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全國政協委員成平: 優化農村快遞物流市場 一站多能一網多用

發布時間:2021-03-10 11:48:08 中國交通新聞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833.6億(yi) 件、300多億(yi) 件,這分別是2020年郵政快遞業(ye) 在全國、在農(nong) 村地區的業(ye) 務量數據,農(nong) 村地區業(ye) 務量占比達36%,農(nong) 村市場正成為(wei) 郵政快遞業(ye) 新的“增長極”。2020年,我國基本實現快遞網點鄉(xiang) 鎮全覆蓋,直投到村比例超過50%。

“不斷下沉的快遞服務網絡,給農(nong) 村地區帶來了新變化,改善了農(nong) 村消費環境,促進城鄉(xiang) 流通,繁榮鄉(xiang) 村經濟。”全國政協委員、交通運輸部原安全總監成平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如今農(nong) 村交通運輸和物流服務網絡建設加快,快遞下鄉(xiang) 工程深入實施,但農(nong) 村快遞物流服務仍存在進村難、資源利用率不高等問題,應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優(you) 化企業(ye) 運營環境。

政府兜底 改善末端收派難

“廣大農(nong) 村特別是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和邊遠山區,客戶分散,單次收寄線路長、時間長,有的派送路線長達十幾公裏。”成平告訴記者,一些鎮村網點業(ye) 務量平均每天不足10件,單件收派成本高、效益低,僅(jin) 靠這些收入企業(ye) 難以維持長期運營。政府在建立縣、鄉(xiang) 、村三級物流網絡中公共財政投入不足,尤其是對服務進村入戶的公益性、公用型快遞物流末端設施投入不足,鎮級和村級快遞物流網絡建設更多依靠企業(ye) 自身投入。

農(nong) 村快遞服務是農(nong) 村公共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加大政府財政投入,彌補市場失靈。”成平建議,充分發揮政府在農(nong) 村基本公共服務中的兜底性作用,因地製宜對場站進行設施改造、技術裝備升級、運輸組織模式創新,對信息化智能化等涉農(nong) 服務項目給予資金支持。

一網多用 整合農(nong) 村服務需求

“今天在、明天就幹不下去的情況在農(nong) 村時有發生。”成平發現,農(nong) 村地區已建成的許多鄉(xiang) 村客運站等公共服務設施不允許從(cong) 事包括餐飲、快遞物流等經營活動,資源利用率不高,物流基礎設施重複投入。同時,由於(yu) 缺乏針對農(nong) 村快遞物流的配套用地、稅收等支持政策,造成市場環境不佳,許多鎮村級網點變動性大。

國家郵政局明確,繼續深入推進快遞進村,力爭(zheng) 到2021年年底,中、西部地區建製村快遞服務通達率分別達80%和60%。“在產(chan) 業(ye) 基礎差、快遞市場需求動力不足的地區,市場不能充分發揮作用,地方政府絕不能缺位。”成平建議,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則,加快梳理修訂既有市場準入管理規定,允許場站網點經營企業(ye) 擴大經營範圍,有效整合農(nong) 村客貨運輸、電商快遞、餐飲購物等服務需求,實現“一站多能”“一網多用”。同時應對從(cong) 事農(nong) 村物流的企業(ye) 加大稅費減免、貸款融資等方麵的支持力度,培育壯大一批從(cong) 事農(nong) 村快遞物流的專(zhuan) 業(ye) 化、網絡化經營企業(ye)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