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二十五項具體任務聚焦智慧港口、智慧航道建設

發布時間:2024-03-25 09:57:11 人民網——人民日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作為(wei) 優(you) 化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智慧港口、智慧航道建設是傳(chuan) 統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的關(guan) 鍵環節,也是交通運輸業(ye) 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yi) 。

交通運輸部印發的《關(guan) 於(yu) 加快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到2027年,全國港口和航道基礎設施數字化、生產(chan) 運營管理和對外服務智慧化水平全麵提升,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並提出25項具體(ti) 任務,助推我國航運業(ye) 數字化發展。

我國智慧港口、智慧航道建設進展如何?進一步提升行業(ye) 智慧化水平應從(cong) 何處發力?記者進行了采訪。

自動化技術水平和應用規模、智慧船閘總體(ti) 技術水平等位居國際前列

東(dong) 海之濱,岸線綿延。寧波舟山港梅山港區集裝箱碼頭,汽笛聲陣陣,遠洋巨輪列隊入港,橋吊作業(ye) 有條不紊。

高效運轉,得益於(yu) 智能改造。步入梅東(dong) 公司大樓,一座數字化港口清晰顯示在可視化係統大屏上:3公裏外,50多米高的橋吊駕駛室內(nei) 空無一人,隻需“遠控大腦”下令便能輕鬆抓放箱體(ti) ;黃色圖標對應的堆場集卡,則可通過“5G+北鬥”實現實時調度。

“2016年開啟智能化之路以來,梅山港區一步一個(ge) 腳印。”寧波舟山港負責人介紹,如今梅山港區已擁有全球最大規模遠控自動化設備集群,能夠支撐千萬(wan) 箱級碼頭作業(ye) ;預計今年6月,由國家電網浙江電力投建的風光儲(chu) 一體(ti) 化項目,將實現全容量並網發電,綠電智慧化將有效提升能源使用效率。

視線西移,黃金水道上,長江幹線2688公裏航道實現電子航道圖全覆蓋,漢江、贛江、信江等支流2051公裏航道電子航道圖已建成……方寸繪大江,手掌納山河,數字化有力支撐長江航運發展。

從(cong) 點到線及麵,“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逐步成為(wei) 水運高質量發展的亮麗(li) 名片,一些領域已實現‘領跑’。”交通運輸部水運局有關(guan) 負責人說。

看港口,自動化技術水平和應用規模保持領先。目前,我國已建成18座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在建(含改造)自動化碼頭27座,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已建和在建規模均居國際前列。同時,全麵掌握自動化碼頭設計建造、裝備製造、係統集成和運營管理全鏈條的關(guan) 鍵技術,基於(yu) 5G技術的新一代自動導引車、無人集卡等智能運輸設備率先投入應用。

看航道,數字化、智慧化進程不斷加快。智慧船閘總體(ti) 技術水平位於(yu) 國際前列,通航調度、安檢、監測、運維、服務智慧化水平不斷提高;已建電子航道圖裏程達1.7萬(wan) 餘(yu) 公裏,發布裏程超5700公裏;部分內(nei) 河高等級航道可實現航標、水位、航道工作船等基本要素在線快速采集和自動化、實時化、立體(ti) 化監測。

因地製宜、分類指導,有序推進港口生產(chan) 、航道養(yang) 護等智慧化

在上海港,貨物裝卸已全部實現遠程操控,自動導引車等智能運輸設備得到規模化應用;在黃驊港,堆取料機、翻車機實現遠程控製,抓鬥門機等自動化改造也逐步應用;在西江航運幹線、嘉陵江等跨省份航道,通航建築物聯合調度成為(wei) 可能。

“目前,我國部分港口和航道的設施設備相對落後,總體(ti) 生產(chan) 運營效率仍有待提升。”交通運輸部水運局有關(guan) 負責人說,“從(cong) 全國來看,各地區港口和航道智慧化水平還存在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以港口為(wei) 例,上海港、青島港、寧波舟山港等國際樞紐海港的智慧化建設進程相對較快,但相當一部分沿海港口還有差距,內(nei) 河港口智慧化建設的廣度和深度總體(ti) 與(yu) 上述港口差距更大。

針對上述問題,《意見》要求因地製宜、分類指導,立足港口和航道發展條件及功能定位,盡力而為(wei) 、量力而行,科學確定建設重點與(yu) 路徑。

同時,《意見》明確了相關(guan) 任務要求——

在港口方麵,聚焦推進生產(chan) 智慧化。加快推動上海港、天津港、青島港等具備條件的國際樞紐海港和內(nei) 河港集裝箱碼頭自動化建設或改造,加快推動秦皇島港、唐山港、黃驊港等具備條件的幹散貨碼頭“翻”“堆”“取”“裝”“卸”等全流程自動化改造。同時,推進港口岸電信息係統建設,鼓勵清潔能源多能互補及設備迭代升級。

在航道方麵,重點推進養(yang) 護智慧化。推動長江幹線、西江航運幹線、京杭運河等建設完善航道智慧養(yang) 護管理係統,全麵推廣航標遙測遙控、水位遙測遙報技術應用,推進高等級航道船閘智慧化升級。

在推進航道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方麵,《意見》還提出要加快長江幹線、西江航運幹線、京杭運河以及水網地區高等級航道智能感知網建設,提升其他內(nei) 河高等級航道的限製性橋梁河段、重點灘險河段、通航建築物等智能感知水平。

港口和航道信息基礎設施能級水平、數據資源整合和綜合治理力度有待提升

加快智慧港口、智慧航道建設,夯實數字底座是重要基礎。需要通過強化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為(wei) 港口和航道的智慧化生產(chan) 運營管理服務提供安全高效可靠的基礎支撐。

在大連港,通過設置多個(ge) 室內(nei) 外環境監測點,全麵集成碼頭相關(guan) 的水質、用能、空氣質量、氣象等環境要素數據,有力助推港口綠色發展。在長江航道,幹線基本形成全麵覆蓋航標、水位、船舶、地形等要素的智能感知網,航道條件大幅提升。

“從(cong) 全國範圍看,港口和航道信息基礎設施能級水平還有待提升,數據資源整合和綜合治理力度仍需加大。”交通運輸部水運局有關(guan) 負責人說。以長江航道為(wei) 例,盡管信息化推進較快,但仍存在行業(ye) 數據共享不暢等問題。此外,航道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後,軟件功能無法滿足應用需求,亟待升級完善。

《意見》提出,推進港口和航道智能感知設備部署應用,加快重要港區和高等級航道智能感知網建設,推進信息通信技術融合應用。同時,提升行業(ye) 數據共享水平,推動打造數據、服務、算法為(wei) 一體(ti) 的“數據大腦”。

“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不僅(jin) 是加快建設智慧交通的先行領域,也是交通運輸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該負責人表示,作為(wei) 一項長期的係統工程,下一步將推動建設一批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示範項目,深化智能交通先導應用試點,加快推動航運數字化轉型。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