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3-16 09:21:47 人民日報

綠色物流是綠色發展的重要內(nei) 容,是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yi) 。要加強綠色包裝應用、加大新能源物流車推廣力度、加強科技手段在物流環節中賦能,實現重點環節綠色化,推動綠色物流高質量發展。
物流變綠,服務綠色發展
家住廣東(dong) 廣州市越秀區的吳月淩喜歡在網上購物,但“買(mai) 買(mai) 買(mai) ”的背後,不斷堆積的快遞紙箱也成了難題。最近,她收到了一個(ge) 特別的快遞包裹,這個(ge) 快遞紙箱的內(nei) 側(ce) 設計了示意線條,按照提示把快遞箱拆開平鋪,沿著示意線裁開,很快就製作出了一個(ge) 置物架。
“既有意思也有意義(yi) 。這種創意改造既能鍛煉消費者的動手能力,也能變廢為(wei) 寶踐行環保責任。”吳月淩說。使用這種特別的紙箱是順豐(feng) 推出的“‘箱’伴計劃”中的一個(ge) 舉(ju) 措。截至目前,順豐(feng) 已在全國大中城市投放了數十萬(wan) 個(ge) 創意紙箱,鼓勵用戶動手對舊紙箱進行創意改造再利用,推動快遞物流綠色化。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持續改善生態環境,推動綠色低碳發展。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王蘊表示,流通是社會(hui) 大生產(chan) 循環中的重要環節,綠色物流的發展對促進社會(hui) 大生產(chan) 綠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yi) ,是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yi) 。
2021年,我國快遞年業(ye) 務量突破千億(yi) 件級別,已連續8年穩居世界第一,日均服務用戶近7億(yi) 人次。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當前交通運輸、倉(cang) 儲(chu) 和郵政業(ye) 能源消費量已由2003年的1.28億(yi) 噸標準煤增至2019年的4.39億(yi) 噸標準煤,占我國能源消費總量的比例由6.50%提升至9.01%。促進綠色物流產(chan) 業(ye) 發展、構建低碳生態,成為(wei) 一項日益重要且迫切的任務。
前不久,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等7部門發布《促進綠色消費實施方案》提出,加快發展綠色物流配送。北京工商大學商業(ye) 經濟研究所所長洪濤認為(wei) :“綠色物流涉及包裝、運輸、倉(cang) 儲(chu) 和配送等方麵,由生產(chan) 者、銷售者和消費者共同參與(yu) ,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實現。”
王蘊表示,近年來,在綠色發展理念和相繼出台的綠色低碳發展政策引導下,我國綠色物流呈現較快發展態勢,正在向低汙染、低消耗、低排放、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現代化物流轉變。各地加快建設綠色物流倉(cang) 儲(chu) 園區,通過采用高效節能設備、加快物聯網、雲(yun) 計算和大數據等技術應用,進行物流智能化改造,優(you) 化倉(cang) 儲(chu) 設計等,減量和可循環成為(wei) 快遞包裝綠色化發展的重要內(nei) 容。
“探索建設綠色倉(cang) 儲(chu) ,實現科技節能;積極倡導綠色回收,實現變廢為(wei) 寶;紮實推行綠色采購,加強源頭管控。這一係列新業(ye) 態新模式正在加快推行,助推綠色物流行業(ye)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洪濤說。
協同發力,促進低碳環保
“自從(cong) 更換了電動物流車,最明顯的就是裝車時再也沒有燃油車嗆鼻的尾氣味道了。”京東(dong) “亞(ya) 洲一號”智能產(chan) 業(ye) 園區第一傳(chuan) 站車隊負責人王帥使用電動物流車駕輕就熟,他是京東(dong) 的物流用車從(cong) 燃油車轉向低碳電動化的見證者與(yu) 參與(yu) 者。“我們(men) 在2017年就把北京的自營城配車輛全部更換為(wei) 新能源車輛了。前不久,有一批已經到了年頭,剛完成了一批新車型的替換。”他說。
目前,越來越多物流企業(ye) 相繼啟動碳減排路徑規劃,從(cong) 加強綠色包裝應用、加大新能源物流車推廣力度、加強科技手段在物流環節中的賦能等角度出發,積極推進重點環節的綠色發展。
大力推行綠色包裝,降低包裝能耗——
綠色包裝是發展綠色物流的重要內(nei) 容。不少市場主體(ti) 紛紛在快遞包裝的減量和循環上做文章。最近,在一些城市的順豐(feng) 速運營業(ye) 點,除了傳(chuan) 統的紙質包裝盒外,還多了不少銀灰色的箱子,這就是順豐(feng) 自主研發的新型快遞循環箱“豐(feng) 多寶”。這種包裝箱采用的是更易回收的單一化材料PP蜂窩板材,采用的是自鎖底折疊結構和全箱體(ti) 魔術貼粘合模式,免去使用膠帶紙等耗材。
天貓超市利用智能算法,根據包裹大小“量體(ti) 裁盒”,讓包裝箱使用量降低了15%;通過原箱配送、循環包裝等方式,讓快遞“綠”起來。目前,天貓超市有七成包裹均為(wei) 循環利用紙箱,不產(chan) 生二次包裝。京東(dong) 物流加快循環包裝研發應用,推廣原發包裝、簡約包裝、紙箱減量化、膠帶瘦身、填充物減量化、倉(cang) 內(nei) 作業(ye) 無紙化等舉(ju) 措,切實推動包裝減量化。以原發包裝為(wei) 例,京東(dong) 物流通過入倉(cang) 優(you) 惠政策,激勵上遊品牌商企業(ye) 推行原發包裝,目前寶潔、聯合利華等品牌商上千種商品已實現出廠原包裝可直發,累計已減少物流紙箱使用2億(yi) 個(ge) 以上。
加快推行綠色運輸,促進節能減排——
在廣東(dong) 深圳市工作的貨車司機謝偉(wei) 綿以前一直開燃油貨車,去年11月,他在貨拉拉平台租了一輛新能源貨車,開啟了他的新能源貨車運貨生涯。
“現在消費者的環保意識更強了,很多用戶在平台下單時會(hui) 優(you) 先選擇新能源貨車。由於(yu) 新能源貨車載貨空間比較大,不少老客戶會(hui) 在備注上說明要新能源貨車,這種情況我每天都能遇到。”謝偉(wei) 綿說。
據貨拉拉創始人及首席執行官周勝馥介紹,在貨拉拉平台上,新能源車輛的比例在不斷提升。如在深圳、廣州等城市,平台上新能源車輛占比超過30%。“未來我們(men) 將以平台司機和物流用戶的需求為(wei) 中心,持續提升新能源貨車在平台整體(ti) 車輛中的占比,推動綠色物流與(yu) 低碳交通高質量發展。”周勝馥說。
2015年,順豐(feng) 正式批量采購新能源汽車,在日行駛裏程180公裏以內(nei) 的運輸場景全麵使用新能源車輛,涉及支線、重貨收派、普通收派。目前,京東(dong) 物流已在全國7個(ge) 大區、50多個(ge) 城市,總計布局使用新能源車約2萬(wan) 輛,並大量使用清潔能源充電基礎設施,每年可減少約40萬(wan) 噸二氧化碳排放。
科技賦能,提升流通效率
一輛輛物流車進進出出,一塊塊屏幕實時監測物流信息,物流與(yu) 信息流交相輝映……江南雲(yun) 港物流總部產(chan) 業(ye) 園坐落於(yu) 江西南昌市青雲(yun) 譜區,通過引進寧波全致、車聯天下等“互聯網+物流”綜合技術平台龍頭企業(ye) ,將貨源、車源、倉(cang) 儲(chu) 、配送等行業(ye) 信息匯總共享,有效降低物流信息成本,提升物流配送速度。
以互聯網、大數據等為(wei) 代表的數字科技創新為(wei) 綠色物流按下加速鍵。“目前,產(chan) 業(ye) 園聚集大型物流企業(ye) 120多家,相關(guan) 供應鏈企業(ye) 70多家,匯聚檢驗檢疫、展示交易等多方位、全景式物流服務,提供一站式物流服務解決(jue) 方案。”江南雲(yun) 港物流總部產(chan) 業(ye) 園董事長張新輝說。
江西方眾(zhong) 物流科技有限公司於(yu) 2021年2月成立,並入駐江南雲(yun) 港物流總部產(chan) 業(ye) 園,目前注冊(ce) 貨車司機1萬(wan) 多名,會(hui) 員貨主企業(ye) 1000多家,通過線上車貨匹配,有效減少貨車運輸過程中的空載率,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提高了司機的實際收入。公司負責人陳夢青說:“在線接單、平台支付運費、開具運輸發票等服務,解決(jue) 了貨主與(yu) 司機信息不對稱的痛點問題。今年1月公司交易額4000多萬(wan) 元,2月交易額突破1億(yi) 元。”
“建立‘互聯網+’物流綜合信息服務平台,實現信息資源服務互通共享,對接消費、流通、生產(chan) ,形成多業(ye) 聯動、融合發展,推動物流綠色高質量發展。”江西省物流行業(ye) 協會(hui) 秘書(shu) 長黃利文說,抓住“互聯網+”機遇,讓物流更加智慧化、智能化,這些都會(hui) 促進物流轉型升級,物流將步入“互聯網+”高效物流的快車道。
創新技術應用正有效提升運配效率,降低能源損耗。京東(dong) “亞(ya) 洲一號”智能產(chan) 業(ye) 園通過調度算法和運籌優(you) 化技術,指揮車輛精確地走向適合的月台;同時,通過可視化導引、攝像頭識別,指導司機準確停靠,有效降低車輛在園區外的排隊時間,以及在園區內(nei) 的等待時間。
美團配送利用人工智能、5G應用、物聯網、雲(yun) 計算等物流科技,結合配送行業(ye) 數智化升級的痛點和需求,對配送行業(ye) 的降本提效產(chan) 生了重要的促進作用,共同助力配送行業(ye) 數字化轉型升級。其中,在配送調度方麵,通過合理劃分配送區域、智能實時調度,持續優(you) 化騎手、消費者和商家的體(ti) 驗和效率,助力線下零售提升運營效率。
“要繼續以科技助力低碳供應鏈。”王蘊說,物流企業(ye) 要通過引進、消化與(yu) 自主創新相結合,加大新能源、新材料以及節能技術的研發力度,加快推廣經濟性較強的綠色物流技術裝備,同時,通過業(ye) 務積累和技術創新,將物聯網、大數據算法、人工智能等技術融合到實際場景中,加快構建綠色化、智能化、信息化的物流產(chan) 業(ye) 鏈,助力全流程提質增效和低碳減排。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