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專(zhuan) 業(ye) 物流 > 正文

上海打造國際航運中心 將構建貨運黃金走廊

發布時間:2016-05-25 10:26:25 第一物流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全球九大船級社登陸上海。上海在剛剛提交過去五年的航運發展“成績單”中,空港航班起降量、航空旅客吞吐量和貨郵吞吐量三大指標首次全部實現全國第一,新出爐的“十三五”規劃綱要為(wei) 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提出新任務。

“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是“十三五”規劃綱要賦予上海的定位之一。上海官方計劃到2020年基本建成國際航運中心。

“上海擁有非常好的港口設施條件和造船技術基礎。”中國船舶工業(ye) 行業(ye) 協會(hui) 秘書(shu) 長金鵬告訴中新社記者,“比如,洋山港擁有豐(feng) 富的岸線資源以及良好的水深條件,適合國際航線的大型輪船進出。”

目前,總投資約139億(yi) 元人民幣的上海洋山深水港區四期工程預計2017年建成,屆時上海港的年吞吐量將突破4000萬(wan) 標準箱。這個(ge) 數字是全美國所有港口加起來的吞吐總量,也是目前全球港口年吞吐量的1/10。

在上海市人大今年4月審議的《上海市推進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條例(草案)》修改稿中,對於(yu) 航運中心建設的總體(ti) 目標,增加了推進國際航空樞紐港建設的新內(nei) 容。

上海市委書(shu) 記韓正曾表示,航空業(ye) 發展是上海麵向“十三五”發展的重點之一,將進一步明確發展規劃。上海浦東(dong) 國際機場和虹橋機場將進一步擴建,以適應日益增長的國際國內(nei) 客貨運需求。

除了推進公鐵水及航空多式聯運外,“十三五”規劃綱要還對推動中國-中亞(ya) -西亞(ya) 、中國-中南半島、新亞(ya) 歐大陸橋等國際經濟合作走廊建設作出規劃。如何圍繞“21世紀海上絲(si) 綢之路”核心區,推進與(yu) 周邊國家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打造具有國際航運影響力的海上絲(si) 綢之路指數,將成為(wei) 上海下一階段“走出去”的重要任務。

“尤其是海上絲(si) 綢之路上的東(dong) 南亞(ya) 航線,在貨運量方麵增長很快,已經成為(wei) 國際航運中的新增長點。”上海航運交易所市場部經理顧雲(yun) 鳳說,上海應盡快融入這一新的海洋經濟“黃金走廊”。

去年7月,上海航交所推出了“一帶一路貨運貿易指數”以及“海上絲(si) 綢之路運價(jia) 指數”,比較直觀地反映“一帶一路”相關(guan) 航線的市場情況。

顧雲(yun) 鳳說,這其中的“一路”貨運量指數涵蓋“海上絲(si) 綢之路”沿線相關(guan) 國家62個(ge) 主要集裝箱港口、4個(ge) 煤炭出口國、6個(ge) 鐵礦石出口國和15個(ge) 原油出口國,涉及東(dong) 南亞(ya) 、西亞(ya) 、南亞(ya) 、歐洲、北非和大洋洲等多個(ge) 地區。

對此,台灣陽明海運董事長盧峰海表示,“上海能夠獨立發布出口集裝箱運價(jia) 等指數,在行業(ye) 內(nei) 是一個(ge) 立標杆、擔龍頭的舉(ju) 措。”

“運價(jia) 指數是反映市場水平的風向標,目前中國沿海有95%的企業(ye) 在不同程度上進行著與(yu) 指數相關(guan) 的協議。”顧雲(yun) 鳳說,憑借該指數,上海能更好地把握海上航運的信息以及話語權,尤其是“海上絲(si) 綢之路”經濟帶沿線。

“十三五”規劃綱要還提出,“積極推進"21世紀海上絲(si) 綢之路"戰略支點建設,參與(yu) 沿線重要港口建設與(yu) 經營,推動共建臨(lin) 港產(chan) 業(ye) 集聚區,暢通海上貿易通道”。

今年2月,經過中遠、中海合並重組後的中國遠洋海運集團落戶上海,標誌著擁有8500萬(wan) 載重噸船隊綜合運力、當今世界船隊規模最大的航運企業(ye) 集團誕生。

此後,中遠海運於(yu) 4月收購希臘比雷埃夫斯港(比港)67%股權,開始布局“海上絲(si) 綢之路”沿線的重要港口建設和經營。

顯然,“21世界海上絲(si) 綢之路”延伸所及已超越明朝鄭和船隊到過的最遙遠的非洲東(dong) 海岸及紅海沿岸,圍繞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中國的企業(ye) 和船隊還將走向歐洲經濟圈。  全球九大船級社登陸上海,空港航班起降量、航空旅客吞吐量和貨郵吞吐量三大指標首次全部實現全國第一……上海剛剛提交過去五年的航運發展“成績單”,新出爐的“十三五”規劃綱要為(wei) 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提出新任務。

“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是“十三五”規劃綱要賦予上海的定位之一。上海官方計劃到2020年基本建成國際航運中心。

“上海擁有非常好的港口設施條件和造船技術基礎。”中國船舶工業(ye) 行業(ye) 協會(hui) 秘書(shu) 長金鵬告訴中新社記者,“比如,洋山港擁有豐(feng) 富的岸線資源以及良好的水深條件,適合國際航線的大型輪船進出。”

目前,總投資約139億(yi) 元人民幣的上海洋山深水港區四期工程預計2017年建成,屆時上海港的年吞吐量將突破4000萬(wan) 標準箱。這個(ge) 數字是全美國所有港口加起來的吞吐總量,也是目前全球港口年吞吐量的1/10。

在上海市人大今年4月審議的《上海市推進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條例(草案)》修改稿中,對於(yu) 航運中心建設的總體(ti) 目標,增加了推進國際航空樞紐港建設的新內(nei) 容。

上海市委書(shu) 記韓正曾表示,航空業(ye) 發展是上海麵向“十三五”發展的重點之一,將進一步明確發展規劃。上海浦東(dong) 國際機場和虹橋機場將進一步擴建,以適應日益增長的國際國內(nei) 客貨運需求。

除了推進公鐵水及航空多式聯運外,“十三五”規劃綱要還對推動中國-中亞(ya) -西亞(ya) 、中國-中南半島、新亞(ya) 歐大陸橋等國際經濟合作走廊建設作出規劃。如何圍繞“21世紀海上絲(si) 綢之路”核心區,推進與(yu) 周邊國家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打造具有國際航運影響力的海上絲(si) 綢之路指數,將成為(wei) 上海下一階段“走出去”的重要任務。

“尤其是海上絲(si) 綢之路上的東(dong) 南亞(ya) 航線,在貨運量方麵增長很快,已經成為(wei) 國際航運中的新增長點。”上海航運交易所市場部經理顧雲(yun) 鳳說,上海應盡快融入這一新的海洋經濟“黃金走廊”。

去年7月,上海航交所推出了“一帶一路貨運貿易指數”以及“海上絲(si) 綢之路運價(jia) 指數”,比較直觀地反映“一帶一路”相關(guan) 航線的市場情況。

顧雲(yun) 鳳說,這其中的“一路”貨運量指數涵蓋“海上絲(si) 綢之路”沿線相關(guan) 國家62個(ge) 主要集裝箱港口、4個(ge) 煤炭出口國、6個(ge) 鐵礦石出口國和15個(ge) 原油出口國,涉及東(dong) 南亞(ya) 、西亞(ya) 、南亞(ya) 、歐洲、北非和大洋洲等多個(ge) 地區。

對此,台灣陽明海運董事長盧峰海表示,“上海能夠獨立發布出口集裝箱運價(jia) 等指數,在行業(ye) 內(nei) 是一個(ge) 立標杆、擔龍頭的舉(ju) 措。”

“運價(jia) 指數是反映市場水平的風向標,目前中國沿海有95%的企業(ye) 在不同程度上進行著與(yu) 指數相關(guan) 的協議。”顧雲(yun) 鳳說,憑借該指數,上海能更好地把握海上航運的信息以及話語權,尤其是“海上絲(si) 綢之路”經濟帶沿線。

“十三五”規劃綱要還提出,“積極推進"21世紀海上絲(si) 綢之路"戰略支點建設,參與(yu) 沿線重要港口建設與(yu) 經營,推動共建臨(lin) 港產(chan) 業(ye) 集聚區,暢通海上貿易通道”。

今年2月,經過中遠、中海合並重組後的中國遠洋海運集團落戶上海,標誌著擁有8500萬(wan) 載重噸船隊綜合運力、當今世界船隊規模最大的航運企業(ye) 集團誕生。

此後,中遠海運於(yu) 4月收購希臘比雷埃夫斯港(比港)67%股權,開始布局“海上絲(si) 綢之路”沿線的重要港口建設和經營。

顯然,“21世界海上絲(si) 綢之路”延伸所及已超越明朝鄭和船隊到過的最遙遠的非洲東(dong) 海岸及紅海沿岸,圍繞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中國的企業(ye) 和船隊還將走向歐洲經濟圈。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