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站產城融合 點線麵一體 高質量構築綜合貨運樞紐服務網絡體係

發布時間:2022-02-14 15:17:18 中國交通新聞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綜合交通樞紐是推動完善綜合立體(ti) 交通網的“牛鼻子”,也是最直接、最廣泛展現交通運輸發展成就和供給品質的重要窗口,從(cong) 服務對象可以分為(wei) 綜合客運樞紐和綜合貨運樞紐兩(liang) 大領域。近日,交通運輸部、國家鐵路局、中國民用航空局、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聯合印發了《現代綜合交通樞紐體(ti) 係“十四五”發展規劃》(簡稱《樞紐規劃》),這是國家層麵首次以5年規劃的形式對綜合交通樞紐發展作出專(zhuan) 項、係統的工作部署,提出了“一體(ti) 化、集約化、人文化、複合化”發展導向和“綜合交通樞紐集群、樞紐城市、樞紐港站‘三位一體(ti) ’建設”推進路徑,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yi) ,尤其是對市場參與(yu) 主體(ti) 更加廣泛、發展模式更加多元的綜合貨運樞紐,指明了轉型升級的發展方向。

定層級 明確“三位一體(ti) ”樞紐體(ti) 係

“樞紐”是一個(ge) 相對的概念。樞紐港站是基本細胞,是在區域視角下的樞紐;樞紐城市是樞紐港站的集成係統,是全國視角下的樞紐;樞紐集群是樞紐城市的有機組合,是全球視角下的樞紐。當前,社會(hui) 各方對“樞紐”的認識仍然不統一、不明確,尤其綜合貨運樞紐屬於(yu) 市場競爭(zheng) 領域,在規劃建設時往往缺乏係統觀念,線網銜接、功能協同等方麵考慮不足,製約了貨運樞紐體(ti) 係的整體(ti) 效能發揮。

《樞紐規劃》提出“統籌綜合交通樞紐集群、樞紐城市、樞紐港站的建設與(yu) 發展”,形成宏觀與(yu) 微觀相結合的係統布局理念,有利於(yu) 打通中央、地方、企業(ye) 不同層麵的貨運樞紐布局方案,實現上下聯動。在宏觀層麵,《樞紐規劃》提出了“20+80”的重點建設國家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名單,將推動現代物流體(ti) 係的關(guan) 鍵節點與(yu) 綜合立體(ti) 交通網的核心樞紐、區域協調發展重要城市匹配互適。在微觀層麵,《樞紐規劃》提出了“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建設、協同管理”的原則,引導城市公共資源和社會(hui) 物流資源集中投放,環城近站、連片開發綜合貨運樞紐,推動港口、機場、鐵路貨運站、公路貨運站補強物流設施和功能,向具備現代物流功能的綜合貨運樞紐轉變。

拓網絡 延伸經濟高效服務鏈條

“樞紐”存在的基礎是“看得見”的設施網絡集中交會(hui) ,而存在的價(jia) 值恰恰是“看不見”的服務網絡向外延伸。當前,綜合貨運樞紐發展還存在“設施孤島”“信息孤島”“業(ye) 務孤島”現象,在交通運輸部支持建設的250餘(yu) 個(ge) 綜合貨運樞紐中,具有多式聯運功能的項目僅(jin) 占1/4左右,一體(ti) 化、網絡化服務能力有待提升。

《樞紐規劃》旗幟鮮明地提出“以綜合交通樞紐為(wei) 依托,打造高品質多元化服務網絡”,指明了新發展階段貨運樞紐的工作重點。一是網絡化,《樞紐規劃》鼓勵綜合貨運樞紐強化與(yu) 自貿區、重點口岸等跨境物流節點以及境外物流服務體(ti) 係聯動發展,構建經濟、安全、通暢的國際物流供應鏈網絡;支持綜合貨運樞紐與(yu) 運輸服務產(chan) 品融合發展,打造“多式聯運+區域分撥+城鄉(xiang) 配送”幹支一體(ti) 銜接的全程運輸網絡;推動綜合貨運樞紐向供應鏈組織中心轉變,拓展形成采、存、銷全覆蓋的供應鏈服務網絡。二是專(zhuan) 業(ye) 化,《樞紐規劃》提出因地製宜增強綜合貨運樞紐的冷鏈物流、應急物流、危化品物流、電商快遞等專(zhuan) 業(ye) 服務功能,推動形成跨區域業(ye) 務聯動的專(zhuan) 業(ye) 物流服務網絡,促進物流市場細分,壯大高端服務供給。

提質效 加快智慧綠色轉型速度

綜合貨運樞紐是貨運物流活動的關(guan) 鍵組織中樞和主要作業(ye) 場所,是促進物流集約發展、優(you) 化運輸用能結構的關(guan) 鍵。目前,綜合貨運樞紐普遍實現了空間集聚,但對樞紐內(nei) 資源、業(ye) 務的整合力度和信息化手段應用仍然不足,存在“集而不約”的現象,清潔能源裝備和供能設施普及率還不高,在智慧創新、節能減碳等方麵沒有充分發揮出引領作用。

《樞紐規劃》審時度勢,綜合考慮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及信息技術、新能源技術交叉融合新趨勢,提出了智慧綜合貨運樞紐新場景以及綠色化發展任務路徑。一是智慧化,《樞紐規劃》提出了建設智能倉(cang) 儲(chu) 配送、數字月台等新型設施,應用智能揀選機器人、無人智慧閘口等智能裝備,推廣數字倉(cang) 儲(chu) 、智能調度等網聯平台,強調了線上線下融合發展。二是綠色化,《樞紐規劃》提出了綜合貨運樞紐完善聯運設施、推進綠色貨運組織、推廣清潔能源應用3方麵工作,充分發揮綜合貨運樞紐在運輸結構調整中的導流作用、在組織模式創新中的載體(ti) 作用、在清潔能源應用中的保障作用。

優(you) 機製 形成多方協同發展合力

由於(yu) 依托的港口、鐵路、高速公路等交通條件和配套設施在一定範圍和一定時期內(nei) 難以改變,貨運樞紐是具有一定稀缺性的物流資源,既服務於(yu) 地方經濟,也服務於(yu) 全行業(ye) 和全國,其發展存在網絡化特性以及跨區域協同發展的內(nei) 在要求,往往需要政府和企業(ye) 共同推進。

《樞紐規劃》堅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jue) 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進綜合交通樞紐管理創新,破解綜合交通樞紐體(ti) 係建設發展中存在的體(ti) 製機製障礙。在部省層麵,《樞紐規劃》提出,推動建立部省協作共推樞紐集群建設發展機製,促進各層級城市合理分工、相互協作,推動重點設施共建共享,鼓勵跨區域設施實現建設時序、技術標準協調統一。在城市層麵,《樞紐規劃》提出,引導完善以地方政府為(wei) 主導的樞紐城市發展機製,加強部門協同,促進多規融合,並鼓勵地方政府優(you) 先依托現有機構,打造統一的樞紐建設開發平台。“十四五”期,交通運輸部、財政部還將以競爭(zheng) 性評審的方式,以城市為(wei) 載體(ti) 係統支持貨運樞紐及集疏運體(ti) 係建設。在項目層麵,《樞紐規劃》提出,鼓勵創新樞紐港站一體(ti) 化開發建設管理模式,支持創新政企合作機製,鼓勵采用管委會(hui) 或龍頭企業(ye) 開發等方式,形成“政府統一規劃、平台一體(ti) 打造、企業(ye) 自主開發”的綜合貨運樞紐發展模式,促進各類物流資源集聚發展。

深融合 發展多業(ye) 融合樞紐經濟

貨運樞紐是交通、產(chan) 業(ye) 、城市協調發展的紐帶。在交通運輸部支持建設的250餘(yu) 個(ge) 綜合貨運樞紐中,超過70%的項目位於(yu) 產(chan) 業(ye) 集聚區內(nei) 。隨著新技術、新模式、新業(ye) 態不斷湧現,綜合貨運樞紐與(yu) 關(guan) 聯產(chan) 業(ye) 深度融合後所形成的“樞紐經濟”已成為(wei) 經濟增長新舊動能轉換、交通運輸領域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縱深推進的重要領域。

《樞紐規劃》將“大力發展綜合交通樞紐經濟”作為(wei) 重要任務之一,通過不斷推動綜合貨運樞紐擴功能、增動能、提效能,努力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一是樞紐轉型,《樞紐規劃》指出推動綜合貨運樞紐向物流集聚區轉型,在交通功能的基礎上,拓展商業(ye) 功能、產(chan) 業(ye) 功能、城市功能,吸引電商、輕加工、商貿、供應鏈等企業(ye) 向綜合貨運樞紐集聚。二是產(chan) 業(ye) 融合,《樞紐規劃》提出了“樞紐+”發展新模式,大力構建以航空運輸為(wei) 基礎、航空關(guan) 聯產(chan) 業(ye) 為(wei) 支撐的臨(lin) 空經濟區,以港航服務為(wei) 基礎、港產(chan) 城航貿金一體(ti) 化發展的臨(lin) 港經濟區,以鐵路運輸為(wei) 基礎、高鐵貨運為(wei) 補充、站城融合發展的臨(lin) 站經濟區,形成一批現代化的物流產(chan) 業(ye) 集群,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樞紐特色品牌。

“十四五”期是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重要階段,也是綜合貨運樞紐提質升級的關(guan) 鍵時期。由於(yu) 不同運輸貨類的規模、流向、時效、費用、運輸要求等各不相同,不同運輸方式的適合貨類、運輸能力、經濟運距、層次結構也存在差異,綜合貨運樞紐必然是多層級、一體(ti) 化的網絡體(ti) 係結構,並引領樞紐周邊區域實現更高層麵的物流供需動態平衡。

《樞紐規劃》堅持係統觀念,將《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國家綜合立體(ti) 交通網規劃綱要》等綱領性文件關(guan) 於(yu) 綜合交通樞紐的戰略部署轉化為(wei) 具體(ti) 實施路徑,引導綜合貨運樞紐、樞紐偏好型產(chan) 業(ye) 、樞紐城市“站產(chan) 城”融合互促,綜合貨運樞紐、綜合運輸服務線網、樞紐經濟區“點線麵”一體(ti) 共榮,能夠充分調動各方資源,深度促進綜合立體(ti) 交通網高效銜接和集約利用,持續擴大多元化、高品質的貨運服務供給,高質量構築綜合貨運樞紐服務網絡體(ti) 係,為(wei) 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構建現代流通體(ti) 係提供更有力的基礎設施支撐。

作者: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院長 石寶林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