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業(ye) 簡介
1950年,中國對外貿易運輸總公司成立,前身是中國海外運輸公司和中國陸運公司。公司成立之後即開始承辦航空、郵運業(ye) 務,這也是中國航空貨運業(ye) 務的初期萌芽階段。1987年,中國對外貿易運輸總公司成立中國航空貨運代理公司成立,從(cong) 事航空貨運代理業(ye) 務,這是中外運空運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迎來了中國外運空運業(ye) 務的突飛猛進大發展。中國外運先後與(yu) 四家國際知名快件公司成立了合營公司。自1997年至1999年,中國外運完成了華北、華東(dong) 、東(dong) 北、西南、西北、華南六大空運區域公司的組建。當年,中外運空運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作為(wei) 中央企業(ye) 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旗下的專(zhuan) 業(ye) 空運公司、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注冊(ce) 資本90548.172萬(wan) 元。公司於(yu) 2000年在上海證交所上市,股票代碼600270,簡稱“外運發展”,是國內(nei) 航空貨運代理行業(ye) 第一家上市公司,截止至2016年12月31日市值149.77億(yi) 元。
外運發展以專(zhuan) 業(ye) 化的航空物流為(wei) 主營方向,主要經營航空貨代、國際快件和與(yu) 之密切相關(guan) 的綜合物流業(ye) 務,同時積極開拓電商物流,並已開始探索物流的電商化,致力於(yu) 成為(wei) 具有專(zhuan) 業(ye) 能力的現代化物流網絡運營商。
如今,外運發展在全國擁有4大區域,下轄一百多家分支機構,和300多個(ge) 物流網點,2000多名員工,服務範圍幾乎覆蓋境內(nei) 所有省份,運營網絡輻射全國。通過與(yu) DHL等國際物流巨頭結成戰略夥(huo) 伴,先後在德國、美國、日本、阿聯酋、香港、澳門設立了分支機構,同時借助中國外運長航集團在15個(ge) 國家設置的40餘(yu) 個(ge) 辦事處,利用自身遍布65個(ge) 國家的強大代理網絡,為(wei) 客戶提供了全球化全程物流服務,目前公司在國際上的服務範圍已覆蓋全球20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自2006年9月以來,外運發展通過與(yu) 國航、東(dong) 航、南航等航空公司及多家機場建立戰略聯盟,跨進了航空承運領域和機場核心作業(ye) 領域,逐步發展成“天地合一”的整合物流供應商。外運發展還與(yu) 惠普公司長期合作,開發出先進的全國貨運和快運管理信息係統,信息化程度在業(ye) 內(nei) 名列前茅。近年來外運發展通過與(yu) 華為(wei) 、索尼、三星、海爾、上海大眾(zhong) 、京東(dong) 方等國內(nei) 外行業(ye) 領先客戶的長期合作,積累了豐(feng) 富的服務經驗,也取得了客戶的廣泛認同。
二、實施背景
1.“部標”要求推動技術變革
2011年4月11日由交通運輸部、公安部、安全監管總局、工業(ye) 和信息化部聯合下發了《關(guan) 於(yu) 加強道路運輸車輛動態監管工作的通知》(交運發〔2011〕80號),通知要求所有運輸管理機構必須執行《道路運輸車輛衛星定位係統車載終端技術要求》(JT/T794-2011)和《道路運輸車輛衛星定位係統平台技術要求》(JT/T796-2011)兩(liang) 項行業(ye) 標準。從(cong) 事道路運輸車輛動態監控的企業(ye) 監控平台及各級交通運輸部門監管平台所屬單位,需通過檢測機構進行係統平台檢測。
由於(yu) GPS“部標”要求的產(chan) 生,無論是開發GPS設備硬件還是開發應用軟件,都會(hui) 麵臨(lin) 國家交通部發布的道路運輸車輛衛星定位係統部標認證標準對原有GPS係統產(chan) 生的技術變革。
2.行業(ye) 發展對“一站式”服務的客觀需求
隨著信息技術在物流領域的不斷深入,作為(wei) 交通運輸業(ye) 務管理、車輛軌跡跟蹤的主要途徑和手段,GPS係統和TMS係統的自身發展已經比較完善,行業(ye) 內(nei) 也不乏各種提供相關(guan) 服務的平台。但這些平台基本都是以單一服務為(wei) 主,導致用戶不得不將完整的物流信息鏈條分割為(wei) 運輸管理部分和運輸軌跡跟蹤等多個(ge) 部分,然後再通過額外的定製開發將這些信息重新拚接起來組成完整的物流信息鏈,無形中增加了企業(ye) 物流信息係統管理和運營的成本。不僅(jin) 如此,各個(ge) 係統平台服務商出於(yu) 對自身技術的保護,也導致平台間的協作結果難以滿足用戶的原始期望。
3.企業(ye) 內(nei) 部的客觀需要
外運發展作為(wei) 一家擁有全國性經營網絡的上市物流公司,自身就擁有大量的運輸業(ye) 務。隨著用戶對運輸管理、軌跡跟蹤需求的不斷提升,僅(jin) 僅(jin) 依靠公司原有的GPS平台已經無法滿足用戶對供應鏈透明性提出的“實時、透明、在線”要求,將運輸業(ye) 務與(yu) 軌跡跟蹤有效的結合起來已成為(wei) 公司物流信息管理係統發展的必然趨勢。憑借著對業(ye) 務的深度思考,對創新的強烈追求,外運發展決(jue) 定以廣東(dong) 供應鏈的華為(wei) 運輸項目為(wei) 契機,將運輸業(ye) 務信息與(yu) 軌跡跟蹤信息有效的結合起來,搭建基於(yu) 互聯網、物聯網的物流運輸可視化服務平台。
三、實施情況
1.情況概述
物流運輸可視化的概念是首先將運輸業(ye) 務和運輸軌跡跟蹤相結合,再通過可視化門戶係統、手機APP等渠道將信息傳(chuan) 遞並展示給最終用戶,同時可以滿足承運方(車隊、司機)在運作過程中對係統交互性的需求。由於(yu) 在前期進行需求調研時用戶否定了市場上已有的所有平台和產(chan) 品,所以外運發展無從(cong) 借鑒,隻能通過自主研發創造出一個(ge) 全新的物流可視化服務產(chan) 品來滿足用戶的需求。在這個(ge) 過程中,外運發展通過深入行業(ye) 了解情況,了解到物流運輸可視化並不是某一家用戶的特殊需求,而是隨著信息技術進步與(yu) 行業(ye) 發展,物流行業(ye) 對自身業(ye) 務管理能力的提升已成為(wei) 普遍願望。基於(yu) 這種行業(ye) 發展趨勢,外運發展秉持創新精神,憑借自身對物流信息化建設的深刻理解,打造出的物流運輸可視化服務平台不僅(jin) 滿足客戶需要與(yu) 自身業(ye) 務管理需要,還在物流服務的技術和模式上取得了質的飛躍。
2.建設內(nei) 容
a)以“實時、透明、在線”為(wei) 平台功能建設的總原則
整個(ge) 可視化係統包含基礎管理、承運商管理、客戶管理、訂單管理、運輸管理、司機APP、客戶Portal、車輛與(yu) 終端監控、運輸基礎數據管理、車輛軌跡管理、運單執行跟蹤及報警、電子鎖控製及狀態查詢、外部係統集成共13個(ge) 一級模塊、70個(ge) 二級模塊。提供了客戶端接入、門戶接入、手機接入等多種接入方式,實現跨境進口運輸業(ye) 務、跨境出口運輸業(ye) 務、國內(nei) 運輸業(ye) 務、終端派送業(ye) 務的物流信息全生命周期管理和監控。
滿足了專(zhuan) 業(ye) 領域客戶對於(yu) 全程供應鏈物流信息提出的“實時、透明、在線”的要求,並將運輸和倉(cang) 儲(chu) 管理的可視化作為(wei) 營造企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的關(guan) 鍵舉(ju) 措之一。
b)依托物聯網,將技術和經驗轉化為(wei) 服務交付能力
外運發展充分利用自身多年深耕物流信息係統建設領域的優(you) 勢,並結合對物流行業(ye) 的理解和對物聯網、互聯網及通訊技術的透徹把握,
建設了能夠適應市場新需求的物流運輸可視化服務平台。該平台除了包含運輸管理外,還涵蓋了車輛與(yu) 終端監控、運輸基礎數據管理、車輛軌跡管理、運單執行跟蹤及報警、電子鎖控製及狀態查詢等物流可視化業(ye) 務的主要管理和操作功能,使物流可視化服務能力進一步得到提升。
c)五層式係統架構
i.應用層:包括可視化門戶係統(PORTAL)、訂單管理係統(OMS)、運輸管理係統(TMS)、運力管控係統(GPS)、車隊移動係統(APP),司機移動係統(APP)等六個(ge) 應用子係統。
可視化門戶係統(PORTAL):包括在線下單、運單查詢、運單跟蹤、運單軌跡、運輸執行車輛報警信息查詢等功能模塊。
訂單管理係統(OMS):包括客戶檔案的維護,以及客戶運單(即物流訂單)的錄入導入,以及訂單的查詢、維護、處理等功能模塊。
運輸管理係統(TMS):包括運輸線路、路由節點設置、承運商管理、車輛資源管理、運輸任務調度管理(包括物流公司統一調度或者承運商自主調度)、以及回單管理。
運力管控係統(GPS):包括通訊服務器以及運力管控應用係統。其中,運力監控應用係統包括運力監控中心、車輛軌跡、線路、電子圍欄、電子鎖控製、以及其它相關(guan) 的車輛報警信息等功能模塊。
車隊移動係統(APP):包括車隊任務接收、任務調度、任務執行跟蹤等功能模塊。
司機移動係統(APP):包括指令接收、指令接受、指令拒絕、執行過程反饋、電子回單等功能模塊。
ii.通訊協議層:包括通訊協議以及通訊數據報文格式,是應用層與(yu) 應用服務層的紐帶。通訊協議支持Socket、HTTP、SOAP等通訊協議,采用XML、JSON等數據格式。
iii.應用服務層:包括業(ye) 務係統應用服務(訂單管理和運輸管理)和運力管控係統(GPS)的應用服務;
業(ye) 務係統應用服務:包括基礎應用服務、用戶賬戶權限應用服務、訂單業(ye) 務應用服務、運輸管理應用服務、以及可視化門戶應用服務等。
運力管控應用服務:包括GPS通訊服務、定位服務、報警服務、應用(線路、電子圍欄、電子鎖等)服務、地圖服務等。
iv.數據存儲(chu) 層:包括業(ye) 務係統(OMS和TMS)數據庫以及運力管控數據庫。
v.平台接口服務層:包括與(yu) 用戶訂單係統(OMS)、業(ye) 務信息展示平台進行EDI對接等。
與(yu) 用戶訂單係統(OMS)對接:OMS係統下發運單信息,運輸可視化平台接收運單信息。
與(yu) 業(ye) 務信息展示平台對接:運輸可視化平台實時上報運單可視化數據(運單號、HTM號、子運單號、車牌號、經度、緯度等信息),用戶業(ye) 務信息展示平台接收運單可視化數據。
3.平台的主要技術特點
a)“混合雲(yun) ”結構
外運發展物流可視化平台采用了基於(yu) SAAS結構的公有雲(yun) 與(yu) 企業(ye) 私有雲(yun) 結合的混合結構,並采用了基於(yu) 雲(yun) 端的存儲(chu) 設備。使係統具備了低成本、高可靠性、快速部署、簡易維護的特性。
b)支持多協議的標準接口通訊產(chan) 品
外運發展使用了已有的成熟產(chan) 品來執行項目中所有的接口通訊任務,該產(chan) 品在外運發展生產(chan) 環境中已被廣泛采用,並經長期使用驗證該產(chan) 品具備良好的穩定性和可靠性。該產(chan) 品已經實現了對Socket、Soap、HTTP等協議的支持。同時,該產(chan) 品具備完善的監控功能,能夠實現數據通信成功與(yu) 否的實時監控,同時並緩存日誌信息。為(wei) 通信服務的穩定可靠運行提供必要的保證。
c)符合“部標“的GPS設備
在對車載、手持便攜及開閉傳(chuan) 感器等相關(guan) 配套硬件設備的選擇上,外運發展物流可視化平台支持符合“部標”相關(guan) 標準(JT/T794-2011、JT/T796-2011)標準的產(chan) 品。為(wei) 產(chan) 品的合法化使用及無障礙升級提供了基礎。
4.解決(jue) 的主要問題及方式方法
全程供應鏈運營平台主要解決(jue) 了以下問題:
a)解決(jue) 了業(ye) 務信息與(yu) 運輸軌跡信息對接與(yu) 聯動的問題
在傳(chuan) 統的可視化應用場景中,由於(yu) 業(ye) 務信息和運輸軌跡信息分別來自不同的軟件或係統,致使用戶在使用時需要先從(cong) 業(ye) 務係統中取得業(ye) 務數據,再根據取得業(ye) 務信息到GPS係統中進行查詢相應的運輸軌跡信息。不僅(jin) 操作繁雜而且人工操作也更容易出現誤差,尤其是當GPS係統出現車輛運輸狀態的報警信息時,用戶僅(jin) 能立即獲知是哪一輛車在運輸途中出現了異常情況,然後再根據車輛信息到業(ye) 務係統中反查問題車輛對應的運輸業(ye) 務,這些中間操作所消耗掉的時間往往令企業(ye) 錯失應對問題的最佳時機,從(cong) 而被迫承擔不必要的安全風險和經濟損失。
外運發展打造的物流運輸可視化服務平台完全摒棄了業(ye) 務信息分項、單獨管理的模式,將企業(ye) 的業(ye) 務管理作為(wei) 平台服務的基本麵,通過將運輸業(ye) 務係統和GPS運輸軌跡跟蹤係統有效的整合起來,很好的解決(jue) 了業(ye) 務單證、貨物、車輛、司機、軌跡等運輸業(ye) 務關(guan) 鍵信息的綁定和聯動問題。在外運發展的物流運輸可視化服務平台中,一旦發生運輸狀態預警,用戶會(hui) 在第一時間得知是哪一票業(ye) 務、貨主是誰、貨物是什麽(me) 、收貨人是誰、哪一位司機駕駛的哪一輛車在什麽(me) 時間、什麽(me) 地點發生了什麽(me) 情況,免去了用戶二次甚至是多次查詢才能獲得完整相關(guan) 信息所消耗的時間成本,使用戶可以立即著手對運輸異常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處置,減少甚至避免可能發生的業(ye) 務風險。
b)“一體(ti) 化”服務理念有效降低用戶的再開發成本
受製於(yu) 傳(chuan) 統可視化應用場景中信息來源比較分散的客觀特性,用戶若要將可視化信息完整的展示出來則需要通過再次開發將相關(guan) 信息匯集到一個(ge) 展示係統中。眾(zhong) 所周知,各個(ge) 係統之間由於(yu) 關(guan) 注點不同,其信息構成與(yu) 數據結構即使是通過EDI對接的方式也很難輕易的匹配和關(guan) 聯起來,為(wei) 了能夠滿足業(ye) 務管理需要,企業(ye) 必將為(wei) 此付出高額的對接、定製與(yu) 研發費用。而外運發展“一體(ti) 化”物流運輸可視化服務平台不僅(jin) 自身具備了運輸業(ye) 務管理、車輛與(yu) 終端監控、運輸基礎數據管理、車輛軌跡管理、運單執行跟蹤及報警、電子鎖控製及狀態查詢等物流運輸可視化業(ye) 務的主要管理功能,免去用戶為(wei) 了關(guan) 聯各方信息所產(chan) 生的研發成本,還在平台設計之初就充分考慮到了用戶對業(ye) 務信息展示的需要,通過專(zhuan) 門的功能模塊對匯聚後的數據進行多層麵的呈現,免去了用戶在數據整合及關(guan) 聯、呈現等方麵投入的再次開發成本。
四、實施效果
1.經濟效益
a)直接效益
在直接經濟效益方麵,外運發展物流運輸可視化服務平台的“一體(ti) 化”特性一方麵可以有效地幫助用戶節省數據整合、關(guan) 聯和呈現的定製開發與(yu) 再開發成本,另一方麵由於(yu) 減少了業(ye) 務管理中所涉及的係統數量,還可以幫助企業(ye) 降低係統運維所投入的人工成本。
b)間接效益
在間接經濟效益方麵,外運發展物流運輸可視化服務平台在業(ye) 務執行過程中可以第一時間提供完整的運輸任務預警信息,幫助用戶在第一時間掌握業(ye) 務異常情況,使用戶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nei) 對異常情況做出應對,從(cong) 而幫助用戶規避潛在的安全風險和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2.社會(hui) 效益
a)為(wei) 物流運輸可視化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物流運輸可視化服務作為(wei) 物聯網範疇的核心板塊之一,是國家大力倡導並給予政策扶持的。我國目前在GPS定位技術、GPS設備的研發和製造水平上已經步入國際先進行列,完全可以滿足運輸軌跡跟蹤的市場需要,各種運輸管理係統更是琳琅滿目。但放眼市場,能夠直接滿足企業(ye) 對運輸全程可視化管理需求的平台卻少之又少,其根本原因在於(yu) 市場上的GPS、TMS產(chan) 品商大部分是信息科技型企業(ye) ,物流管理經驗相對薄弱。外運發展著眼於(yu) 企業(ye) 對物流管理的真實需要,通過“一體(ti) 化”物流運輸可視化服務平台將企業(ye) 的業(ye) 務和運輸軌跡等可視化信息無縫銜接在了一起,不僅(jin) 完整的實現了企業(ye) 自身的業(ye) 務發展需求,還為(wei) 物流運輸可視化服務領域提供了一個(ge) 全新的發展思路。
b)改進運輸可視化服務模式,滿足社會(hui) 需要
外運發展通過將“部標”GPS跟蹤定位設備、無線傳(chuan) 感技術與(yu) 運輸管理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使業(ye) 務單證、運力和貨物信息運輸軌跡無縫銜接,再通過圖形等相關(guan) 麵向對象的直觀展現方式人性化的展現給最終用戶,改進了傳(chuan) 統運輸可視化服務在麵向最終用戶時存在的多係統、多窗口的落後模式。在滿足用戶使用需求、提升用戶使用感受的同時,還幫助企業(ye) 降低了係統管理和運維的成本。
五、未來規劃
1.立足物聯網,擁抱互聯網
外運發展物流運輸可視化服務平台將以物聯網服務為(wei) 基礎,引入互聯網概念,利用公有雲(yun) 資源將現有物流運輸可視化服務平台模塊化、SAAS化,使其最終發展成為(wei) 一個(ge) 麵向社會(hui) 提供服務的公共物流運輸可視化服務平台。當平台完成向SAAS架構的轉型,屆時用戶就可以免去以往係統部署、實施、運維的設備成本和人工成本,隻需要在平台上注冊(ce) 一個(ge) 企業(ye) 賬號即可通過平台實現在物流運輸可視化上的業(ye) 務需求。不僅(jin) 如此,用戶還可根據自身對業(ye) 務管理的側(ce) 重點不同,僅(jin) 選擇適合自身業(ye) 務管理需要的功能模塊使用,最大限度的幫助企業(ye) 節省成本。
2.引入傳(chuan) 感技術,提供多元化服務
未來,外運發展物流運輸可視化服務平台還將引入針對車輛運行狀態監控、燃油監控、溫度監控等與(yu) 物流運輸可視化相關(guan) 的傳(chuan) 感技術,將傳(chuan) 感器所檢測的數據與(yu) 物流業(ye) 務信息和運輸軌跡信息結合起來,不僅(jin) 使平台能夠滿足用戶更為(wei) 精細化的可視化服務需求,還要令平台能夠滿足生鮮冷鏈、醫藥試劑、化工產(chan) 品等特殊領域對貨物運輸環境的監控及管理需求。
最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