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我國智慧港口大發展釋放全球示範效應

發布時間:2022-12-08 09:51:05 經濟參考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全球航運業(ye) 受到了巨大的衝(chong) 擊,但得益於(yu) 良好的疫情防控和製造業(ye) 優(you) 勢,我國主要港口不僅(jin) 實現了吞吐量的逆勢攀升,同時數字化、智能化建設取得了長足進步,引領了全球港口的智能化發展進程。

業(ye) 界人士認為(wei) ,我國智慧港口的大發展為(wei) 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和基礎設施通過數字化改造成為(wei) 新增長引擎提供了經驗和參考,同時信息與(yu) 網絡安全隱憂也開始顯現,需要及時加強統籌應對。

智慧港口建設掀起新熱潮

2019年12月打下第一根樁,僅(jin) 用時23個(ge) 月,天津港“智慧零碳”碼頭就從(cong) 一片荒灘上拔地而起,單橋作業(ye) 效率提升40%以上,人員配置比人工碼頭降低60%;在上海洋山港四期自動化碼頭,設備遠程操控距離超過100公裏;在山東(dong) 青島港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16台自動化橋吊,76台自動化軌道吊運轉自如,83台自動導引車往來穿梭,忙而不亂(luan) ……這些都是近年來我國智慧碼頭建設的最新成果。目前,我國已建和在建的自動化碼頭數量均居世界首位。

上海海事大學教授宓為(wei) 建說,雖然我國智慧港口建設起步較晚,但近年來《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十四五”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規劃等政策文件先後發布,頂層設計和政策引領作用明顯,加上國內(nei) 港口和大批高科技企業(ye) 持續投入,智慧港口建設的理念、實踐都有創新,我國港口智能化水平已處於(yu) 世界前列。

當前,我國形成了新建碼頭與(yu) 傳(chuan) 統碼頭改造齊頭並進、多種技術路線並舉(ju) 的發展路徑,對全球港口的智能化發展起到引領示範作用。山東(dong) 港口科技集團副總經理王宇升介紹說,山東(dong) 港口整合前,各港口都是獨立運營的企業(ye) ,信息化發展水平不均衡,技術路線五花八門,數據孤島現象嚴(yan) 重。2020年以來,集團通過與(yu) 華為(wei) 等企業(ye) 合作打造全球首個(ge) 全順岸開放式自動化集裝箱碼頭,綜合成本較新建碼頭降低70%,“現在我們(men) 既有傳(chuan) 統碼頭,有半自動碼頭,也有全自動碼頭,一條船裝卸,三個(ge) 不同種類的碼頭都能完成,最大限度地整合了碼頭資源。”

華為(wei) 技術公司海關(guan) 和港口軍(jun) 團港口解決(jue) 方案部部長邱士奎介紹,今年已有泰國、阿根廷、南非、印尼等多國大使赴天津現場參觀我國智慧碼頭建設成果,泰國林查班港、秘魯錢凱港等碼頭業(ye) 主線上或者現場考察後決(jue) 定參照“中國方案”,優(you) 化設計,建設方案升級為(wei) 可兼容多種模式的自動碼頭,“國內(nei) 智慧碼頭建設已經釋放出全球示範效應。”

數字化探索進入“深水區”

在看到積極成果的同時,業(ye) 界人士也表示,港口作為(wei) 當前我國數字化、自動化建設的新興(xing) 領域,“跑在前頭”也意味著率先在全球進入“深水區”乃至“無人區”。專(zhuan) 家和業(ye) 界人士認為(wei) ,接下來一個(ge) 階段,我國將進一步探索驗證和形成下一代智慧港口從(cong) 規劃、設計到生產(chan) 營運層麵革命性的創新概念,這不僅(jin) 需要理論和實踐的雙突破,還需要防範指數級增長的信息安全風險。

華為(wei) 公路水運口岸智慧化軍(jun) 團CTO嶽坤介紹,我國港口整體(ti) 正在從(cong) 機械化向數字化轉變,在當前的國際形勢下,有組織、有目的的網絡攻擊事件頻發,作為(wei) 事關(guan) 國計民生的戰略基礎設施,我國港口也麵臨(lin) 指數級攀升的網絡風險,“加強網絡防禦、保護數據安全,已經迫在眉睫。”

此外,港口數字化轉型後,安防、遠程控製、無人駕駛、業(ye) 務協同、指揮調度全部上網,延時、帶寬、設備可靠性任何一個(ge) 環節出風險,都可能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數字化以前,設備出問題可以多派人、用紙筆解決(jue) ,數字化後,設備和係統幾乎不存在人工接管的可能,我們(men) 認為(wei) 現在港口的網是斷不得的。”嶽坤說。

在複雜國際形勢下,我國智慧港口還需要麵對斷供和技術壁壘風險。邱士奎介紹說,智慧港口在核心生產(chan) 和安全領域大量應用的人工智能技術存在比較突出的對外依賴情況,必須做好應對斷供風險的準備。

加強宏觀引導提升安全底線

展望未來,業(ye) 界人士認為(wei) ,我國智慧港口建設將產(chan) 生顯著的產(chan) 業(ye) 溢出和國際主導權溢出效應,加強宏觀引導和提升風險底線、築牢安全基座,應當成為(wei) 發力重點。

一是對標金融和移動通信產(chan) 業(ye) ,提升港口數字化、自動化建設的安全體(ti) 係,並為(wei) 其他基礎設施數字化、信息化建設提供借鑒。嶽坤認為(wei) ,綜合全球網絡攻擊行為(wei) 看,網絡勒索攻擊主要針對24小時連續作業(ye) 的企事業(ye) 單位如加油站、醫院、碼頭等展開,但對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攻擊相對較少,主要原因在於(yu) 後者往往采取多重數據保護措施;同時,作為(wei) 信息化的牽引單位,移動通信業(ye) 界的安全標準通常可達到“6個(ge) 9”,即每年網絡中斷時間不超過30秒、故障頻率不超過30年一次,建議港口等大型基礎設施信息化建設參照這兩(liang) 類產(chan) 業(ye) 提升信息安全標準,加強全係統的安全風險教育和培訓,降低安全隱患。

二是堅持係統推進,重視國內(nei) 港口數字化的平台化、標準化。建議國家有關(guan) 部門進一步加強產(chan) 業(ye) 引導,引導參與(yu) 企業(ye) 構建港口的通訊和信息交互的底座平台,港口的工業(ye) 物聯網平台,港口的綜合物流信息平台,基於(yu) 區塊鏈的港航電子發貨平台,加快研究製定區塊鏈電子集成交互流程,港口數據交換和通訊智慧港口建設等標準。

三是以“一帶一路”建設為(wei) 重點,加強智慧港口建設、設計、運營、管理的國際交流合作。目前我國是全球唯一可以成體(ti) 係化提供和實施智慧港口建設方案的經濟體(ti) ,加強我國相關(guan) 企業(ye) 參與(yu) 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港口建設,提升港口服務網絡的整體(ti) 效率,有利於(yu) 維護全球物流供應鏈的穩定暢通。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