(yu) 發達國家去年物價(jia) 漲幅創四十年新高,我國消費物價(jia) 連續十年維持在2%左右,充分證明了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優(you) 越性和宏觀調控的有效性。我們(men) 強化能源、食品等關(guan) 鍵領域保供穩價(jia) ,同時堅持實施穩健、正常的貨幣政策,堅決(jue) 不搞“大水漫灌”,為(wei) 保持物價(jia) 穩定營造了良好貨幣金融環境。
去年底以來,人民幣匯率大幅反彈,境外資本流入持續增長,充分反映了國際金融市場堅定看好我國經濟發展,對物價(jia) 等經濟基本麵充滿信心。中長期看,人民幣匯率會(hui) 保持雙向波動,但總體(ti) 上將持續走強。
同時,我們(men) 也要高度關(guan) 注通脹反彈的潛在可能性。考慮到當前海外通脹仍將高位運行,容易通過生產(chan) 、流通等多個(ge) 環節向我國傳(chuan) 導,對此要保持高度警惕。
深化金融體(ti) 製改革 加大對外開放力度
問:在深化金融體(ti) 製改革方麵,金融部門有何打算?
答:深化金融體(ti) 製改革總的要求是加強黨(dang) 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具體(ti) 說來,一是著力建設現代中央銀行製度,維護幣值穩定並以此促進經濟增長,確保央行資產(chan) 負債(zhai) 表健康可持續。二是加強和完善現代金融監管,建立健全金融穩定發展協調機製,強化金融穩定保障體(ti) 係。三是改革完善金融機構治理,進一步加強金融機構黨(dang) 的領導和黨(dang) 的建設。四是進一步加快發展直接融資,深入推進股票發行注冊(ce) 製改革。五是持續推動保險業(ye) 信托業(ye) 轉型發展,規範發展第三支柱養(yang) 老保險。
問: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強調,堅持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金融業(ye) 如何加大對外開放力度?
答:金融開放有助於(yu) 中國發展質量的提升,也能讓世界分享中國改革發展紅利。近年來,我國金融開放進入新階段,金融市場的吸引力不斷增強。
未來中國金融開放的步伐不會(hui) 停歇。一是進一步簡化境外投資者進入中國市場的程序,豐(feng) 富可投資的行業(ye) 和資產(chan) 種類,不斷提升投資便利性。二是穩步擴大規則、規製、管理、標準等製度型開放,推動高質量實施區域全麵經濟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RCEP)等國際經貿規則。三是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對內(nei) 外資一視同仁、平等對待。四是提高開放條件下經濟金融管理能力和風險防控能力,更好統籌發展與(yu) 安全。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 比亞迪叉車:以綠色科技賦能傳統紙媒轉型
- 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召開2025年第一次全體會議 凝聚合力切實保障貨車司機合法權益
- 三部門多措並舉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
- 稅惠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
- 10個城市啟動第二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試點
- 【四川】多式聯運數智平台建圈強鏈育產業
-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江西】交投吉安西中心創新“綠通先行後驗”模式 民生通道再提速 鮮活農產品不再等待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 發揮高鐵航空優勢構建快速輸送係統
- 【浙江】“司機之家”提質擴麵
- 2024年民營企業在我國外貿領域創造“三個首次”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