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6-21 16:37:06 證券日報

6月19日,財政部、工業(ye) 和信息化部(以下簡稱“工信部”)發布《關(guan) 於(yu) 進一步支持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高質量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過中央財政資金進一步支持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高質量發展,為(wei) 加快推進新型工業(ye) 化、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完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提供有力支撐。
根據《通知》,2024年至2026年,聚焦重點產(chan) 業(ye) 鏈、工業(ye) “六基”及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未來產(chan) 業(ye) 領域(以下簡稱“重點領域”),通過財政綜合獎補方式,分三批次重點支持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高質量發展。2024年首批先支持1000多家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以後年度根據實施情況進一步擴大支持範圍。
中央財經大學財稅學院教授白彥鋒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財政資金支持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的發展,是服務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需要,是推動創新引領的重要舉(ju) 措。
培育力度不斷加大
“中小企業(ye) 是創新的主體(ti) ,而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作為(wei) 中小企業(ye) 中的佼佼者,具備專(zhuan) 業(ye) 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的特點,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高質量發展促進工程執行主任袁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近年來,我國大力培育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從(cong) 省級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到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有梯度地促進中小企業(ye) 專(zhuan) 精特新發展。
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已累計培育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12.4萬(wan) 家,其中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共五批,共包含企業(ye) 1.2萬(wan) 家。
除了量的增長,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的發展質量也穩步提升。工信部賽迪研究院數據顯示,今年4月份,我國專(zhuan) 精特新創新指數為(wei) 286.4,比去年同期增長25.2%。
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不斷發展的背後,有著財政、金融等多方麵的支持。以財政資金為(wei) 例,早在2021年,財政部、工信部就在《關(guan) 於(yu) 支持“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高質量發展的通知》中提出,2021年至2025年,中央財政累計安排100億(yi) 元以上獎補資金,引導地方完善扶持政策和公共服務體(ti) 係,分三批(每批不超過三年)重點支持1000餘(yu) 家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高質量發展。
“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發展空間巨大,往往能夠成長為(wei) 獨角獸(shou) 企業(ye) 或者是行業(ye) 龍頭企業(ye) 。同時,作為(wei) 產(chan) 業(ye) 經濟的支撐,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能夠對相關(guan) 的產(chan) 業(ye) 起到輻射、帶動、引領作用。但是資金短缺是該類企業(ye) 的一大痛點。”中國商業(ye) 經濟學會(hui) 副會(hui) 長宋向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財政資金的支持有利於(yu) 緩解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在研發、投產(chan) 、上市等環節的資金緊張問題,在扶持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的同時也打通了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鏈創新發展的堵點。
日前,工信部組織開展第六批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培育和第三批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複核工作,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有望進一步擴圍;本次發布的《通知》則進一步對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開展資金支持。對於(yu) 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的培育力度不斷加大。
資金支持更加精準
“財政資金注入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會(hui) 給其他企業(ye) 起到示範作用。”宋向清認為(wei) ,為(wei) 使中央財政資金更好地發揮作用,引領企業(ye) 專(zhuan) 精特新發展、構建強大產(chan) 業(ye) 鏈,需要對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進行有針對性的資金投放。
《通知》中提到,獎補資金總額的95%以上由省級財政部門直接撥付到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由企業(ye) 圍繞“三新”(即打造新動能、攻堅新技術、開發新產(chan) 品)、“一強”(即強化產(chan) 業(ye) 鏈配套能力)目標任務自主安排使用。
河南省商業(ye) 經濟學會(hui) 副秘書(shu) 長王震宇表示,這有利於(yu) 發揮財政資金的導向作用,激勵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向“三新”“一強”領域精進,通過對自身人才培養(yang) 、生產(chan) 技術、產(chan) 品創新等改革來爭(zheng) 取更多財政資金的支持。同時,這也帶動了更多中小企業(ye) 向著“三新”“一強”方向轉型升級。
談及未來如何讓財政資金更加精準地支持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創新,白彥鋒表示,既要注重企業(ye) 的前期研發投入,又要關(guan) 注其後期科研產(chan) 出績效,防止財政資金“打水漂”。同時,要發揮好中央財政資金的引導和帶動作用,在中央財政“領投”的同時,鼓勵更多地方政府以及市場主體(ti) “跟投”。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