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1-03 10:27:16 人民日報

天津港,北疆港區C段智能化集裝箱碼頭——“風光儲(chu) 荷一體(ti) 化”智慧綠色能源係統助力港口實現100%綠電供能;
武漢港,陽邏港區集裝箱碼頭——遠程理貨、閘口無人值守等顯著提升港口的自動化水平;
寧波舟山港,梅山港區——自主研發的集裝箱生產(chan) 作業(ye) 調度係統,讓每個(ge) 裝卸作業(ye) 指令都可以準確下達;
…………
港口是基礎性、樞紐性設施,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近年來,各地各港口著力推進科技與(yu) 港口建設深度融合,一項項智能升級的小環節,帶來了港口建設的大變化。
能耗降低17%以上
使用綠色能源,建設低碳碼頭
走進天津港北疆港區,兩(liang) 台巨型風機的葉片正在勻速轉動,與(yu) 全國港口單體(ti) 裝機容量最大的地麵分布式光伏電站,共同組成“風光儲(chu) 荷一體(ti) 化”智慧綠色能源係統。
“這套係統讓C段碼頭實現100%綠電供能,與(yu) 傳(chuan) 統自動化集裝箱碼頭相比,能耗降低17%以上。”天津港第二集裝箱碼頭公司總經理楊榮說。
C段碼頭是智能化集裝箱碼頭,其裝卸設備、水平運輸設備、生產(chan) 輔助設備等,全部采用電力驅動。智慧綠色能源係統並網發電以來,已供電2077萬(wan) 千瓦時。
除綠色供能外,天津港還在港區範圍內(nei) 打造了生態環境大氣智能監測平台,174個(ge) 監測點實現24小時動態監控,對港區汙染源進行實時預警,助力碼頭低碳環保運營。
隨著港口建設的智能化程度越來越高,C段碼頭港區內(nei) 已難覓工作人員的身影,碼頭調度和操作都由工作人員在幾百米外的智控中心完成。
前推、側(ce) 移、微調、鎖扣、定位……在天津港第二集裝箱公司智控中心,遠程控製司機馮(feng) 旭緊盯著屏幕上的超高清視頻,熟練地控製著操縱杆,僅(jin) 用75秒就為(wei) 1公裏外的貨車完成了集裝箱裝卸。
楊榮介紹,港口的高效運轉,得益於(yu) 天津港集團自主研發的智能水平運輸係統,“作為(wei) 智慧碼頭的大腦,這套係統聯通著碼頭12台岸橋、42台場橋、76台智能水平運輸機器人。”
去年以來,C段智能化集裝箱碼頭月吞吐量增幅超過20%,相比於(yu) 傳(chuan) 統集裝箱碼頭,人員數量降低60%,減少集裝箱作業(ye) 倒運環節50%。
2022年10月13日, 隨著標準箱從(cong) 智能水平運輸機器人上穩穩吊起,裝入近400米長的“中遠海運天秤座”集裝箱貨輪,碼頭完成了100萬(wan) 標準箱指標。從(cong) 開工建設到第100萬(wan) 個(ge) 標準箱,碼頭僅(jin) 用時33個(ge) 月。
兩(liang) 公裏外完成操作
遠程智能理貨,減少安全隱患
天空飄著細雨,一艘貨船正緩緩駛向武漢港陽邏港區集裝箱碼頭。幾天前,船代公司通過係統申報了貨物的詳細信息,碼頭操作部早已安排好作業(ye) 計劃,船一靠泊,就可以馬上開工。
貨櫃起吊的一刹那,安裝在岸橋上的球形攝像機開始運轉,自動對集裝箱和在內(nei) 場等待的集裝箱卡車進行全方位掃描。
兩(liang) 公裏外的智能理貨監控室內(nei) ,理貨員陶佳緊盯著麵前的兩(liang) 台電腦。“攝像機自動抓取了集卡車牌和集裝箱箱號、箱型等信息,後台還對集裝箱殘損、箱體(ti) 鉛封的圖像進行采集,通過5G網絡實時傳(chuan) 輸到電腦上。”
陶佳指著屏幕上的照片說:“看,係統正在進行比對,檢查無誤後,點擊確認裝卸數據,生成船舶積載圖,一個(ge) 完整的理貨作業(ye) 流程就結束了。”
理貨是集裝箱進港的第一道關(guan) ,也是碼頭和船方交接貨物的重要環節。去年9月,基於(yu) 5G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研發的智能理貨係統在武漢港陽邏港區實現全覆蓋。理貨員徹底告別了“站位盯箱”,不再置身於(yu) 集卡穿梭、岸橋起吊的作業(ye) 現場,大大減少了安全隱患。
“目前,我們(men) 一個(ge) 班次僅(jin) 安排4名理貨員,1名理貨員可同時操作3條作業(ye) 線,信息識別準確率超過98%。”武漢中理外輪理貨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助理王攀峰說。
另一邊,集卡司機易師傅正駕車前往碼頭堆場。打開手機,集卡預錄APP上推送了兩(liang) 條提箱信息,作業(ye) 區間、提單號和箱號標得一清二楚。地磅稱重後,易師傅在閘口機器上掃描提箱預約碼,通道便抬杆放行,集卡順利進入港區。
“以前,大家出港前還要排隊辦理紙質單據手續,耗時又費力。現在全程不用下車,方便多了!”易師傅說。
2022年,陽邏港區全麵推行智能閘口改造。改造後,閘口自動識別集卡車號和箱號,實現24小時無人值守,車輛平均過閘時間從(cong) 以往的160秒縮減至30秒。港區還運用雲(yun) 計算和區塊鏈技術,自主設計了一套網上預約受理平台,將貨代、司機、海關(guan) 等各節點的業(ye) 務數據集成為(wei) 數據流,碼頭可快速獲取集裝箱進出場動態,實現作業(ye) 資源的科學調配。
集裝箱吞吐量年均增幅25%
整體(ti) 規劃預判,優(you) 化作業(ye) 路徑
寧波舟山港梅山港區內(nei) ,集裝箱卡車進進出出,一派繁忙景象,而路麵上平穩行駛的集卡內(nei) 卻空無一人。
原先在港區開集卡的司機王啟明,此刻正坐在辦公樓裏的遠程駕駛艙內(nei) ,目不轉睛地注視著麵前的監控畫麵,他的工作是在必要時進行車輛的遠程人工接管,確保集卡平穩安全運行。
2022年8月30日,寧波舟山港智能集卡首次實現在封閉區域內(nei) 的兩(liang) 路“無人化”實船作業(ye) 。得益於(yu) 寧波舟山港自主研發的集裝箱生產(chan) 作業(ye) 調度係統n—TOS,每個(ge) 集裝箱的裝卸作業(ye) 指令都可以準確下達。
作為(wei) 碼頭的“核心大腦”,該係統經過了數百次測試和9輪上線演練,於(yu) 2020年上線,成功填補技術空白。目前,n—TOS係統已在寧波舟山港主要集裝箱碼頭實現全覆蓋。
如今,借助n—TOS和IECS智能設備調度係統組成的“雙芯大腦”,寧波舟山港能夠對港口生產(chan) 作業(ye) 進行整體(ti) 規劃預判,給出最優(you) 作業(ye) 路徑,同時發送給遠控設備,實現集裝箱的位移,完成貨物的裝卸。
“除了智能調度係統,導航定位係統和5G通信係統也至關(guan) 重要。”寧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任小波說,寧波舟山港擁有以5G通信技術為(wei) 支撐的骨幹網絡,612座公用幹線航標全部升級為(wei) 北鬥設備。現在,憑借5G高速率、低時延、廣連接的特性,寧波舟山港已經實現了多台智能無人集裝箱卡車並發作業(ye) 。
目前,寧波舟山港梅山港區已形成全球規模最大的遠程操控設備集群。相比兩(liang) 年前,港區整船裝卸效率提升10%,集卡作業(ye) 等待時間、通過時間縮短8%,港區集裝箱吞吐量年均增幅25%。
每日 推薦
- 比亞迪叉車:以綠色科技賦能傳統紙媒轉型
- 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召開2025年第一次全體會議 凝聚合力切實保障貨車司機合法權益
- 三部門多措並舉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
- 稅惠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
- 10個城市啟動第二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試點
- 【四川】多式聯運數智平台建圈強鏈育產業
-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江西】交投吉安西中心創新“綠通先行後驗”模式 民生通道再提速 鮮活農產品不再等待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 發揮高鐵航空優勢構建快速輸送係統
- 【浙江】“司機之家”提質擴麵
- 2024年民營企業在我國外貿領域創造“三個首次”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