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小微企業、製造業企業成減負重點 新一輪減稅紅利進入密集派發期

發布時間:2021-04-08 09:15:36 經濟參考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十四五”開局之年,我國對減稅降費作出係列部署,打出為(wei) 企業(ye) 減負的“組合拳”。近一個(ge) 月內(nei) ,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已經接連三次作出部署。進入4月,包括月銷售額15萬(wan) 元以下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等一係列舉(ju) 措開始落地,減稅紅利進入密集派發期。按照國務院部署,月內(nei) 還將有一係列利好企業(ye) 的減稅舉(ju) 措落地。

業(ye) 內(nei) 指出,在延續去年出台的階段性減稅政策、不搞“急刹車”的基礎上,新一輪減稅降費“穩”中有“新意”,新舉(ju) 措更加強調精準發力,一方麵精準滴灌小微企業(ye) ,另一方麵有利於(yu) 製造業(ye) 企業(ye) 尤其是先進製造業(ye) 企業(ye) 。

今年以來,接連幾次的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都對減輕企業(ye) 稅費負擔作出部署。尤其是最近一個(ge) 月內(nei) ,減稅降費成為(wei) 接連三場國常會(hui) 聚焦的議題。政策重點指向小微企業(ye) 和製造企業(ye) ,包括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所得稅優(you) 惠、增值稅起征點、增值稅留抵退稅等多項舉(ju) 措。還強調“在落實減稅政策的同時,要有序合理壓減非稅收入,堅決(jue) 防止各種名目亂(luan) 收費增加企業(ye) 負擔”。

全年減稅降費的路線圖和時間表已然明確。進入4月,財稅部門接連發文,政策“組合拳”開始密集落地:4月1日起,對月銷售額15萬(wan) 元以下(含本數)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應對疫情部分稅費優(you) 惠政策延續實施,包括支持個(ge) 體(ti) 工商戶複工複業(ye) 、支持電影行業(ye) 發展等稅費政策;集成電路產(chan) 業(ye) 和軟件產(chan) 業(ye) 進口稅收優(you) 惠也開始實施……

“近期的減稅降費政策主要有兩(liang) 大特點。”北京國家會(hui) 計學院財稅政策與(yu) 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旭紅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一是體(ti) 現出向小微企業(ye) 及製造業(ye) 的傾(qing) 斜,其中小微企業(ye) 的稅收優(you) 惠依然傾(qing) 向於(yu) 增值稅提高免征額等普惠式的小微企業(ye) 減稅,有利於(yu) 惠及更多小微企業(ye) ,促進經濟發展及社會(hui) 穩定,製造業(ye) 的減稅則體(ti) 現出以科技創新作為(wei) 引擎,通過減稅減輕製造業(ye) 的負擔,幫助其轉型升級,以提高競爭(zheng) 力及適應“十四五”時期新的發展要求;二是體(ti) 現出政策的延續性及穩定性,由於(yu) 受疫情的影響,去年受到經濟衝(chong) 擊的企業(ye) 今年仍有一個(ge) 緩衝(chong) 期,因此給予政策的延續,例如小規模納稅人的征收率仍維持在1%的較低稅率水平,有助於(yu) 企業(ye) 的可持續發展,能夠激發企業(ye) 的內(nei) 生動力。

“近期的減稅降費政策落地是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和政府工作報告的要求,保持財政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旨在進一步鞏固經濟基礎。”粵開證券研究院副院長、首席宏觀研究員羅誌恒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結構性減稅有助於(yu) 改善製造業(ye) 投資和支持小微企業(ye) ,促進經濟恢複更加均衡。此外,提高科技創新能力、鼓勵研發、提高研發強度,有利於(yu) 促進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升級,提高發展的安全性。“總體(ti) 來看,減稅降費更加側(ce) 重效果和經濟結構調整。”

一係列減稅政策的落地,將釋放出巨大的惠企利好。按照國務院的相關(guan) 部署安排,本月內(nei) 還將有減稅舉(ju) 措陸續正式出台。例如,今年1月1日起,將製造業(ye) 企業(ye)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相當於(yu) 企業(ye) 每投入100萬(wan) 元研發費用,可在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200萬(wan) 元。這一製度性安排,也是今年結構性減稅中力度最大的一項政策。實施這項政策,預計可在去年減稅超過3600億(yi) 元基礎上,今年再為(wei) 企業(ye) 新增減稅800億(yi) 元。再如,從(cong) 今年1月1日起至明年底,對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年應納稅所得額不到100萬(wan) 元部分,在現行優(you) 惠政策基礎上,再減半征收所得稅,進一步降低實際稅負。

此外,從(cong) 今年4月1日起,將運輸設備、電氣機械、儀(yi) 器儀(yi) 表、醫藥、化學纖維等製造業(ye) 企業(ye) 納入先進製造業(ye) 企業(ye) 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範圍,實行按月全額退還增量留抵稅額。這項對先進製造業(ye) 企業(ye) 的重大利好政策,也將於(yu) 6月底前出台。

李旭紅指出,相比去年,今年的減稅降費更突出結構性減稅,精準滴灌,政策更有針對性;更注重減稅的質量,與(yu) 國家發展戰略及重點產(chan) 業(ye) 發展密切相關(guan) ,體(ti) 現出減稅的提質升級;充分考慮到市場主體(ti) 的現實需求,對小微企業(ye) 及電影行業(ye) 等去年影響較大的企業(ye) 及行業(ye) 給予進一步扶持。

在她看來,下一步要確保減稅降費紅利真正落到實處,重在貫徹執行,要使政策能夠精準對接對應的市場主體(ti) ,使減稅政策減少時滯,盡早產(chan) 生效應;還要充分發揮現代稅收征管技術的優(you) 勢,借助第三次重大稅收征管的變革,精準將政策推送給符合條件的市場主體(ti) ,使減稅政策直達快享;同時還要注意讓減稅與(yu) 財政收入之間形成合理的循環。

“減稅降費傳(chuan) 導有鏈條和時滯,讓企業(ye) 尤其是小微企業(ye) 和製造業(ye) 受益,要進一步優(you) 化和精簡企業(ye) 享受政策的流程。”羅誌恒也指出。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蔣震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減稅降費持續加力,有利於(yu) 鞏固前期政策實施效果,同時更加突出重點,點麵結合。預計伴隨政策紅利的落地,將更好地激發市場活力,有利於(yu) 經濟持續恢複。在他看來,減稅政策要和深化改革的舉(ju) 措相互配合協同,要通過深化製度層麵的改革,使得政策效果更大,政策紅利更好地向深層次釋放。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