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國家郵政局發布《2019年度快遞市場監管報告》

發布時間:2020-07-09 09:35:22 國家郵政局官微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日前,國家郵政局發布《2019年度快遞市場監管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快遞業(ye) 規模質效持續提高、社會(hui) 貢獻更加突出、創新動能加速釋放、治理體(ti) 係逐步完善,為(wei) “六穩”做出積極貢獻,為(wei) 增進人民生活福祉提供助力,對經濟社會(hui) 繁榮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報告》指出,2019年,快遞業(ye) 全麵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和黨(dang) 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hui) 精神,深入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決(jue) 策部署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快遞業(ye) 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為(wei) 主線,堅持新發展理念和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真抓實幹、務實奮進,不斷增強改革定力與(yu) 發展動力,圓滿完成70周年慶祝活動寄遞安全服務保障工作,紮實開展“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戰略性提出“兩(liang) 進一出”工程,持續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汙染防治”三大攻堅戰,行業(ye) 保持穩中有進總體(ti) 態勢,發展質效穩步提升。

《報告》顯示,2019年,快遞業(ye) 發展呈現四大特點。一是規模質效持續提高。快遞業(ye) 務量超600億(yi) 件,增量再次突破100億(yi) 件,對世界快遞業(ye) 增長貢獻率超過50%。快遞業(ye) 務收入超7000億(yi) 元,占GDP比重達7.6‰,收入增速是GDP增速的4倍,為(wei) 穩增長做出積極貢獻。快遞業(ye) 從(cong) 業(ye) 人員超過300萬(wan) ,新增社會(hui) 就業(ye) 20萬(wan) 人以上,為(wei) 穩就業(ye) 提供重要支撐。末端網絡不斷完善,城市快遞末端公共服務站達8.2萬(wan) 個(ge) 。運輸結構不斷優(you) 化,國內(nei) 快遞專(zhuan) 用貨機達116架,高鐵快遞開通線路達451條。服務質量不斷提升,快遞服務滿意度得分為(wei) 77.3分,同比提升1.4分。72小時準時率為(wei) 79.3%,同比提高0.3個(ge) 百分點,快遞服務有效申訴率降至百萬(wan) 分之0.5。

二是社會(hui) 貢獻更加突出。積極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農(nong) 村地區超過3萬(wan) 個(ge) 鄉(xiang) 鎮建成農(nong) 村快遞網點,建成公共取送點達6.3萬(wan) 個(ge) ,鄉(xiang) 鎮快遞網點覆蓋率達96.6%,農(nong) 村快遞服務水平穩步提升。打造快遞服務現代農(nong) 業(ye) “一地一品”年業(ye) 務量超百萬(wan) 件項目163個(ge) ,農(nong) 村地區年收投快件超過150億(yi) 件,支撐工業(ye) 品下鄉(xiang) 和農(nong) 產(chan) 品進城超8700億(yi) 元。“寄遞+農(nong) 村電商+農(nong) 特產(chan) 品+農(nong) 戶”產(chan) 業(ye) 扶貧模式取得良好成效,幫助銷售農(nong) 產(chan) 品3.67億(yi) 元,成為(wei) 農(nong) 村增收新源泉。加速構建國際寄遞網絡。全年完成國際/港澳台快遞業(ye) 務量14.4億(yi) 件,支撐跨境網購零售額4400億(yi) 元,新增24條國際貨運航線,國際快遞網絡覆蓋全球60多個(ge) 國家及地區。積極助力汙染防治。大力實施“9571”工程,全國電子運單使用率達98%,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率達52%,循環中轉袋使用率達75%,3萬(wan) 個(ge) 網點設置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瘦身膠帶”封裝比例達75%,新增3.1萬(wan) 台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輛,行業(ye) 環境保護工作邁上新台階。

三是創新動能加速釋放。科技創新應用增強。快遞業(ye) 不斷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智能客服、無人倉(cang) 等迅速普及,信息化管理係統、無人車、無人機、人工智能、大數據和區塊鏈等加快應用,科學管理、動態預測、路由規劃、精準畫像等科技水平進一步提升,智能安檢係統樣機已進入試產(chan) 階段。自動化、智能化裝備應用廣泛。全國已建成快遞物流園區402個(ge) ,分撥中心新建、改擴建進程加快,自動化、半自動化分揀設備占比穩步提高。投入運營智能快件箱40.6萬(wan) 組,箱遞率超10%。業(ye) 務領域不斷拓展。冷鏈、即時遞送、快運、供應鏈管理、“線邊物流”、一體(ti) 化物流服務解決(jue) 方案供給能力不斷增強,與(yu) 醫療、政務等公共服務協同能力有效提升。

四是治理體(ti) 係逐步完善。法規標準體(ti) 係進一步健全。修改《快遞暫行條例》,製定《智能快件箱寄遞服務管理辦法》,修訂《郵政業(ye) 寄遞安全監督管理辦法》、修正《快遞業(ye) 務經營許可管理辦法》,製修訂《國家郵政業(ye) 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和4個(ge) 專(zhuan) 項應急預案。發布《快件處理場所基礎數據元》《郵件快件實名收寄信息交換規範》《郵政業(ye) 視頻監控係統接入技術規範》《郵件快件包裝基本要求》等4項行業(ye) 標準。“放管服”改革加速推進。取消快遞業(ye) 務場地使用證明,全麵實現快遞許可審批一網通辦,製定快遞分支機構編碼規則,末端網點備案實現常態化。持續加強許可製度和信息化建設,推動許可工作由“重審批向重管理”轉型,新業(ye) 態監管機製不斷完善。協調落實新一輪減稅降費政策,為(wei) 企業(ye) 減免稅費15億(yi) 元以上。事中事後監管不斷強化,“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有效實施。修訂《郵政行政執法監督辦法》,行政執法規範化建設不斷加強。快遞業(ye) 信用體(ti) 係建設穩步推進,發布《快遞市場法人主體(ti) 信用評定方案》,信用監管能力進一步提升。有序推進“綠盾”工程建設,建成合肥災備中心、國家郵政局監控中心和90多個(ge) 省市級監控中心,部分重要信息係統上線運行,安全保障底盤作用明顯增強。

《報告》還指出,麵向“十四五”,我國快遞業(ye) 麵臨(lin) 全球政治經濟形勢和國際郵政治理變化帶來的新挑戰,主要體(ti) 現在高質量發展方麵依然存在供給體(ti) 係不完備、中高端價(jia) 值鏈服務能力不強、國際供應鏈參與(yu) 度不高、網絡銜接不通暢、區域城鄉(xiang) 不均衡、綠色發展能力有待提升等不平衡不充分問題。2020年,全行業(ye) 將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快遞業(ye) 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始終堅持“鞏固、增強、提升、暢通”方針,更好服務人民群眾(zhong) 美好生活,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附件1: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