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製造業企業今年已獲8個減稅紅包 給創新吃下"定心丸"

發布時間:2021-04-22 09:50:26 證券日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製造業(ye) 是科技創新的主戰場,而今年國家出台的一攬子減稅措施正重點麵向製造業(ye) ,特別是加大了對先進製造業(ye) 企業(ye) 的稅收優(you) 惠支持力度。

“針對製造業(ye) 出台一係列稅收優(you) 惠政策,和目前的經濟大環境契合,可以說是助力製造業(ye) 走出瓶頸的及時雨。”安永大中華區稅務服務主管合夥(huo) 人陳翰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中國製造業(ye) 一方麵要麵臨(lin) 來自其他國家製造業(ye) 回流和低成本競爭(zheng) ;另一方麵,在全球新冠疫情的衝(chong) 擊下,中國製造業(ye) 也麵臨(lin) 嚴(yan) 峻的挑戰。但由於(yu) 中國疫情得到有效控製,經濟迅速恢複,使中國有實力為(wei) 企業(ye) 提供更有力的稅收優(you) 惠政策,從(cong) 而提高國家的整體(ti) 競爭(zheng) 力。

製造業(ye) 獲一攬子減稅支持 

據記者梳理,今年以來,政府出台的涉及製造業(ye) 企業(ye) 的稅收優(you) 惠政策有8項,包括製造業(ye)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研發費用的核算清繳改革、先進製造業(ye) 企業(ye) 增值稅留抵退稅、支持新型顯示產(chan) 業(ye) 發展進口稅收政策、支持民用航空維修用航空器材進口稅收政策、支持集成電路產(chan) 業(ye) 和軟件產(chan) 業(ye) 發展進口稅收政策等。此外,將企業(ye) 新購入的單位價(jia) 值500萬(wan) 元以下的設備、器具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的政策,執行期限延長至2023年12月31日;將民用航空發動機、新支線飛機和大型客機稅收優(you) 惠政策執行期限也延長至2023年12月31日,涉及增值稅期末留抵稅額予以退還、免征房產(chan) 稅、城鎮土地使用稅。

具體(ti) 來看,從(cong) 1月1日開始,將製造業(ye) 企業(ye)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比例由75%提高到100%,這是今年結構性減稅中力度最大的一項;並且對研發費用的核算清繳實行改革,允許企業(ye) 自主選擇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you) 惠方式。從(cong) 2021年開始,企業(ye) 可以選擇到次年匯算清繳時一次性扣除上年度費用,也可以選擇在當年10月份扣除上半年費用,在預繳時可以少繳一些企業(ye) 所得稅,提前享受減稅紅利。

中國財政學會(hui) 績效管理專(zhuan) 委會(hui) 副主任委員張依群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對製造企業(ye)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從(cong) 75%提高到100%,極大地鼓勵了製造業(ye) 企業(ye) 率先加大研發投入,大幅減輕企業(ye) 稅收負擔,推動企業(ye) 不斷增加自主研發比例,突破關(guan) 鍵技術領域的“卡脖子”問題。

陳翰麟表示,針對製造業(ye) 的最新優(you) 惠政策均與(yu) 創新相關(guan) ,如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等。一直以來,創新為(wei) 世界各國所重視,這是因為(wei) 創新能力與(yu) GDP、國家或地區的整體(ti) 競爭(zheng) 力息息相關(guan) ,創新能力排名靠前的國家或地區其整體(ti) 競爭(zheng) 力排名、人均GDP等經濟指標均名列前茅。鼓勵創新的優(you) 惠政策可以引導企業(ye) 在技術改造、創新等方麵加大資金投入,進而提升企業(ye) 升級改造的積極性。

“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研發費用支出占GDP比例一直處於(yu) 上升趨勢,尤其在2018年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至75%時,該指標體(ti) 現的上升態勢非常明顯,說明提高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比例對鼓勵研發投入起了非常關(guan) 鍵的作用。按照這個(ge) 發展曲線預期,今年出台的這些政策也必然對鼓勵加大研發投入起到舉(ju) 足輕重的作用。”陳翰麟說。

增加先進製造業(ye) 企業(ye) 現金流 

先進製造業(ye) 企業(ye) 增值稅留抵退稅也是減稅“大招”。此前,我國僅(jin) 允許非金屬礦物製品、通用設備、專(zhuan) 用設備及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四大類先進製造業(ye) 按月全額退還增量留抵稅額。從(cong) 今年4月1日起,將運輸設備、電氣機械、儀(yi) 器儀(yi) 表、醫藥、化學纖維製造業(ye) 企業(ye) 納入先進製造業(ye) 企業(ye) 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範圍。這意味著這項政策適用範圍擴大到了9大類先進製造業(ye) 。

地處南充市嘉陵區的四川能投化學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生產(chan) 和銷售化學纖維、化工原料及產(chan) 品。自2018年9月份成立以來,公司依托國外專(zhuan) 利技術和原材料價(jia) 格優(you) 勢迅速發展壯大,成為(wei) 四川省化工產(chan) 業(ye) 鏈中的重要一環。財務總監彭顆表示,公司高度重視先進技術設備投入,特別是2019年投運年產(chan) 100萬(wan) 噸PTA(精對苯二甲酸)煉化裝置後,工藝技術水平處於(yu) 國內(nei) 較為(wei) 先進水平,產(chan) 品質量穩定,優(you) 勢更加明顯,目前已占據華東(dong) 和西部地區5%市場份額。2020年公司實現銷售額28億(yi) 元,預計2021年銷售額將超過40億(yi) 元。

“由於(yu) 公司處於(yu) 成立初始階段,前期項目整改、原輔料購買(mai) 等留存大量未抵扣進項稅,公司麵臨(lin) 較大經營資金壓力。”彭顆說,“我們(men) 從(cong) 南充市稅務部門宣傳(chuan) 中了解到,化學纖維製造業(ye) 企業(ye) 納入先進製造業(ye) 企業(ye) 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範圍,我們(men) 初步測算,公司預計可享受3000多萬(wan) 元退稅資金,將會(hui) 極大促進企業(ye) 發展、助推技術升級。”

彭顆表示,公司將發揮好留抵退稅資金的優(you) 勢,主要用於(yu) 彌補經營生產(chan) 資金缺口及後續新項目投入。

“運輸設備、電器機械、儀(yi) 器儀(yi) 表、醫藥、化學纖維都是高端製造業(ye) 的代表,對國家經濟能否健康安全發展具有至關(guan) 重要的意義(yi) 。這些企業(ye) 不僅(jin) 可以正常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you) 惠政策,還可以享受增量留底稅款返還,將有效減少企業(ye) 資金的非生產(chan) 性占壓,提高企業(ye) 資金的周轉效率,緩解先進製造企業(ye) 的資金占用量大、周轉周期長等普遍存在的問題,對鼓勵關(guan) 鍵產(chan) 業(ye) 、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加快發展起到有力推動作用。”張依群說。

“在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上,中國擴大了先進製造業(ye) 企業(ye) 享受增值稅增量留抵退稅的範圍,即將原本僅(jin) 適用於(yu) 先進製造業(ye) 的優(you) 惠擴大到更大範圍的九大類行業(ye) 。對於(yu) 企業(ye) 而言,盡管降低稅率等所得稅優(you) 惠也很有吸引力,但企業(ye) 需有盈利才能享受所得稅優(you) 惠,在目前環境下,間接稅的優(you) 惠則更能緩解企業(ye) 現金流壓力。”陳翰麟表示。

張依群表示,新型顯示產(chan) 業(ye) 與(yu) 集成電路產(chan) 業(ye) 並稱“一屏一芯”,是先進製造業(ye) 的核心基礎產(chan) 業(ye) ,對其進行進口稅收優(you) 惠支持,可讓更多企業(ye) 實現原有外延粗放型發展向內(nei) 涵質量型發展升級,進一步增強我國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安全可持續性。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