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7-10 09:09:51 中國交通新聞網

今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基本建成的目標年。
從(cong) 裝卸轉運能力嚴(yan) 重不足到上海港連續10年穩坐全球集裝箱吞吐量第一大港,從(cong) 寥寥無幾的國際航線到聯通全球的完善網絡,從(cong) 產(chan) 業(ye) 形態單一到聚集航運交易、經紀、保險等各類要素……二十餘(yu) 載砥礪前行,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取得了舉(ju) 世矚目的成就,全球航運資源配置能力顯著提升。
發揮先導作用 航運樞紐功能國際領先
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集裝箱運輸已逐步成為(wei) 國際航運市場主要運輸方式,船舶大型化、經營聯盟化、運輸幹線網絡化漸成趨勢,給國際航運市場和世界港口布局帶來重大影響。同時,東(dong) 北亞(ya) 地區港口之間圍繞國際集裝箱樞紐港的競爭(zheng) 十分激烈。
從(cong) 黃浦江沿岸12個(ge) 裝卸作業(ye) 區,到長江口的外高橋港區,再到東(dong) 海上的洋山深水港區,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主體(ti) ——上海港完成了由河港向海港的“三級跳”。
為(wei) 解決(jue) 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核心問題之一,上海研究建設吃水在15米以上的集裝箱深水樞紐港。經過6年反複比較論證,2002年6月,洋山深水港區一期工程開工建設;2005年12月建成投產(chan) 。從(cong) 此,上海港擁有了7萬(wan) 噸至10萬(wan) 噸級的集裝箱泊位。緊隨其後,洋山深水港區二、三、四期工程相繼建成並投入運行。其中,匯聚眾(zhong) 多先進科技的四期工程,是目前全球正在運營的規模最大的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已經成為(wei) 中國工程走向世界的一張名片。
“值得注意的是,長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外高橋集裝箱碼頭建設和洋山深水港區選址論證‘三管齊下’,是對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有力支撐。長江口深水航道治理為(wei) 上海港的發展贏得了關(guan) 鍵的10年戰略機遇期。”上海市交通委員會(hui) 副主任張林表示。
“假如長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不上馬,外高橋港區就會(hui) 因為(wei) 缺乏深水航道而得不到有效發展,上海港在本世紀初就不可能以1000萬(wan) 標箱的水平躋身全球大港行列;假如洋山深水港工程項目不上馬,那上海港隻能止步於(yu) 2000萬(wan) 標箱水平。”張林表示,今天上海港的發展正是得益於(yu) “三管齊下”所構成的穩固基礎。
隨著長江12.5米深水航道向上遊延伸,以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為(wei) 龍頭,布局合理、層次分明、分工協作、優(you) 勢互補的長江港口體(ti) 係逐步形成。南京以下“河港變海港”,長江中上遊江海聯運能力大幅提升,長江黃金水道煥發新活力。
數據顯示,2017年上海港成為(wei) 全球首個(ge) 年集裝箱吞吐量突破4000萬(wan) 標箱的港口,2019年達4330.3萬(wan) 標箱,並連續10年蟬聯世界集裝箱吞吐量第一。一手牽著長江,一手牽著世界,目前上海港集裝箱班輪航線直達全球近300個(ge) 港口。
空港樞紐建設方麵,上海國際航空樞紐港已成為(wei) 我國客運量最大的航空樞紐,全球排名第四;貨運量全球領先,其中,浦東(dong) 機場貨郵吞吐量位列全球第三。2019年,上海機場通航全球50個(ge) 國家,通航點總數達314個(ge) 。兩(liang) 機場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浦東(dong) 機場三期擴建主體(ti) 工程暨衛星廳、機場捷運係統正式啟用,航班靠橋率和放行正常率進一步提升。2019年,兩(liang) 機場旅客吞吐量首超1.2億(yi) 人次,完成貨郵吞吐量405.7萬(wan) 噸。兩(liang) 機場智慧服務、自助服務設施更加普及,貨運電子運單快速推廣,旅客出行體(ti) 驗和物流效率進一步提升。
聚集產(chan) 業(ye) 要素 航運服務能級大幅提升
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離不開“航運”二字。依托有著170多年港航產(chan) 業(ye) 發展曆史的虹口北外灘,在虹口區注冊(ce) 的航運企業(ye) 從(cong) 2007年的1600餘(yu) 家增長到2019年年底的4700餘(yu) 家;以陸家嘴地區為(wei) 重點,浦東(dong) 新區注冊(ce) 航運企業(ye) 數近8000家。
2016年2月,由中國遠洋和中國海運重組產(chan) 生的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遠海運集團)在上海正式宣告成立。成立伊始,中遠海運集團便擁有船隊綜合運力、幹散貨自有船隊運力、油輪運力、雜貨特種船隊運力4項“世界第一”,進一步提高了我國國際航運競爭(zheng) 力,充實鞏固了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作用和地位。
“在這艘‘巨艦’揚帆啟航之際,我們(men) 也充分認識到,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建設為(wei) 集團的發展壯大搭建了廣闊平台,也為(wei) 我們(men) 破浪前行提供巨大推動力。”中遠海運集團董事長許立榮表示,集團的集裝箱運輸、能源運輸、航運金融、裝備製造、港口等專(zhuan) 業(ye) 公司總部相繼落戶上海。
得益於(yu) 一代代港航人的不懈奮鬥和經濟、金融、貿易等大環境的優(you) 化提升,上海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全球百強航運企業(ye) 和國際航運組織在此集聚,海事法律與(yu) 仲裁、航運融資與(yu) 保險、海事教育與(yu) 研發、航運谘詢與(yu) 信息等服務能級進一步提高。
1996年11月,我國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國家級航運交易所——上海航運交易所應運而生。
首創“一門式”通關(guan) 服務平台,搭建上海國際航運服務中心;首發國際集裝箱運價(jia) 指數,填補國際空白,並逐步打造21大類涵蓋各主要運輸市場及船員薪酬、“一帶一路”、船舶價(jia) 格等主要指標在內(nei) 的“上海航運指數(SHSI)”品牌……20多年來,上海航運交易所也書(shu) 寫(xie) 了中國航運業(ye) 的諸多“第一”。
在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等政策的推進下,與(yu) 航運服務相關(guan) 的多種業(ye) 務準入門檻得以大幅降低。上海現代航運服務業(ye) 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繁榮景象,並向更高端方向發展。
2019年上海船舶險和貨運險業(ye) 務總量達到43.7億(yi) 元,在全國占比23.5%。上海已成為(wei) 國內(nei) 航運保險市場中心,2019年國際市場份額名列前茅。
在上海,航運融資服務正逐步深化,自貿試驗區建設為(wei) 航運金融租賃提供發展契機。據了解,多家在滬注冊(ce) 的金融租賃公司已獲得在境內(nei) 保稅地區設立項目公司開展融資租賃業(ye) 務的資格。截至2019年年底,自貿試驗區保稅區域累計設立融資租賃母公司1400餘(yu) 家,SPV(特殊目的實體(ti) )項目公司近400家。
在船舶檢驗方麵,目前全球主要船級社中,14家機構在滬設立區域總部。“隨著上海外向型經濟發展、貿易量增加以及航運產(chan) 業(ye) 集聚,我們(men) 在上海與(yu) 很多航運公司、船廠、金融機構建立起合作夥(huo) 伴關(guan) 係。”展望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DNV GL船級社高級副總裁兼海事部大中國區總經理科萊信心十足。
優(you) 化營商環境 航運創新能力全麵增強
曾經,“星期五現象”一度困擾著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由於(yu) 進出口貿易的高速增長,每到周末休息前,上海口岸便會(hui) 出現人流、信息流和貨物流擁堵。
如今,7×24小時全年無休服務,方便快捷的網上業(ye) 務辦理,為(wei) 上海航運、貿易產(chan) 業(ye) 乃至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供持續動力。根據世界銀行《2020年營商環境報告》,上海跨境貿易便利度在具有可比性的海運經濟體(ti) 中排名全球第五。
響應國家減稅降費部署,上海著力提升口岸成本優(you) 勢,跨境貿易合規費用中的政府性基金、港口經營收費、航運企業(ye) 經營收費、報關(guan) 代理費用等全鏈條收費明顯降低。
與(yu) 此同時,如何壓縮業(ye) 務辦理時間,簡化環節提升效率,成為(wei) 上海口岸單位關(guan) 注的重點工作。2014年,上海在全國率先推出國際貿易“單一窗口”,通過統一的電子平台處理國際貿易當中的各類申報,為(wei) 企業(ye) 節省大量人力和時間成本。
以深化“放管服”改革為(wei) 目標,各項便民利企舉(ju) 措跑出“加速度”。
上海鼎衡船務有限責任公司是上海海事局網上政務中心本港買(mai) 賣“零待時”服務的受益者。“我公司運營的船舶以光船租賃為(wei) 主,實際船東(dong) 遍布全國各地,以往辦理船東(dong) 變更手續至少要停航一個(ge) 月。‘零待時’服務為(wei) 公司節省了一大筆費用。”該公司管理部助理周平平算了筆賬,以每天8萬(wan) 美元的租金計算,船舶月租金高達240萬(wan) 美元。
“利民之事,絲(si) 發必興(xing) ”。根據黨(dang) 中央、國務院簡政放權、放管結合、推進政府職能轉變的戰略部署,上海港航領域“放管服”改革不斷深入,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增強內(nei) 生動力、釋放內(nei) 需潛力,推動經濟社會(hui) 持續健康發展。
航運相關(guan) 行政審批事項取消和下放力度不斷加大,經營國際船舶管理(中資)業(ye) 務、無船承運業(ye) 務取消審批;“雙減半”“雙一百”等改革事項持續落實,審批承諾時限進一步壓縮,申請材料大幅精簡,國際航運業(ye) 務實行“不見麵”審批;“證照分離”改革全麵實施,港口經營許可、海事證明材料實行告知承諾製度;事中事後監管製度進一步完善,集裝箱運價(jia) 備案製度全麵實施,誠信管理、分類監管、風險監管、聯合懲戒、社會(hui) 監督“五位一體(ti) ”的行業(ye) 綜合監管體(ti) 製初步構建……一係列改革措施,讓營商環境越來越好。
勇立潮頭、淩風遠航。上海,必將在國際航運舞台發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每日 推薦
- 比亞迪叉車:以綠色科技賦能傳統紙媒轉型
- 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召開2025年第一次全體會議 凝聚合力切實保障貨車司機合法權益
- 三部門多措並舉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
- 稅惠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
- 10個城市啟動第二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試點
- 【四川】多式聯運數智平台建圈強鏈育產業
-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江西】交投吉安西中心創新“綠通先行後驗”模式 民生通道再提速 鮮活農產品不再等待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 發揮高鐵航空優勢構建快速輸送係統
- 【浙江】“司機之家”提質擴麵
- 2024年民營企業在我國外貿領域創造“三個首次”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