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4-07 17:05:03 人民網

編者按:“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wei) 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3月24日,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部署實施提高製造業(ye) 企業(ye)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等政策,用稅收優(you) 惠機製激勵製造業(ye) 加大研發投入。
製造業(ye)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由75%提高到100%有何積極的意義(yi) ?站上新起點,稅收政策如何推動製造業(ye) 以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人民網經濟民生采訪部推出“稅收紅利賦能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係列觀察。
“延續執行企業(ye)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75%政策,將製造業(ye) 企業(ye) 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到100%”。 近日,一項利好於(yu) 製造業(ye) 企業(ye) 研發創新活動的稅收支持政策為(wei) 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3月2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部署實施了提高製造業(ye) 企業(ye)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等政策,激勵企業(ye) 創新,促進產(chan) 業(ye) 升級。會(hui) 議決(jue) 定,今年1月1日起,將製造業(ye) 企業(ye)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相當於(yu) 企業(ye) 每投入100萬(wan) 元研發費用,可在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200萬(wan) 元。實施這項政策,預計可在去年減稅超過3600億(yi) 元的基礎上,今年再為(wei) 企業(ye) 新增減稅800億(yi) 元。
製造業(ye) 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製造業(ye) 加強創新,積極轉型,有助於(yu) 推動整個(ge) 經濟結構加快調整步伐,助力“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製造業(ye) 創新發展離不開好的政策支持。近年來,支持科技創新的稅收政策不斷優(you) 化完善,稅收鼓勵創新的力度不斷加大,有力促進企業(ye) 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引導創新資源向企業(ye) 集聚,為(wei) 助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和創新型國家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
研發費用的加計扣除主要是一項稅基式優(you) 惠政策,指在企業(ye) 所得稅的稅前扣除項目中,除扣除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之外,通過加計扣除實際發生額的100%,實現稅基的減少,從(cong) 而降低製造業(ye) 當期的稅收負擔,達到激勵企業(ye) 加大研發的目標。
記者注意到,這不是我國第一次對研發費加計扣除比例進行調整。2017年,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guan) 於(yu) 提高科技型中小企業(ye) 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有關(guan) 問題的公告》。明確自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將科技型中小企業(ye) 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由50%提高至75%。2018年,國務院發布《關(guan) 於(yu) 推動創新創業(ye) 高質量發展打造“雙創”升級版的意見》,指出要加快推動創新創業(ye) 發展動力升級,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將企業(ye)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到75%的政策由科技型中小企業(ye) 擴大至所有企業(ye) 。
近年來,為(wei) 鼓勵企業(ye) 加強研發,研發費加計扣除比例不斷提高,稅惠紅利已經成為(wei) 賦能製造業(ye) 轉型發展的有力政策支持。
稅收數據顯示,“十三五”時期,我國鼓勵科技創新稅收政策減免金額年均增長28.5%,五年累計減稅2.54萬(wan) 億(yi) 元。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十三五”時期我國製造業(ye) 不斷發展壯大,特別是高技術製造業(ye) 實現較快發展,製造業(ye) 與(yu) 信息技術、科技服務業(ye) 等融合互促。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高技術製造業(ye) 是“十三五”時期製造業(ye) 發展的突出亮點,銷售收入累計增長超過1倍,年均增長15.1%。一些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的關(guan) 鍵產(chan) 品實現突破,銷售收入大幅增長,比如機器人、工業(ye) 控製係統、集成電路、光電子器件等關(guan) 鍵產(chan) 品銷售收入均超過2倍,醫療診斷設備、新能源汽車等重要裝備銷售收入增長也超過2倍。
北京國家會(hui) 計學院財稅政策與(yu) 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旭紅在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表示,製造業(ye) 是工業(ye) 的根基,也是實體(ti) 經濟發展的根本。然而,我國製造業(ye) 發展在產(chan) 業(ye) 更替及技術進步的過程中,有一部分的企業(ye) 需要轉型升級,而轉型升級的核心動力是科技創新,其中研發費用的投入是衡量一個(ge) 企業(ye) 成長力的重要指標。因此,將製造業(ye) 研發費用的加計扣除比例由75%提高到100%具有積極的意義(yi) 。
李旭紅表示,創新是我國深化供給側(ce) 改革、實現高質量發展中的關(guan) 鍵性因素之一。由於(yu) 科技研發的時間長、投入大、回報期長、外溢性強,因此,在企業(ye) 創新發展時給予適當的稅收優(you) 惠激勵能夠鼓勵更大規模的研發及創新,給經濟增長帶來乘數效應及優(you) 化增長的質量。
西南財經大學教授、西財智庫首席研究員湯繼強在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表示,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以市場主體(ti) 為(wei) 支點,為(wei) 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賦能,為(wei) 我國向製造強國目標邁進助力。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 比亞迪叉車:以綠色科技賦能傳統紙媒轉型
- 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召開2025年第一次全體會議 凝聚合力切實保障貨車司機合法權益
- 三部門多措並舉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
- 稅惠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
- 10個城市啟動第二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試點
- 【四川】多式聯運數智平台建圈強鏈育產業
-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江西】交投吉安西中心創新“綠通先行後驗”模式 民生通道再提速 鮮活農產品不再等待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 發揮高鐵航空優勢構建快速輸送係統
- 【浙江】“司機之家”提質擴麵
- 2024年民營企業在我國外貿領域創造“三個首次”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