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11-17 14:13:33 國家發展改革委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開展了第三輪中歐區域政策案例地區評選工作,研究確定了北京市等22個(ge) 中方案例地區。所選案例地區將在2021年至2023年期間,與(yu) 歐方案例地區開展結對合作,深化落實中歐區域政策對話合作機製,積極促進相互交流,擴大互利共贏空間,不斷推動中歐務實合作取得新進展。
一、中歐區域政策合作取得積極成效
2006年,經國務院批準,國家發展改革委與(yu) 歐盟委員會(hui) 建立了區域政策合作機製,旨在促進中歐在區域政策領域相互理解和雙邊合作。多年來,經過雙方共同努力探索,合作機製日益完善,合作領域逐步拓寬,合作內(nei) 容持續深化,促進了中歐人員互訪、經貿合作、文化交流,取得了豐(feng) 碩成果。
(一)有效推進中歐案例地區廣泛合作。中歐案例地區合作是中歐區域政策合作的創新形式。自2013年啟動中歐案例地區合作以來,中方選取廣州開發區、天津等案例地區,歐方選取意大利羅馬、德國曼海姆等案例地區開展結對共建合作,推動簽署了一批政府間和企業(ye) 間的合作協議,紮實開展一係列項目合作,有效促進雙方在經貿、科技、文化等領域的務實合作。
(二)有效推動中歐區域政策互學互鑒。我國與(yu) 歐盟在區域經濟發展方麵具有許多相同之處,麵臨(lin) 不少共同的挑戰和問題,通過對話交流,雙方將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作為(wei) 區域政策合作的重要目標,共同探討推進區域一體(ti) 化發展的有效路徑和措施。雙方圍繞區域發展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有針對性的聯合研究,形成高水平研究成果,為(wei) 區域政策製訂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撐和決(jue) 策參考。
(三)有效調動中歐不同主體(ti) 合作積極性。充分發揮中歐不同主體(ti) 的積極性,有利於(yu) 深化戰略對接,有利於(yu) 各項合作成果落地落實。機製實施過程中,雙方注重發揮地方積極性,堅持“多層次治理”,廣泛調動中歐相關(guan) 政府部門、高校、企業(ye) 、金融機構及利益相關(guan) 主體(ti) 的積極性和參與(yu) 度,形成合力,不斷拓寬合作領域和範圍。
二、新一輪中方案例地區具有鮮明特點
總體(ti) 上看,本輪中方案例地區具有良好的經濟社會(hui) 發展條件、便利的交通區位條件、較高的區域開放水平,與(yu) 歐合作基礎紮實、內(nei) 容豐(feng) 富、特色鮮明,符合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要求,對所在區域開展對歐合作具有很強的示範帶動作用。
(一)區域代表性強。中方案例地區以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為(wei) 引領,與(yu) 東(dong) 中西部和東(dong) 北地區四大區域板塊交錯互融,積極推動構建優(you) 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發展布局。
(二)合作比較優(you) 勢強。中方案例地區依托獨特資源稟賦,具有鮮明的對歐合作特色領域。杭州依托跨境電商先發優(you) 勢,建設跨境電商綜試區、跨境電商支付機構、跨境電商物流體(ti) 係,推動中歐跨境電商合作。呼和浩特依托乳業(ye) 特色產(chan) 業(ye) 優(you) 勢,與(yu) 歐洲知名院校、企業(ye) 合作,創建國家乳業(ye) 技術創新中心,推動中國乳業(ye) 向國際領先地位、全球價(jia) 值鏈高端邁進。成都、武漢、西安等地依托中歐班列優(you) 勢,開通相應客運航線,創新“樞紐對樞紐”的“歐洲通”模式。
(三)工作舉(ju) 措創新性強。當前,國際形勢出現新變化,中歐關(guan) 係麵臨(lin) 新情況新形勢,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革命深入發展,中方案例地區對歐產(chan) 業(ye) 合作不斷深化,重點產(chan) 業(ye) 轉向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康養(yang) 等領域。中方案例地區不斷創新合作形式,廣泛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開展工作,探索創建中歐中小企業(ye) 線上俱樂(le) 部,聘請歐方招商大使,引進歐盟國家駐地機構,建立駐歐友好交流聯絡站、海外人才工作站等。
(四)機製成果延續性強。經過多年發展,前兩(liang) 輪中方案例地區已成為(wei) 我國深化與(yu) 歐盟合作的示範者和引領者,在開展務實合作方麵取得諸多成果。第三輪中方案例地區納入了前兩(liang) 輪的典型案例地區,又增加了不少新的城市,不斷通過搭通道、建平台、引產(chan) 業(ye) 、促交流、優(you) 機製等方式,鞏固拓展對歐合作基礎,持續深化中歐經貿合作。
三、中歐區域政策合作前景廣闊
開展第三輪中歐案例地區合作,有利於(yu) 深化拓展中歐區域政策合作機製,擴大中歐雙方互利共贏合作空間。下一步要完善合作機製、互鑒經驗做法、加強產(chan) 業(ye) 協作,推動中歐區域政策合作邁上新台階。
(一)著力完善合作機製,打造中歐交往與(yu) 開放創新重要窗口。堅持互相協商、平等對話,鼓勵雙方創新合作平台,充實合作機製,拓寬合作領域,加強與(yu) 其他部門、公共機構溝通交流,提供更多可持續性資源支持,促進政府交往、企業(ye) 合作、人員往來和文化交流,打造對歐合作重要開放窗口,實現中歐更好的溝通合作。
(二)著力互鑒經驗做法,持續加強中歐區域政策合作與(yu) 交流。堅持互學互鑒、凝聚共識,推動長江、黃河流域與(yu) 萊茵河、多瑙河流域在生態環保修複、綠色生態產(chan) 業(ye) 、流域綜合治理等方麵的合作交流,創新流域間城市合作發展模式。主動學習(xi) 借鑒歐洲養(yang) 老、職業(ye) 教育、醫療衛生、文化旅遊等方麵經驗,加強中歐務實合作。
(三)著力加強產(chan) 業(ye) 協作,增添中歐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堅持創新協調、綠色發展,聚焦數字經濟、綠色製造等領域,加強溝通交流、產(chan) 業(ye) 協作,推動產(chan) 業(ye) 標準互認互通,提升供應鏈和物流網絡兼容水平,共同推進應對氣候變化合作,打造中歐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和增長極。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