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2-15 10:02:08 經濟參考報

打好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加快建設新一批製造業(ye) 創新中心;圍繞補鏈強鏈重點領域布局產(chan) 業(ye) 基礎項目,加快推進產(chan) 業(ye) 基礎再造工程;積極培育優(you) 勢產(chan) 業(ye) 鏈,支持領航企業(ye) 、鏈主企業(ye) 發展……《經濟參考報》記者注意到,近期從(cong) 相關(guan) 部委到地方正在密集展開部署,在補短板、鍛長板、強韌性上齊發力,鍛造製造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
央地新一輪部署落地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在部署2022年經濟工作中強調,要提升製造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近期從(cong) 部委到地方正展開密集部署,明確具體(ti) 實施路徑。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黨(dang) 組書(shu) 記寧吉喆日前在《求是》發表署名文章時提到,抓好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突破供給約束堵點,提升製造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促進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改造升級。
工信部總工程師、新聞發言人田玉龍近日表示,在前期確保供應鏈產(chan) 業(ye) 鏈穩定安全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製造業(ye) 的核心競爭(zheng) 力,打好產(chan) 業(ye) 技術基礎、產(chan) 業(ye) 技術創新能力、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這三大製造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基礎。
從(cong) 近期地方兩(liang) 會(hui) 透露的信號看,“提升製造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成多地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高頻詞,其中加強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布局“補鏈強鏈”基礎項目、培育優(you) 勢產(chan) 業(ye) 鏈成為(wei) 發力重點。
湖南將提升製造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作為(wei) 全力培塑高質量發展新優(you) 勢的重要落點,提出將培優(you) 育強22個(ge) 優(you) 勢產(chan) 業(ye) 鏈,支持領航企業(ye) 、鏈主企業(ye) 整合產(chan) 業(ye) 鏈資源,帶動零部件、原材料企業(ye) 鏈式發展。四川明確著力增強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和優(you) 勢,大力推進製造強省建設,開展產(chan) 業(ye) 鏈強鏈補鏈專(zhuan) 項行動,大力培育“鏈主”企業(ye) 。江蘇則提出發揮財政專(zhuan) 項資金撬動引領作用,聚焦先進材料、高端芯片、工業(ye) 軟件、生物醫藥、生物育種等亟須突破的領域,部署推進100項重點基礎研究項目等。
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9.6%,兩(liang) 年平均增長6.1%。其中,製造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9.8%,兩(liang) 年平均增長6.6%。“去年工業(ye) 經濟恢複增長,製造業(ye) 總體(ti) 發展較快,效益提升也比較明顯,這主要是因為(wei) 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韌性得到了保證。在一些基礎和關(guan) 鍵領域,技術、能力水平得到提高,在集裝箱、光伏、風電、能源、電力等裝備製造業(ye) 上體(ti) 現更為(wei) 明顯,其國際競爭(zheng) 力也得到了增強。”田玉龍說。
聚焦關(guan) 鍵領域布局創新中心
當前製造業(ye) 創新體(ti) 係正不斷健全,製造業(ye) 創新中心成為(wei) 重要發力點。
在湖南株洲市,國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創新中心是國家級製造業(ye) 創新中心之一,這裏實現了軌道交通裝備領域多項技術“零”的突破。
以用於(yu) 全自動駕駛係統的液磁斷路器為(wei) 例,國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創新中心基礎器件研究所所長黃誌華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過去這個(ge) 關(guan) 鍵元器件均需進口,中心基於(yu) 軌道交通關(guan) 鍵共性技術需要,成功研發軌道交通自動駕駛係統專(zhuan) 用液磁斷路器和複位裝置,並通過多項國家強製性試驗,開始裝車應用。“它解決(jue) 了自動駕駛車輛大產(chan) 品受製於(yu) 關(guan) 鍵基礎小部件的‘卡脖子’問題,有利於(yu) 基礎核心器件產(chan) 品技術的進步。”黃誌華說。
“我國軌道交通裝備多項技術和產(chan) 品國際領先,但研發力量較為(wei) 分散,成果轉化還不暢。”黃誌華表示,國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創新中心整合了中車株機、中車株洲所、中車電機多方麵創新力量,地鐵動車組智能診斷運維係統、激光增材製造等技術得到突破。
這不是個(ge) 例。數據顯示,目前工信部已建設21家國家級製造業(ye) 創新中心,2家國家地方共建中心,帶動各地培育建設203家省級中心。
北京交通大學副教授、中國高端製造業(ye) 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朱明皓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製造業(ye) 是新技術的主要應用場景,也是創新驅動的主戰場,加強製造業(ye) 基礎技術研究,突破關(guan) 鍵領域“短板”技術和加快“長板”技術湧現,就能夠促進一個(ge) 產(chan) 業(ye) 從(cong) 價(jia) 值鏈低端向中高端邁進,對整個(ge) 工業(ye) 經濟高質量發展產(chan) 生積極帶動作用。
麵向2022年,從(cong) 部委到地方都將加快布局創新中心作為(wei) 提升製造業(ye) 競爭(zheng) 力的關(guan) 鍵舉(ju) 措。工信部明確,將進一步聚焦關(guan) 鍵領域加大創新中心建設力度,深入實施先進製造業(ye) 集群發展專(zhuan) 項行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改造提升行動、質量提升行動等,大力發展優(you) 質製造。
地方上,江蘇提出,加快建設一批省級產(chan) 業(ye) 技術創新中心和製造業(ye) 創新中心。建好用好國家先進技術成果長三角轉化中心,提升創新要素集聚濃度,將輻射範圍向全省拓展。四川提出,加快推動工業(ye) 雲(yun) 製造、釩鈦新材料、超高清視頻等省級製造業(ye) 創新中心建設,積極爭(zheng) 創國家級製造業(ye) 創新中心和國家地方共建創新中心,對新獲批的國家級製造業(ye) 創新中心給予專(zhuan) 項支持。
加強基礎產(chan) 業(ye) 領域資源保障
在業(ye) 內(nei) 看來,提升製造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需要進一步鼓勵創新政策機製和實施模式,引導各類要素資源向基礎領域集聚。
朱明皓表示,“十四五”期間製造強國建設的核心任務就是打好產(chan) 業(ye) 基礎高級化和產(chan) 業(ye) 鏈現代化攻堅戰。其中,解決(jue) 產(chan) 業(ye) 基礎薄弱問題還是要以深化供給側(ce) 改革為(wei) 主線,加大技術要素投入,聚焦基礎零部件、基礎元器件、基礎材料、基礎軟件、基礎工藝和產(chan) 業(ye) 技術基礎等領域,加快項目布局,進一步發揮國家重點實驗室、製造業(ye) 創新中心的作用,促進創新鏈與(yu) 產(chan) 業(ye) 鏈融合,助力企業(ye) 開展技術迭代升級和創新成果商業(ye) 化。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dong) 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提升製造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關(guan) 鍵在創新,要以創新為(wei) 引領,強化關(guan) 鍵環節、關(guan) 鍵領域、關(guan) 鍵產(chan) 品的保障能力,把做優(you) 做精作為(wei) 產(chan) 業(ye) 扶持發展的重要目標,支持一批專(zhuan) 注於(yu) 基礎研究領域的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在細分市場和細分產(chan) 品成長為(wei) 世界冠軍(jun) 。
資金、人才等支持舉(ju) 措也需進一步完善。朱明皓表示,要發揮金融要素的重要作用,通過信用增進、擔保等方式降低產(chan) 業(ye) 基礎相關(guan) 領域企業(ye) 貸款利率,進一步提高企業(ye) 在基礎產(chan) 業(ye) 領域的投資意願和投資信心。在人才方麵,要完善相關(guan) 政策保障,鼓勵和支持一大批具有專(zhuan) 業(ye) 知識和技術的創新型人才和工匠投入到產(chan) 業(ye) 基礎的發展中,通過高質量的人才供給實現基礎領域長期向好發展。
每日 推薦
- 比亞迪叉車:以綠色科技賦能傳統紙媒轉型
- 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召開2025年第一次全體會議 凝聚合力切實保障貨車司機合法權益
- 三部門多措並舉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
- 稅惠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
- 10個城市啟動第二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試點
- 【四川】多式聯運數智平台建圈強鏈育產業
-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江西】交投吉安西中心創新“綠通先行後驗”模式 民生通道再提速 鮮活農產品不再等待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 發揮高鐵航空優勢構建快速輸送係統
- 【浙江】“司機之家”提質擴麵
- 2024年民營企業在我國外貿領域創造“三個首次”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