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5-07 15:26:49 廣州日報

當前新能源汽車成為(wei) 車市關(guan) 注度最高的一個(ge) 消費板塊。記者留意到,在政府、地方和車企的多重補貼助力下,多款新能源汽車迎來“史上最低價(jia) ”。同時,多款新上市的國產(chan) 新能源車領銜拉低售價(jia) 門檻,續航600km的純電動車迅速“普及”;作為(wei) 新能源車推廣的重要基礎設施的充電樁,也在4月迎來國家級“新基建”項目的投入,為(wei) 行業(ye) 注入珍貴的強心劑。業(ye) 內(nei) 預測,2020年新能源車在市場後半段不僅(jin) 迎來新機遇,也實現其向高質和價(jia) 優(you) 方向演變的“變形計”。
【市場】
廣州成新能源汽車價(jia) 格“低窪區”
“當前新能源汽車補貼很多,來看車、購車人數明顯增多,假期每天都可以接待四五十批客人。”記者五一期間在小鵬汽車展廳留意到,門口實時放出汽車的最新促銷信息,吸引了不少逛街市民的關(guan) 注。同在天河的特斯拉體(ti) 驗店,國產(chan) 的Model 3也很受關(guan) 注,每輛車旁同時有六七個(ge) 人圍觀,銷售人員應接不暇。“當前應該是有史以來最抵的售價(jia) 了。”該店銷售人員告訴記者,在補貼政策發布後,廠家進行了兩(liang) 次價(jia) 格調價(jia) ,現在最低降至27萬(wan) 元,五一期間看車和下單量都有明顯上升。廣汽新能源、蔚來和比亞(ya) 迪等新能源車店也有同樣的人氣。
記者調查發現,當前購買(mai) 新能源汽車,除延長2019年補貼標準和免購置稅的“國補”之外,還有廣州新能源汽車購買(mai) 1萬(wan) 元補貼的“地補”,以及車商加碼1萬(wan) 元不等的“企補”。如果你是廣東(dong) 省內(nei) 農(nong) 村戶口,還有額外1萬(wan) 元的“下鄉(xiang) 補貼”。簡單來說,一款售價(jia) 17萬(wan) 多元的埃安S,合計補貼超過3萬(wan) 多元。廣州市汽車服務業(ye) 協會(hui) 指出,當前在廣州買(mai) 新能源汽車已迎來價(jia) 格“低窪區”,很抵買(mai) 。
【補貼】
30萬(wan) 元“限價(jia) ”成新能源汽車分水嶺
政策給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帶來新引擎。業(ye) 內(nei) 認為(wei) ,近日發布的2020~2022年新能源車國家補貼方案,將影響新能源車未來車型和技術布局,並刺激國外品牌加快零部件本土化進度來降低售價(jia) 。據中投顧問分析,新方案設置年度補貼200萬(wan) 輛上限、30萬(wan) 元限價(jia) 、純電動乘用車續航裏程門檻提高到300公裏、鼓勵“換電”模式等規定,是增加車企降價(jia) 意願,促進行業(ye) 加速向市場化過渡的舉(ju) 措。總體(ti) 來看,新能源汽車全年銷量將先抑後揚。中投顧問預測,30萬(wan) 元“限價(jia) ”讓20萬(wan) ~40萬(wan) 元的國產(chan) 新能源汽車直接受衝(chong) 擊,亟須提高產(chan) 品力。小鵬汽車CEO何小鵬也表示,30萬(wan) 元補貼門檻政策必然會(hui) 對部分合資和高端品牌的新EV產(chan) 生更大挑戰。據悉,隨著國家政策的“一聲令下”,多款中高端新能源汽車隨即調價(jia) ,特斯拉、廣汽蔚來等原售價(jia) 超30萬(wan) 元的純電動汽車,“五一”前“官降”最高達3.2萬(wan) 元。目前,消費者隻需花26萬(wan) 多元,即可買(mai) 到一輛續航裏程超530km的純電動SUV。
記者留意到,目前國內(nei) 30萬(wan) 元以上的新能源汽車主要以外資品牌為(wei) 主,如特斯拉Model 3、奔馳EQC、寶馬5係新能源汽車等;中國品牌中則以蔚來ES8、ES6及理想ONE等為(wei) 主。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分析指出,30萬(wan) 元是新能源汽車的分水嶺,高價(jia) 位的豪華新能源汽車並不是承載我國新能源汽車普及重任的主體(ti) ,也不是現階段補貼的對象,未來國家重點鼓勵的必然是30萬(wan) 元以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技術】
國產(chan) 品牌領銜!
續航600km將“低價(jia) 普及”
今年以來,與(yu) 價(jia) 格門檻降低同時推進的,還有純電動汽車續駛裏程的提高。記者留意到, 以往600km續航裏程是劃分新能源車“豪華”與(yu) 否的分水嶺,能續航600km的車型數量寥寥無幾,隻有特斯拉、蔚來等少量售價(jia) 在四五十萬(wan) 元以上的純電動汽車才有此長續航待遇。但隨著近期多款國產(chan) 新能源車的發布,如今,600km續航逐漸實現“低價(jia) 普及”。廣汽新能源4月份推出了起步售價(jia) 僅(jin) 為(wei) 17萬(wan) 元的埃安V,率先打破價(jia) 格門檻,成為(wei) 20萬(wan) 元價(jia) 位中唯一一款續航達到600km的新能源SUV。隨後,今年上市的還有更多車型的續航向700km邁進,如奔馳的EQS、威馬7係,領克首款純電動車等。值得注意的是,隻有當自主品牌加入600km以上“俱樂(le) 部”後,高續航新能源汽車的價(jia) 格才能拉低至20萬(wan) 元或以下。
根據中汽協分析,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自主技術的突破和發展,企業(ye) 正在不斷加大車輛的續駛裏程,越來越多續航600+km車型的出現,意味著消費者充電頻次更少,也讓消費者對純電動車的續航能力的“裏程焦慮”逐漸成為(wei) 過去式。
[數據鏈接]
截至2019年12月,中國充電樁保有量為(wei) 121.9萬(wan) 台,其中公共充電樁51.6萬(wan) 台,私人充電樁70.3萬(wan) 台,車樁比約為(wei) 3.4:1,離《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規劃的1:1要求相差甚遠。
賽迪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到2030年,中國新能源車保有量將達到6420萬(wan) 輛,根據車樁比1∶1的建設目標,未來10年,中國新建充電樁將達到6300萬(wan) 個(ge) 。
【記者觀察】
新能源汽車普及再現曙光
新能源汽車在經曆了去年的低速發展之後,仍麵臨(lin) 使用普及的難題,但在政策的驅動下,發展曙光已再現。當前業(ye) 內(nei) 普遍看好補貼延長的效果,並相信新能源汽車正成為(wei) 今年車市最快複蘇和實現增長的板塊。當前,新能源車行業(ye) 在政策引導下開展良性競爭(zheng) ,也將迎來優(you) 勝劣汰的轉型期,新能源車企的兼並重組的步伐將加快。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hui) 副秘書(shu) 長閆建來認為(wei) ,在這場轉型升級戰中,掌握核心技術的企業(ye) 將取得最後的勝利。當前不少頭部新能源車企正在努力“拉開距離”,如在充電領域,搶占先機與(yu) 其他企業(ye) 合作增加充電樁區域覆蓋率;或通過快速換電技術解決(jue) 車主續航顧慮;甚至硬核如比亞(ya) 迪,研發出“刀片電池”來解決(jue) 電池的自燃風險。以上,都是增加新能源車品牌黏性的重要舉(ju) 措。
可以說,政策不僅(jin) 是導向,也是一種驅動力,促使技術進步的同時,讓新能源汽車的造車成本大幅地降低。雖然,前路依然有很多技術門檻,但種種跡象表明,新能源汽車普及並不是一廂情願。
每日 推薦
- 比亞迪叉車:以綠色科技賦能傳統紙媒轉型
- 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召開2025年第一次全體會議 凝聚合力切實保障貨車司機合法權益
- 三部門多措並舉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
- 稅惠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
- 10個城市啟動第二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試點
- 【四川】多式聯運數智平台建圈強鏈育產業
-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江西】交投吉安西中心創新“綠通先行後驗”模式 民生通道再提速 鮮活農產品不再等待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 發揮高鐵航空優勢構建快速輸送係統
- 【浙江】“司機之家”提質擴麵
- 2024年民營企業在我國外貿領域創造“三個首次”
熱門 專(zhuan) 題