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宏觀經濟 > 正文

一攬子政策助力經濟回穩 中期政策銜接需及早謀劃

發布時間:2022-07-08 12:03:15 證券時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今年1~5月,公司月平均銷售汽車80輛左右。6月銷售車輛140餘(yu) 輛,增長率達75%。”四川成都一家汽車銷售公司銷售負責人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受車輛購置稅減半征收優(you) 惠政策支持,6月份到店看車的客戶量比上個(ge) 月多出五六成,成交量也很可觀。

這家汽車銷售公司的業(ye) 績變化,是國務院近期發布的《紮實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措施》落地顯效的一個(ge) 縮影。5月底國務院部署實施6方麵33條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對一定排量以下乘用車減征車輛購置稅” 的支持政策位列其中。

事實上,6月以來,隨著加力穩經濟政策落地實施,投資力度持續加大,項目建設提速推進,複商複市穩步落實,消費潛力加快釋放,助企紓困落地見效,市場主體(ti) 預期改善,經濟處在加速修複期。

企業(ye) 生產(chan) 服務呈積極修複態勢

高頻數據顯示,國內(nei) 生產(chan) 景氣度較快回升,表現為(wei) 近期電廠動力煤日耗開始快速上行,石油瀝青開工率數據穩步回升。交通物流方麵,公路貨運需求穩中緩升,貨運流量基本恢複至2020年同期水平,長三角地區物流運輸全麵複工達產(chan) ,寧波港、上海港吞吐量也已恢複至本輪疫情前水平。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師胡焓表示,6月份物流業(ye) 景氣指數顯示全國物流活躍度繼續提升,物流需求和供給能力穩步改善。分析認為(wei) ,貨運恢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工業(ye) 部門需求和部分消費部門需求的回升。

近期國家統計局公布的6月份中國采購經理指數運行情況也呈現了製造業(ye) 生產(chan) 經營的暖意。華創證券研究所所長助理、首席宏觀分析師張瑜表示,6月製造業(ye) PMI有點超預期,綜合PMI產(chan) 出指數高達54.1%,反映6月經濟修複力度較大。

交通物流恢複支持工業(ye) 企業(ye) 生產(chan) 銷售的狀況改善,大規模的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為(wei) 企業(ye) “減負”。證券時報記者從(cong) 稅務總局獲悉,截至6月25日,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累計新增退稅減稅降費及緩稅緩費約2.58萬(wan) 億(yi) 元。目前,微型、小型、中型、大型企業(ye) 存量留抵退稅梯次性集中退還的任務基本完成。

留抵退稅政策的實施將躺在企業(ye) 賬上的“死錢”變成了“活水”,實實在在增加了企業(ye) 現金流。這項政策對於(yu) 前期投入大、資金回款慢的企業(ye) 幫助最為(wei) 明顯。山東(dong) 濰坊東(dong) 送電力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光伏項目投資回報期較長,大約需要5~6年的時間,前期需要購置大量的電池板、鋼材組件等原材料,投入大量建設費用,目前得到了240餘(yu) 萬(wan) 元留抵稅款使得企業(ye) 的生產(chan) 建設資金更加充裕,發展的底氣和信心更足。

稅務部門相關(guan) 人士告訴記者,從(cong) 目前的調研來看,留抵退稅款被企業(ye) 主要用於(yu) 增加原材料采購、投資及研發支出、房租等日常運營支出,以及支付賬款和工資薪酬等。財信研究院副院長伍超明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這部分資金對企業(ye) 資本開支的促進作用大概率在三季度顯效。

降低市場主體(ti) 用水用電用網等成本、階段性減免市場主體(ti) 房屋租金等政策也在積極落地。記者從(cong) 多地國資委獲悉,今年區域內(nei) 國有單位為(wei) 租戶減免房租的幅度都遠超前年。以北京為(wei) 例,據市國資委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6月9日,全市已有4.66萬(wan) 家服務業(ye) 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享受到房租減免實惠,獲得約64.5億(yi) 元的真金白銀幫扶。

投資支撐消費回暖

二季度GDP有望正增長

33項穩經濟一攬子措施就穩投資、促消費提出了6項具體(ti) 舉(ju) 措。文件印發以來,一批交通基礎設施加快推進。記者從(cong) 交通運輸部獲悉,川藏鐵路配套的公路工程正在全麵加快建設,已經完成的投資占總投資的50%,部分項目已經建成;總長度超過22公裏的新疆烏(wu) 尉高速公路的天山勝利隧道,實現了1號豎井的貫通;世界最大跨徑的拱橋,廣西南天高速公路的天峨龍灘特大橋完成了高精度的合龍。近期,隨著浙江溫州甌江北口大橋等項目的建成通車,G1523寧波至東(dong) 莞高速、G1517莆田至炎陵高速,G3011柳園至格爾木高速三條國家高速公路全線貫通,全國骨幹路網得到了進一步完善。

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徐成光介紹,按照適度超前的原則,正在加快川藏鐵路及公路配套工程,出疆入藏大通道、西部陸海新通道(平陸)運河工程、小洋山北側(ce) 集裝箱碼頭、寧波舟山港航設施及綜合交通樞紐等一大批戰略性重大工程項目。

專(zhuan) 項債(zhai) 對基建投資形成有力支撐。據中泰證券研究所統計,今年1~6月,剔除中小銀行專(zhuan) 項債(zhai) 後,新增地方債(zhai) 共發行39964億(yi) 元,其中新增一般債(zhai) 發行6148億(yi) 元,完成85.4%,新增專(zhuan) 項債(zhai) 發行33927億(yi) 元,完成98.3%。1~6月,新增地方債(zhai) 發行額度完成95.8%。與(yu) 前兩(liang) 年相比,今年新增債(zhai) 發行進度總體(ti) 偏前置。國家發改委近日還出台了《關(guan) 於(yu) 進一步盤活存量資產(chan) 擴大有效投資的意見》,進一步貫徹落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6月29日,國家發改委召開紮實推進項目前期工作、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建設電視電話會(hui) 議,對相關(guan) 工作再部署再推進。

33項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提出要穩定增加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汽車業(ye) 是擴大內(nei) 需、拉動消費的關(guan) 鍵領域。6月以來,多地通過新增號牌、發放地方性補貼等方式進一步促進汽車消費。據證券時報記者統計,除了前期已經公布今年新增號牌的上海、天津等城市,6月以來深圳、杭州也相繼公布了新增用車指標的數量。同時,北京、吉林、重慶等地出台了新車購置補貼、汽車以舊換新、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便利皮卡車進城等舉(ju) 措。

5月31日,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布公告,對購置日期在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間內(nei) 且單車價(jia) 格(不含增值稅)不超過30萬(wan) 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減半征收車購稅。目前這一政策已經“滿月”。稅務總局最新數據顯示,新政實施首月,全國共減征車購稅71億(yi) 元,減征車輛109.7萬(wan) 輛。

一係列政策支持下,乘用車市場銷售下行的勢頭得到扭轉。乘聯會(hui) 數據顯示,6月全國乘用車廠家批發211.1萬(wan) 輛,同比增長37%,環比增長33%;市場零售192.6萬(wan) 輛,同比增長22%,環比增長42%。

乘聯會(hui) 秘書(shu) 長崔東(dong) 樹用“暴增”一詞來描述6月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市場的表現。崔東(dong) 樹表示,當前刺激政策能支撐銷量回暖,但政策的啟動期一般是消費者並不著急購車,因此雖然6月份增量效果較突出,但7~8月份會(hui) 相對平淡,見效最明顯預計在四季度。

上海市經信委主任吳金城近期也公開呼籲,接下來幾個(ge) 月會(hui) 是消費者購車換車的最好時機。以買(mai) 一輛20萬(wan) 元的新車為(wei) 例,依據政策會(hui) 享受到2萬(wan) ~5萬(wan) 元的補貼大禮包。

近期政策還在為(wei) 促消費“添柴”。7月7日,《關(guan) 於(yu) 搞活汽車流通 擴大汽車消費若幹措施的通知》公布,針對新能源汽車市場存在地方保護、車輛充電不夠便利,二手車市場“小散弱”、交易登記有待優(you) 化等問題,提出更多針對性強、務實管用的有力舉(ju) 措。地方層麵,北京日前先後公布了優(you) 化進返京政策,分批有序恢複直航北京國際商業(ye) 客運航班和發放1億(yi) 元餐飲消費券的係列舉(ju) 措。

中信證券研究部首席宏觀分析師程強對記者表示,預計二季度我國經濟可能實現微幅正增長,三、四季度GDP有望實現6%甚至更高增速,全年仍能實現接近5%左右的增長。他認為(wei) ,下半年穩增長一攬子政策將充分釋放出效果。隨著全國的局部地區疫情初步得到有效控製,為(wei) 逆周期調節的宏觀經濟政策的實施推進提供了空間,隨著貨幣、財政、地產(chan) 、擴內(nei) 需、暢循環、中小企紓困、穩就業(ye) 等方麵政策形成合力,穩增長政策將充分釋放出效果,助力經濟修複。

穩增長政策將持續顯效

“關(guan) 鍵性”舉(ju) 措應加快落地

33項穩經濟一攬子措施,既有錨定短期經濟修複的“加油包”,也有立足長期發展的“組合拳”。

稅務總局數據顯示,4月1日至6月9日,享受存量和增量全額留抵退稅的製造業(ye) 等六個(ge) 行業(ye) 獲得退稅9912億(yi) 元,其中製造業(ye) 退稅4411億(yi) 元。伍超明表示,考慮到年內(nei) 製造業(ye) 企業(ye) 還將享受增量留抵退稅按月全額退還,兩(liang) 部分資金還將推升製造業(ye) 企業(ye) 經營活動現金流增速,對年內(nei) 製造業(ye) 投資形成向上支撐。

自7月1日起,全額退還增值稅留抵稅額政策行業(ye) 範圍再擴大7個(ge) 行業(ye) 。這些行業(ye) 包括:批發和零售業(ye) ,農(nong) 林牧漁業(ye) ,住宿和餐飲業(ye) ,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ye) ,教育,衛生和社會(hui) 工作,文化、體(ti) 育和娛樂(le) 業(ye) 等。據測算,該舉(ju) 措將新增留抵退稅1420億(yi) 元。

今年前5月,全國民間投資增長4.1%,低於(yu) 整體(ti) 投資增速。但隨著33項穩經濟一攬子措施提出要穩定和擴大民間投資,以及近日發改委明確將支持推動民間投資項目加快實施,鼓勵民間資本通過政府和社會(hui) 資本合作(PPP)等方式參與(yu) 盤活國有存量資產(chan) 後,市場普遍預計民間投資增速將進一步回升。

當前,1~5月財政部PPP管理庫新入庫、簽約、開工建設項目投資額分別為(wei) 3857億(yi) 元、2419億(yi) 元、7687億(yi) 元。中國投資谘詢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譚誌國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考慮到項目的謀劃、入庫有一定的周期,PPP入庫、簽約等數據將在下半年呈現出明顯增長。

短期來看,繼續推動實際貸款利率穩中有降、住房公積金階段性支持政策、對民航等受疫情影響較大行業(ye) 企業(ye) 的紓困支持、今年新增國家融資擔保基金再擔保合作業(ye) 務規模1萬(wan) 億(yi) 元以上等都將為(wei) 穩增長發揮作用。根據證券時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7月7日,全國已有30個(ge) 省、自治區、直轄市按政策部署,因地施策出台了住房公積金階段性支持政策,多地將政策重點聚焦在提高當地居民的住房公積金租房提取額度上。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yan) 躍進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公積金政策既是房地產(chan) 的政策,也是穩經濟大盤的政策,對於(yu) 降低房地產(chan) 的運行和交易成本、刺激購房者購房需求、活躍經濟等方麵都有積極的作用。各地出台的住房公積金階段性支持政策更側(ce) 重於(yu) 發揮公積金政策減輕民生負擔的效果,將進一步降低企業(ye) 、購房者、租房者等的壓力,活躍企業(ye) 生產(chan) 端和居民消費端。

中長期看,一些政策措施將在更長時間周期內(nei) 持續顯效,如擴大專(zhuan) 項債(zhai) 券發行使用支持範圍、修訂《鼓勵外商投資產(chan) 業(ye) 目錄》等。根據政策安排,擴大專(zhuan) 項債(zhai) 支持領域,會(hui) 優(you) 先考慮將新型基礎設施、新能源項目等納入支持範圍。日前,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發布的《關(guan) 於(yu) 促進新時代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也提出,研究將新能源領域符合條件的公益性建設項目納入地方政府債(zhai) 券支持範圍。

中國技術經濟學會(hui) 環境技術經濟分會(hui) 理事張建紅向證券時報記者指出,若按“十四五”新基建總投資12.5萬(wan) 億(yi) 元來測算,假設公益性新基建占比80%,有一定收益的占比30%,項目資本金占比20%,則“十四五”公益性新基建項目所需的專(zhuan) 項債(zhai) 規模約2.4萬(wan) 億(yi) 元,即每年新基建專(zhuan) 項債(zhai) 約4800億(yi) 元。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還有部分措施有待進一步明確政策落地的安排部署。如:一攬子措施中提出,抓緊修訂製度將商業(ye) 匯票承兌(dui) 期限由1年縮短至6個(ge) 月。票據融資是中小企業(ye) 融資的重要實現形式,縮短票據賬期對於(yu) 緩解中小企業(ye) 成本和現金流壓力將具有重要影響。今年1月14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hui) 發布《商業(ye) 匯票承兌(dui) 、貼現與(yu) 再貼現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中已經作出此項安排。考慮到當前成本壓力對於(yu) 企業(ye) 經營仍有較大挑戰,因此經過充分調研討論的基礎上,應盡快出台實施文件。根據上海票據交易所公布數據,2021全市場商票承兌(dui) 3.8萬(wan) 億(yi) 元。

“三重壓力”仍存

中期政策銜接需及早謀劃

疫情帶來的經濟衝(chong) 擊雖然逐漸消散,但經濟運行仍麵臨(lin) 需求收縮、供給衝(chong) 擊、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以製造業(ye) 為(wei) 例,6月仍有49.3%的製造業(ye) 企業(ye) 反映訂單不足,華北地區、上海等前期受疫情影響較為(wei) 嚴(yan) 重的地區經濟活動較疫情前仍有缺口。供給方麵,新冠肺炎疫情、國際形勢變化對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衝(chong) 擊遠未結束。預期方麵,多方調查報告的數據顯示,企業(ye) 出於(yu) 節約人力開支等考慮,對於(yu) 擴大用工態度偏謹慎,預期指數雖有所回升但低於(yu) 長期均值。

物流方麵,胡焓提醒,物流業(ye) 回升過程的穩定性和連續性仍需關(guan) 注。宏觀經濟回升動力強弱對物流需求回升的力度和節奏仍有較大影響,需要密切關(guan) 注。同時要關(guan) 注企業(ye) 經營成本上升。受疫情和燃料成本影響,二季度物流企業(ye) 主營業(ye) 務成本指數上升顯著,平均達到55.7%,遠高於(yu) 主營利潤指數,成本上升嚴(yan) 重擠壓盈利空間。此外,要繼續關(guan) 注小微企業(ye) 生存困境。小微企業(ye) 受疫情衝(chong) 擊較大,經營普遍困難,4月份以來小微企業(ye) 業(ye) 務量、新訂單和預期指數顯著低於(yu) 大中型企業(ye) 。6月份,小微企業(ye) 主營利潤指數不到40%,資金周轉率指數不升反降。很多小微企業(ye) 反映,生存經營壓力大,難以為(wei) 繼,建議物流相關(guan) 紓困政策和合同訂單向中小企業(ye) 傾(qing) 斜。

6月29日,工信部宣布取消通信行程卡“星號”標記。胡焓表示,隨著行程碼取消帶星,各地相繼出現替代方案,企業(ye) 建議要繼續優(you) 化通行管控,暢通監督反映渠道,切實避免出現“一刀切”和“層層加碼”情況。

下半年,穩增長依然非常必要且緊迫。伍超明認為(wei) ,穩增長、穩就業(ye) 仍是貨幣政策的首要目標,重點會(hui) 放在穩定信貸增長上,防止居民部門信用持續收縮;同時受穩物價(jia) 、穩匯率目標的製約,寬鬆力度或總體(ti) 溫和,配合財政發力、結構性政策加力仍為(wei) 主導。

財政政策方麵,調整預算赤字、發行特別國債(zhai) 、提前下達明年專(zhuan) 項債(zhai) 額度等增量財政政策自二季度以來就一直受到市場關(guan) 注,但觀點並不完全一致。伍超明指出,當前發行特別國債(zhai) 的必要性不強、可能性較小,可能反而會(hui) 對財政債(zhai) 務風險帶來擾動。

國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趙偉(wei) 則指出,今年專(zhuan) 項債(zhai) 的快速擴張,可能會(hui) 加快地方債(zhai) 務壓力的顯性化,壓縮未來地方財政騰挪空間。他認為(wei) ,下半年增量財政政策或將通過專(zhuan) 項債(zhai) 擴大使用範圍和“準財政”發力來實現。當前,第三批專(zhuan) 項債(zhai) 項目申報將進一步助力產(chan) 業(ye) 、能源轉型。而國常會(hui) 在近期分別決(jue) 定新增8000億(yi) 元政策性、開發性貸款額度,以及創設3000億(yi) 元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可發揮“準財政”效能,金融工具還可為(wei) 專(zhuan) 項債(zhai) 項目資本金搭橋,助力項目加快落地。

  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劉元春認為(wei) ,存量政策靠前、增量政策發力、地方層層分解、全麵趕超性複工複產(chan) 等將保證三季度經濟加速反彈。持續複蘇的政策基礎和內(nei) 生動能依然是中國經濟中期必須高度關(guan) 注的焦點。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