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2022中國企業500強榜單發布 營收總額首破百萬億元

發布時間:2022-09-07 08:26:28 經濟日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2022中國企業(ye) 500強榜單發布——

“500強”營收總額首破百萬(wan) 億(yi) 元

9月6日,中國企業(ye) 聯合會(hui) 、中國企業(ye) 家協會(hui) 舉(ju) 行新聞發布會(hui) ,公布了“2022中國企業(ye) 500強”榜單。位列前三的企業(ye) 是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營業(ye) 收入再創新高

據中國企業(ye) 聯合會(hui) 、中國企業(ye) 家協會(hui) 常務副會(hui) 長兼理事長朱宏任介紹,“2022中國企業(ye) 500強”的入圍門檻為(wei) 446.25億(yi) 元,較上年提高53.89億(yi) 元,創下榜單創立以來最高的提升幅度;實現營業(ye) 收入突破百萬(wan) 億(yi) 元,為(wei) 102.48萬(wan) 億(yi) 元,較上年增長14.08%,實現近10年來的最大漲幅;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dong) 淨利潤4.46萬(wan) 億(yi) 元,較上年增長9.63%。

朱宏任表示,2021年,黨(dang) 中央、國務院科學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我國宏觀經濟展現強大韌性,經濟發展主要目標均順利實現。企業(ye) 經營發展也加快恢複,中國500強企業(ye) 無論是營業(ye) 收入,還是利潤總額與(yu) 淨利潤,總體(ti) 上都實現了較快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以來,受全球疫情持續蔓延、美聯儲(chu) 加息以及地緣衝(chong) 突的影響,企業(ye) 發展環境變化超出預期,短期發展壓力明顯加大,複蘇進程麵臨(lin) 新挑戰,但長期發展向好的趨勢並未發生根本改變。

來自中企聯的最新數據顯示,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中國企業(ye) 500強營業(ye) 收入從(cong) 2012年的50.02萬(wan) 億(yi) 元增長到2021年的102.48萬(wan) 億(yi) 元,增長了1.05倍,邁上百萬(wan) 億(yi) 元台階;資產(chan) 總額從(cong) 150.98萬(wan) 億(yi) 元增長到372.53萬(wan) 億(yi) 元,增長了1.47倍。

中企聯研究部主任郝玉峰表示,500強企業(ye) 進一步做強做優(you) 做大也麵臨(lin) 新挑戰。一是企業(ye) 發展環境變化帶來的挑戰。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發生新的調整,導致企業(ye) 發展麵臨(lin) 的環境不確定性、不穩定性顯著增加,將對中國大企業(ye) 的發展產(chan) 生深遠影響;二是企業(ye) 自身存在的問題帶來的挑戰。一些企業(ye) 自主創新能力支撐不足、盈利能力偏弱、產(chan) 業(ye) 層次不高、品牌影響力不夠等問題仍較突出,解決(jue) 這些問題需要付出艱苦努力。

產(chan) 業(ye) 結構持續優(you) 化

從(cong) 今年公布的榜單可以看出,中國企業(ye) 500強的產(chan) 業(ye) 構成持續優(you) 化。一方麵,化工、冶金、建築、地產(chan) 等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入圍企業(ye) 數量持續減少,上榜企業(ye) 加快轉型升級,不斷做強做優(you) ;另一方麵,現代先進製造業(ye) 、金融服務業(ye) 、互聯網與(yu) 信息技術服務業(ye) 、物流及供應鏈業(ye) 入圍企業(ye) 數量不斷增加。從(cong) 2012年到2021年,中國企業(ye) 500強中的金融企業(ye) 從(cong) 23家增至37家,其中多元化金融企業(ye) 從(cong) 無至有,增至6家;物流及供應鏈企業(ye) 從(cong) 8家增至14家;通信設備製造企業(ye) 從(cong) 3家增至9家。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企業(ye) 快速發展壯大,2022中國企業(ye) 500強中,有7家風能、太陽能設備製造企業(ye) ,7家互聯網服務企業(ye) ,3家動力和儲(chu) 能電池企業(ye) ,文化娛樂(le) 和教育服務領域也分別有1家企業(ye) 上榜。

朱宏任認為(wei) ,產(chan) 業(ye) 生態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彰顯。產(chan) 業(ye) 生態越健全,越有助於(yu) 產(chan) 業(ye) 加快發展。產(chan) 業(ye) 發展越成熟,產(chan) 業(ye) 生態建設對產(chan) 業(ye) 發展的重要性也就越突出。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多方麵因素變化都對產(chan) 業(ye) 生態建設提出了新要求。一方麵,受疫情等因素影響,我國企業(ye) 發展所麵臨(lin) 的壓力前所未有,大企業(ye) 發展相對較好,中小微企業(ye) 發展較為(wei) 困難,大企業(ye) 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致力於(yu) 與(yu) 中小微企業(ye) 共建融通協同發展格局,共同打造產(chan) 業(ye) 發展良好生態;另一方麵,麵對外部環境因素變化所導致的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調整,我國需要通過強化產(chan) 業(ye) 生態建設,來增強產(chan) 業(ye) 投資發展的國際吸引力,在穩定國內(nei) 現有外商投資企業(ye) 的同時,進一步吸引新增外商投資。

科技創新成效卓著

數據顯示,2022中國企業(ye) 500強的研發投入為(wei) 14474.67億(yi) 元,占2021年全社會(hui) 研發投入的51.95%;平均研發強度(研發費用占營業(ye) 收入的百分比)為(wei) 1.81%。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中國企業(ye) 500強的研發投入增加了1.67倍,持有的有效專(zhuan) 利增加了4.01倍,發明專(zhuan) 利增加了6.93倍,發明專(zhuan) 利占比提高了14.83個(ge) 百分點。重大科技攻關(guan) 紮實推進,高鐵、核電、航母、深海機器人、空間站、量子計算等諸多創新成果全球矚目。

截至2021年底,2022中國企業(ye) 500強共持有各類有效專(zhuan) 利166.80萬(wan) 件,比上一年增加21.94萬(wan) 件。中國企業(ye) 500強有效發明專(zhuan) 利占全國企業(ye) 有效發明專(zhuan) 利的35.27%,是有效發明專(zhuan) 利的重要持有者。

中國企業(ye) 聯合會(hui) 、中國企業(ye) 家協會(hui) 課題組在《2022中國大企業(ye) 發展的趨勢與(yu) 建議》中就大企業(ye) 的科技創新提出三方麵建議:一是要高度重視創新突破,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主動對接國家科技攻關(guan) 計劃承擔相應科研任務,緊緊圍繞產(chan) 業(ye) “卡脖子”任務製定技術創新戰略,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將研發強度提升到更具競爭(zheng) 力的水平;二是要善於(yu) 借力創新,搭建公共創新平台,多方位開展研發合作,全麵整合利用企業(ye) 內(nei) 外、國際國內(nei) 創新資源;三是要暢通科研成果商業(ye) 化應用轉化渠道,確保有市場前景的科研創新成果快速完成商業(ye) 化應用。

數據顯示,2022中國企業(ye) 500強累計參與(yu) 標準製定74939項,比上一年增加了5989項,繼續保持增長態勢。其中,參與(yu) 國內(nei) 標準製定69600項,比上年增加10594項。通信設備製造行業(ye) 參與(yu) 國際標準製定最多,占全部國際標準製定數的44.81%;其次是電網業(ye) ,占全部國際標準製定數的11.13%;最後是電信服務業(ye) ,占全部國際標準製定數的11.10%。

課題組提出,大企業(ye) 要進行全球專(zhuan) 利布局,既要做好國內(nei) 專(zhuan) 利申請與(yu) 知識產(chan) 權保護,又要在全球範圍內(nei) 做好專(zhuan) 利布局。在積極申請專(zhuan) 利、保護專(zhuan) 利的同時,擇機投資參股擁有全球核心專(zhuan) 利的企業(ye) 或機構,要通過技術進步,牢牢掌握國際標準必要專(zhuan) 利。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