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10-08 15:28:02 人民網——人民日報

新時代新征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偉(wei) 業(ye) ,實現新型工業(ye) 化是關(guan) 鍵任務。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決(jue) 定》提出健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ti) 製機製,對加快推進新型工業(ye) 化提出明確要求。
如何建立保持製造業(ye) 合理比重投入機製?怎樣進一步提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為(wei) 了深入學習(xi) 領會(hui) 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精神,本報記者采訪了工業(ye) 和信息化部黨(dang) 組書(shu) 記、部長金壯龍。
建立保持製造業(ye) 合理比重投入機製,築牢實體(ti) 經濟根基
記者:《決(jue) 定》提出建立保持製造業(ye) 合理比重投入機製,請問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將在哪些方麵重點發力?
金壯龍:製造業(ye) 是我國經濟命脈所係,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今年上半年我國製造業(ye) 增加值占GDP比重為(wei) 27%,總體(ti) 保持穩定。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將深入貫徹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圍繞推進新型工業(ye) 化、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保持製造業(ye) 合理比重,完善產(chan) 業(ye) 治理體(ti) 係,堅定不移築牢製造業(ye) ,加快建設以先進製造業(ye) 為(wei) 骨幹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
一是改造升級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深入實施製造業(ye) 重大技術改造升級和大規模設備更新工程,支持企業(ye) 用數智技術、綠色技術改造提升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強化製度約束和標準引領,加快先進標準供給,促進重點行業(ye) 設備更新、工藝升級、數字賦能、管理創新。
二是鞏固提升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圍繞軌道交通裝備、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等領域,著重加強創新政策供給,推動強鏈延鏈補鏈,加速新技術新產(chan) 品迭代升級,提升全產(chan) 業(ye) 鏈競爭(zheng) 力。實施先進製造業(ye) 集群發展專(zhuan) 項行動,優(you) 化產(chan) 業(ye) 區域布局,引導優(you) 質要素向國家級集群匯聚,打造一批世界級先進製造業(ye) 集群,培育更多世界一流企業(ye) 。
三是發展壯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量子科技等戰略性產(chan) 業(ye) ,加強行業(ye) 指導和企業(ye) 服務,推動完善發展政策和治理體(ti) 係。製定壯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打造新動能行動計劃,係統推進技術創新、規模化應用和產(chan) 業(ye) 化發展,打造低空經濟等新增長引擎。
四是前瞻布局未來產(chan) 業(ye) 。大力發展人形機器人、腦機接口、6G等新領域新賽道,建立未來產(chan) 業(ye) 投入增長機製,完善孵化與(yu) 加速政策體(ti) 係,推動原創性、顛覆性技術攻關(guan) 和標誌性產(chan) 品“揭榜掛帥”,發展壯大瞪羚企業(ye) 、獨角獸(shou) 企業(ye) 。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先行先試,建設未來產(chan) 業(ye) 先導區。發揮國家製造業(ye) 轉型升級等基金的作用,深化產(chan) 融合作,引領帶動社會(hui) 資本投向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促進實體(ti) 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提升產(chan) 業(ye) 體(ti) 係現代化水平
記者:《決(jue) 定》提出健全促進實體(ti) 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製度,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將如何推進落實?
金壯龍:《決(jue) 定》提出“健全促進實體(ti) 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製度”“完善促進數字產(chan) 業(ye) 化和產(chan) 業(ye) 數字化政策體(ti) 係”。我們(men) 將緊抓數字技術變革機遇,把建設製造強國同發展數字經濟、產(chan) 業(ye) 信息化等有機結合,提升產(chan) 業(ye) 體(ti) 係現代化水平。
一是加快製造業(ye) 數字化轉型。圍繞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全方位全鏈條普及應用,“點”“線”“麵”協同發力,推動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和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率先完成數字化改造,分行業(ye) 製定數字化轉型場景圖譜,力爭(zheng) 到2027年建成200個(ge) 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二是推動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ye) 化。以智能製造為(wei) 主攻方向,以場景應用為(wei) 牽引,夯實算力、算法、數據等技術底座,培育若幹通用大模型和行業(ye) 大模型。開展“人工智能+製造”行動,打造100個(ge) 應用場景、1000家標杆企業(ye) 。大力發展智能產(chan) 品,發展壯大機器人產(chan) 業(ye) ,推廣智能化軟件應用,促進消費終端向強智能升級。
三是大力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chan) 業(ye) 。聚焦新一代移動通信、先進計算、區塊鏈等領域,強化自主創新,著力突破一批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技術和產(chan) 品,培育造就一批生態主導型企業(ye) ,發展一批關(guan) 鍵環節和細分領域的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數字產(chan) 業(ye) 集群。
四是推動信息通信業(ye) 高質量發展。鞏固提升基礎網絡、產(chan) 業(ye) 體(ti) 係、融合應用等領域的競爭(zheng) 優(you) 勢和領先地位。持續推進5G、千兆光網、移動物聯網、IPv6等規模部署和應用,加快工業(ye) 互聯網體(ti) 係化發展,建設全國一體(ti) 化算力體(ti) 係。強化網絡基礎設施安全防護能力建設,增強車聯網等新型融合領域安全保障能力。大力發展開源基礎設施。
加快提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牢牢把握發展自主權
記者:《決(jue) 定》提出健全提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製度,如何理解和把握這一任務?
金壯龍: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在關(guan) 鍵時刻不能掉鏈子,這是大國經濟必須具備的重要特征。必須堅持底線思維,加快提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牢牢把握發展自主權。
一是健全強化重點產(chan) 業(ye) 鏈發展的體(ti) 製機製。實施製造業(ye) 重點產(chan) 業(ye) 鏈高質量發展行動,集中優(you) 質資源,抓緊打造自主可控的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深入實施產(chan) 業(ye) 基礎再造工程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guan) 工程,完善鏈主企業(ye) 和用戶企業(ye) “雙牽頭”攻關(guan) 模式,全鏈條推進技術攻關(guan) 和成果應用。完善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應用政策,促進創新產(chan) 品規模應用和迭代升級。
二是推動科技創新和產(chan) 業(ye) 創新融合發展。抓好重大科技專(zhuan) 項和重點研發計劃實施,在企業(ye) 布局建設更多國家級創新平台。構建高水平產(chan) 業(ye) 科技創新平台體(ti) 係,優(you) 化布局國家製造業(ye) 創新中心,建設一批中試驗證平台。指導國家高新區實施新一輪體(ti) 製機製改革和政策先行先試,發展高科技、實現產(chan) 業(ye) 化、加快形成新質生產(chan) 力。完善科技服務業(ye) 發展政策,培育全國一體(ti) 化技術和數據市場,打造“火炬”品牌升級版。
三是建立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風險評估和應對機製。發揮鏈主企業(ye) 引領帶動作用,增強上下遊企業(ye) 協同監測和應對能力。圍繞戰略性礦產(chan) 資源保障和產(chan) 品保供,著力建設安全可控的原材料產(chan) 業(ye) 鏈。建設國家戰略腹地和關(guan) 鍵產(chan) 業(ye) 備份。
四是完善產(chan) 業(ye) 在國內(nei) 梯度有序轉移的協作機製。鼓勵轉出地與(yu) 承接地建立產(chan) 值、收益、用地等指標的分享機製。深化東(dong) 中西部產(chan) 業(ye) 協作,辦好產(chan) 業(ye) 轉移對接活動。建設高質量承接載體(ti) ,提升東(dong) 北和中西部地區承接產(chan) 業(ye) 轉移能力。
強化助企扶企,激發湧現更多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記者:《決(jue) 定》提出構建促進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發展壯大機製,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將采取哪些具體(ti) 的改革措施?
金壯龍:中小企業(ye) 能辦大事。目前,我國已累計培育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超過14萬(wan) 家,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1.2萬(wan) 家。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將堅持服務和管理並重、發展和幫扶並舉(ju) ,構建促進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發展壯大機製,推動中小企業(ye) 高質量發展實現新突破。
一是完善優(you) 質企業(ye) 梯度培育體(ti) 係。發揮“小巨人”企業(ye) 引領作用,協同推進創新型中小企業(ye) 與(yu) 科技型中小企業(ye) 培育。完善“選種、育苗、培優(you) ”全周期培育體(ti) 係,激發湧現更多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支持中小企業(ye) 參與(yu) 強鏈補鏈,分級分類培育中小企業(ye) 特色產(chan) 業(ye) 集群。
二是加快中小企業(ye) 數字化轉型。力爭(zheng) 到2027年實現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數字化改造全覆蓋。大力發展“小快輕準”數字化產(chan) 品和解決(jue) 方案,讓更多中小企業(ye) 敢轉、會(hui) 轉、轉得好。
三是構建優(you) 質高效的中小企業(ye) 服務體(ti) 係。建好用好全國中小企業(ye) 服務“一張網”。探索建立專(zhuan) 精特新賦能體(ti) 係,加強技術創新服務,紮實建設中小企業(ye) 海外服務體(ti) 係。健全防範和化解拖欠中小企業(ye) 賬款長效機製。完善與(yu) 企業(ye) 的常態化交流機製,幫助中小企業(ye) 解決(jue) 急難愁盼問題。
四是健全與(yu) 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成長相適應的要素保障製度。發揮財政資金杠杆作用,支持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打造新動能、攻堅新技術、開發新產(chan) 品,強化產(chan) 業(ye) 鏈配套能力。發揮國家中小企業(ye) 發展基金作用,帶動社會(hui) 資本投早、投小、投專(zhuan) 精特新。優(you) 化金融精準支持機製,支持區域性股權市場建設好專(zhuan) 精特新專(zhuan) 板。完善引才育才留才機製,助力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引進各類人才。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 比亞迪叉車:以綠色科技賦能傳統紙媒轉型
- 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召開2025年第一次全體會議 凝聚合力切實保障貨車司機合法權益
- 三部門多措並舉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
- 稅惠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
- 10個城市啟動第二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試點
- 【四川】多式聯運數智平台建圈強鏈育產業
-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江西】交投吉安西中心創新“綠通先行後驗”模式 民生通道再提速 鮮活農產品不再等待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 發揮高鐵航空優勢構建快速輸送係統
- 【浙江】“司機之家”提質擴麵
- 2024年民營企業在我國外貿領域創造“三個首次”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