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9-14 10:16:19 經濟參考報

今年7月,專(zhuan) 精特新創新指數達130.3,同比、環比分別增長36.9%和16.9%;2021年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營業(ye) 收入總額超3.7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31.5%,比規上中小工業(ye) 企業(ye) 高11.6個(ge) 百分點……近期相繼發布的多項研究報告和監測數據顯示,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創新力、競爭(zheng) 力持續提升,發展韌性更足。
看創新活力:7月專(zhuan) 精特新創新指數同比增長36.9%
工信部最新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已培育8997家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848家製造業(ye) 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5萬(wan) 多家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多項研究報告和監測數據顯示,“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專(zhuan) 業(ye) 化優(you) 勢進一步凸顯,小企業(ye) 支撐起大創新。
日前,工信部賽迪研究院發布了“專(zhuan) 精特新監測指數”,從(cong) 創新指數、擴張指數、抗風險指數三方麵衡量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發展。其中,“專(zhuan) 精特新創新指數”綜合“小巨人”企業(ye) 的專(zhuan) 利情況、參與(yu) 國家標準製定等多維度指標,以度量“小巨人”企業(ye) 創新活力度。
數據顯示,今年7月,專(zhuan) 精特新創新指數為(wei) 130.3,同比、環比分別增長36.9%和16.9%,創新指數上升勢頭顯著。其中,授權發明專(zhuan) 利指標表現突出,同比與(yu) 環比增速分別為(wei) 53.7%和9.5%。
從(cong) 產(chan) 業(ye) 維度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chan) 業(ye) 的創新成效顯著。截至7月,全產(chan) 業(ye) 授權發明專(zhuan) 利總量中,超四成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產(chan) 業(ye) 。
“綜合相關(guan) 數據可以看出,隨著創新導向的科技政策落地顯效,企業(ye) 研發投入持續增加,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創新動能加速釋放。”賽迪研究院研究員漢琳對記者表示,特別是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為(wei) “小巨人”企業(ye) 創新提供更多場景化項目及生產(chan) 機遇。
中國中小企業(ye) 發展促進中心、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國工業(ye) 互聯網研究院聯合發布的《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發展報告(2022年)》(以下簡稱《報告》),也印證了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研發投入水平高,創新活力強勁的特點。
報告顯示,“小巨人”企業(ye) 共設立國家級、省級研發機構超一萬(wan) 家,平均研發人員占比達28.7%,平均研發強度(研發費用占營業(ye) 收入的比重)達8.9%,平均擁有有效發明專(zhuan) 利15.7項。
創新牽引下,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展現出較強的行業(ye) 話語權。上述報告顯示,“小巨人”企業(ye) 參與(yu) 製修訂標準13000餘(yu) 項。約半數“小巨人”企業(ye) 的主導產(chan) 品國內(nei) 細分市場占有率為(wei) 10%至30%,其中有235家企業(ye) 的主導產(chan) 品國內(nei) 細分市場占有率達90%以上。
看發展韌性:2021年“小巨人”企業(ye) 營收同比增長31.5%
深耕專(zhuan) 業(ye) 領域穩紮穩打、持續創新,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表現出較強的發展韌性。
《報告》顯示,2021年“小巨人”企業(ye) 營業(ye) 收入總額超3.7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31.5%,比規上中小工業(ye) 企業(ye) 高11.6個(ge) 百分點;利潤總額近0.4萬(wan) 億(yi) 元,平均每戶企業(ye) 利潤4000萬(wan) 元,是規上中小企業(ye) 的3.4倍。
特別是今年以來,不少中小企業(ye) 受國內(nei) 外環境影響,麵臨(lin) 生產(chan) 經營成本上升、訂單不足等挑戰,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呈現出更強的抗風險能力和對外擴張能力。
賽迪研究院數據顯示,7月專(zhuan) 精特新抗風險指數穩健上升達171.20,同比增32.46%,環比增41.47%。此外,受疫情明顯緩和、複工複產(chan) 加速推動,7月份擴張指數迅速回升至154.7,環比增長129.6%。
漢琳介紹,抗風險指數結合“小巨人”企業(ye) 的訂單量、投融資情況、分公司數量等多維度指標,用以度量“小巨人”企業(ye) 對內(nei) 外部風險的抵禦能力;擴張指數綜合“小巨人”企業(ye) 的招標情況、招聘數量、投融資事件等多維度指標,用以度量“小巨人”企業(ye) 的對外擴張能力。
細觀關(guan) 鍵指標的產(chan) 業(ye) 維度,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車和生物產(chan) 業(ye) 擴張強勢。7月,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招標個(ge) 數和招聘崗位數環比增長最快,增速均超100%;生物產(chan) 業(ye) 投融資事件個(ge) 數環比增長最快,為(wei) 44.4%。
看區域分布:東(dong) 部占比較多 西部快速增長
綜合四批8997家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的區域分布來看,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發展與(yu) 區域經濟發展緊密相關(guan) 。
《報告》顯示,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有5370家集中在東(dong) 部地區,占比約60%;2068家分布在中部地區,占比約23%;1167家分布在西部地區,占比約13%;392家分布在東(dong) 北地區,占比約4%。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數量全國分布與(yu) 工業(ye) 增加值全國分布基本保持一致。
相關(guan) 趨勢也在天眼查研究院日前發布的《“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十強城市洞察報告》中得到印證。該報告梳理了4922家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的城市分布情況,重點選取其中企業(ye) 數量排名靠前的10個(ge) 城市,結合各市的GDP、工業(ye) 增加值等指標綜合分析。數據顯示,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十強城市中,上海、寧波、天津、青島、廈門等半數城市位於(yu) 東(dong) 部沿海地區。
“這與(yu) 長三角等地區較強的產(chan) 業(ye) 協同密切相關(guan) ,這些區域形成了相對穩定的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合作關(guan) 係。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對於(yu) 提升區域製造業(ye) 發展水平、增強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發揮著積極作用。”天眼查數據研究院高級分析師陳倞說。
值得一提的是,西部地區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呈現較快發展態勢。從(cong) 區域擴張數據看,圍繞高端裝備、新材料等重點產(chan) 業(ye) ,西北地區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招標個(ge) 數、招聘崗位數和投融資事件個(ge) 數環比均呈現快速增長,分別為(wei) 434.5%、142.2%和25.0%。
“相關(guan) 數據顯示出,西部創新環境持續優(you) 化,企業(ye) 高研發投入、高技術創新帶來較豐(feng) 厚回報。同時,西北地區的高端裝備、新材料產(chan) 業(ye) 集群化優(you) 勢逐漸顯現。”漢琳說。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