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12-22 15:18:34 經濟參考報

時至年末,提振工業(ye) 經濟、護航2022年經濟平穩開局成為(wei) 多部門發力重點。日前召開的全國工業(ye) 和信息化工作會(hui) 議明確2022年把工業(ye) 穩增長擺在最重要的位置。與(yu) 此同時,近期工信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密集部署,在精準打通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堵點卡點、挖掘市場需求潛力、優(you) 化發展環境、減輕中小企業(ye) 負擔等方麵推出一攬子舉(ju) 措,打出穩定工業(ye) 增長“組合拳”。
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表示,麵對工業(ye) 經濟出現的新的下行壓力,多項舉(ju) 措承前啟後,統籌跨周期調節和逆周期調節,將進一步提振市場信心,實現2022年一季度平穩接續,推動工業(ye) 經濟發展實現質的穩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長期向好基本麵沒有改變
受短期性、周期性和結構性因素疊加影響,三季度以來工業(ye) 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
“我國經濟發展麵臨(lin) 需求收縮、供給衝(chong) 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工業(ye) 經濟穩定運行和高質量發展承壓。”中國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發展研究院工業(ye) 經濟研究所工業(ye) 運行研究室主任喬(qiao) 寶華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大宗原材料價(jia) 格保持高位、能源資源約束趨緊、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循環多環節受阻等對工業(ye) 生產(chan) 造成較大製約,受疫情反複和供給約束增多等因素影響,消費者和投資者的市場預期更趨謹慎。
但整體(ti) 承壓的同時,工業(ye) 經濟穩定恢複的總體(ti) 態勢和長期向好的基本麵沒有改變,平穩健康發展有許多積極向好因素。喬(qiao) 寶華進一步表示,保供穩價(jia) 政策發力,供給約束有所緩解,工業(ye) 產(chan) 能加速釋放。數字經濟蓬勃發展,企業(ye) 數字化轉型步伐加快,推動產(chan) 業(ye) 結構持續優(you) 化升級。在國家穩企惠企政策的帶動下,工業(ye) 企業(ye) 活力和盈利能力不斷增強。
一組數據可見一斑。1-10月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實現利潤同比增長42.2%,規上中小企業(ye) 收入、利潤分別增長21.5%和30.4%。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得到提升,基礎和關(guan) 鍵領域技術攻關(guan) 取得進展,集裝箱產(chan) 量成倍增加,光伏、風電、船舶等產(chan) 業(ye) 鏈國際競爭(zheng) 力進一步增強。產(chan) 業(ye) 結構進一步優(you) 化升級,全年壓減粗鋼產(chan) 量超過2000萬(wan) 噸,1-11月高技術製造業(ye) 和裝備製造業(ye) 同比分別增長19%、13.7%。
“盡管國內(nei) 外形勢嚴(yan) 峻,我國工業(ye) 經濟仍然保持了‘恢複持續向好、韌性持續增強、結構持續優(you) 化、基礎持續鞏固’的態勢,成為(wei) 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的有力支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與(yu) 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孫克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從(cong) 明年乃至更長時期來看,我國工業(ye) 經濟恢複發展總體(ti) 態勢和長期向好的基本麵沒有改變,在技術創新、數字化轉型、綠色低碳發展、優(you) 質企業(ye) 培育等領域積極向好因素沒有改變。
多方部署工業(ye) 穩增長
值得關(guan) 注的是,近期從(cong) 部委到地方正集中發力工業(ye) 穩增長,護航2022年經濟平穩開局。
12月20日,工信部召開全國工業(ye) 和信息化工作會(hui) 議,部署2022年要突出抓好的工業(ye) 和通信業(ye) 6個(ge) 方麵重點任務。其中,“著力提振工業(ye) 經濟,為(wei) 穩定經濟大盤提供有力支撐”被放在首位,明確全力以赴實現一季度平穩接續,打通重點產(chan) 品供給堵點卡點,有效暢通工業(ye) 經濟循環。深化產(chan) 融合作,著力提振製造業(ye) 投資。擴大新能源汽車、綠色智能家電、綠色建材消費。
12月1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工信部聯合對外發布《關(guan) 於(yu) 振作工業(ye) 經濟運行 推動工業(ye) 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從(cong) 暢通循環、拓展空間、強化政策、優(you) 化環境等四方麵出台16項新招實招硬招,包括保持重點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順暢、促進重大項目落地見效、減輕中小企業(ye) 負擔等。
一攬子細化舉(ju) 措也將紮實推進。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日前表示,將堅持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以保障能源資源供應、加快關(guan) 鍵核心技術創新和迭代應用為(wei) 重點,精準打通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堵點,促進工業(ye) 經濟暢通循環。
在增強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上,工信部將實施產(chan) 業(ye) 基礎再造工程,組織實施一批重點項目。推進製造業(ye) 強鏈補鏈,創建一批國家製造業(ye) 創新中心和國家地方共建中心,培育一批國家級先進製造業(ye) 集群。在中小企業(ye) 的紓困幫扶上,將統籌落實一係列惠企政策。加大對惡意拖欠賬款問題的治理。健全優(you) 質中小企業(ye) 評價(jia) 體(ti) 係。
多地相繼召開工業(ye) 穩增長會(hui) 議,做好相關(guan) 政策研究儲(chu) 備。例如江蘇提出,要加強監測、科學研判,及時掌握相關(guan) 情況,不斷提高工業(ye) 經濟運行分析水平;做好新增長點達產(chan) 項目摸排,科學研判明年形勢。陝西要求,加快工業(ye) 穩增長促投資措施落地,加大重點產(chan) 業(ye) 鏈延鏈補鏈強鏈支持力度,推動新增產(chan) 能項目盡快建成投運、達產(chan) 達效。
做好今明兩(liang) 年政策銜接
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表示,鞏固工業(ye) 經濟平穩恢複態勢,做好今明兩(liang) 年政策銜接,對於(yu) 護航2022年經濟穩健開局至關(guan) 重要,下一步需要從(cong) 供需兩(liang) 端雙向發力,細化做好各項穩增長措施。
“從(cong) 供給側(ce) 看,重點是強化生產(chan) 要素保障,穩定能源原材料供應,暢通工業(ye) 經濟循環。”喬(qiao) 寶華表示,下一步需要嚴(yan) 格能耗強度管控,增強能源消費總量管理彈性,引導地方和企業(ye) 不斷優(you) 化能源消費結構。繼續完善國家儲(chu) 備調節機製,加快健全國家物資儲(chu) 備體(ti) 係,強化大宗商品期現貨市場監管,切實保障國內(nei) 能源原材料供應穩定。同時,聚焦重點領域,加快實施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貫通工程,推動產(chan) 業(ye) 鏈上中下遊、大中小企業(ye) 融通創新,促進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暢通。
孫克表示,麵向供給端,發揮數字經濟補鏈強鏈作用,暢通工業(ye) 經濟循環。加快推進基礎和關(guan) 鍵領域創新突破,特別要加快推動製造業(ye) 數字化轉型,利用數字技術進一步打通堵點卡點,增強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靈活性。麵向需求端,充分發揮數字經濟新模式新業(ye) 態擴大需求的引擎作用,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信息消費和數字貿易等領域布局,不斷拓展工業(ye) 經濟發展空間。同時擴大新能源汽車、綠色智能家電、綠色建材消費,增進和擴大新型消費需求。
激發企業(ye) 主體(ti) 活力也要重點發力。喬(qiao) 寶華建議,需緊密對接製造業(ye) 企業(ye) 的生產(chan) 經營需求,合理確定融資期限,繼續增加製造業(ye) 中長期貸款投放,提升融資支持的精準性和有效性。繼續落實好支持製造業(ye) 中小企業(ye) 的助企紓困政策,加大保障中小企業(ye) 款項支付條例落實力度,研究並適時出台部分惠企政策到期後的接續政策,切實減輕企業(ye) 負擔,提振企業(ye) 發展信心。
每日 推薦
- 比亞迪叉車:以綠色科技賦能傳統紙媒轉型
- 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召開2025年第一次全體會議 凝聚合力切實保障貨車司機合法權益
- 三部門多措並舉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
- 稅惠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
- 10個城市啟動第二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試點
- 【四川】多式聯運數智平台建圈強鏈育產業
-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江西】交投吉安西中心創新“綠通先行後驗”模式 民生通道再提速 鮮活農產品不再等待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 發揮高鐵航空優勢構建快速輸送係統
- 【浙江】“司機之家”提質擴麵
- 2024年民營企業在我國外貿領域創造“三個首次”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