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打造後發優勢 助力中國國際航運中心建設

發布時間:2019-05-30 13:50:03 期貨日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近年來,上海作為(wei) 海港國際樞紐的地位進一步鞏固,並已逐步成為(wei) 亞(ya) 太門戶複合航空樞紐。上海在打造國際航運中心的征程中,正大步邁進,並以“一帶一路”倡議、“長江經濟帶”區域發展為(wei) 契機,不斷實現新的跨越。目前,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已經進入了衝(chong) 刺階段。

從(cong) 國際經驗看,航運中心和金融中心密不可分,提升航運金融服務的競爭(zheng) 力是建設國際航運中心的突破口。上期所理事長薑岩在上衍航運論壇提到,期貨市場是金融體(ti) 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提供定價(jia) 服務、推進企業(ye) 轉型升級、協助風險管理等方麵發揮著重要作用,期貨市場與(yu) 航運市場的結合將是提升上海航運金融服務能級的一個(ge) 有力舉(ju) 措。隨著中國航運市場的發展以及上海航運交易所航運指數影響力的提升,推出航運指數期貨的條件日漸成熟。

除了更好地幫助企業(ye) 控製經營風險、積極應對國際經濟環境的變化,發展中國自主的航運金融衍生品市場,對推進中國海運強國和上海國際航運和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yi) 。與(yu) 會(hui) 嘉賓表示,上海急需充分利用現有政策和市場條件,加快發展航運衍生品,以適應資源配置型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需要,提升航運金融對航運業(ye) 的服務水平,使航運金融成為(wei) 中國航運實體(ti) 經濟轉型發展、由大變強的重要推動力。

航運市場困境中求突破

航運業(ye) 屬於(yu) 高投入、高風險行業(ye) 。上海航運交易所總裁張頁在論壇上表示,在周期性與(yu) 外部性疊加影響下,運輸市場的不確定性日益增加,運價(jia) 波動劇烈、頻繁,且不確定性大。除宏觀層麵受地緣政治、世界經濟、自然條件等諸多因素影響外,日常運營中,還需麵對市場變化、油價(jia) 波動、港口擁堵、人員罷工、運輸事故、極端氣候、恐怖襲擊等不確定因素帶來的經營風險。這些不確定性集中體(ti) 現在運輸價(jia) 格、船舶價(jia) 格和運輸成本的波動幅度上。

曆史數據顯示,幾十年來,克拉克森綜合運價(jia) 指數最高曾經達到了2萬(wan) 多點,而最低則為(wei) 7000多點。波羅的海散貨指數的波動區間更是從(cong) 2萬(wan) 多點到200多點的巨幅變化。上海海事大學教授施欣表示:“航運市場充滿波動、不確定性本就給行業(ye) 機構的平穩經營帶來很大困難。近十年來,伴隨行業(ye) 同質化、商業(ye) 化發展,航運市場呈現出需求疲軟和供給過剩狀態,航運投資回報率經曆了巨幅下降,更讓這個(ge) 曆史悠久的行業(ye) 麵巨大挑戰。”

傳(chuan) 統思維模式下,航運業(ye) 經營者們(men) 往往通過常規的航運經營策略來規避風險。施欣介紹,很多企業(ye) 寄希望於(yu) 選擇正確的投資決(jue) 策,即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價(jia) 位、合適的市場選擇合適的船舶船型,或者選擇合適的市場模式,通過期租、承租等方式靈活優(you) 化經營策略。一些企業(ye) 通過COA合同鎖定,或者加入聯營體(ti) 共同抱團取暖,共渡難關(guan) 。一些國際企業(ye) 也逐步開始進行產(chan) 業(ye) 整合以及並購的方式,提高市場主導地位。但是也注意到,在航運市場景氣期,通過擴充運力提高市場份額來賺取更多利潤,一旦市場反轉,便會(hui) 麵臨(lin) 大麵積虧(kui) 損。

近幾年來,傳(chuan) 統的航運業(ye) 界經營視角之外,利用金融的理念來規避風險日趨受到大家的重視——航運衍生品。施欣介紹,現今航運衍生品的表現形式多樣,其中比較有代表性影響力的大概有兩(liang) 大類。一是源於(yu) 上世紀80年代的波羅的海運價(jia) 指數。二是到現在也廣受應用的FFA,包括相關(guan) 遠期期貨和期權。

其中,BIFFEX是波羅的海運價(jia) 指數期貨。1985年波羅的海航運交易所(波交所)發布了幹散貨綜合運價(jia) 指數,並於(yu) 1990年推出了基於(yu) BFI的指數期貨。但是由於(yu) BFI覆蓋的船型、貨種及航線範圍過大,與(yu) 行業(ye) 板塊日益細化的趨勢相悖,參與(yu) 者難以有效通過它實現一對一的保值、管理運價(jia) 風險,導致BIFFEX期貨流動性缺乏。且波羅的海綜合運價(jia) 相關(guan) 的產(chan) 品與(yu) 相關(guan) 貿易市場、造船市場外部的變化也不完全同步,於(yu) 2002年年初退出曆史舞台。

1991年克拉克森推出的FFA,是一份以波交所分船型指數為(wei) 交易標的的遠期協議。2005年6月,奧斯陸國際海事交易所(IMAREX)聯合挪威期貨和期權結算所推出運費遠期認購和認沽的期權等。FFA一直交易至今,是目前成交最活躍、被市場廣泛認可的航運金融衍生品。“FFA從(cong) 本質上說是一種運費風險管理工具。由於(yu) 市場運價(jia) 與(yu) FFA價(jia) 格存在動態的正相關(guan) 關(guan) 係,其正相關(guan) 性為(wei) 套保提供了基礎,而動態和變動的特征則為(wei) 市場提供了套利空間。”施欣介紹,從(cong) 事FFA交易的參與(yu) 者包括船主、大宗商品交易者、金融機構等,其中20%多的參與(yu) 者是為(wei) 了規避運價(jia) 波動風險,70%多的參與(yu) 者是通過投機獲得超額利潤。

他山之石打造後發優(you) 勢

實際上,在當前開放的、市場化、國際化背景下,中國更應該積極推動國內(nei) 航運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發展,在中國金融監管機構的嚴(yan) 格監管下,讓航運企業(ye) 能夠通過掛鉤合同更及時、準確地反映市場變化,公平放心地參與(yu) 運價(jia) 衍生品市場的套期保值,總結從(cong) 理論到實踐的經驗積累與(yu) 應變策略,才能更好地幫助企業(ye) 控製經營風險、積極應對國際經濟環境的變化。

據張頁介紹,對於(yu) 航運相關(guan) 企業(ye) 而言,航運金融衍生品是重要的運價(jia) 風險管理工具,有助於(yu) 企業(ye) 科學安排生產(chan) 經營和製定戰略規劃。同時,市場合理運用航運金融衍生品工具將更好地服務航運業(ye) 發展。一方麵,在市場運價(jia) 波動巨大的情況下,航運企業(ye) 可以通過航運金融衍生品市場套期保值來控製運價(jia) 大幅波動風險,即可以通過在現貨市場和航運金融衍生品市場反向操作來達到規避風險的目的。同時,由於(yu) 航運金融衍生品市場具有發現價(jia) 格的功能,使企業(ye) 及時得到公開市場信息,幫助企業(ye) 對未來的發展有一個(ge) 科學、理性的預期,合理安排投資、融資、租賃、運輸、造船等業(ye) 務和航運業(ye) 發展布局。航運金融衍生品市場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nei) 將現貨市場、匯率變化、自然條件等諸多信息轉化為(wei) 價(jia) 格漲跌。將經濟、政治、軍(jun) 事、市場等各類信息高效地轉化為(wei) 價(jia) 格變化是衍生品重要的效益之一,這將直接影響整個(ge) 航運業(ye) 的供需關(guan) 係和資源配置。

從(cong) 目前國內(nei) 情況來看,航運衍生品的相關(guan) 研究起步較晚,尚未形成成熟體(ti) 係,在理論層麵和製度設計等方麵圍繞著航運衍生品相關(guan) 的研究探索相對較少。FFA作為(wei) 全球範圍內(nei) 接受程度較高的航運衍生品,其交易模式、運作機製等方麵相關(guan) 經驗和教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作為(wei) 國內(nei) 航運衍生品發展的研究借鑒,避免在發展中走彎路。

在施欣看來,相比波羅的海指數,FFA的製度設計更好地體(ti) 現了衍生品的屬性。而且,通過保證金機製、清算機製在一定程度上規避了對手方風險,通過升貼水和不同合約組合滿足多樣的需求。比如說,它通過每日報價(jia) 機製能夠和航運市場靈敏的價(jia) 格波動現象相對應,通過清算機製、保證金機製在一定程度規避風險,同時通過市場機製和適當的升貼水、產(chan) 品合約不同組合,適應了多方的需求。雖然存在成本低、進出便捷等等優(you) 勢,FFA同樣也存在一些風險。比如說,保證金比例和行業(ye) 市場特性相關(guan) 之後,導致我們(men) 相關(guan) 的交易不易進行以及航運市場特定的細分性導致交易的不易撮合等。

對於(yu) 國內(nei) 今後理論研究層麵,施欣認為(wei) 有三個(ge) 突破點。一是要進一步研製具有典型中國元素的權威運價(jia) 指數。因為(wei) 所有的航運衍生品不管是遠期期貨還是遠期運價(jia) 協議,它的產(chan) 品根基在於(yu) 指數。二是適合航運產(chan) 業(ye) 特性的波動比較大的金融衍生品。三是我們(men) 要探討它的組織模式,不能將指數發布者與(yu) 指數交易者融為(wei) 一體(ti) 。實踐層麵,他表示,目前整個(ge) 航運界對風險控製的理解還有待進一步拓展,因為(wei) 這直接影響著航運衍生品在航運界的接納程度。此外,國內(nei) 航運衍生品本身,特別是航運市場的運價(jia) 波動劇烈性所導致的航運衍生品本身風險的控製方法還是不足。風險控製的忽視往往會(hui) 在我們(men) 製度設計、產(chan) 品準入方麵會(hui) 帶來障礙。他建議,要完善航運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監管體(ti) 製,推動航運衍生品場內(nei) 集中交易市場的發展,同時也要落實金融配套改革,加強市場基礎培育。

打造航運中心衍生品建設再接再厲

上海向海而興(xing) ,在40多年前開始了我國第一條國際集裝箱的航線,邁出了上海港走向世界集裝箱大港的第一步,此後隨著外交橋和洋山深水港的建設,上海港從(cong) 百萬(wan) 箱港區邁向千萬(wan) 級的港口,連續9年保持全球第一集裝箱大港。上海集裝箱樞紐港的地位進一步鞏固,港口集疏運體(ti) 係進一步優(you) 化,現代航運服務要素進一步集聚,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在全球的影響力進一步穩固。隨著上海自由貿易區的建設不斷深化和“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正在步入新時代。“航運金融則是中國航運實體(ti) 經濟轉型發展、由大變強的重要推動力。航運衍生品是航運和金融的最佳融合點,也是上海打造高端航運服務功能、加快集聚航運服務要素的最重要的抓手。”上海市交通委員會(hui) 副主任張林表示。

航運是全球貿易的載體(ti) ,全球貿易總量中近90%由海運承擔,每年航運市場運費規模高達數千億(yi) 美元。龐大的市場規模放大了運價(jia) 波動對航運企業(ye) 損益的影響,航運市場需要運用衍生品來作為(wei) 規避價(jia) 格波動風險的工具。

實際上,發展航運衍生品作為(wei) 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結合點,一直受到國家和上海市政府的高度重視。自2009年國務院公布的《國務院關(guan) 於(yu) 推進上海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ye) 和先進製造業(ye) 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意見》,到2013年國務院發布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ti) 方案》,再到2018年上海市政府發布的《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都明確提到要發展航運衍生品。

據張林介紹,十年來,上海在航運運價(jia) 衍生品領域積極探索,上海航交所發布20大類航運指數,涵蓋集裝箱、幹散貨、油運等領域,形成完整的上海航運指數體(ti) 係(SHSI)。其中,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jia) 指數(CCFI)和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jia) 指數(SCFI)成為(wei) 國際集裝箱運輸市場風向標,為(wei) 航運衍生品開發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推出航運指數期貨的條件已經成熟。今年是改革開放再出發的元年,同時也是上海期貨交易所與(yu) 上海航運交易所深化合作的一年。1月9日,上海期貨交易所和上海航運交易所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深入踐行發展航運衍生品的理念,共同致力於(yu) 服務航運市場。

與(yu) 會(hui) 嘉賓表示,相信在上海航運指數影響力日益提升的基礎上,借助交易所成熟規範的平台,航運與(yu) 金融的相互結合,將促進兩(liang) 個(ge) 市場的協同發展。航運指數期貨有望激發航運市場的金融需求,帶動相關(guan) 企業(ye) 發展,幫助航運市場培育一批全球的專(zhuan) 業(ye) 投資者。同時,航運指數期貨業(ye) 務的自身發展,也將進一步完善航運金融的服務體(ti) 係,能夠吸引航運、大宗商品相關(guan) 企業(ye) 進一步集聚到上海,帶動相關(guan) 服務業(ye) 的發展。最終促進航運衍生品交易本土特色的國際標準的形成,服務上海國際航運中心與(yu) 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